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艰巨性客观上要求发展农村支柱产业。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199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的贫困户占总农户的13.08%,按此推算,全国仍有11800多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这些人中其中约70%在西部。以甘肃为例,1990年人均纯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农户仍高达50.3%,占全国贫困户的5.64%。另以西部九省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东部十省市相比,1990年,东部十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6.09元(加权平均数),而西部九省区只为484.55元,西部比东部低251.54元。从80年代起,国家为了尽快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拔出专款进行扶贫开发,对缓解这些地方的贫困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薄弱的经济基础,给扶贫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脱贫的地方还很不稳固,返贫现象十分突出。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的贫困问题,只有立足本地资源,按区域建立和发展农村支柱产业,保证和稳定农民的收入来源,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第三,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窘迫性,客观上要求发展农村支柱产业。西部地区不仅民穷,而且县也穷。据国家统计局公布,西部九省区省级地方财政全部收入不抵支出。以甘肃为例,1990年财政收支逆差为11.73亿元,“七五”期间财政收支逆差达523188万元,比“六五”期间扩大了336574万元,扩大64.3%。全省吃财政补贴的县达63个,占全省86个县(市、区)的73%,补贴额高达2.98亿元。面对如此沉重的财政包袱,把增加财政收入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本来就很薄弱的工业上是不现实的,靠大规模地扩大再生产以开辟新的财源更不可能,所以只能通过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围绕支柱产业开发建立一批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以此推动地方工业的发展,广泛开辟财源,逐步解决财政补贴和“赤字”问题。
第四,西部农业综合开发的紧迫性客观上要求建立和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是90年代西部地区的一项中心任务。一是西部有十分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耕地、草场、水电资源均居全国首位。二是西部农业综合开发水平低,过去只局限于单项开发,没有形成高效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西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条件已具备了综合开发的能力。农业综合开发客观上要求用一定的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政策等综合要素的投入,充分控掘农业的外延和内涵潜力,建立高产高效的产业结构,以取得综合经济效益,农业综合开发的最终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开发性生产建立起稳定的支柱产业,实现富民富县。
二、甘肃秦安县的实践为西部发展农村支柱产业提供了现实经验
秦安县地处甘肃省东部,是一个人多地少,干旱多灾的贫困县,全县22个乡镇,514个行政村,50.2万人,总耕地面积106.19万亩,人均2.23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秦安县是全省有名的“三多两少”县,即:外流人口多,吃回销粮多,财政补贴多,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少。1978年,全县人均占有粮只有19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42元,贫困面高达60%以上。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立足当地资源,变劣势为优势,积极发展以区域性支柱产业为主的商品经济,为贫困地区如何实现富民富县探索出了一条科学的开发路子。经过十年多的努力,秦安县已初步建成了以粮食为基础的六大支柱产业和五大商品基地。
六大支柱产业是:粮食———1990年总产量达11310万公斤,人均占有粮达237.5公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45.4%和23.06%。畜牧业———1990年全县肉类总产量达7154.6吨,总收入达4287万元,人均达90元。果品———1990年产量达1353万公斤,经济总收入达2166万元,人均50多元。粉条———全县有粉条、粉丝加工厂(点)625处,从业人员6900人,年加工洋芋7500万公斤,生产粉条1000万公斤,年产值达2000万元。草编———全县有20个乡,317个村,4.7万人参与草编生产,年产值达796万元,从业人员人均获纯收入170元。小百货———全县从事小商品经营和加工的2.18万人,年收入达3270万元。五大商品基地是:苹果基地———累计10.4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沙棘基地———累计面积10万亩,年产量200万公斤。花椒基地———累计面积14.88万亩。泡桐基地———累计9.8万亩,29.4万株。瓜菜基地———现有面积5万亩,计划再发展5万亩。
由于秦安县狠抓了以开发农村支柱产业和建设商品基地为主的商品经济,使全县的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27640.23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2.7倍;乡镇企业产值达11578.2万元,比1980年增长了28.7倍;全县财政收入达772.3万元,比1982年增长了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1元,比1978年增长了6.8倍;全县贫困面已由1983年的57.1%下降到了8.3%。总结秦安县开发农村支柱产业的实践,主要作法和经验是:
1.吃透县情,理顺思路,制定规划,分步实施。他们首先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对县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座谈讨论,既看到了“三多两少”的不利因素,也看到了光热资源丰富,群众商品意识强等有利条件,确定了夯基础、抓粮食、兴工商、搞劳务、植果园、建基地的发展思路,并把发展林果、劳务输出和商品流通作为振兴秦安的突破口,制定了发展规划,走出了以商促农、劳务输出和集约化立体种植三条路子。1990年,全县农民人均经商收入74元,劳务输出3.4万人,人均收入500余元,立体种植面积达1.32万亩。
2.改变生产条件,为产业开发奠定基础。从1983年到1990年这八年间,全县共维修改造小型水利工程189处;恢复灌溉面积3.2万亩;兴修梯田19.17万亩,累计达63.56万亩,人均1.44亩;治理小流域面积75平方公里;架设农电线路776.53公里,通电村由172个增加到了468个,占全县村总数的91%;通汽车的村由360个增加到了451个,占全县村总数的87.5%。
