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
28691800000063

第63章 西部地区走向市场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3)

一、西部农业实行综合开发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利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政策等综合要素的投入,充分挖掘农业生产的外延和内涵潜力,以获取更多的农产品和经济效益的开发性生产。西部地区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是由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因素决定的。

首先,西部农业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西部地区仅以陕、甘、宁、新、青、川、黔、滇、藏九省区而论,其总面积约占我国总面积的55%,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3.7%,人口约为全国总人口的23%。1988年,这九省区共产粮食7851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0%;农业总产值达1091亿元,占全国的18.6%,其中牧业产值达347.7亿元,占全国的21.8%。可见,西部农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全国农业的发展和稳定,其战略地位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粮食和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几亿人的吃饭和副食品等问题,而且直接影响着全国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

其次,西部农业综合开发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一是西部地区具有十分丰富的水土资源。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一方面表现为地域辽阔,占据我国版图约一半以上;另一方面表现为种类多样,有红壤、黄壤、燥红土、紫色土、褐土、荒漠土等,适合于各种作物的生长。西部地区约有地表水1600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地表水总量的40%。二是西部地区拥有广阔的草原,为发展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是西部地区还有十分广阔的宜林荒地和许多滩涂、湖泊等,为发展林业和渔业生产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四是西部地区拥有许多名优农副产品,如茶叶、烤烟、药材、瓜果等,为发展多种经营奠定了基础。

第三,西部科技教育和工交事业的初步发展,为农业开发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环境。建国以来,西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除内蒙和广西外,已有大专院校200所,拥有教育人员8万多人;中等专业学校800多所,教学人员4万多;科技人员达160多万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约35000人。从60年代开始,国家累计向西部地区(除内蒙和广西外)投资2000多亿元,发展工业生产,新建了1300多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900多个科研和开发机构,为西部农业走向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第四,全国农业的升温,为西部农业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1984年以来,全国农业生产连续五年徘徊,全国性农副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需矛盾日益严峻。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要在全国形成一个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潮,全国农业逐渐升温,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近年来,开发性农业被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这必将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农业的综合开发。

二、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实践中的几条路子

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和秦巴山区交汇处,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都代表着中国西部最明显的特征。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甘肃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建国以来,甘肃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为改变落后条件进行艰苦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甘肃更进一步调动了广大群众与自然条件作斗争的积极性,全面开展了以商品生产为中心的综合开发,使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粮食、畜牧业生产分别连续七年、八年丰收,农业生产步入了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总结甘肃省农业开发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1.立足水土资源,大搞绿色革命。甘肃省水土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可观。全省地表水年总径流量608亿立方米,目前,全省利用的地面水只占到径流总量的8%。全省人均土地面积34亩,比全国人均14亩高出一倍多,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耕地2.57亩,比全国人均1.45亩多1.1亩。全省宜农荒地有500多万亩,宜林荒地5000多万亩。全省目前尚未利用的能够发展养殖业的水面面积,占能发展养殖业的水面总面积的90.24%。针对这种情况,甘肃省在总结过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为主,以土为本,东开西挖,南封北护,有水的地方走水路,无水的地方走旱路”的开发路线,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大流域开发与小流域治理相结合的绿色革命。一是以黄河流域水利开发为主,大搞水利工程建设。从1949年—1988年40年间,全省水利投资达23.3亿元,建成万亩以上的灌区169处,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两倍多,初步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加快了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建成蓄水提灌、防洪、排涝、发电及水土保持等各类工程设施52.55万项,其中景电一、二期工程和引大入秦两项大型引黄工程,共投资13.63亿元,设计新增灌溉面积166万亩,目前已有40万亩发挥了效益。此外,关川河流域的治理开发已全面铺开。

二是以平田整地为中心,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甘肃针对全省64%的耕地是蓄水保墒能力差的山旱瘠薄地的情况,发动和组织群众长期坚持兴修“三田”(即梯田、沙田、沟坝地),努力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推行了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修建、分户使用的“三统一分”的办法,每年坚持兴修“三田”80万亩,使全省三田总面积达到了1467.02万亩,比1978年增加56.8%。

三是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农田水利建设结合起来,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和“统一组织、统一规划、连片治理、分户管理”的办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截止1988年底,全省共治理小流域面积7925万平方公里。

2.因地制宜,进行农业区域开发。根据地域之间差异大,资源分布很不均衡的情况,甘肃确定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打各的优势仗,各走各的致富路”的战略思想,在全省资源普查和农业区划的基础上,将全省分成了灌溉农业区和旱作农业区两大类,五个经济类区(即河西、中部、陇东、陇南、牧区),提出了“分层次,有重点,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开发方针,积极探索农业区域开发的路子。

一是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粮食总产量由1982年的34.3亿斤上升到了42亿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34%;7年共提供商品粮101亿斤,占全省商品粮的70%;甜菜、棉花、蔬菜瓜果已成为全省集中产区,农民人均收入达520元,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高145元。

