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城郊地区农村小康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1997年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河西、城郊和沿黄地区率先奔小康的攻坚年,按照“三大块”战略的总体部署,河西、城郊、沿黄地区的26个县市区中的绝大部分要率先实现小康。为了及时了解各地小康建设的进程,我们从1997年6月开始,先后到张掖、酒泉、金昌、兰州4地市的10个县、市区进行了调查,在小康建设的现场,我们看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轰轰烈烈奔小康的热潮,深受教育和鼓舞,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催化效应———小康建设引发了一场深刻变革
小平同志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我们在实地调查中看到,河西和城郊地区的干部群众不仅对小平同志的伟大构想理解得很深,而且在实践中大大丰富了小康建设的内涵,其主要表现:
一是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自1994年实施小康工程建设以来,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广泛的思想发动和宣传教育,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想小康、干小康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目前,河西和城郊地区已由最初的政府和干部“逼着赶小康”完全转向了“争着奔小康”,小康建设投入也由最初的集体和政府拿大头转到群众自觉自愿搞建设的良性方向。如金川区1997年硬件建设工程总造价1200多万元,区财政仅补贴40万元,其余均由农民自己投入;红古区今年共硬化道路80.3公里,总投资990多万元,区政府采取补助水泥的办法,其余砂石和劳动投入全由农民自己负担。
二是打造了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参差不齐,残垣断壁,犹如古城遗址;高墙深院,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是过去河西等地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通过几年的小康建设,已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们在张掖、酒泉、金昌、兰州4地市中的11个小康村中看到的是“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了的文明、富裕和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雏形,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
三是加快了农村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步伐。为了顺利实现率先奔小康的目标,河西、城郊和沿黄地区都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重新调整发展思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一大批“小康工程”,加快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农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张掖地区提出开辟“两个战场”的思路,在改造提高传统产业这个“第一战场”的前提下,积极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开辟和拓展新型产业,大力发展节水、节地、节电、节能、低耗型经济,走有资源支撑、有市场需求、有高新技术注入的发展之路,在经营机制、运作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建成了新华养猪集团、银河集团、脱水蔬菜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经营格局。酒泉地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全区棉花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2万亩,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田10.5万亩,吨粮田15.5万亩,双千田13.4万亩。
四是推动和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通过实施小康工程建设,不仅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而且使过去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改观,一个个规划有序、建设新颖的新农村开始展现在人们面前,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道德文化得到了很大提高,农村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我们在调查中深切感受到:小康建设的过程,就是重新发动和组织群众的过程;是彻底同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决裂的过程;是推进农村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是全面建设农村经济社会文化这一系统工作的过程。
二、强攻难点———突破小康建设的瓶颈
农民收入、村镇住宅和劳动力素质是小康建设的三大难点,也是小康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三块短板,我们在调查中看到了河西和城郊的干部群众在强攻这三大难点中的许多动人场面。山丹县针对全县地形复杂、经济基础薄弱、村镇建设规划滞后、“三堆”严重、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差的情况,分三步对农村环境卫生和住宅建设进行了整治和改造。第一步从1994年开始进行了清理“三堆”工作,村村建立了文明卫生公约;第二步于1996年开展了“百村千里路”活动,共整修乡村道路482条、583公里,其中铺油和砂化道路45.7公里;第三步于今年开展了“百村千巷”活动,对住宅和村镇环境进行了突击改造。一个文明、富裕的新山丹开始显露端倪。民乐县永固乡总寨村过去是一个人多、住宅乱、环境卫生差的大村,小康建设开始以后,乡村干部先进行了规划,然后下决心进行改造。由于村巷建设需要,全村430多户农民就有380多户需拆旧房盖新房。我们调查时,四通八达、井然有序的街巷已初步形成,眼前是一派建设热潮。类似总寨村这样的还有金川区的九个井村、马家崖村,红古区的苏家寺村,山丹县的刘庄村等。为了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山丹县投资70多万元,建成了陈位引水工程,可以彻底解决陈户和位奇两乡群众千百年吃涝池水的问题,群众都说“这是共产党最大的德政工程”。为了下决心改变生产条件,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民乐县建设了海潮坝水库,山丹县建设了“群井汇流工程”,这两个工程除国家少量投资外,主要靠群众集资投劳建成,我们从中切实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英雄气概。
三、典型模式———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在近几年来的小康建设中,各地都培育和建设了一批典型,创造了一批发展模式,成为启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林山模式:民乐县林山村针对包干到户后服务滞后、群众“买难卖难”突出、集体经济薄弱、公益事业无力发展的现实,一是成立了农副产品经销公司,一方面帮助群众把卖不出去的农产品销出去,一方面将化肥、农膜、农机等生产资料从厂家低价购来后赊销给农民。二是大胆进行科技实验,试种成功了地膜玉米,打破了民乐不能种玉米的历史。三是积极探索农副产品加工增值路子,利用玉米皮搞草编工艺,既使当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大力整治村容村貌,修好了村社道路,建起了文化长廊、音乐喷泉、“林山牛”雕塑,画上了墙壁画,短短两三年时间,一个文明富裕的新林山已展现在人们眼前。
