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28737900000039

第39章 酒之文化(4)

如果说典籍文化中所定之礼,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维护统治、保护特权的利益,那么文人雅士所言之礼则集中体现了士大夫阶级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比如,有人认为理想的饮酒对象是“高雅、豪侠、直率、忘机、知己、故交、玉人、可儿”;饮酒地点是“花下、竹林、高阁、画舫、幽馆、曲涧、平畴、荷亭”;饮酒季节是“春郊、花时、清秋、新绿、雨霁、积雪、新月、晚凉”(《酒政》)。有人认为理想的酒友是“款于词而不佞者,柔于气而不靡者,无物为令而不涉重者,闻令即解而不再问者,善雅谑者,持屈爵而不诉者,当杯不议酒者,飞斝腾觚而仪无愆者,宁酣沉而不倾泼者”;理想的醉地是“醉花宜昼,袭其光也;醉雪宜夜,乐其洁也;醉文人宜谨节奏慎章程,畏其侮也;醉俊人宜益觥盂旗帜,助其烈也;醉楼宜暑,资其清也,醉水宜秋,泛其爽也。”凡此种种,都可看出士大夫阶层对超俗拔尘境界的推崇,对温文尔雅风度的追求。当然,对于一般百姓而言,可能没有统治阶级和文人雅士那么多的酒礼,但从他们对于长者和尊者的遵从,对某种仪式的默契,对饮酒对象的选择中,都不难发现“礼”的影响。

酒,其形如水,而性情暴烈,饮之无节、无制,则内可伤人之脏腑,外可乱人之肢体,使人神昏智迷。因而必须对饮酒加以限制,治酒万胜于治水,是历代国君都明白无虞的基本道理。而导引之策,莫过于以礼。在有关酒礼的规范性上,我国早在《周礼·乡饮酒》中就已经对酒宴礼节和活动规范做出了完整的记载,详细到主客的推让办法、饮酒时的致词和礼让动作以及饮宴时必需的伴奏音乐等。后世儒家,特别是到了孔子时代,认为人们对“礼”的修习实践是通达“仁”的有效门径,因此提出“非礼勿言、非礼勿行”的人生准则。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希望回复到周礼时代的那些礼节规范。然而,由于周礼的某些规定太过铺张繁缛,难于实现,民间便对此进行变通,删除了特别繁杂无意义的,而保留那些简便易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或者富有情调的礼俗。

1.我国古代饮酒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品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要说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人和被敬酒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2.少数民族酒礼

在中国少数民族中,除部分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外,一般都有“无酒不成礼”的传统待客习俗。

(1)少数民族在饮酒时很讲究敬老的礼节。锡伯族的年轻人不许和长辈同桌饮酒,其中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长幼有别;二是酒喝多了容易失礼,对长辈不敬被视为最丢脸的事。朝鲜族晚辈也不得在长辈面前喝酒,若长辈坚持让小辈喝,小辈也得双手接过酒杯来转身饮下,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家中来客后,不分主客,谁的辈分最高,谁坐在上座主位上。客人不走,年轻媳妇不能休息,哪怕彻夜畅饮长谈,也得在客厅旁听候家长召唤,以便随时斟酒、添菜、续茶。壮族请客时,只有与客人同辈的长者才能与老年客人同坐正席,年轻人须站在客人身旁,给客人斟酒之后才能入座。

彝族家中酿好酒后,第一杯敬神,第二杯敬给家中老人,晚辈不得先喝。凉山彝族群聚饮酒时,要按年龄大小、辈分高低分先后次序,摆杯斟酒,并由在场的英俊聪明的小伙子先给老人敬酒。敬酒者双手捧杯,右脚向前跨一大步,弯腰躬身,头稍向左偏,不得直视被敬者。被敬酒的老者则谦和地说:“年轻人啊,对不起了,老朽站不起来了”,或者说“借给你这一杯”,表示回敬,小伙子便立身饮尽,否则为不敬。民间谚语说:“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轻人的”,所以敬酒献客时,必须从老人或长辈开始,如此才合乎“耕地由下(低)而上(高),端酒从上而下”的传统规矩。

少数民族饮酒中的敬老习俗,从信仰的角度看,也反映在对祖先的崇敬上。例如广西毛南族,请客人吃饭时,要请客人坐上席,先给客人斟酒夹菜;而客人在端杯饮酒时,须先用手指尖或筷子头蘸点酒,弹洒几滴于地上,表示首先敬献主家的祖先,然后主客碰杯,说互相祝福的吉祥话。