二是中部干旱区已停止了对植被的破坏,群众温饱问题逐步解决。全干旱区在兴修梯田,改变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对淀粉、亚麻、畜产品、地毯、编绣、矿产品等六大产业进行系列开发,80多项龙头骨干企业和产业群体已初具规模,贫困面由1982年的75%下降到了13.2%。

三是恢复和重建陇东粮仓的工作已起步。省上组织力量,对陇东由50年代的调出粮地区变为70年代的调入粮地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恢复和重建陇东粮仓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四是陇南高寒阴湿区的扶贫开发初见成效。省上针对高寒阴湿区的特点,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作物布局,发展商品林果业、药材业、畜牧业等,兴办扶贫经济实体,使这一地区的贫困面大大缩小,贫困面已由1986年的70%,下降到了30.5%。

五是牧区开发取得很大成绩。全省9个牧业县通过“草畜双承包”,组织和动员牧民大搞草原建设、草原围栏,建设商品畜牧业基地、良种场、抗灾保畜基地、饲料加工厂(点)等。1983年—1988年,全省草原围栏面积达136.75万亩,建成畜牧良种场8个,抗灾保畜基地8个,年产1500吨的颗料饲料厂3个,饲料加工点147个,地、县、乡三级畜牧兽医站187个,畜牧业总产值达2.18亿元,比1978年增长4倍多;肉类总产量达2.5万吨,商品畜达70万头(只),分别比1978年增长一倍多和40%。

3.立足商品经济,进行基地开发。

一是国家和省、地、县共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了26个商品粮基地县和95个成片商品粮基地,共开荒垦殖18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418万亩,新增保灌面积420万亩,新增粮食15.2亿斤,新增商品粮4.75亿斤。

二是兴建了70多个瓜果、蔬菜、药材、甜菜等多种经营基地,其中河西商品瓜菜基地每年可提供商品瓜菜4亿斤左右,向外省调出2亿斤以上。

三是建成了8个肉牛、肉兔、瘦肉型猪、禽蛋奶、细毛羊、绒山羊等畜牧业基地,这些基地覆盖了9个地区,49个县、市、区。

四是建成了一批防护林、经济林、用材林等林业基地。1987年以来,甘肃人工造林787.6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85万亩,使沙生植被达460多万亩,封扩水源涵养林达1500万亩,经济林果面积达57.51万亩,泡桐等速生丰产林达5000万株。

4.立足中低产田,积极开展科技开发。一是以改革耕制为突破口,推广良种良法为重点,在全省推行了科技承包,承包土地面积达2000万亩。二是通过“三扩大”(即:扩大玉米面积、扩大间作套种和带状种植、扩大夏种面积)和“十推广”(即:推广地膜玉米、两杂一薯、配方施肥、稀土微肥、小麦良种、病虫害综合防治、药剂拌种、土壤消毒、叶面喷磷、机耕机播),不断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三是采取综合措施、改造中低产田。

三、西部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思及其对策

从甘肃农业开发的实践看,今后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必须以发展商品经济为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水土资源为主,以优势产业(或产品)为重点,坚持开发与治理结合,外延与内涵并重的原则。在开发战略上采取先优(优势产业或产品)后劣,先长(长腿产品)后短,先外延后内涵,先内陆河流域,后大江大河的办法,做到以优补劣、以长补短、内外结合、大小并进。这就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三大资源”开发为基础,搞好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土地、水电、草场是西部的三大资源优势。要根据这些资源的分布特点,本着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茶则茶的原则,制订出比较科学合理的规划,分步实施。在开发过程中,要采取治水与治土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垦荒与保护生态相结合的方针,通过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建立与当地水土资源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结构,努力发展商品生产,形成稳定的农、林、牧、副、渔生产网络。

第二,以“八大产品”为目标,建立商品生产基地。粮、油、肉、糖、毛、瓜果、烤烟、药材,是西部地区的八大优势产品。为了充分挖掘这些产品的生产活力,必须建立稳固的商品基地,使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已经建立的商品基地,要在健全功能、提高效益上下功夫,逐步做到功能齐全,可吞可吐,转化吸收,加工增值。尚未建立的基地,要搞好论证和规划,积极筹备资金,使之尽快建立并加以完善。

第三,以科技开发为导向,搞好中低产田改造和资源的再次利用。一是以改革耕制为主,推广良种良法为重点,精心组织农业科技承包,这种承包是实行资金、物资、技术、任务相结合的双轨双向集团承包。二是通过搞立体农业、综合经营的路子,实行一源多用,搞好资源的再次利用。三是实行综合投入的办法,改造中低产田,努力提高土地生产率。四是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把科学种田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以政策为催化剂,努力调动广大群众开发的积极性。中央和地方都应制定农业开发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农民、科技人员、科技单位和开发公司等经济实体带头搞农业开发。要明确开发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问题,一般采取谁开发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确保开发者的利益,调动其积极性。要提倡和引导农民搞适度规模经营,利用开发的有利时机,促进土地的集中,以取得规模效益。

(发表于《西部开发》199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