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话说中国——历代兵书
29372000000019

第19章 武备志

大家好,在这一节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部曾经在清乾隆年间被列为禁书的兵书——《武备志》。《武备志》是一部240卷、200余万字、738幅图的大型军事类书。它的作者是明代的茅元仪。

《武备志》240卷,分为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大门类。

兵诀评18卷,收录了《武经七书》的原文,并选录《太白阴经》《虎钤经》的部分内容,进行评点,提出“先秦之言兵者六家,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的观点,认为学习兵法不能不读《孙子兵法》。

战略考33卷,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选录了春秋、战国、西汉、东汉、三国、晋、宋、齐、梁、陈、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等各代有参考价值的战例,《武备志》中所载图形如吴越争霸、马陵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虎牢之战、蔡州之战等,并在关键之处进行评点。

阵练制41卷,由“阵”和“练”两部分组成。阵详细记载了从西周到明代的各种阵法阵图,并附有319副阵图,对其进行解说。练分别收录了《太白阴经》《虎钤经》《行军需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中的选士、编伍、悬令、教骑、教艺5部分,详细记载了士卒的选拔及训练的方法。

军资乘55卷,分为营、战、攻、守、水、火、饷、马8类,类下有子目,子目下又分细目,涉及到行军设营、作战布阵、旌旗号令、审时料敌、攻守城池、配制火药、造用火器、河海运输、战船军马、屯田开矿、粮饷供应、人马医护等事项,内容十分广泛,堪称古代军用物资、后勤给养的大全。

占度载93卷,分为占和度两部分。占即占验,有占卜天、日、月、星、云、风、雨、雷、电、雾、霜、雪、五行、太乙、奇门遁甲、六壬等项目,颇有迷信成分在里面。度即度地,包括方舆、镇戍、海防、江防、四夷、航海等项目,对明代的地理形势、关塞险要、海陆敌情、卫所部署、督抚监司、将领兵额、军饷财赋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论述。

《武备志》在编纂上有哪些特点?

《武备志》不但内容详细,覆盖面广,而且在编纂方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全书采用的军事资料丰富而翔实。其中既有茅坤家藏图书中的军事资料,又有茅元仪四处搜集得到的2000多种秘图珍本;既有前代优秀军事成果,又有当时最新军事成就;既凝聚了前人的智慧,又倾注了作者的心血。

二、对搜集得来的资料进行严格筛选,所选资料紧扣武备主题,而且必须适合当时的急用。在为《战略考》选取战例时就做到了“非略弗录”,“略非奇弗录”的要求。

三、全书体系完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在继承《武经总要》编纂体例的同时,又扩展和延伸了古典兵学各门类及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四、全书图文并茂,收录738副图,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军事技术、阵法、操法、军事地理等方面的发展概貌,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其中有些图属于极为罕见的图绘,如“郑和航海图”“过洋牵星图”“神火飞鸦”“火龙出水”等,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茅元仪是何许人?

茅元仪(1594—?年),字止生,号石民,又署东海波臣、梦阁主人、半石址山公等。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茅元仪出生在书香世家,祖父茅坤是著名的文学家,父亲茅国缙官至工部郎中。受家庭的熏陶,茅元仪从小“喜读兵农之道”,成年后曾入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担任幕僚。后来受到兵部尚书孙承宗器重,因功被推荐为翰林院待诏。崇祯二年(1629年),因勤王有功,升任副总兵,督理觉华岛(今辽宁兴城菊花岛)水师,后因遭到权臣忌妒解职,又因受到辽东兵哗的牵连,获罪遣戍漳浦(今属福建)。之后,辽东军情紧急,他请求为朝廷效力,却遭到权臣阻挠,因忧愤国事,郁郁而死。死后有《武备志》《督师纪略》《复辽砭语》等60多种兵书传世。

大开眼界

茅元仪一生著述宏富,其中尤以《武备志》对后世影响最远。现今,存世的《武备志》共有6种版本。其一是明天启元年(1621年)初刻本,此本在清代被列为禁书,现仅在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有其藏本。其二是钱塘(今杭州)人汪允文根据天启刻本的复刻的版本。其三是清初根据明天启本复刻的版本,其中做了一些删改。其四是日本须原屋茂兵卫根据明刻本复刻的《武备志》。其五是清道光年间刊印的木活字本《武备志》。其六是清末时期,湖南根日刻本复刻的版本。在这些版本中,尤以天启元年的刻本最为珍贵,它保留了茅元仪辑著本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