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为此,正确处理农业与乡镇企业的关系,使农村经济得到健康、协调发展,对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创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企业是农业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
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虽然其自身(原称社队企业)的发展在我国仅有三十多年,但就这种农工商分离的经营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在我国却有几千年的历史。当人类社会经过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就孕育了农业和工业既分工分业又相互依存的格局。但是,这种分工分业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从低级到高级,最后工农业生产完全分离,成为高度分工、高度协作的两大生产部门。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工业化阶段,社会生产力还不十分发达,特别是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水平还不高,因此,尽快实现工业化,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但是,由于建国后我国在经济发展上人为地把城市工业和乡村农业对立起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大大减缓了工业化进程,制约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追求比农业生产更高的经济效益,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转到了工业生产上,这就为发展乡镇企业提出了客观要求。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本身也提出了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加工增值,以提高农产品价值的主观要求。
其一,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对发展乡镇企业提出了客观要求。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相互同一体。从农业生产的自然再生产看,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而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有相当长的时间是不需要人们操作的自然生长过程,这就产生了农业生产期间与劳动期间的不一致,加之农业生产有着强烈的季节性,就决定了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背离,因此,客观上对农业劳动力的剩余时间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从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特点看,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要求以较少的劳动和物质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因而要求把农业生产加以延伸,使产品多次增值。这个延伸一则要求保护农产品的鲜活性,二则要求解决农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背离,做到均衡上市。这些要求只能使农产品的加工业、储藏业、运输业和销售业建立在农村,而不能离开原料基地,到城市去易地经营。由此可知,农业生产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特点都对乡镇企业提出了客观要求。
其二,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增产潜力的相对性对发展乡镇企业提出了客观要求。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1.4亿之多,甘肃人口也达2254.7万人,按人口平均全国和甘肃人均耕地仅分别为1.3亩和2.3亩,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27%和47%,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占有耕地全国不足5亩,甘肃也仅6亩多一点,且耕地分布极不平衡,有些地方人均只有几分地。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尖锐,如果农业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比会相对递减,这就客观上要求把投资方向转到工业上,通过对农副产品进行加工,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再次利用和多次利用。
其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局限性客观上要求在农村就地办乡镇企业。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工业的转移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由于我国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剩余劳动力过多,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国家不可能拿出大量的投资发展城市工商企业,且在城市待业人员已经涨满的情况下,更不可能安排农村劳动力,“要使这些被排挤出农业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集结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从事工业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9页)。
二、农业是发展乡镇企业的基础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孕育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这个母体。
首先,农业是乡镇企业的原料库。如1989年,全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乡村工业企业数达2246个,产值达41304.11万元,分别占乡村工业企业数和总产值的32.5%和28.6%。
其次,农业是乡镇企业资本原始积累的源泉。以1985年—1989年全省乡镇企业投资为例,在乡村两级企业总投资中,其中群众集资达2.37亿元,占五年乡镇企业投资的19.25%,如果再加上农村合作组织资金、“两西”建设资金、扶贫资金、农行、信用社贷款等直接和间接从农业中吸收的资金,乡村两级企业从农业中得到的资金达6.36亿元,占乡镇企业总投资的51.7%。
第三,农业人口是乡镇企业劳动力的后备军。1990年底,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已达130多万,约占全省剩余劳动力的47%。目前,农村仍有145万剩余劳动力可供乡镇企业消化利用。
第四,农业是供给乡镇企业生活消费品的保障基地。乡镇企业的职工绝大部分离土不离乡,他们所需的粮、棉、油、肉、蛋、奶、瓜果蔬菜等生活消费品全靠农业的供给。如按1990年全省每人平均消费的粮、棉、油、肉、糖、蛋计算,农业为乡镇企业提供粮食27614万公斤,棉布261.3万米,植物油581.1万公斤,猪肉1124.5万公斤,食糖265.2万公斤,鲜蛋192.4万公斤。由此可知,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也就没有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必须首先发展农业,以农保工,以农促工,为乡镇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乡镇企业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催化剂