3.种养加结合,农工商综合经营。秦安县在支柱产业开发上,重点以种养业为基础,大力开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粉条系列开发一条龙,果品系列开发一条龙,草编系列开发一条龙,地毯系列开发一条龙的格局,每条龙都有骨干企业和龙头项目,基本形成了集种养加、农工商为一体的良性循环系统。
4.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走区域性规模开发的路子。一是采取双轨整乡科技承包和典型引路、试验示范的办法,推广普及了一大批先进的科学技术。1990年,全县化肥施用量达3.2万吨,比1982年增长了1.4倍,其中配方施肥面积达46%;推广应用地膜面积6.27万亩;建成良种繁殖基地39个,小麦良种化程度达90%以上。二是积极发育市场体系,培植商品经济的增长点。全县建成各类专业、综合市场23个,农业商品率达63.2%,比全省高近20个百分点,其中,苹果、桃、花椒、粉条、草编、小百货等产品已成了甘肃乃至西部地区大的商品集散地。三是按区域进行规模开发,初步形成了安伏乡的花椒、草编,叶堡乡的泡桐、粉条,郑川乡的苹果、桃,兴国镇的小百货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开发格局。
5.建立服务体系,促进产业开发。他们根据每一个产业的开发要求和开发程度,诸产业建立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系列化服务网络。县上设立了农技、畜牧、林业、种子、农经、园艺等服务中心和粉条、草编、花椒、地毯等开发公司,22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农技、农经、林果、畜牧兽医站。民间成立各类专业协会和研究会556个,参加会员5990人,聘任农民技术员1300名,建立科技示范户3240户。
6.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优惠政策,为产业开发提供可靠保证。县上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通过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安排人财物,实施目标管理,引进新技术,落实各项政策等,把各项开发措施落到了实处。他们制定了4个方面75条优惠政策,如新办加工业三年免征管理费;外来个体工商户给予10%—15%的减免税照顾;“三荒”地上发展支柱产业坚持谁开发谁所有,允许继承的政策等等,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开发的积极性。
三、西部地区发展农村支柱产业的途径和措施
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业是西部地区的三大优势产业,西部地区要建立和发展农村区域性支柱产业,只能围绕这三大产业通过区域性规模开发,提高商品经济水平,进而实现富民富县的目标。从甘肃秦安县的实践看,西部地区建立和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必须立足资源优势,以种养业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化服务为保障,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结合,按商品经济规律实行区域性规模开发,因地制宜地开展系列开发和深层开发,逐步建立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最终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种养加一条龙开发性产业,取得高产高效。如淀粉系列开发一条龙,亚麻系列开发一条龙,皮毛系列开发一条龙,蚕茧系列开发一条龙,药材系列开发一条龙,林果系列开发一条龙……等等。在具体开发措施上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好一个总体开发规划。认真组织力量对其资源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市场资源,科技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选准开发方向,确立重点产业,制定科学规划,逐年逐产业组织实施。
2.组织一批科技开发队伍。积极鼓励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与各开发性经济实体攀亲结友,以集团形式领办、承包各开发性产业,实行技术、资金、物资、产量、效益、购销等综合承包,充分发挥科技在开发农村支柱产业中的作用。
3.建设一批专业和综合市场。根据开发重点和开发方向,有计划、按区域建立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让产品进入市场流转,逐步形成批量化的商品集散地。
4.建立一个系列化的服务体系。按照确立的重点产业,建立产前、产中和产后相配套的系列化、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服务组织可逐步实行有偿服务,允许既开方子又卖药,办成经济实体。
5.制定一套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坚持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对那些围绕支柱产业建立起来的农工商、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济实体,在开发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对那些直接影响支柱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和骨干企业,采取放水养鱼的办法,尽量给予扶持,使其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变单纯收支型为收支经营型,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发挥财政信贷的调控作用。
6.理顺三大关系,加强宏观调控。一要处理好基础产业与重点产业的关系。要在坚定不移地发展粮食生产这一基础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高效产业,不可偏重偏轻。二要处理好全面开发与重点开发,近期开发与长远开发的关系。做到富民与富县结合,支柱产业与非支柱产业结合,资金、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结合,“速效产业”与“长效产业”结合。三要处理好总体开发与区域性专业开发的关系。总体开发要分区域,按重点进行,尽量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规模开发格局,严禁一哄而起,造成产业、产品大战;区域开发要服从总体开发部署,避免盲目性,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发表于《西部开发》1992年第3期)
西部农业综合开发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甘肃农业开发实践的启示
研究西部经济特别是西部农业经济的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总结甘肃农业开发的实践入手,以探求一条适合西部农业综合开发的路子,为西部各省制订农业发展规划和全国制订西都农业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提供一些可供参考和借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