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把握好厚黑的尺度与老实的分寸
28696800000013

第13章 该低头时就低头——把握好低头与抬头的厚黑尺度(1)

人际交往中,暂时的低头可以为自己的利益开道。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适应外界的变化,灵活地掩藏自己,观察时机,关键时刻再出手以赢得胜利。静水深流,藏锋敛利,含而不露乃是处世避祸的妙诀。只有在尝过低头之苦,才能真正享受抬头扬眉吐气的风光。

1.低头做人

做人金典:处世的一切秘密都在于你是否懂得屈与伸的辩证关系。

遭遇重挫酷似翻船,为使身体不致由水流动力紧紧地吸附于船底,造成窒息性死亡,就要落水后借助坠落的劲儿蜷缩身体一沉到底,然后再顺着水流浮出水面,以求摆脱葬身鱼腹的命运。人生处于逆境时,如硬要违背客观规律,结果只能加剧事态的恶化。逆境之中最关键的是顺应所处的环境并暗中积蓄力量。

这里的“蜷缩身体”、“一沉到底”,看上去好像非常消极,一副听天由命、不再挣扎的样子,但却是死中求生的正确选择。如果不顾客观情势,坠水之后就拼命地胡乱扑腾一番,那倒会事与愿违。一个是“无为”不作挣扎,一个是“有为”拼命挣扎,无为者生,有为者死。这就是低头做人的神妙。

低头做人,还有另两层意思,即暂时的“不为”是为了长远的“为”,表面的“不为”是为了实在的“为”。对处于困境和失败中的个人来说,运用低头做人的思想更有实际意义,因为此时客观形势逼迫着你收敛锋芒,藏而不露,以求安身立命、以得来日重图大业。

“韬”的本意是弓袋子,有“进去”的意思,而“晦”则有“黑暗”、“隐晦”之意,比如月末,又说成是“晦日”。韬光养晦,作为一个成语,其大意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作为一条谋略,则是指在对敌斗争中,要通过各种欺骗的手段,表面上收敛锋芒,实则隐蔽实力和企图,解除对敌方所造成的威胁感,麻痹其意志,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图大举。

在古代,韬晦之策多用于人生处世和官场做戏。晏子在两次治理东阿的6年中,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策略。

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是一位有抱负有才干的政治家,很想干一番大事业。一次,齐景公命他去治理东阿,晏子非常高兴,准备到那里去大展宏图。可是,3年之后,向朝廷告状的越来越多,景公非常恼怒,他将晏子召回来,要罢免他的官职。

晏子毕竟是有头脑的,他早已知道了自己的“过错”,为了保留继续施展才能的机会,他非常谦恭地说:“臣已知错,请大王再给臣3年的时间,那时,人们必然会说臣的好话了。”景公见他有知错必改的勇气,且言辞恳切,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又过了3年,景公果然听到不少称颂晏子的话,他大为高兴,于是又召晏子入朝,要予以封赏。不料,晏子却诚惶诚恐地不肯接受封赏。

齐景公感到奇怪,就问究竟是什么原因。晏子回答说:“第一次我去东阿,让人修筑道路,施行有利于百姓的措施,于是坏人责怪我;我主张节俭勤劳,尊老爱幼,惩治偷盗无赖,于是无赖怨恨我;权贵犯法,我也严加惩治,毫不宽恕,于是权贵们嫉恨我;周围的人如果有超出法度的要求,我就拒绝他们,于是周围的人责骂我。这些对我的恶语中伤四处传扬,甚至有人还在背后告我的黑状。第二次,我改变了做法。我不让人修路,拖延实施利民措施,坏人为此开心了;我轻视节俭勤劳、尊老爱幼,还释放鸡鸣狗盗之徒,无赖们为此高兴了;权贵们犯法,我不依法惩治而予以偏袒,权贵们为此无怨了;周围的人无论有什么请求,我都有求必应,周围的人为此满意了。于是这些人又都到处颂扬我,您也信以为真了。3年前,您要处罚我,其实我该受赏;现在您要封赏我,其实我该受罚。大王,这些就是我不能接受封赏的原因。”

齐景公听后,恍然大悟,深感晏子是一位有德有才的良臣,就拜晏子为相,交给他治理全国的重任。后来,齐国实力大增,成为争霸天下的强国之一。

晏子在这里两次用到了低头做人的厚黑之术。前3年治理东阿,他所采取的政策应该说是正确的,但由于得罪了人,面临着丢官免职的失败。如何挽救自己的仕途呢?晏子没有像平常人那样急于申辩、急于表功,而是老老实实地“承认了错误”,请求齐王再给他一次机会。齐王果然答应了。如果这时候就说自己是如何如何地能干,如何如何地受了委屈,那么齐景公肯定不会相信,反而会认为他狂妄自大,自吹自擂。在这里,晏子隐藏了自己的才能,装成确实犯了错误的样子,便是第一次用到低头之计。

