书城社会科学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28691800000022

第22章 遵循两大规律(1)

做好旱作农业这篇大文章

———对中东部六县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在大旱之年反思我省旱作农业走过的路程,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旱作农业发展的思路,在实践中找到一条抗旱保粮增收的有效途径。最近,我组织人员对陇西、武山、成县、会宁、静宁、正宁六县的旱作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实践证明,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断探索,中东部地区在发展旱作农业上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总结出的“梯田+地膜+水窖+科技+调整”的旱作农业路子,为解决我省中东部地区广大农民的贫困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今年的大旱进一步证明,我们过去在旱作农业上形成的一套发展路子,在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采取科学、系统和综合的措施,促进旱作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深化对两大规律的认识,进一步理清旱作农业发展的思路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社会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统一体,要搞好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旱作农业发展更是如此,只有很好地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才能找到符合中东部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科学有效路子。

首先,必须研究干旱发生的基本规律,顺应天时,安排农业生产。干旱是制约甘肃农业发展的主要灾害。过去有十年九旱和三年两头旱的说法。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加剧,干旱的规律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干旱的周期在缩短,频率在加快。据史料记载,自两汉至民国末的2155年间,共发生旱灾761次,平均2.8年发生一次。其中,两汉时期大致每5年有一次旱灾;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上4年半有一次旱灾;隋唐五代时期平均三年多就有一次旱灾,宋辽金元时期大体上三年发生一次旱灾,明朝至民国时期平均三年两旱。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间,基本上是十年九旱,其中发生大旱灾19次,平均2.7年一次。特别是自1994年以来发生的连续6年大旱,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大、危害之深前所没有。二是干旱的时间在拉长,范围在扩大,危害在加重。过去,我省的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如据陇西县1957年~1997年的资料分析,春旱发生率为51%,初夏旱发生率为46.3%,伏旱发生率为31.7%,冬旱发生率为40%,秋旱发生率很低。但是,近年来不仅有春旱、夏旱和冬旱,而且秋旱发生的频率也相当高,天水市1997年的秋旱,造成秋粮全部绝收。今年全省又出现了秋冬春三季连旱。过去,主要以局部旱灾为主,北山旱南山涝,阳山旱阴山涝,但自去年9月以来发生的持续特大旱灾,已使高寒阴湿山区变成了高寒干旱山区,山川、阴阳、南北同旱。伴随着每次大的旱灾必然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和人畜饮水的困难,1995年,河东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农作物受旱面积3131多万亩,粮食减产9.35亿公斤;300多万人和20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1997年,春夏秋季连旱,农作物受旱面积2500多万亩,粮食减产约5亿公斤。去冬今春的干旱,又使3260多万亩农作物受旱,上百万人发生饮水困难。三是规律性特征更加明显。据有关专家研究,西北地区的旱灾有准3年、5年、8年、11年、15年、30年和56年的周期性规律,从隋———民国时期共发生43个较大的旱灾期,平均31.84年有一个,也就是说每100年有三至四个较大旱灾期。如果我们把1928年~1930年的大旱作为一个干旱起点,到60年代初发生了一次,约30年,到90年代初又30余年。所以,按照干旱发生的基本规律,从90年代起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干旱期。针对这种情况,在确定旱作农业的基本对策时,必须首先研究干旱的基本规律,针对不同地区干旱的表现形式,安排不同的作物布局和种植结构,不能盲目的按传统习惯安排农业生产。目前,基层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干部对干旱的规律研究不够,全凭经验来安排作物布局,大部分乡干部只说干旱特别严重,但说不清干旱发生的时段,也不知道该乡的降雨量情况。

其次,必须顺应市场,根据市场规律来组织和安排农业生产。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旱作农业区在选择作物品种和安排种植结构时,不仅要考虑能否抗旱,而且要考虑能否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陇西县针对大旱,一方面大面积压夏扩秋,一方面扩大药材种植面积,选择既能抗旱、又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的红黄芪、板蓝根等药材品种,发动群众大面积推广。他们算了一笔账,一亩板蓝根可产400斤干药,去年板蓝根的价格每斤在1.8元以上,最高达到2.5元以上,今年既使每斤只有0.5元,一亩仍可收入200元,可以在市场上买300斤小麦。今年全县扩大药材种植面积2.5万亩,达到7.5万亩。陇西县之所以在大旱之年能够大面积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药材种植面积,是因为有文峰、首阳两大药材市场的带动,他们可以从这两大药材市场上获得比较准确的市场信息。

