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河西教育史
28702500000012

第12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3)

教师的思想改造,是对旧教育实行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说:“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的思想改造是长期的、历史的、十分重要的任务。”

解放初,我国绝大多数教师是爱国的,很多人是倾向或同情革命的,只是因为许多教师受过国民党和帝国主义长期欺骗宣传,或受封建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对于一些重大政治问题认识不够清楚。加上解放前夕,一批反动军官和地皮流氓混入教师队伍,形成教师队伍的严重不纯。因此整顿教师队伍,争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就成为这一时期刻不容缓的任务。

这一时期教师的思想改造工作,本着毛泽东的指示“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文化事业的改造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在这个问题上拖延时间,不敢进行改革的思想是不对的,过于性急,企图用粗暴的方法进行改革的思想也是不对的”。为此,河西地区改造知识分子主要采取以下办法:

1.加强日常的时事政治和理论学习。解放后不久,专区和各县先后成立学习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领导干部、教师的日常学习。各学校也成立了学习领导小组,农村以完全小学为中心成立学习辅导区,每天学习两小时,每单元进行一至数次讨论;城市以听报告、阅读文件、配合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并逐步建立了汇报、检查、总结、考试等制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共同纲领》、《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新教育文选》、《小学教育典型经验介绍》、《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参考资料》等。

2.组织教师参加假期学习会。这是教师思想改造的重要形式。三年中,河西各地除1950年寒假师生参加土改和忙于大办冬学未组织学习外,其余五个假期各县一般都组织4至5次学习会,每次学习15天到20天。假期学习会是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水平的好形式,会上由领导干部做专题报告,并有充足的学习文件时间,会议由县长或专员亲自主持,并深入教师,掌握思想、启发诱导、解决疑难、勉励进步。教师之间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反映“学习会太好啦,既紧张又愉快,进步快,胜读十年书”。

3.通过参加政治运动教育知识分子。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河西地区广大师生上街游行,散发传单,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发表的联合宣言,踊跃捐钱捐物,以购买飞机大炮,支援前线。青年学生积极报名参军,教师通过参加抗美援朝运动,消除部分教师中存在的崇美、恐美、亲美思想,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1951年秋,河西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1951年冬至1952年春,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组织教师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张掖、武威、酒泉、民勤、永昌等县的中学教师,还组织了宣传队,以文艺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党的政策,揭露地主阶级的罪恶。参加土改的教师和工作组其他同志一起,访贫问苦发动群众,开展斗争。教师们参加了农民诉苦会、斗争会,深深地受到了一次阶级教育,认清了地主阶级的狰狞面目,从思想上划清了界限,树立了群众观点,增加了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

另外还参加“三反”、“五反”的斗争。通过斗争,消除了贪污浪费现象,揪出了一小撮贪污分子,批评了自私自利,不关心公共事务的思想行为。从此在学校出现了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积极认真、全面负责、勤俭办学的革命风尚。

通过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和多次学习会,教师思想有了显著的提高。据酒泉县1952年7月统计,全县268名教师中,思想进步的65名,占教师总数24%,表现一般的129名,占48%,思想落后的63名,占23%,思想反动的11名,占5%。与初解放时相比,教师中思想落后的大为减少,进步的显著提高,中间状态者也在积极争取进步。

这次思想改造运动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有成效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民主气氛不够,大家不敢说话;二是有的地方批判的火候很高,错批了一些人;三是立场问题与认识问题界限不清,学术问题与世界观问题界限不清;四是对知识分子思想状况估计不足,对厌恶旧社会,对新社会满怀热忱的心情估计偏低,对思想改造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因此运动不免要求过高过急,流于简单化,在知识分子中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第二节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河西教育

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之后,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积极地培养为国家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必须有计划地调整、扩大和开办各级各类学校,并充分利用企业和机关的有利条件训练培养各类建设人才。

一、各类学校稳步快速发展

(一)幼儿教育的创建和发展

河西地区在解放前没有幼儿教育机构。解放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开始在玉门油矿子弟小学附设幼儿班2个。同时,武威师范附小附设幼儿班1个。

1953年,国家进入有计划的建设时期,两个专区所在地——武威县、酒泉县在城内各设幼儿园1所。同时,将武威师范附小幼儿班并人武威县幼儿园。这样,这一年河西地区有幼儿园2所,内设中班1个,小班5个,在园幼儿181名,教养员10人,连同玉门油矿子弟小学附设幼儿班,共有大班2个,中班3个,小班7个,在园幼儿达423名,教养员23人。这是河西幼儿教育事业的新开端。

随着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河西地区出现了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职工人数日益增多。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逐步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幼儿园迅速发展起来了。1955年,玉门油矿新建幼儿园1所,同时将原子弟小学附设幼儿班并入该园,共有8个班,幼儿252人,教养员13人。1956年在张掖、天祝、永昌、高台、金塔、玉门等县市增设幼儿园各1所。这一年河西地区幼儿园由1953年的3所发展到9所,增长200%,在园儿童由423人增加到686人,较1953年增长59%,教养员有23名增加到52名,增长了125%,呈现出一个粗具规模的发展局势。

1957年,武威、酒泉两县各增设幼儿园1所,厂矿企业、机关团体办的幼儿园4所,连同原来的9所,这时,河西地区共有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达758名。

(二)小学教育在整顿的基础上突飞猛进的发展

1953年至1955年,小学教育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指导下,完成了小学核实基数和整顿改进工作,并保证重点县和地区求得适当发展。