第二次去东阿,晏子收敛锋芒,暂时放弃自己的治政之道,几乎是无所作为。但好名声却纷至沓来。如果晏子永远都这样下去,那他肯定成不了大器,而且日后那虚假的好名声终究是要消失的。晏子之所以高明,就高明在他走这一步时已经看好了下一步。当景公要封赏他的时候,他就趁机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讲述了自己的治政之道。这时候,有事实摆在面前,景公非常信服,也乐于接受。他于是得到了治理全国的机会,所以,后3年的无所作为,隐藏着更大的作为。这是第二次用到低头之计。

晏子在官位难保时,没有急于为自己辩解,而靠着适时低头,保持低调,不仅戴稳了原来的那顶“帽子”,而且还获取了高官厚禄,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2.时机不到,不可强出头

做人金典:为人处世,就要通权达变,因时进退,而不能固执迂腐,盲目进取。

能忍辱负重的人,方可受天之大任,成天之大业。忍耐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智慧的源头,也是人的福祉。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这是刘备善于低头而最后成就大业的突出例证。

当时刘备被吕布击败,不得已投奔曹操。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朝廷的生杀大权,汉献帝实际上是傀儡。于是,刘备常在自己住处的后园中种菜,以示“胸无大志”,甚至将他的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都瞒住了,关、张二人曾说:“大哥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做这些琐事,为什么?”

其实刘备是很识时务的,所以制造假象来提防曹操看破而加以谋害。在曹操面前,刘备竭力装出无所事事的样子,每天在菜园中浇水种菜,锄地松土。因为刘备知道曹操是一世奸雄,不能容忍能与他竞争的英雄存在,只有表现出胸无大志的样子,才会不引起曹操的注意,以便积蓄力量,成就大业。

曹操何等精明?他想刘备这样志向远大的英雄突然种起菜来了,一定有什么原因。于是派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将刘备请至丞相府,“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演出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戏剧。

当时,曹操几乎明知故问,要刘备承认自己本怀英雄之志。刘备则故意拉扯旁人,先抬出最让人看不起的袁术,曹操斥之为冢中枯骨,刘备又举出袁绍、刘表、孙策、刘璋等人,唯独不提参加了董承为首的讨曹联盟的马腾和他自己。

曹操自然不满意,干脆直言相告:“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所担心的是讨曹联盟之事暴露,听到曹操称自己为“英雄”,以为事情已经暴露,手中匙勺也掉在地上。为避免曹操进一步怀疑自己,只好推说是害怕雷声所致。

果然不出所料,曹操想,这样一个连雷声都害怕的人,也许根本不是什么“英雄”,反而将戒备的疑心放下。为后来刘备借讨伐袁术为名领兵出发,“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奠定了成大事的基础。

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懂得见时机而行事,在自己力量尚无法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时,为防止别人干扰、阻挠、破坏自己的行动计划,故意制造假象,虽然在表面上有许多退却忍让,却更显示出人的韧性与忍辱负重的内在力量。由于极大的隐蔽性而具有极强的实效性,它往往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

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适应外界的变化,灵活地掩藏自己,观察时机,关键时刻再出手以赢得胜利。静水深流,藏锋敛利,含而不露乃是处世避祸的妙诀。

成大事的人都善于将自己的行动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客观条件基础上,当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耐心等待机运的到来。忍耐既是处世的一种本领,也是处世的一种修炼。古今中外,大凡成大事的人,都善于忍耐,在忍耐中生长壮大,在忍耐中寻求机会。

没有积聚足够强大的势力,就不要贸然行事,要知道水不够深大船就不能行。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隐忍处世的意志力。为了获得健美的体格,我们要不停地进行体能训练;同样,为了获得并拥有更加成功的人生,我们必须做到坚忍。

时机不成熟,不可强出头。“强”在这里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勉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就勉强去做某些事。固然勉强去做也有可能获得意外的成功,但这种可能性不高,通常的结果是:做失败了,折损了自己的壮志,也惹来一些嘲笑。人的失败是“能力不足”、“自不量力”。第二个意思是“强力”,自己虽然有足够的能力,可是客观环境却还未成熟时去做事也不好。大环境的条件如果不合,以本身的能力强力而行,会多花很多力气;周围人对你支持的程度不够,想强力做事,必会遭到别人的打压排挤,也会伤害到别人,种下仇恨的种子,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所以,当客观环境对你不利,当你处于弱势时,就很难有施展自己的空间,仿佛困兽一般。在这种情形下你必须忍耐。有些人碰到这种情形,常常任凭自己的性情,顺着自己的情绪行事,如被人羞辱了,干脆就和他们干一架;被老板骂了,干脆就拍他桌子,丢他东西,然后自动走人!不敢说这么做就会毁了自己的一生,因为世事难料,有时甚至会“因祸得福”、“弄巧成拙”!但没有忍性,绝对会给你的事业造成负面的影响。

