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河西教育史
28702500000015

第15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6)

河西地区从1956年开始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根据“结合实际,结合生产”的原则,改进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等科的教学工作,挖掘有关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因素,搜集利用生产建设的实际资料进行教学。从1956年秋季起,在城市小学开设了《手工劳动》课。1957年秋季起,初中三年级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同时还开展各种课外生产技术研究活动。酒泉中学建立植物实验园、地理园以及钳工、锻工、车工等实习工厂。张掖中学建立木工制作间、模型制作间、农业园、饲养园等,学生可以在这些“小工厂”、“小作坊”进行劳动,增长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了科学技术兴趣和劳动习惯。

五、工农业余文化教育

(一)农民业余文化教育

1953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河西地区的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在新的形势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中央“整顿巩固,重点推行,积累经验,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首先对农民业余文化教育进行了整顿,各县乡对原有冬学、民校学员进行测验编班,按照学员程度选定教材进行教学,并对原来未办冬学和民校的地区,继续按农民的生产、生活、居住和师资条件及自愿的原则建立冬学、民校识字班、识字组。在教学方面除有基础的冬学、民校重点试行速成识字法外,一般仍采用普通教学方法和单元识字教学法,并继续按照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与国家政治斗争相结合的原则,向农民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宣传党的统购统销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政策。农村扫盲工作经过整顿以后,呈现出一片新的景象,数量巩固,质量提高,密切配合了农村的中心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生产。1953年河西地区,有冬学、民校班308个,学员76064人,其中女学员32938人,脱盲1880人。

1954年,随着以农业合作化为中心农业增产运动的逐步开展,农民的业余文化学习也开始和新的生产组织逐渐结合起来,农业生产合作社办学的风气日益高涨,各地以农业合作社为单位建立起了冬学和民校。生产的集体组织成了吸引农民学习文化的中心。据河西地区15个县的统计,共40个农业合作社,以社为单元都办起了冬学和民校。武威专区所属各县的294个农业合作社新办的冬学、民校学员总数达21377人。

1955年春,各县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了转办常年民校工作。据武威、永昌、临泽、高台、酒泉、金塔、鼎新、玉门、安西、敦煌10个县的统计,共有常年民校809处,学员31628人。由于坚持常年学习,农民群众学习风气日盛,群众读书看报已蔚然成风。据酒泉县银达乡统计,全乡订阅各种报纸共79份,杂志12份。

1955年冬开始的扫盲工作,到1956年春已形成一个新的高潮,规模壮阔,声势浩大,形式多样,情绪高涨。“到处找老师,遍地是课堂,土地变黑板,学习更经常,人人都识字,再不当文盲”,是当时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赞歌。农村呈现出一片全家入学,亲邻包教,夫妻挑战,婆媳比赛,轰轰烈烈地学习文化的动人景象。由于农业合作社对生产和学习时间统一安排,使广大学员坚持做到了常年学习,即是在农忙季节入学人数也能达到80%以上。据河西地区18个县1956年下半年统计,共有扫盲班7946个,学员447811人,其中女学员171039人,高小班263个,学员6409人,其中女学员2502人,个别县还发展了初中班,仅扫盲班和高小班合计全区共有8209个,学员454220人,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发展最快的一年,也是这一时期的高峰。与恢复时期的最高数字比较,入学人数增长102%,其中武威县人学总人数达160286人,占全县文盲半文盲总数的79.3%。