(2)少数民族在欢聚待客饮酒时,特别重视和谐热烈的气氛。凉山彝族喜欢喝寡酒,即不用下酒菜,因此可以随时随地喝。相识者邂逅相遇,买酒后,几个人围圈而蹲,仅用一两只酒杯,或干脆不用酒杯,一人一口轮流喝,称之为喝“转转酒”。若用酒杯,便先从最年长者开始,从右至左,一人一杯,轮流饮酒,不得轮空,众人用一个酒杯,称为“杯杯酒”,互不嫌弃,同乐同喜。凉山甘洛县的彝族还常饮“杆杆酒”,即酒酿好后,将一根打通节的竹管插入坛中,众人围坛轮流吸饮,酒液吸完,再掺冷开水入坛直至味淡。土家族也有插竹管于酒坛咂饮的传统,传说起源于明代土家族士兵赴东南沿海抗倭时,百姓送行,置酒于道旁,经过酒坛的士兵,咂一口,即可前行,不误行军。羌族把这种喝酒法叫做喝“咂酒”,但不是众人一个吸管,而是一人一根长而细的吸管,围坛咂酒,在喝酒的过程中还穿插有歌舞。壮族喝咂酒的记载,最早见于《岭外代答》,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书中说:单州钦州壮族村寨,客人至,主人铺席于地,置酒坛于席中,注清水于坛内,插一根竹管于坛中,依先宾后主的次序吸饮。饮前由主妇致欢迎词,男女同坛同管,水尽可添,酒乃甜酒。

黎族和布依族也喝咂酒,其形式与羌族相似。

广西大新县壮族人家,当客人光临时,在饭桌上主人先给客人和自己斟酒,主客共饮交臂酒之后,客人才能随意饮用。一喝交臂酒,气氛马上就显得轻松融洽。云南傈僳族和怒族在待客饮酒时,主客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肩膀,脸贴脸把嘴凑在酒碗边,同时仰饮之。至亲好友及贵客光临,或要结为兄弟之谊,皆须如此饮酒,谓之喝“同心酒”。傣族又称之为“合杯酒”和“双边酒”。侗族的“团圆酒”气氛更为热烈和谐。大家围桌而坐,每人将自己的酒杯用左手递到右邻的唇边,右手搂着他的肩膀,依次形成一个圆圈,主人一声“干杯”,大家同时欢呼一声并饮尽,如此三轮,方可自由饮酒。至此,大家已觉得亲密无间,不仅谈笑风生,而且还有酒歌阵阵。

侗族还有一种交臂酒,是两人并肩或坐或立,一手搂对方肩,一手举杯递到对方唇边,同时尽饮。有些饮酒活动,比一般待客更显得情谊深厚。例如黔西南布依族的“打老庚”,可理解为“结拜兄弟”或结交同年好友。异姓小伙子,不论生辰年月是否相同,只要年龄相差无几,征得父母同意便可约定日子聚饮,结拜为“老庚”。此仪式之后,双方父母即把打老庚者都当做自己的儿子对待。又如四川黑水县的羌族,同辈同年的年轻人,不论男女皆可“打老庚”,只是男女分别举行活动而已。一般在农历正月择日,同龄人相约,携带酒肉到村寨野外聚餐,大家把鞋带放在一起,轮流去抽,哪两人抽到了同一双鞋的两根鞋带,他们就相互结为“老庚”,在今后的生活中不仅他俩要同甘苦、共命运,两家人也要同心同德,团结互助。旧时蒙古族民间在结交推心置腹的朋友时,双方要共饮“结盟杯”酒,杯乃饰有彩绸的牛角嵌银杯,非常精美,交臂把盏,一饮而尽,永结友好。我国台湾的高山族排湾人,不仅新婚夫妇要喝“连杯酒”(也叫连欢酒),亲朋好友也要共饮“连杯酒”。连杯酒并非指连饮数杯,而是两个酒杯连在一起。这种酒具像一副担子,木雕彩绘,“担子”两头各雕有一个酒杯。斟满酒后,两人比肩而立,各以外侧之手执酒具一端之把手,只能同时举杯同时饮,否则酒就会洒掉,极有象征意义,既表示必须平等(端平),又表示必须同甘共苦(不论生活的酒是甜是苦,我们都得同干)。高山族在喜庆节日里常聚饮狂欢,男女杂坐同乐。最亲近友好者,饮酒时并肩并唇,高举酒具,倾洒下泻,如仰饮山泉,流入口中,洒到地上,尽情尽兴,大为快乐。

(3)少数民族在待客敬酒中,普遍表现出礼仪隆重和坦诚真挚。贵州苗族人家待客,在酒席上每次给客人敬酒都是双杯,表示主人祝福客人好事成双、福禄双至,也寓有“客人是双脚走来的,仍能双脚走回去”,健康平安。若客人推辞,女主人就会捧杯唱起敬酒歌,直至客人领受他们的祝愿。

青海土族在招待贵客时,讲究“三杯酒”,即客人进门饮三杯酒洗尘,客人上炕就坐入席,饮“吉祥如意三杯酒”,客人告辞时饮“上马三杯酒”,有酒量的一饮而尽,表现出豪爽真诚,主人很高兴;若不胜酒力,只需以左手无名指蘸酒向空中弹三次,表示敬神、领情和致歉,主人绝不勉强,因为不能饮者强饮之则无快乐,可谓体察入微。

