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水上与冰雪运动学习手册—教你学帆船·帆板
28809100000005

第5章 帆船(4)

中国帆船协会中国帆船运动的全国性群众组织,是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领导下的单项运动协会之一,1981年5月11日成立,现任主席曹思慧。中国帆船协会的宗旨是:团结全国帆船运动的教师、教练员、栽判员、运动员,推动全国帆船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帆船运动技术水平,促进中国和各国人民与运动员之间的友好交往,组织国内的学术交流和竞赛。中国帆船协会已向国际帆船联合会申请入会。

青岛国际帆船中心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即中国青岛国际帆船中心。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坐落于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畔,北海船厂原址,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市内的着名风景点“燕岛秋潮”位于基地内燕儿岛山的东南角,该地依山面海风景优美,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和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为了迎接奥运会帆船比赛和打造“帆船之都”,青岛市政府把北海船厂整体搬迁到黄岛区的海西湾,并将国际帆船中心建成青岛市独具海上运动特色的建筑区域,充分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规划和设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占地面积约45公顷,其中场馆区30公顷,赛后开发区15公顷。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赛后充分利用和留下奥运文化遗产”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采用的一系列科技新技术,起到了示范平台的作用。奥帆基地同样注重环境景观规划,通过三条南北向轴线即:西轴-海洋文化轴、中轴-欢庆文化轴东轴-自然文化轴,组成了意向的“川”字。以“欢舞·海纳百川”为主题,寓意开放的青岛正以宽广胸襟,向世界敞开大门。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总用地面积45公顷,奥帆赛赛时用地面积约30公顷。整个工程项目包括陆域工程和水工工程两部分,陆域工程主要包括行政与比赛管理中心、运动员公寓、运动员中心、媒体中心、后勤保障与功能中心五个建筑单体以及环境等配套工程,水域工程包括主防波堤,次防波堤,突堤码头,奥运纪念墙码头,护岸改造等水工工程。其中,奥运纪念墙码头、次防波堤、突堤码头围合的港区面积约15.5公顷,主防波堤与突堤码头围合的港池面积约7.5公顷。此外,在赛时还要增设一些临时性的建筑及设施,以更好的满足奥帆赛的需求,如突堤码头上将建临时性的测量大棚,奥运纪念墙码头西侧将建一个浮码头供观众停船区使用。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必备项目已于2006年6月30日全部完工,并于2006年8月18日至2006年8月31日成功举办了好运北京-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场馆硬件设施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被国际业内认识誉为“亚洲最好的奥运场馆”。

1.工程项目。整个工程项目包括陆域工程和水工工程两部分,陆域工程主要包括行政与比赛管理中心、运动员公寓、运动员中心、媒体中心、后勤保障与功能中心五个建筑单体以及环境等配套工程,水域工程包括主防波堤,次防波堤,突堤码头,奥运纪念墙码头,护岸改造等水工工程。其中,奥运纪念墙码头、次防波堤、突堤码头围合的港区面积约15.5公顷,主防波堤与突堤码头围合的港池面积约7.5公顷。此外,在赛时还要增设一些临时性的建筑及设施,以更好的满足奥帆赛的需求,如突堤码头上将建临时性的测量大棚,奥运纪念墙码头西侧将建一个浮码头供观众停船区使用。

2.地理位置。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占地面积约45公顷,其中场馆区30公顷,赛后开发区15公顷。奥帆比赛所有必备设施全部位于场馆区,其中有奥运分村、运动员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场馆媒体中心和后勤供给与保障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38000平方米,另外还有测量大厅、陆域停船区、下水坡道、主、次防波堤、奥运纪念墙等配套设施。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将于2006年建成。基地投入使用后,可以承担相应级别、规模的世界级帆船比赛。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后,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内的比赛设施将略作调整,以满足打造“帆船之都”和赛后开发、旅游的需要。

3.场景规划。

(1)行政与比赛管理中心:行政与比赛管理中心位于赛区北侧,属高度安全区,总建筑面积约16800㎡,地上3~6层,地下1层。该中心赛时功能包括赛场管理办公区、餐厅、码头管理机构、安保机构办公区、比赛管理中心、贵宾接待等功能区。赛后用作国家帆船队海上训练基地。

(2)奥运分村(居住区):青岛奥帆赛的奥运村是北京奥运村的一个分村,所以称为“奥运分村”,位于赛区北侧,属高度安全区,总建筑面积约91000㎡,地上7~17层,地下2层。赛时功能包括居住区等。赛后将与运动员中心一起用作五星级酒店。

(3)运动员中心:运动员中心位于奥运分村(居住区)和陆域停船区之间,属高度安全区,总建筑面积约16600㎡,地上3层,地下2层。赛时功能包括奥运分村国际区和部分竞赛区。

