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击到左外野的边线高飞球往往有向外的曲线变化,较难判断,球路不稳定。
④只有一个较远距离的传球,即传杀本垒。
⑤有界外球的处理,有时可以故意失接。
由此可见,应安排判断能力强,最好是右手接球者(有利于接边线球),但跑速、臂力可相对稍差的队员担任左外场手。
(5)右外场手:
①防守范围比左外场手稍小。
②应具备很强的攻击能力,因传杀三垒和本垒的机会较多。
③击到右外野边线的高飞球往往有向外的曲线变化,球路不稳定,较难判断落点和接稳。
④有两个远距离的传球,即传杀三垒和本垒,有83米~121米。
⑤有界外球的处理,有时可故意失接。
⑥替补投手一般安排右外野防守。
由此可见,应安排判断能力强,臂力强,左手接球者(有利于接边线高飞球),但跑速可稍差的队员担任右外场手。
7基本守位:
(1)外场手的守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投手的投球类型、击球员特点、局面、比分等不断调整自己的最佳守位。
(2)若是正规的成人棒球场,一般的守位是内外野草地线(内野弧)与本垒打线之间的正中或稍后。即中外场手约在85米~95米,左右外场手约在65米~85米。
(3)三个外场手无论如何调整站守,均要能从内野手之间直接看到击球员。
8防守准备姿势:
(1)外场手的准备姿势应比内野手的重心稍高,这有利于判断高球,动作自然。
(2)投手踏板准备投球前,外场手的重心较高,投手合掌投球时,降低重心,落腰(但不必像内野手那样压低重心),浮起脚后跟把重心放在脚尖或作碎步准各起动接球。
(3)注意力要集中在击球员的击球,这有利于反应快,起动及时,有充分时间正确判断来球。
9防守的步法、手法:
(1)正面球:若垒上有人时,无论高飞球还是地滚球,接球点最好在左脚前接住,采用三步接传球法;若垒上无人,击出地滚球,最好采用单腿跪接。
(2)后方球:若来球在左方,左脚先左转,右脚向左前交叉启动;来球在右方,则相反。两侧球的最后一步接球点在左脚。若球的偏向不大,接球点在左或右脚均可。
(3)左右方球:若是左后方球,第一步左脚后移半步,右脚随身体左转移到左脚右侧,右肩对着来球;右后方球动作则相反。落点近时,要边跑边目测球;落点较远时,要侧背向来球跑动,确定落点。
(4)前方球:前方落点的高飞球,无论是正前方、左或右前方要大胆单手前伸接球,接球时要沉腰、左脚在前。不要边跑边伸手,要在接球的瞬间才伸出单手接球。
(5)平直球:击到外野的平直球,较难判断其落点,主要是球的上升阶段不明显,有突然上飘特点,落点相对较远。故接平直球时,不能起动太早,宁愿后退几步,再向前跑接,否则易变成过头球,造成多垒打。
(6)挡网附近球:为防止撞网受伤,要尽早跑到挡网边,用右手触摸挡网,确认离网距离。
(7)接阳光照眼球:
先用手套遮阳光找球或戴专门的太阳镜,待判断准确后才跑向落点接球。为了适应阳光照射,两眼可对着太阳注视10秒(在赛前)。
(8)偏向较大的来球:左右偏向较大的来球,要大胆扑接;扑球时要降低重心,腹部与地面平行,用腹部落地滑行(皮带处),单手伸直接球,右手在体旁(不用撑地,以防受伤)。
(9)前方落点远的球:估计前伸接不到球时,要采用坐式滑垒接球技术,接球时上体要立起,不要成仰式。
(10)正后方球:左脚或右脚先后移半步,转体背向来球,跑向落点前方。然后转身迎前接球。若落点不远,可对着来球后退到落点接球。
