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执悟
29140400000022

第22章 《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改善社交关系,提升生活质量

《情商2——影响你一生的社交商》由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著作。魏平、张岩、王乾翻译,中信出版社出版。

(要特别指出的是,中信出版社翻译出版了许多非常好的书籍,在我收录“阅读与随想”之中的不少好书,均由该出版社出版)

丹尼尔写过《情商》和《绿色情商》,这本《情商2》主要是介绍并剖析人们的社交商,作者认为社交商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将决定你的心智表现并决定你一生的走向与成就。我认为,作者是在《情商》的基础上,通过深入长期的研究与分析,将社交商从情商中提炼出来,独成一体。或者说,社交商是情商的核心(任何人不可能摆脱人与人交流的社会性)是情商的高级形态。

现在随着社会学的精进,评价一个人多用“三商”模式,即:智商、情商、逆商(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得以成功的能力),在职场中有一条不成文的戒律:智商决定是否录用,情商决定是否升迁,逆商决定职场质量。我们经常会听到朋友、同事间的似是玩笑却是真心的评语,此人智商不低,情商太低,或者说,此人经不起挫折,受不得批评。我也长久地观察我的同事、朋友,有些人受的教育并不高、也不多,智商不算高,但他们的情商很高,或者说社交商很高,这样的人往往在职场中比较成功。如果再加上逆商较高(反映在有韧性、有忍耐力)可算是职场达人了。

人际关系为什么如此重要

因为人属于群体的智能动物,我们丰富的神经系统使我们产生丰富的情绪。最要命的是情绪具有传染性,谁都遇到过这样的事,当有人向你宣泄不良情绪时,比如说发火、抱怨、焦虑、苦闷,更为甚者,可能厌恶、轻蔑、侮辱时,也会诱导我们产生同样的不良情绪。同样,一些健康的、积极的情绪也会感染我们,这种人际交往中不可回避的附着物——情绪交流时,会产生一种情绪损益。“损益”这个词作者用得很形象,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解释意识形态的现象,损是亏损,是负数,益是增加,是正数。我们的情绪往往会产生收益与亏损的现象。每天不妨盘点一下我们的情绪收支,绝对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不要让我们的情绪亏损增加,更不要带着情绪亏损去与人交往或进入梦乡,这样对你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将带来损害。

高兴也过一天,苦闷也过一天,为何不高兴地过。

笑比哭好。

古希腊有句名言:最强大的武器是微笑。

任何人都希望和那种快乐、积极、轻松、幽默的人交往,与其说他们人缘好,不如说他们情绪好。

100多年前的精神病学家巴甫洛夫有名的研究成果是:条件反射学说。当时,他在解剖青蛙时发现青蛙早已死亡,但它的神经系统经刺激后反应强烈,由此推断出人们可以运用精神疗法来治疗心理疾病。这也许说是现代心理学和精神治疗法的基础。

如何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彼此之间的关注;第二,共同的积极情绪;第三,双方或多方的一致性或同步性。

彼此之间的关注。在工作、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双方彼此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言行上,不论一件事、一个话题、一个举止甚至一个表情,彼此关注产生共同情感。而彼此关注才能引发共同的积极情绪。那种诚恳、热情、真切彼此都能感受到。一致性或同步性,实际上在交往中有了上述两大基本要素后,更多的是下意识的行为,或互相点头,或互相会意的笑,甚至亲昵地互相拍打对方的膝部、肩部或背部,我在生活中、工作中时常会观察人们的反应,这种肢体语言,实际上反映内心情感和双方的关系。

与别人情绪一致,用情绪感染别人,是人际交流成功的秘诀。

几个人在兴致勃勃地谈论一件事,你插进去非要将话题拉到你感兴趣的内容上,或者,本来就无伤大雅的一个讨论,你非要说某人某一个观点错误,也就是与别人情绪不一致。中国文字的“众”与“从”充分体现了这个关系。

在社交商中,关注与专心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你要获得人际交往中的一致性或同步性效果,你首先必须去关注对方,专心于对方的言行。我在工作中体会,别人向你汇报工作、讨论问题,而你只管翻阅文件或别的什么,对方的面部表情马上会有细微的变化。他会认为你不关心他的事情,甚至会以为你轻视他。你要做的应该是放下手中的工作,听他述说,或向他示意,稍等几分钟,忙完手头活。

这就是现代心理学上说的“同理心”:注意别人的感受,感受别人的感受,针对别人的感受采取相应的行动。

尤其在长幼之间,上下级之间,朋友与同事之间,更要注意社交意识的培养。

社交意识:

同理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非语言情感信息。

适应——专心致志地倾听,适应他人。

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思想,感觉和意图。

社交认知——清楚社交活动的规则。

最重要的事情是不断改善人际关系。

很多年以前,我在一个单位任部门主管时,有一位女士,大学学历,专业基本对口。但她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还对周围的同事人人挑剔,对别人的工作个个否定,她的存在简直像前面说的对工作、对同事是一种负面效应,情感交流亏损,导致影响情绪,影响工作。在我再三努力下,只能将她“请”出本部门。

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审视自己周围的人以及我们之间相处时的愉悦程度,谁都愿意和令我们感到愉快的人相处。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主要源泉之一。当然,我们往往会碰到来自负面情绪的人与事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因此拒绝交流,应该尽自己所能主动寻求改善这种关系。

因此,更好的选择应该是积极改善与周围所有人的关系,使人际交流的过程充满快乐。

现在的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使人们的情感交流,社会交流愈来愈少,愈来愈机械,愈来愈物质化,尤其是像诸如金融界的行业,把经济指标、绩效考核作为衡量成败得失的唯一因素,忽视了人们的情感交流,或者说为了赢得顾客勉强“挤出来的微笑”(俗称为职业微笑),而情感交流必定成为我们工作中发挥最大潜力所必不可少的因素。

企业的高层必将意识到,他们自己会为整个机构的情感氛围定下基调,而且这种情感基调还会反过来影响企业团队目标是否如期完成。无论是学习,业绩还是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质量。

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别人达到最佳心理状态,不管他们是偶然邂逅的陌生人,还是我们最亲密的亲人和朋友,我们都是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改善我们的社交关系,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