1.乡镇企业是实现和增加商品农产品价值的重要途径。首先,乡镇企业可促进商品农产品价值的实现。商品农产品是用来交换的农业劳动产品,只有当它完成从生产到交换的全过程,才能实现其商品价值。乡镇企业可以通过加工、储藏、运销等活动,把农产品放到市场上去交换,实现其价值。其次,乡镇企业可促进商品农产品的价值增值。商品经济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不仅要求商品实现其价值,而且要求商品实现价值增值。乡镇企业可以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系列加工,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增值。永昌县是我省的粮油生产大县,商品粮油分别占全省的十一分之一和九分之一。他们为了改变单纯卖原粮(油)的作法,积极发展粮油加工企业,到目前为止,全县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乡村企业达30余家,乡镇企业产值由1978年的265.94万元增加到了8000万元,翻了近五番,大大增加了农产品价值。
2.乡镇企业可以把农村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农村中的许多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力、技术、资源等),当他们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时,只能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把潜在的生产力要素有机地结合,才能把它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乡镇企业可以广泛吸收农村的资金、技术、劳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敦煌市杨家桥乡兰州村,三中全会前是有名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不足百元。三中全会后他们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从砖厂起步,广泛吸收资金、技术,先后办起了砖厂、棉纱厂、宾馆等7个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400万元,比1982年增长12.35倍;村办企业产值达200多万元,占全村社会总产值的70%以上;从业人员达270多人,占全村总劳力的57.5%;从村办企业得到的工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5%。全村经济总收入达29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00多元,分别比1982年增长7倍和4倍。
3.乡镇企业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1985年—1989年,全省乡镇企业自身积累固定资产24.31亿元,五年新增20个亿。自有流动资金达4.49亿元。五年用于以工补农、农村小集镇建设、农村教育、集体福利事业及其他公益性支出达9041万元。1990年全省平均每个农业人口从乡镇企业增加收入96元。金川区双湾乡尚家沟村,先后办起了砖厂、涂料厂、机运队、园艺厂、农具厂等5个农业,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年产值达180万元,自1984年至1991年的8年间,共投资80多万元实行以工补农,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元,比1978年增长6.5倍。
4.乡镇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经济资源,迅速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景泰县喜泉乡兴泉村,充分利用本地的矿山资源,先后办起了砖厂、铜选矿厂、水泥厂、建筑队等7个企业,从业人员达700多人,占全村总劳力的30%以上,村办企业产值达329万元,非农产业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
5.乡镇企业可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尽快实现富民富县。“七五”期间,兰州市乡镇企业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市农村总劳力的27.8%,全市农民净增收入的40%来自乡镇企业,净增总额达9亿元。西固区由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财政收入由1986年的600万元增加到了1990年的6000万元,增长了9倍。
四、建立互促互利机制是农业与乡镇企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
1.思想认识机制。城乡一体,工农一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要正确处理农业与乡镇企业的关系,制定国民经济规划和发展计划时,把农业和乡镇企业结合起来,把城市工业和乡村工业结合起来,进行统盘研究,逐步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割裂、工农割裂的二元经济结构。
2.投资信贷相宜机制。“七五”期间,全省农业基建投资为10.92亿元,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3亿元,乡镇企业投资已超出农业基建投资19%;“七五”末与“六五”末相比,农业基建投资增长了91.5%,而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94%,乡镇企业投资比农业投资高出102.5个百分点。“七五”期间,农业信贷资金为65.84亿元,乡镇企业为21.83亿元,已占农业信贷的33.2%,“七五”与“六五”相比,农业贷款余额增长了1.42倍,而乡镇企业却增长了1.94倍,比农业高51.5个百分点。由此可知,乡镇企业投资信贷在80年代也保持了超常规增长速度。今后要根据其增长速度,在农业投资信贷和乡镇企业投资信贷上建立一种协调的比例关系,以便充分发挥投资信贷的调控作用。
3.综合经营机制。农工商综合经营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又可促进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共同发展,逐步缩小工农差别。为此,要把发展乡镇企业同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同发展农村支柱产业结合起来,立足当地资源,以种养业为基础,以商品经济为导向,通过开展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系列加工,走种养加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的一体化发展路子。
4.政策疏导机制。一是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二是对乡镇企业欠发达地区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三是对乡镇企业较发达地区逐步实行“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四是在乡镇企业布局上要以原料基地为重点,实行规模开发,小区发展。五是改革由县级工业部门、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和乡村政府(包括合作组织)“三环迭套”的管理体制,给乡镇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以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内部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