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孔子传
28929900000023

第23章 归心似箭

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夏秋时节,孔子一行离开楚国,踏上返回卫国之路。他们先来到陈国的国都宛丘,看到的是经过楚国征伐后的一片衰败景象。孔子心情沉重,本打算稍事休息就北上,不料竟生了一场大病,数日昏迷不醒。病情危急时,子路把弟子们当做家臣组织起来,准备筹办孔子的后事。然而,孔子终于脱离了险境。

到了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春,孔子的身体逐渐康复,他在弟子们的簇拥下,离开陈国这多难的小邦,经过宋国西北部名叫仪的边邑,向卫国行进。

仪地的边界长官听说孔子经过自己的辖区,赶紧来拜见孔子。这位边防长官把孔子喻为号令天下的木铎,可算孔子弟子之外第一个对孔子及其思想价值给予高度评价的人。

此后,孔子一行又经过卫国的蒲邑到达卫国的都城帝丘。此时,卫出公与他的父亲蒯聩争夺君位的矛盾仍未解决,但是,由于晋国无法全力支持蒯聩恢复君位,这场父子之间的斗争也就暂时缓和下来。再加上孔文子、祝鮀和王孙贾等的精心辅佐,卫国一时呈现安定和繁荣的景象。想到逝去的卫灵公,更激起对故去好友遽伯玉的深切怀念。随卫灵公驰骋帝丘大街的尴尬情景,恍如昨日,使孔子心中充满感慨。他带着学生驾车走在帝丘街头,寻觅过去的足迹。

他们来到过去住过的馆舍,想看看昔日朝夕相处的馆舍主人。可是,他们看到的却是馆舍主人的丧礼。孔子郑重其事地进去吊唁,当他看到那熟悉的主人如今静静地安卧在灵床上,不由得伤心地哭起来。走出馆舍,孔子让子贡解下拉车的一匹马,作为丧仪送给馆舍。受到了当政的卫出公和孔文子的礼遇,以国家养贤之礼以示尊崇。不过,由于卫出公、孔文子等卫国君臣始终对孔子的理想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认为孔子无法迅速解决卫国面临的一系列急迫问题,因而对孔子采取一种尊而不用、礼而不重的态度。经过多年的颠沛流离,孔子此时尽管还没有完全消除从政的希望,却也不对卫国当权者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二年,从鲁国传来不少振奋人心的消息。这年春天,已经做了季氏总管的冉求代表季康子统帅左师,在反击齐国军队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受到季康子的嘉奖。冉求乘机向季康子提出迎接孔子返国的要求,季康子答应了。不久,子贡也回到鲁国。他施展自己的外交才能,为鲁国同吴国结成联盟做出了卓越贡献。五月,吴鲁联军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大败齐军,冉求、樊迟等都立下了战功。孔子弟子们的不凡表现使季康子感到有必要迎回他们的老师。于是派出公华、公宾、公林等作为使臣,携带厚礼前来卫国,迎接孔子返回故国。孔子从五十四岁离开鲁国,到六十八岁返回,整整周游了十四年,历经卫、宋、曹、郑、陈、楚等诸侯国。虽然做官从政、大展宏图的理想未能实现,但他却通过大量接触各国政要,广泛结交各类人士,深入了解了各诸侯国的政情民风,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进一步增长了知识,完善和深化了自己的理论学说。

在这一时期,孔子根据自己的从政经验和对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深入观察,提出了“中庸”、“正名”等着名理论,完善了对“君子人格”的阐发,标志着孔子学说的成熟。

在鲁国使者到达卫国前夕,卫国执政孔文子与自己的女婿太叔疾发生家庭纠纷,孔文子一气之下决定使用武力。

由于不愿看到卫国再起干戈,孔子决定尽早离卫返国。孔子的劝告发生了作用,孔文子放弃了用武力对付太叔疾的想法,并挽留孔子继续在卫国住下去。但是,当孔子见到鲁国派来的使者,便恨不能马上返回故国。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九月,孔子同他的弟子们一起,在鲁国使者公华、公宾、公林等人的陪同下,乘车返鲁。

渡过济水,进入鲁国的土地,孔子不由得站起来四处张望,映入眼帘的,尽是自己熟悉的风光。车一过洙水,鲁国都城的城楼就展现在眼前,孔子命令驭手加快速度,很快就跑完了最后的行程。

马车到达城门时,孔子看到鲁国国君的代表以及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大夫,还有自己的儿子孔鲤以及学生子贡、冉求等一大群人正迎候在城门口。孔子下车,与众人一一相见。最后轮到儿子,孔鲤趋前一步,喊了一声“父亲”,即长跪不起,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返国后,朝中官员以及众多的故旧亲朋、昔日弟子,络绎不绝地前来探望。因为孔子年事已高,不宜提任具体官职,鲁国就给予他很高的待遇,并尊之为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