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科技发明的历史长河
29181800000006

第6章 天车

它由杉木和竹子捆扎而成,最高的可达113米。现在,它是一座古老城市的象征,到过这里的人们无不为它那独特的造型所吸引,这就是“天车”。

这座天车林立的城市叫“自贡”,在我国历史上是一座因为繁盛的井盐贸易而形成的城市。从人们最初在这里“凿井取卤制井盐”的那一天开始,便有了天车的身影,它承担着井盐生产过程中的钻井、淘井、修治井和提取地下盐卤的工作,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俗称井架。

东汉章帝时期,自贡地区就有人开始采卤制盐了。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所以制出的盐产量也不多。四川出土的东汉井盐生产画像砖上就清楚地描绘出:在一个大口盐井边缘,搭着一个四方形的井架,有人站在井架上借助绳索用吊桶提取井中卤水,而这种四方形楼架,就是天车最早的雏形。由此可见,那时的人们仅仅局限于利用当地的天然盐泉挖掘大口盐井,取卤制盐,所以采卤的井架也就比较简单。

然而,由于天然盐泉盐卤的储量有限,而人们对盐的需求又越来越多,为了获取更多的盐,这时,人们便开始在采卤上想办法。首先在凿井取卤的工具上就加以了改进。由于采卤量的加大,盐井的不断加深,对井架的承重要求就越来越高了。古老的四方井架的承受力太小,无法满足深井提卤的要求。因此,伴随着采卤技术的发展,天车出现了。

据自贡《李氏族谱》记载,“祖,讳羽阳,字果育,……”一天,他的祖父让伯父赞阳上天车换绳索,伯父很为难,羽阳当年才10岁,却跃跃欲试。据考证,羽阳10岁时,应该是公元1628年,这也是目前见到的关于天车的最早文字记载。如此庞大的建筑,在当时没有任何现代化高架吊臂帮助的情况下,古人是怎样将它搭建起来的呢?

在确定了盐井的位置后,人们找来竹子和杉木作为搭建天车的材料。而自贡的大山之中木材种类繁多,为何只选“杉木和竹子”呢?

经过无数实践经验证明,杉木有一个特点叫烂皮不烂心。因为在井场不但有风吹日晒,还有卤水、卤汽的蒸腾侵蚀,对材质的破坏很厉害。同样的道理,由竹子编制而成的绳索不但有耐腐蚀的特点,同时还具备特殊的韧性,很适合用来固定天车。材料准备好了,人们就用“堆积木”的方式搭建天车。先是搭建天车的脚柱,这是承重的主体,它的稳固与否对于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高的天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捆制时,像箍木桶一样,把数根杉木用竹篾拉住,紧挨着围成一个圆圈后用篾绳固定,从仿生学的角度上来讲,这种结构具有最大的强度。再由柱底向上,每隔一定的间距用竹篾捆紧。同时,为了使脚柱更加牢固,还要用楔子把杉木间的缝隙楔紧。所加的楔子还可充当修补井架时工人攀爬所踩的脚蹬。

扎制天车时,一般一根杉木的高度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接高。先捆脚柱的底端,让杉木粗端在下,接高第二层时,杉木的细端朝下插入,依此类推,层层往上垒叠。这样,一个中空的木柱便捆成了。

当第一根脚柱捆好后,相隔一定的间距再搭第二根,这两根脚柱作为天车的主柱,上端保持一个合适的夹角,用竹篾拉住定位,再在两柱之间加横梁固定。在两柱的前后分别搭第三和第四根空心柱,用作井架的前后支撑。最后,在架顶安上一种滑轮装置“天滚”,天车便搭好了。这种造型的井架,在现在看来,它的构造也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在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有着这样一组模型,它记载着天车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独脚到十余脚。它们虽然形态各异,但都与当时井盐的生产规模相适应。可以说,它们见证了井盐生产的历史,所以有人形容它“千年生产足称豪,井架摩天节节高”。昔日的盐场,处处天车林立。随着采卤新工艺的问世,它正在逐渐消失。然而,作为中国井盐生产和盐卤开采的历史标志,天车将以其特有的内涵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