10外场手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训练外场手在向后转身时采用直线到达球的落点处,要绕圈子或旋转找球;除非球向判断错误,才顺势左转或右找球。
(2)接后方深远的球或冒顶的高飞球,应采用深角度的跑动路线防守。
(3)外场手要尽量跑过球下落点的前方接球。若内野手要传其它跑者,可拦接。若传球准确,有时间传杀前位跑者,则不拦接,使球一弹到位,球弹地速度加快,这种反弹球接起来更易。
(4)用一弹球传球,应离接球者10~15米,在比赛之前应对场地的软硬度、表层结构有所了解。
(5)对平直球的球性应注意,若击到球的下部飞出来的回球,在落地前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会稍向上飘;而击到球的上部出来的前旋球,则会突然下降。因此,迎面飞来的平直球争取大胆迎上前接球。
(6)外场手时刻要明确自已是最后一道防线,即使球击到内野或在内野之间传杀,也要时刻想到内野手有漏球或传偏的可能。
(7)在各种高飞球中,最难判断球的运行轨迹、高低角度、球速的是正中球,因即使都是正中球其落点均不同,因此,接正中球要靠经验去判断球的落点或多后退几步留有余地。另外外场线的正中球,往往会突然飘向界外,这时要再转身面向内野,对来球迎上前10~2步去接球,这可借助重心前移速度发挥全身力量;若边后退边接头上来球,重心后移,要立刻回传,只能靠臂力,势必影响传球的速度和距离。
(8)后方接传球的过程应是:转体→冲跑到落点前方→回转身体→左脚迎前接球→右腿小跳垫步→大步伸踏左脚传球→重心在空中前移→右腿前冲(与投手投快球的动作相似)→传球臂随挥下垂,使球平直运行。
(9)外场手接高飞球的一般过程是:盯二、游回发的投球信号→调整守位→防守准备姿势。→眼睛由盯投手移向击球员→击球员将球击出→球在上升阶段→判断球路、方向→起动到落点→调整步子→接球,面向传球目标。盯球击出、判断、起动均在一瞬间进行。
(10)冲跑转身后,迎前接球应与球以及传球的方向成一直线。
(11)回传的球,宁可偏低,也不要过高。
(12)拦接者应在接球位置与传球位置之间离接球者1/3处举双臂做假定目标。
投掷垒球错误及纠正方法
1投掷角度不正:
易犯错误:(1)垒球出手过早投得过高,即所谓见高不见远。
(2)垒球出手过低使垒球过早地擦地,在空中飞行的时间过短,达不到投远的目的。
纠正方法:在平时练习时,我在投掷线前25米远的地方,设了一根25米高的塑料彩绳,要求这些学生将球从横线上投过。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投掷的角度。
(3)垒球偏左偏右。
纠正方法:首先要求这些学生做正面肩上屈肘自然挥臂,对准目标练习,垒球偏左了是投掷中转体过大或手臂向左了。垒球偏右了是身体没有转过来或手臂偏右了。
针对以上投垒球的错误动作,教会他们正确转体,我在爬杆空中悬挂一块1米×1米的泡沫垫子让这些学生做投准练习,我还在墙上画一个直径1米的环圈,在树上放一个吊球让学生做投准练习。为了培养学生的投准兴趣,我还放了几只轻汽球看谁能击炸汽球。
2投掷时直臂:
易犯错误:投掷不能大臂带动小臂而是直臂。
纠正方法:指导学生练习背后过肩肘关节向前挥臂,反复练习鞭打动作与投掷纸折叠飞机练习。在此同时,还可以在树上系一根橡皮筋,让这些学生手抓另一端,进行满弓练习。
3上下肢不协调:
易犯错误:上下肢不协调,只挥臂不蹬地。忘记了蹬地、转体、挥臂的顺序。
纠正方法:首先教会他们投掷顺序,即先蹬地、送髋、转体、挥臂的顺序。指导他们先做分解动作,然后做连贯动作,练习中告诉他们注意身体前倾、重心前移。
