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到的美国人大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很敬业、很努力,从不马虎,敬业爱岗折射出他们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的一位美国老师,叫Markle,五十来岁,给我们教授的课程是城市规划。在我们眼里,这位老师的课堂表现一般,上课也不够生动,可他非常敬业、认真。一次,他在家里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脚骨折了。按国内的惯例,这得休息三个月方能下地行走,可Markle为了不影响我们的课程,只休养了一周,不顾自己的脚伤,拄着拐杖来给我们上课。因为脚打着石膏,自己无法开车,他叫一个已退休的朋友每天开车送他到教室。他家离学校较远,大约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就这样,他风雨无阻拄着拐杖,坚持给我们上课,看着他在黑板上艰难地写字,跷着脚坐着上课的情景,令人非常感动。即便是在这样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他还组织我们实地参观芝加哥城市建设,从不因为脚受伤了而耽误我们的课程。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摔倒了,可坐在地上歇一歇”。说的是,有些人一遇到困难,就有了正当合理的理由,先考虑自己。有些人骨折了,休息治疗还来不及,更谈不上带病上课了。这位老师极负责任的态度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深刻印象,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职责。其他几位老师也很负责、很敬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力资源课老师Zitlow。这位老师的特点是上课时很严肃,经常会提问,而且把我们每次问答的情况,当场记录在案。我们不敢开小差,生怕被点名或回答不出来问题。他对布置的小组论文更是认真,生怕我们写作中出偏差,还利用周末(在美国休息日一般是不加班的)或晚上时间指导每个小组的论文,听取各小组的论文写作计划。仅我们小组的论文汇报,他就听了一个下午,我们总算在“讨价还价”中勉强通过。有的小组论文写作计划不对路或做得不认真,就会被要求到教室外面继续思考后,再作汇报。甚至有的小组论文被全盘否定、推倒重来。为了指导我们的论文,他经常忘记吃饭,深夜才回家,都有点废寝忘食了。为了表达对这位老师的敬意之情,我书写了一幅“教书育人”的书法作品,在纪念国庆节的班级集体活动时赠送给他,他很开心,欣然地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