事实上不能忍的人“因祸得福”者并不多,大部分人都不甚如意,总是到了中年才会感叹地说:“那时真是年轻气盛啊!”这里倒不是说不能忍的人命运不好,而是不能忍的人走到哪里都不能忍,不能忍气、忍苦、忍怨、忍骂,而总是要发作、要逃避、要抗拒,可人性丛林中哪儿都有欺人之兽呀!所以常常形势还没好转这样的人就先垮了。

3.能屈能伸才能笑到最后

做人金典:胜负兵家不所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当你处于形势不利时,还要善于忍受目前不利的环境,忍辱负重、能屈能伸才能摆脱困境,争取斗争的胜利。孙权在荆襄之战后,为了摆脱被动,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敢于忍辱负重,就是其中的典型。

自从关羽遇害以后,东吴的孙权就预感到有一场即将来临的军事危机。特别是他的移祸之计被曹操挫败之后,确实存在着被蜀、魏两面夹击的危险。如果东吴当时只是单纯对付前来报仇雪恨的刘备,还并不是力不能及。然而,刚刚称帝的曹丕倘若同时来袭,东吴就难以招架。

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孙权的头脑十分清醒。他为了摆脱被动,勇于忍辱负重,在政治上和外交上采取了一系列灵活的手段,斗争策略运用得极为成功。

首先,孙权为了力争避免和刘备发生军事冲突,不惜屈尊下就,向刘备“上表求和”,并做出了一些重大的让步:(1)将孙夫人送回成都;(2)缚还糜芳、傅士仁等降将;(3)将荆州“仍旧交还西蜀”;(4)与刘备“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孙权的这些让步,就是要回到以前的策略上来,使吴、蜀重修旧好,孤立曹魏。从长远的利益来看,这样做对吴、蜀两家都有好处。

其次,当他的让步遭到刘备拒绝之后,他看到吴、蜀交兵已经不可避免,又立即对曹丕“写表称臣”,向许都伸出了屈尊求援之手。后来,曹丕曾派使者到东吴,“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当时,东吴的群臣百官纷纷劝谏孙权,皆认为“主公宜自称上将军、九州伯之位,不当受魏帝封爵”。但孙权却反驳道:“当日沛公受项羽之封,盖因时也;何故却之?”他不顾顾雍、徐盛等人的极力阻挠,亲自率领百官出城迎接魏使,恭顺地接受了曹丕的封爵。孙权对曹丕“称臣”,是受当时形势所迫,目的在于争得曹魏的军事援助,从而孤立刘备,恢复荆襄之战时那种以“二对一”的有利局面,即使这一上策达不到,也要争取一个中策——促使曹丕保持中立,避免两面作战的被动境地。

孙权制定策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从战略全局着眼,以政治、外交上的灵活性,力避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促使战略态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为此,孙权不顾一些文臣武将的阻挠,敢于放下架子,卑躬屈膝,向刘备“求和”,对曹丕“称臣”,表现出能屈能伸的男人本色。试想,孙权当时如果目光短浅,不讲策略,在不利的形势下,还像关羽败走麦城时那样硬着头皮充好汉,势必将东吴引向灭亡的深渊,更谈不到后来的猇亭之胜了。

当刘邦、项羽共同灭秦之后,汉高祖的势力不及楚霸王,曾暂时接受了项羽所授的“汉王”封号,退避汉中,积蓄力量,以屈求伸,最后暗度陈仓,进取关中,问鼎中原,终于战胜了项羽。孙权也运用这种能屈能伸的策略,使三角斗争的力量达到了平衡,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西胜刘备,北拒曹丕,以策略上的灵活性,为军事上的胜利赢得了时间和条件。总之,形势有利害之分,策略有刚柔之别,行动有进退之异,而真正聪明的人,因善于灵活反应,而常常“笑在最后”,也是最光荣的人。

4.学会低头,不逞一时之勇

做人金典:小不忍则乱大谋。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处世者。

不少人一遇不平,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公理”,而与对方搏斗,有些人因此而一败涂地,有些人虽然获得“惨胜”,却元气大伤!匹夫之勇,人人做得到;百忍成金,才能成杰出人物。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残酷的现实需要你对人低头,这种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要知道,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硬要拿着鸡蛋去与石头斗狠,只能算作是无谓的牺牲。这样的时候,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

不妨拿出一块心地,单搁不平之事,闭起双眼,权当不觉。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从前在四川一个乡场上,两位在黑道上行走,又因琐事结下了“梁子”的袍哥狭路相逢。老大料到会在镇上碰到老玄,事先便邀约了一帮地痞流氓将老玄拦在街当中,劈脸一耳光,将老玄的瓜皮帽扇去丈把远,老玄的脸上也顿时鼓起五条红道,老玄还没回过神来,几个流氓又上前一顿拳打脚踢,老玄连连后退,赔着笑脸,打着拱手不停地对几位说着好话:“诸位不要开玩笑,兄弟若有不是到茶馆里摆摆龙门阵,没有过不了的桥,没有说不清的话嘛,大哥我们也有话好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