布依族在客人进门入座后,马上捧出一碗“茶”献客,有经验者不会贸然饮用,因为这是以酒当茶,客人只须慢慢吸饮,歇脚缓气即可。

高山族某些支系,当贵客来访时,部落头人带领青年人在路旁吹奏民间乐器,夹道欢迎,直至主人家中。贵客在屋中高凳上就座,青年男女围着贵客歌舞,同时依客人数指派同样数量的年轻人敬酒。他们手捧斟满酒的小葫芦瓢,弓身弯腰,将酒由下向上慢慢递到贵客胸前,动作谨慎,态度谦恭,对客人显得十分敬重礼貌。

在四川凉山彝家做客,进门入座后,主人先捧上一碗或一杯酒献客。客人若不是彝族,主人会说:“汉人贵在茶,彝胞贵在酒”。客人可依自己的酒量随意饮用,哪怕仅仅喝一小口,主人也很高兴,马上会打羊或杀小猪来待客。谓之“打”羊,是因为以牛羊待客皆不用刀宰杀,而是徒手捏死或以木捧捶死。打牲前要把牲口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以示敬重。若客人谢绝接酒,则有不敬之嫌,主人会感到失望。

佤族民间俗话说“无酒不成礼,说话不算数”。解放后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几乎家家酿酒,饮酒自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要事,喝酒时喜邀亲友欢聚同乐。主人给客人敬酒,必须给在座客人一一敬到,若有疏漏,便有违阿佤礼仪。敬酒时,双手捧竹节酒筒,走到客人面前,恭身将酒筒由自己胸前沉下,再向上送到客人嘴边。客人双手把住酒筒,将它推向主人嘴边,主人喝一口,再敬给客人,客人一饮而尽。第一个被敬酒的人是在场客人中最被敬重者或最年长者,他接过酒后,以右手无名指沾出几滴洒于地,口诵祝词,表示对主人祖先的敬献。拒绝阿佤人的饮酒邀请是不礼貌的表现,喝多少可以量力而行,主人是为了友谊和高兴,绝不会勉强。

到藏族家做客,讲究“三口一杯”,即客人接过酒杯(碗)后,先喝一点,主人斟满后,再喝一点,主人又斟满,至第三口时干杯。若客人确实不能饮酒,可按藏族习惯,以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右上方弹洒三次,表示敬天地神灵、父母长辈和兄弟朋友。主人再不勉强,并会表示欢迎。一般喝完三口一杯之后,客人便可随意饮用。客人起身告辞时,最后得干一杯方合礼节。在喜庆节日里,藏族同胞往往以歌舞劝酒,客人若能唱,要在接过酒杯唱完答谢酒歌后再饮尽,主人会继续歌舞敬酒,客人若不能再喝,就装出醉态狂歌乱舞一通,表示酒好,忍不住喝多了。众人及主人都会开怀大笑,再不强劝,因为尽兴尽欢的目的已经达到。

广西红水河两岸的瑶族,在客人光临前,即把一只灌满酒的酒葫芦挂在堂屋门背后,待客人将近大门时,即刻斟酒一碗,迎上前去,一手搭在客人肩上,一手递到客人面前说:

“请饮进门酒”。客人忙说:“我喝干,我喝干”。若逢节日或喜庆,客人喝完酒后,主人还要朝天鸣放鸟枪,向全寨人通报有贵客光临。“进门酒”之后,主家全体成员出来迎客进屋。客人若无酒量,可浅尝辄止,表示谢意。广西巴马瑶族在迎接村寨的集体客人或十分重要的单个客人时,要设“三关酒”迎接,即主家派人在屋外必经之路上设三道酒关,每经一关须饮两杯,三关之后,方进屋饮宴。传说此俗起源于巴马瑶族的祖先“卡罗”,卡罗生下三个月后父母相继过世,善良的汉人盘尧收养了他。卡罗成家后为报答养父母的恩情,率家人采药酿酒宴请二老;在迎接养父母的当天,卡罗带族人到寨外十五里处设酒关,每五里设一关,每至一关,卡罗敬二老甘醇的美酒两碗,以表隆重和真诚。此传说不仅反映了汉瑶人民的团结友谊,而且寓意瑶家敬贵客如敬再生父母,其情真挚感人。

西藏门巴族当客人到家时,主人便用铜瓢或竹节筒盛满酒,先倒点酒在自己手掌心,当众吸啜,表示酒中无毒,自己待客以诚。尔后,依次向客人每人敬酒一瓢或一竹筒,客人须一饮而尽。旧时无专门酒具,门巴人以芭蕉树皮卷成小酒槽给客人敬酒,贵客四槽,一般客人两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