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城市保障体系。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第一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是积极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尽快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高中扩招、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五馆两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儒学院、影剧院)、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卫生救治体系、广播电视村村通等项目建设,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坚持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为重点,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形成以政府救济、社会捐助、群众互助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性支出比例。加强经济适-294-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逐步将从事非公经济人员和入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畴。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武威”。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消除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确保社会治安的稳定,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加强各级综治组织、公检法司、基层“两所一庭”建设,为依法治市、社会综合治安夯实硬件基础。四是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建立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应急机制和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烟草、盐业、石油监管体系,制定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搞好储备中心(库)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围绕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这条主线,立足水资源刚性减少和水资源需求刚性增加这一基本矛盾,始终要把生态环境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住我市列入全省、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机遇,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核心,从生产、消费和社会循环三个领域,企业、区域、产业和社会四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以水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水价调节为杠杆的节水机制,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必须采用节水型工艺、设备和器具,大力推广各类生活节水用具,逐渐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培育和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节水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三是实施“蓝天、碧水、清洁、安静、生态保护”五大工程。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发展环保经济为目标,严格“三废”达标排放,严格控制重点污染源,使环境安全保障有效。要集中财力,加快城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中水回用、城市防洪等设施建设,推广集中连片供热,使用节能新设备和清洁能源,保护河流、耕地、草场、矿产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四)加强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创造优良的城市发展环境。经营城市的基础在于优化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是城市功能发挥的重要前提,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城市主干道的拓建、硬化、美化工作,完善整修居民区巷道,形成进出方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配套完善客货运中心、停车场等辅助设施建设,形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高效快捷的交通体系。要抓好城市水源及供水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加快供水管网改造、城市电网改造、天然气配送等工程,确保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用电、用气的需求。要在努力完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下功夫从法制、政策、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为全面改善城市环境和全面提升城市形象打好基础。要继续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努力消除影响投资环境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要制定和完善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资金流向。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各类市场违章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依法保护投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服务意识,加大不良行为和作风的查处力度,杜绝“吃拿卡要”等现象,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四、创新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一是进一步突出市发展集团在城建融投资运营中的市场主体地位。目前,我们城市经营的水平还很低,所取得的收益远运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财政又不可能给予较多的支持,建设资金必须靠借款,这也是各地发展城市的必由之路。敢于举债,才能实现超常规发展。在近几年内,我们要做好“借款搞建设,收益还利息,成本抵债务”的思想准备和实施计划。要充分发挥发展集团的融投资平台作用,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城市资产,形成责权一致、联系紧密、运行协调的实体,争取更多的资金。要进一步理顺其内部的管理体制和搞活日常经营操作机制,按《公司法》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大制度建设,规范运营,依法治企。要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融资,进一步提高所属国有存量资产的盘活能力,走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实现国有资产增值融资的路子。要创新融资投资机制,并按照“项目区分理论”实施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与经营。进一步提高与国开行省分行、农发行、建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合作互动水平、经营管理人才交流水平,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信贷资金安全运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偿债风险。
二是建立适应城市化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城市管理体制是确保城市管理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载体和保证,是支撑城市管理系统的骨架支柱。要学习和借鉴国内部分大城市的做法,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工作,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实施处罚等职能进—步综合起来,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解决在城市管理中职能交叉、分散管理的问题。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模式,对市政、园林、绿化、环卫等部门进行整合,建立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相衔接、条条管理与块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同时,适时将自来水、绿化、保洁等行业全部推向市场,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有效降低城市管理的成本。要改革和完善评价、考核城市政府政绩的方法及其指标体系,除必要的经济增长指标之外,应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环境绿化、美化的程度,以及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等为重要指标,引导和制约城市政府的行为,提高城市管理的质量。
三是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诚信武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地区市场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高低。而金融生态是一个地区信用环境、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对商业银行在资金调度、信贷授权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金融、地方和企业唇齿相依,“信”则“共赢”,“失信”则“俱伤”。目前,企业、个人的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大障碍,信用建设刻不容缓。要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通过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取信于企业,取信于社会。要以经济发展集团为基础,搭建全市融投资信用平台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金融合作氛围。要建立并逐步完善企业、个人信用征集、评价、监督管理等信用制度,促进企业和居民信用建设。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营造适合经济发展的思想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融资服务环境,组织开展信用县区、信用乡镇、信用企业评比表彰活动。同时,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净化社会信用环境,加大对不讲信用、破环信用的惩治力度,保护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打造“诚信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