(4)场馆媒体中心:场馆媒体中心位于赛区南端,属高度安全区,总建筑面积约8100㎡,地上2层,地下1层。赛时功能包括新闻宣传和电视转播等功能区。赛后用作帆船会所。

后勤保障与供应中心:

(5)后勤保障与供应中心:位于赛区东部边缘,属高度安全区,总建筑面积约5800㎡,地上2层,地下1层。赛时功能包括后勤供应管理办公(含志愿者休息)和赛场保洁维护办公两部分。赛后用作商业或健身会所。

(6)奥运纪念墙码头:奥运墙码头位于裁判船停船区西侧,全长208米,宽度30米,结构形式采用沉箱重立式结构。主要功能是分隔不同船只停泊区域,满足水域的分类要求,设置奥运火炬台。

(7)主防波堤码头:主防波堤位于港区的南侧,全长534米,宽47米,结构形式外侧采用斜坡式结构,内侧采用沉箱重力式结构。主要功能是防御外海波浪对整个港区的侵袭,保证港区内水域建(构)筑物的安全及泊稳条件满足比赛要求;同时,主防波堤内侧直立岸壁码头可停靠各种型号游艇,并提供维修、船库等功能用房。

(8)测量大厅码头:测量大厅码头位于港区的两个港池之间,全长316米,宽度60米,采用沉箱重立式结构。主要功能是为满足比赛期间的帆船测量要求。赛时的测量大厅将为临时建筑。

(9)陆域停船区:陆域停船区位于运动员中心与场馆媒体中心之间,总面积约30500㎡,岸线为直立式岸壁,并设有下水坡道。主要功能是用作船只停放的场地。

4.“海水”空调技术。2008年1月7日,工作人员在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机房中巡视机组工作情况。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今冬首次采用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取暖,较普通空调系统节能减排近30%。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是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就地获取的海水作为热泵系统的冷热源,成功设计了海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建筑面积8138平方米的媒体中心提供冷热风,开创了我国公共建筑应用海水源空调技术的先例。

海水源热泵空调、太阳能屋顶、风能路灯……作为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的基地,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处处体现出环保节能的“绿色奥运”主题。

奥帆中心充分利用海水作为热泵系统的冷热源。

帆船运动赛事介绍

奥运会帆船赛

帆船运动早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规定共比赛4个级别。由于天气条件不好,临时决定取消比赛。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帆船运动共进行7个级别的比赛。以后除了在美国圣路易举行的第三届奥运会没有帆船比赛,其余的奥运会都进行帆船比赛。但比赛级别不断变化,船艇也不断改进。由于玻璃钢问世,使船艇的造价降低,工艺水平提高,轻巧而小型的帆船逐渐替代了过去的老式帆船。从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开始,已全部是船体小型的帆船。比赛级别最多的是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女共10个级别。奥运会帆船比赛都采用短距离三角绕标航行。

“一吨级杯”帆船赛

“一吨级杯”帆船赛是一项重要的深海国际帆船赛。1907年,法国巴黎帆船俱乐部设立“一吨级帆船杯”,授予排水量在一吨左右的帆船国际比赛的优胜者。从1907年到1955年,这一奖杯均授予长约61米的一吨级帆船。以后由于这一级别的帆船逐渐被淘汰,1965年法国巴黎帆船协会将“一吨级杯”奖给67米级的帆船。帆船比赛的定级是根据英国皇家海洋竞赛俱乐部规定的测量方法。在1965年以前,比赛要求完成3个赛程。第一赛程和第三赛程是48公里长的封闭式航道绕际赛,而第二赛程是480公里的长距离比赛。长距离比赛加倍计分,每个国家允许三条船参加。1968年起比赛改为5个赛程,长距离比赛夹在四天中间。到1971年,根据国际帆联的竞赛规则,又允许84米级的帆船参赛。最早获得一吨级杯冠军的是丹麦的汉斯,奥尔布雷克特设计的“戴安娜三世号”帆船。1966年在丹麦比赛,美国人迪克·卡特设计的“蒂娜号”战胜了来自9个国家的24条帆船。1967年在法国勒阿弗尔比赛。德国人卡特设计的“乐观者号”在21条帆船中取胜。1968年在德国黑尔戈兰岛比赛,“乐观者号”再次获得一吨级奖杯。

