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印象美国
29090400000096

第96章 互赠礼品不求贵重

记得2008年的圣诞节前夕,我跟随homestay家的主人Dan到他的舅舅家参加午宴。西方过圣诞节如同国内过年,要走亲访友,美国人也非常重视。Dan一家因为圣诞节要出去旅游,所以他们提前到舅舅家“拜年”。我事先不知道,所以也就没有准备礼品。Dan就从我送给他们的一些小礼品中拿了一双竹制的筷子,作为我送给他舅舅的新年礼物。当时自己感觉很不好意思,觉得有失中国人的面子,过年过节的,到人家家里吃饭就带一双普通的筷子作为礼物,未免有点太寒酸。如果在国内说起这样的事,肯定很难接受,甚至会贻笑大方。到了舅舅家,Dan就把我介绍了一番,而后把筷子送给他的舅舅,舅舅愉快地接受了,看了后还竖起大拇指,赞许说“beautful”。美国人很注重礼品的人文涵义,不在乎礼品是否贵重。后来,我在与Dan家的交往中,也相互赠送一些很普通的小礼品。中国有句古话叫“礼轻情意重”,这在美国体现得淋漓尽致。记得初次到Dan家,我送了他们两条小丝巾、两条领带、两双筷子(其中一双被拿去送了舅舅),数量不多,仅表心意。他们收到后很开心,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二次去他家时,我带去自己亲笔书写的书法作品——“家和万事兴”。他们尽管看不懂,但饶有兴趣听我解释这几个字的文化内涵,并认真地收藏了。第三次去他家是在回国前,我带去了价值几十元钱的画有中国历史名人的小屏风。礼品虽小,却有代表性,代表了中国的文化。这些礼品都被他们很好地收藏。回国前,这Dan一家也给我们全家赠送了一些小礼品。送了我和我夫人几本书,其中有数独书;送我女儿一个小枕头和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小人书,礼品包装都非常精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Dan的大儿子在参观了世博会后专程来宁波看我,我很感动。同时他给我带来了国人意料不到的礼品:一本数独书、一包当地产的健牌口香糖、他们全家人的照片以及他外公的照片和他弟弟小时候的照片。礼品虽小,却饱含深情。我也以小礼品回赠,小小的礼品折射出一片真情和友谊。被送礼风折腾的国人能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

2012年,Dan先生给我发了一封Email,文字很美。信中说,他非常感谢我赠送的礼品,并把礼品放在了家里最为醒目的地方,每每看到它们就会想起我在他家的那段时光。信的原文是:Melanie and I want to thank you for the beautiful gifts you sent us。We have them on display in our great room and think of your time here with us every time we see them。The world seems a lot smaller now that we know someone in China, half way around the world from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