西坡模式:金川区西坡村地处金昌市城郊,他们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并把小康住宅建设同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水电暖配套,商业一条街的雏形已基本形成,199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70元,有21户农民开通了电话。类似的村还有玉门市南门村、张掖市迎恩村、酒泉市中深沟村、七里河区崔家崖村、山丹县双桥村等。芦堡模式:山丹县芦堡村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人多地少,土地瘠薄。但他们大包干后坚持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之路,在土地实行分户经营的同时,大办集体企业,组织劳务输出,探索出了一条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目前全村已拥有企业32个,村级积累达250万元,劳务输出610人,劳务收入1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650元,其中,81%来自工副业收入。近两年,他们又结合小康建设铺通了8.6公里的油路,重新规划和建设了村镇住宅,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类似芦堡村的还有山丹县靖安村、金川区尚家沟村、张掖市康宁村、酒泉市西峰寺村、敦煌市杨家桥村、永昌县郑家堡村等,它们都是过去的老典型,在小康建设中又有了新变化。
永星模式:张掖市永星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他们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多的优势,一方面大搞农业综合开发,走规模经营之路;一方面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增加,1996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800元,并结合小康建设,重新规划了村镇住宅,坚持高起点建设住宅,全村已有267户农民建设了钢混结构住宅,占三分之二,村上还制定了宽裕型小康标准,计划用二三年时间建成宽裕型小康村,为全省农村向宽裕型小康迈进树立样板。类似永星村的还有金川区下四分村、永昌县三沟村等。
四、建设好小康这一系统工程的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三大块”战略是完全正确的。在小康建设的初期,有人认为我省是一个贫困落后的省份,提出奔小康有点太早,会影响中央的投资,直到今天,仍有部分干部认为我省现在还不到奔小康的阶段。然而,河西、城郊和沿黄地区小康建设的事实雄辩地证明,省委、省政府适时地提出分类指导的“三大块”战略,是完全符合甘肃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河西、城郊和沿黄地区的奔小康,首先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了一面旗帜,确定了一个方向和一个奋斗目标,大大鼓舞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其次,第一次把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纳入小康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改变了过去单打一,顾此失彼的弊端。特别是通过对村镇住宅、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建设,不仅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形成的旧的生活方式,而且打破了传统落后、封闭保守的思维方式,使广大农民的思想更解放,视野更开阔。生活环境改善了,人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致富的愿望更强烈,积极性更高涨。第三,小康建设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促进更明显,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结合得更紧密。由于小康建设要求共同富裕,这样促使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把大家凝聚在同一目标下,又因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既增强了服务,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样,由于小康建设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使二者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一点我们从奔小康地区的文化小康建设上体会得最深。
启示之二: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实施好“再造一个河西”的战略。通过十多年的“两西”建设和近几年的小康建设,河西地区已具备了快速发展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条件,历史机遇很好。如果省上能适当调整宏观战略,在不放松扶贫攻坚的前提下,对河西的开发再给予重视,经过5—10年时间,河西地区就会完全具备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条件,将会大大推动全省的发展。我们认为,“再造河西”的总目标还应该放在奔小康上,具体内涵是:“在节水农业和高新产业开发这两大战场上再造一个新河西”。即用10年左右时间,在节水农业和高新产业开发上新形成的综合生产能力相当于现有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第一步,用5年时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全面实现小康。第二步,再用5年时间,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基本建成以节水为主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体系;以产业、市场、企业、农户紧密联系,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以能源、原材料加工为主与农产品加工相配套的工业化发展体系;人民生活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
启示之三:要不断培育典型、保护典型、提高典型、推广放大典型。近几年,我们到外省考察学习的多,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很多,但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这些经验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嫁接不起来,缺乏生根开花的增长点———典型。通过小康建设,各地已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典型,急需要把这些典型进一步放大、提高,形成批量,推广到全省去。所以,我们提出了要进行宽裕型小康“百村示范工程”建设,已做了些工作,省上要把这件事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二三年后成为全省奔小康的样板。
启示之四:帮带出合力。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部门帮带奔小康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从1997年小康建设力度大的金川、红古、山丹、民乐等县市区看,都把帮助小康建设的任务具体落实到单位,并且由单位与某一个乡村的小康建设挂钩,签订责任书,大大推动了小康建设的进度。民乐县57个部门与乡村结成对子,三年共帮助资金625万元,引进项目和技术25项,帮办经济实体56个,解决化肥6000吨、地膜256吨、水泥近万吨、红砖780万块、涵管16根,有力地推动了小康建设。今后,要坚持实施帮带战略,把小康建设真正同部门工作挂起钩来,实行目标管理,不达小康不脱钩。
启示之五:要进一步加大对小康建设的领导力度。从1998年起,河西、城郊和沿黄20多个县基本实现小康后,中部、陇东如何奔小康,完成20世纪末一半以上的县市区和农村人口奔小康,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省各级领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分类指导的政策措施,并把奔小康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在资金投入上进一步加大,在领导力量上进一步加强。
(发表在《经济管理研究》199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