1953年5月,河西各县根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了核实基数工作。核实工作本着“多则多、少则少、不夸大、不缩小”的原则进行,采取“重点试办,以点带面,分批分期,逐校核实”的工作方法。核实工作主要是对学校的班级、学生、教职员工人数进行一次摸底排队,为进一步整顿小学机构做好准备工作。经过核实,河西各县小学由1952年的1618所减为1581所,学生由160980人增加到161491人,较1952年学生数增长2.3%。由于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决定了学生入学多数与家庭经济收入有关。收成好,孩子上学就多,收成不好,休学就多,农忙季节去生产,农闲季节才去上学。因此,这一时期学生的流失率较大,一般在20%左右,平均也在23%。

1954年春,小学整顿工作开始,整顿工作的要求主要是:调整班级,控制学额,减少学生流动,整顿教师队伍,确定编制,将小学纳入国家发展计划,从而达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整顿工作采取“重点试办、总结经验、宣传政策、统一思想、普遍开展”的方法,本着“先城市,后乡村;先完小,后初小”的步骤,逐步展开,分期分批,认真推行。

1955年上半年,除民族地区小学和私立小学外,河西地区小学整顿工作胜利结束。在整顿和改造小学工作中,对布局不合理的学校,学生人数过少的班级,从实际出发,经过群众同意,适当地进行了合校并班。合校并班后多余的教师,充实了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加强了辅导区教学研究力量。整顿之后,初小减少73所,完小增加16所,公办小学总量减少57所。

1955年,河西地区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空前发展,下半年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即初级社),于是,民办小学(即社办小学)大量增加。同年秋,民办小学由1953年的79所增加到154所,增长94.9%,学生由3920人增加到9367人,增长239%。全河西地区小学学生数由1953年的161491人增加到169858人,增长5%。

整顿小学过程中对那些混人教师队伍的流氓分子、坏分子以及其他违法乱纪分子,分别轻重给予适当处分。1954年底统计(不包括玉门、天祝两县):转业38人,回家生产117人,退职退休34人,编外6人,清除47人,法办18人,作其他处理的18人,共计处理278人,占当时教师总数的8.45%。对那些年老体弱不能坚持工作的老教师,经本人同意提前退休;对一些文化不及初中毕业水平的年轻教师,分别送到师范学校进修;另有部分教师分别送到西北师范学院专修科学习深造,为初级中学培养了教师。与此同时,并加强组织小学教师在职文化学习,在工作中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

1956年是河西地区实现农业合作化的第二年,也是教育空前大发展的一年。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空前解放,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合作社连年丰收,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在集体生活的过程中,使人们认识到学习文化的重要性,农民纷纷送子女入学,积极培养下一代成为有文化、有觉悟的新型的劳动者。普及和发展小学教育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迫切需要,成为客观形势的必然趋势。因此,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决策,号召各地大办民办小学(即社办),促使小学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这一年河西地区民办小学发展到393所,较1955年154所增长155%,较1953年学校增长4倍。学生达到了34933人,较1955年学生总数增长372.9%,较1953年增长近8倍。民办小学教师,采取就地取材,由1955年的270人增加到719人,也增长了1倍半。学生流失率大大降低,由1953年的23%,下降到9%。同年,有重点地发展公办小学,全河西新建完全小学4所,由初级小学改为完全小学66所,共增加完全小学70所。公办初级小学增加34所。

1956年底,全河西小学发展到1869所,其中完全小学221所,较1955年增加67所,初小增加209所,班级发展到5416个,较1955年增加1053个,学生发展到233948人,较1955年增加64090人,增长37%,同年入学新生104679人(其中高小22065人,初小82614人),无论是初小还是完小入学新生,均超过1955年的1倍。这样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河西教育史上空前未有的繁荣盛况。

1957年,民办小学由1956年的393所,跃增到554所,实增161所,增收学生12336名,但这一年新生入学人数仍然低于1956年的21565人,在校小学生总数较1956年仅增6%,其增长率较1956年降低31%。

五年间小学教育有了显著的发展,小学发展到2043所,较1952年增长26%,班数达到6041个,学生数近260769人,较1952年实增99789人,增长61%,平均年增长率达12%,其中武威县增长149%,张掖县增长163%,酒泉县增长102%,保证了重点县的发展。

据1954年武威、酒泉两专区统计,高小毕业生参加工作和投入工农生产的有1481人,占该年小学毕业生人数的38.1%,为祖国建设事业输送了一批生力军。他们一出校门,就在农业合作社担任了记工员、会计员、社干部;在工厂担任调度员、工长;在卫生部门担任卫生员、护理员、保健员;在商业部门担任营业员、采购员等光荣职务,有力的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三)普通中学稳步发展、快速前进

1953年以前,中等学校经过恢复时期的整顿,一直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1953年也只是适当地增加班级,增收一定数量的学生,学校数量没有发展变化。

1954年,为了解决玉门油矿职工子弟升学问题,玉门石油矿务局新建子弟中学1所。招收新生2个班,学生93人,教师7人,职工4人。这一年河西地区其他中学也增班增员,全区共增加24个班,达到105个班,学生达到4821人,较1953年增长19%。

1955年武威县新建武威第一初级中学,招收新生8个班,学生440人,教师13人。1954年武威师范代招初中班2个,学生97人,后也随之并人该校,升入初二年级。

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鼓舞了人们继续向着社会主义挺进的信心,新型工业在河西大力开办,培养有文化、有觉悟的建设人才的任务显得十分突出。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发展,在“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文教方针的指导下,中学教育在这一年阔步向前跨进。河西地区新建初级中学8所,即武威县第二、第三初级中学,民勤县第一初级中学,古浪县第一初级中学,酒泉第一初级中学,张掖县第一、第二初级中学,安西县初级中学(安西初级师范改建而成),连同扩建原有的14所中学,全河西共有普通中学22所,239个班,学生11766人,学生较1955年增长77.6%,同1953年学生总数相比增长331%;在河西中学教育史上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