1957年,扫盲工作猛烈下降,据1958年4月教育会议统计,参加学习的人仅达11万人,较之1956年减少33万。

这时期,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各地根据“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学”原则,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创造了各种办学形式,主要有①班级教学形式:一般农历10月、11月、12月和正月农闲季节采用。②院子、地头识字小组:适用农历3月、4月、5月、9月等小忙季节。为在小忙季节做到生产学习两不误,永昌县水源乡和金塔县四头乡的合作社,结合生产小组做了小黑板,生产小组长兼任学习小组长,生产时带黑板下地,利用休息时间识字,干啥活学啥字,不耽误生产,学习效果也好。③送字上门,领字学习。动员小学生利用放学在家时间,将字写在小黑板和卡片上,供冬学、民校学员晚上在炕头,白天在地头学习。酒泉县有些乡采用卡片轮流识字法,即教师把生字写在卡片上,先教给部分学员,然后由这些学员轮流传授,卡片按期交换,换卡片相互教认生字。④包教保学,互教互学。如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亲邻等相互之间,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人,先包自家,后包邻居,保证每人、每天给不识字的人教会5个生字。民校教师每周检查一次,每月公布一次成绩。这种方法适于家务忙,孩子多的妇女。⑤见物识字。如植树时,在树苗上贴“树苗”二字,在面箱上贴“面箱”二字,这种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成年人学习效果良好。

扫盲工作由于继续贯彻了“以民教民”的方针,农民业余教师不断增加。据1956年统计,全区涌现出的8728名扫盲教师中,农民业余教师有8384人,占总数95%。随着数量增加,质量也在提高,每年要用10天左右的时间举办一次扫盲教师学习会,传达上级精神,互相交流经验,组织示范教学,提高农民业余教师的思想和文化业余水平。

(二)干部文化教育

为了使文化较低的干部提高文化水平,进而学习理论,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河西地区在中央“加强干部文化教育”的方针指导下,开展了干部文化教育工作。

干部文化教育采用在职业余学习和离职学习两种形式。1953年原武威专署和酒泉专署分别设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各一处。之后,各县陆续开办。到1956年,全区各县都已建立起干部业余文化学校。1957年,各县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共设扫盲班56个,学员1861人,高小班148个,学员4721人,初中班79个,学员3027人,合计283个班,学员达9609人,共有专职教师94人,兼职教师229人。

干部离职文化学习由地委干校和部分县设立的扫盲班、文化班进行。1954年武威地委干校和酒泉地委干校同时开办离职干部文化学习班,两校共接受各县选送在职干部136人进行扫盲和初小课程的补习。1956年两专区合并后,干部学校同时合并。

干部文化教育采取“速成的、联系实际的但又是正规化的”教学方针。由于干部文化教育属于普通学校的性质,基本都是补习普通学校的课程。据1956年省教育厅关于干部业余学校学制和课程设置的暂行规定,扫盲班(即初小班)学制为l一2年,设识字、政治(时事政策)两科,高小班学制为2年,设语文、算术、政治(时事政策)三科,初中班学制为3年,设语文、数学、自然、历史、地理5科。离职干部扫盲班学制为半年,设识字1科,文化班学制为1年,也主要设识字1科。干部业余文化学校,一年分为两学期,每学期授课考试时间为22周,每周学习文化课8小时,学习政治1小时。离职扫盲班、文化班每周学习27至30小时。

(三)职工业余文化教育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河西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职工队伍日益壮大,职工教育工作也有相当的发展,在恢复时期已开办的职工业余学校的基础上还有新的发展。1953年以后山丹煤矿、玉门旱峡煤矿、酒泉运输公司、玉门油矿运输处、中国石油公司酒泉供销站、张掖农具厂、张掖电面厂、张掖马拉机农场等厂矿单位,又陆续设立了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和文化班。此外,张掖、酒泉、武威、敦煌、高台等县也有县工会主办的职工业余文化学校和文化班,吸收搬运工人、手工业工人、店员参加文化学习。到1957年,全区已有职工业余学校33所,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职工达18570人,其中扫盲班学员10749人,高小班学员5544人,初中班学员2138人,共有专职教师240人,兼职教师280人。

六、新型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建立

(一)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河西地区除天祝、肃北两个自治县以外,1954年又新设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在党和上级政府的领导下,一方面各自治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日益昌盛和繁荣,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积极扶持、拨发教育事业补助款、放宽录取标准、优先吸取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的优惠政策和当地群众积极支持,踊跃送子女入学,各级学校和学生都有显著的增长,民族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1957年,河西地区已有少数民族专设中等学校3所,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26人,连同一般中等学校兼收的少数民族学生101人在内,少数民族中学生达到227人,与1952年比较,增长81%。共有专设的少数民族小学126所,其中完小16所,初小儿O所,少数民族学生达3898人,连同一般小学兼收的少数民族学生737人在内,少数民族小学生总数达4635人,与1952年比较,增长了13.1%,全区共有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89人,与1952年比较,增长了90%。