垒球损伤处理
常见的损伤
垒球运动员遭遇的多是急性损伤,也有潜在的严重损伤,但总体上讲没有棒球运动的损伤重。由于球的冲击所导致的损伤或者与其他发生的撞击损伤常常导致面部、上下肢体的骨折。
下肢的急性损伤
1.带伤跑时所导致的膝关节损伤,引起膝关节的交叉韧带损伤尤其是前交叉韧带损伤。
2.膝关节的软骨和半月板的损伤。
3.跑步时的踝关节扭伤。
常见的劳损
1.肩关节肌腱炎:肩周围的肌腱发生无菌炎症,最容易发生在投球手。
2.膝关节的末端病:膝关节的肌腱和肌肉的损伤,频繁的急停和急启动所致。
3.劳损:是由于持续的训练比赛所导致肌肉的酸痛和不舒适。疼痛导致发炎和肿胀。肩袖的损伤是垒球和棒球运动最常见的损伤。由于投手的风格不同导致肘关节的损伤也不一样。小腿和踝关节的拉伤、皮肤的搽伤也常见。场地的原因也导致不同的损伤发生率。最初的诊断是根据疼痛的部位来确定。上肢的疼痛是刺疼和锐疼而不是钝疼,医生常常询问运动员受伤的机制,即如何受伤的?疼痛常常伴随肌肉的撕裂。轻度的劳损可以使用消炎药物治疗,配合休息加上止痛药物。也可以在患部使用冰敷和热疗交替进行的方法来治疗。慢性的劳损伤可以避免在患部的肢体训练而获得疼痛的缓解。在有些损伤必要时不排除外科手术的干预,严重的骨折和肌肉的完全断裂需要手术治疗。
损伤预防策略
肌肉肌腱训练
肌肉肌腱的劳损,尤其是肩关节的损伤是发生率高的。赛前的肌肉接受良好的训练是预防和避免损伤发生的最好手段之一。力量和心肺功能的耐力训练根据文献报告可以减少50%的损伤发生率。此外,关注技术动作的问题,特别是投手的技术可以减少劳损和急性的损伤包括肌肉和韧带的损伤。以下的建议可以减少损伤的发生:
1.在比赛之前总是安排热身和肌肉的拉伸。
2.在赛前的综合训练有助灵活性、耐力和肌肉力量的发展,可以减少损伤的发生率。
3.正确而准确的技术特别是投手的技术可以减少急性的损伤和劳损的发生。
4.头盔的佩戴可以增强对耳朵和太阳穴的保护,避免球的冲击伤。
5.接球手带胸部的护具缓解对胸部的能量冲击。
6.牙齿的护具也是必要的。减少对口腔的损伤。
7.场地的标志和无障碍也是确保损伤发生率降低的保证。
肌肉的拉伸
肌肉的拉伸可以改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预防损伤和加速损伤后的康复。不要错误地认为肌肉的拉伸是简单的动作,起效不大。下面推荐三种肌肉的拉伸方法,帮助康复受伤的肌肉、韧带、肌腱、软骨。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肌肉拉伸的好处,请向有经验的运动医学医生和教练咨询后再开始训练。
1.仰卧位的肌肉拉伸:身体成为仰卧姿势,双手平伸体侧,屈曲髋、膝关节90度。然后,将大腿外侧触及地面,左右各一次,让你的背部骨盆和躯干随下肢的旋转而运动。10次为一组,休息5秒钟,进行下一组,做2~3组。
2.肘关节的旋转拉伸:站立姿势,左手手臂放在腰部,用右手握住左手的关节向前拉伸,直到你感觉肌肉被充分拉伸。要求最大的活动范围。维持体位15秒钟,休息5秒钟,交替训练。做2~3组。
3.前臂屈肌群的拉伸:体侧对墙而立,手心触及墙,从水平位置以下的三个位置开始进行肌肉的拉伸,每个位置递增30度到水平位置,经过水平位置后逐渐向上,增加三个位置,递增10度。要求手心不要离开墙面。让你的前臂肌肉感觉到充分拉伸。维持15秒钟,休息5秒钟。做2~3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