百慕大帆船赛

帆船史上着名的比赛。百慕大是北大西洋西侧的岛群,附近的海域常有风暴,至今仍有百慕大三角危险区之说,被称为群魔之岛。1906年美国人托马斯·弗莱明·戴设计制造了一条小型帆船,表演了安全渡海到百慕大的远航,从此兴起了从纽约到百慕大的越海比赛。第一次比赛共有3条帆船,赛程是从美国的罗德岛新港到百慕大,航程约1020公里,胜利者是一条38英尺(1158米)的“塔慕伦”号小型帆船,以后较大型的帆船也驶向百慕大。5年后,这一比赛中断。1922年,一批大型帆船运动员组织了“美国大帆船俱乐部”(CCA)。他们认为越海比赛有助于帆船运动和帆船运动员的发展,决定恢复百慕大比赛。1923年,间断13年之久的越海比赛,重新组织起百慕大帆船赛。这次比赛共有22条大帆船参加,赛程是从英国的纽波特到百慕大,约1222公里。1932年起,起点又转移到蒙塔哥,距离为1114公里。到1966年,百慕大帆船赛的参赛船只已达167条,不过其中有11条帆船未能到达终点。1924年以后百慕大帆船赛改为每2年举行一次。自1906年以来,这一比赛已举行过近40次。

“法斯特耐特”帆船赛

英国着名帆船赛之一。“法斯特耐特杯”于1925年由英国皇家帆船俱乐部设立。赛程从英国怀特岛的考斯城开始,绕过锡利群岛,到爱尔兰南部沿海的法斯特耐特礁,然后折回至英国西南部城市普利茅斯,全程共970公里。1925年至1931年为每年一次,1931年以后改为每两年一次。

美洲杯帆船赛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吉利海峡进行的帆船比赛是其中的一项庆祝活动。英国皇家帆船队提供了价值100金币的奖杯,奖励给环绕英格兰南部怀特岛的国际帆船比赛中的优胜者。比赛结果,由美国人驾驭的长305米,重170吨“美洲”号双桅四面风帆快艇(游艇)在853公里的环岛帆船赛中战胜14个对手名列第一,夺去银光闪闪的奖杯。1857年,“美洲”号帆船的所有者纽约人乔治·斯蒂尔斯等将此杯送交美国纽约帆船俱乐部,作为该俱乐部举办国际比赛的奖杯,“美洲杯”帆船赛便由此产生,一直延续至今。从那时起,在一个多世纪里,至1983年共举办了24届比赛,美国保持了全胜垄断地位。1983年9月举行的25届比赛中,澳大利亚珀恩皇家帆船俱乐部的“澳大利亚二号”帆船,以四比三的总成绩,击败了美国纽约帆船俱乐部的“自由号”,登上冠军宝座,捧走了“美洲杯”。1995年又被新西兰夺走。

由于“美洲杯”帆船赛历史悠久,因此是帆船赛中影响大、声望高的赛事。

“海军上将杯”帆船赛

国际帆船比赛之一。1957年英国皇家海洋帆船俱乐部建立了“海军上将杯”帆船比赛,用以奖励每两年一次的国际帆船比赛中的优胜者。“海军上将杯”帆船赛包括两场短程赛和两场越海赛,总航程约为900英里,相当于1450公里。其中以法斯特耐特海洋赛最为激烈。参赛帆船规定水线长762~213米,每个国家三条帆船参赛。英国在第一届夺得此杯,此后荷兰、美国等相继获得过优胜。

横渡太平洋帆船赛

横渡太平洋是帆船越海赛中的重要比赛。赛程长达3580公里,从加利福尼亚的圣佩得罗港、圣巴巴拉、巴尔博亚、圣莫尼卡或旧金山等地出发,到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或檀香山,航行10天左右。1906年举行第一次比赛,1928年组成横渡太平洋帆船俱乐部。由于它同百慕大帆船赛同样着名,于1939年起与百慕大帆船赛交替进行,每两年比赛一次。比赛对船的长度没有限制,最大的帆船是49米长的三桅帆船。由于该航线是优越的低等级风,使帆船有较好的速度。1949年获胜的帆船是“晨星”号,用10天10小时13分完成这一航程。

欧洲三大赛

每年4月下旬举行的法国伊尔国际帆船赛、5月下旬的荷兰斯巴帆船赛及6月下旬的德国基尔周国际帆船赛是着名的欧洲三大赛事,使得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帆船选手涌入欧洲。三大赛事的规模和水平都大大高于奥运会,中国帆船队曾多次参加并取得过冠军。近几年,三个国家已经将这几项比赛办成了闻名全球的帆船节,其中尤以德国基尔周帆船赛的节日气氛最为浓烈,场面最为宏大。比赛期间,来自欧洲各国的人们纷纷赶来度假,汇聚一堂,期间还同时举办大型船艇展、汽车展及大型文艺活动等。

帆船基本技术

对于所有帆船初学者来说,首先应该培养对于风、水流以及它们之间变化的高度敏感性。“观察环境”意味着时刻关注风向、天气、波浪、水流和距离岸边的距离。通过体会这些环境因素并且预测周围的变化,你将会不依靠他人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自信地航行。一个很好的建议:留心观察。

帆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