阿克塞自治县的哈萨克族群众,解放前长期被国民党政府视为匪徒,采用武装消灭的反动暴政,致使哈萨克人民东奔西跑,到处流浪漂泊,经济生活十分贫困,没有安居的机会,文化教育极其落后,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全县没有1所学校,除反动头人和封建毛拉能粗读几句可兰经,广大劳动人民没有一个识字的。1953年党和政府根据哈族人民的实际情况,先后以部落为单位建立起7所帐篷小学,学生118人,1954年自治县成立后为便于领导,将7所小学以乡为单位合并为4所,学生增至169人。1955年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又增设小学1所。1957年入学儿童共达152人。其余3个自治县的学校教育,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已进行了重点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农牧业合作组织的逐年发展,农牧民生活逐步改善,学校教育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又取得迅速的发展。其中天祝藏族自治县发展最快,其发展速度是河西教育史空前未有的。据1957年统计,天祝共有小学98所,较1952年的47所增长1倍多,学生达8182人,较1952年的4506人也增长了近1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1954年建县后,学校、学生都不断增加。当年就创办完全小学1所,学生28人。1955年又新建完小1所,初小2所。1957年新建完小3所。3年间,该县小学发展15所,其中完小2所,初小13所,学生发展到1077人,较自治县创建时,学校增加6所,增长66%,学生增加638人,增长近2倍。其他各县的专设民族小学,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也有增加,酒泉祁明区增设藏族小学1所,武威华尖乡设藏族小学1所,张掖平山湖也增设蒙族小学1所。

随着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民族中等教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也有突出的发展。1955年在天祝初师附设初中班,1957年新建天祝初级中学,将天祝师范附设的初中班学生并人天祝初级中学。这时天祝藏族自治县已有2所民族中等学校,学生达485人,其中初师197人,初中288人。同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也建立初级师范l所,招收新生50人。

自治县牧区教育不同于一般地区,有许多特点。由于牧区居住分散,流动性大,交通不便,因此,各自治县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办学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阿克塞是纯牧区,概括牧区生产的特点,出现帐篷学校,这里的4所学校全是流动性的帐篷学校。肃北3所小学中有2所是帐篷学校,肃南也有1所帐篷学校。这些学校随牧而迁,牧民放牧到哪里,学校就迁到哪里,给牧业子女上学读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学生上学时间也因牧区的特点和牧民的风俗习惯而与一般地区不同。阿克塞自治县初建学校时,每年放假6个月,学生从农历8月入学到次年2月放假。从产羔、接羔工作开始,由于需要大批劳动力,学校也随之放假,使学生投入到畜牧业生产中去。肃北自治县根据气候和产羔季节,每学期学习100天左右。在教学内容上,也适当注意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政治思想教育除一般学校教学内容外,特别注重民族政策的教育,培养各民族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和睦的感情,形成平等互助的兄弟关系,借以促进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照顾的新风尚。文体活动方面,根据民族的特点,提倡多种多样的民族形式的活动,如民族舞蹈、摔跤、爬山、抛石子等。在民族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方面,天祝自治县的小学,.加授了藏文课程。阿克塞自治县各小学完全用哈文进行教学,肃北党城湾小学以蒙文为主,加授汉语进行教学。还特别注重培养民族语文师资,五年内培养出民族语言师资10人。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继续拨出大量经费,支援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五年内省教育厅共拨付给河西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补助费24万元。这些补助款除扩建原有专设民族学校外,还修建了新的学校,购置了课桌、图书、仪器、风琴、留声机、火炉、黑板及体育用具等,同时还给流动性帐篷学校购置了帐篷、蒙古包、地毯等。

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助学金的比例也有提高,中学生为50%,小学生为10%。政府继续给民族学生统一配发课本,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寒农牧民子弟入学难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也受到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除按地区标准发工资外,还给生活补助费。在牧区的教师还拨发装备费,购置皮大衣、毡筒、皮靴、皮褥、行军锅、行军床、行军水壶、风镜等。

(二)农牧民业余文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