遵循两大规律,做到两个顺应,是旱作农业持续发展的一条基本方针,是依靠科技、调整结构、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加强对资源的保护、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指导思想。为此,在研究旱作农业发展的路子和指导旱作农业实践中,必须遵守以下几条原则。坚持立足长期抗旱减灾夺丰收的原则。在安排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时要未雨绸缪,无旱当有旱对待,有雨当无雨对待。

坚持市场优先的原则。在安排种植结构和产业开发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做到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制定抗旱措施和选择抗旱技术时,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制定不同的方案和办法措施。

坚持长期不懈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原则。要以节水为重点,三水齐抓,采取挖水窖、修梯田、种草种树和保护生态等措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坚持依靠科技、主动抗旱的原则。实现从传统抗旱向科学抗旱,从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从采取单项措施抗旱向采取综合措施抗旱的转变。

二、以水利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近年来,中东部地区在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方面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概括起来讲,就是以水为主,三水齐抓,突出节水,将抓水与改土结合起来,做到以水抗旱、以肥抗旱和改土抗旱的有机统一。如正宁县采取“塬面小电机、川区大口井、山区蓄水窖”和“喷灌、滴灌、渗灌、微灌、渠道灌溉”的区域水利建设模式和多元化节水模式,总投资3048万元(其中群众集资2531万元),建成各类塘坝、机井和水窖4.6万眼,高原机井197眼,小电井和大口井10200眼,水窖3万眼,配套节水灌溉面积7485亩,发展补灌面积9.2万亩,初步实现了由国家、集体发展小型水利到全民兴办水利,由以大中型项目建设为主到小型多样、兴水到户,由国家投资、群众受益、建管用脱节到自建自用、责权利相统一的转变,打破了水资源利用的时空约束,初步缓解了农业发展受制于旱的困扰。陇西县渭河乡梁家营村9户农民贷款集资18万元,打了5眼小机井,修了一个200多方的蓄水池,采取汇流灌溉的办法,发展管灌面积1000多亩。成县从去年开始,新建小机井1130眼,今年又安排建设1200眼,不仅增加了川台地灌溉面积,而且为川区发展高效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改土方面,中东部地区都采取人机结合的办法,集中连片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成县纸坊镇采取集中连片修建梯田的做法,去年秋天发动四个村的群众集中修建梯田1500亩。从中东部六县看,今后,全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应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河西、沿黄、城郊和河东的川水地区要做好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文章,以节水为中心,大力发展小型水利建设,重点发展小型机电井、小喷灌和滴灌、微灌、渗灌等高科技节水技术,加强对渠道的衬砌和维修,减少渗漏。二是干旱山区要重点发展“121”雨水集流工程,并加快向“242”延伸。我们在调查时了解到,凡是“121”雨水集流工程搞得好的地方,抗旱能力就比较强,农户的吃水问题也不存在大的问题。武山县山丹乡刘山村,过去是省委、省政府命名的先进党支部,也是武山县的产粮大村,近几年由于连续六年大旱,特别是近三年粮食基本绝收,村里90%以上的耕地无法下种。但该村农民刘双城修了4眼水窖,承包的17亩耕地都能够点浇玉米和谷子。村民刘玉德修了5眼水窖,承包的30多亩耕地也都能点浇玉米和谷子。由此可见,“121”雨水集流工程向“242”或“363”延伸,是特干旱山区抗御自然灾害、解决温饱的根本出路。三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研究,深化对水资源认识,要对河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了解清楚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储量多少,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地下水。四要切实加快小水改革步伐,对过去修建的小型水利工程要全部实行拍卖、租赁、承包。新建的小型水利工程,重点以农民投入为主,国家和集体适当给予补贴。五要坚持不懈地搞好梯田建设,在中部干旱地区要组建机械化服务队,常年修建梯田,力争五年内将中东部地区的绝大部分县市区建成梯田化县。

三、进一步加大科技推广与创新力度,全面提高旱作农业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