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话说中国——历代兵书
29372000000027

第27章 草庐经略

大家好,这一节我将为大家介绍的兵书是被誉为“中国兵学通论”的《草庐经略》。《草庐经略》是一部分类论述治军和作战等问题的兵书,产生于我国明代,成书年代不详,作者也已经不可考。

《草庐经略》共12卷,152篇。每篇体例类同《百战奇法》,先进行理论阐述,然后引用古代战例,或用兵故事及兵家言论,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全书内容丰富,对战争的目的、战略战术、治军用将、阵法训练、火器制造、赏罚原则、阴阳占卜、屯田粮饷等军事上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论述,既有对古代优秀军事思想的继承和阐发,又有对明代战争经验的总结。其详细篇目如下:

卷一:操练、丁壮、精器械、习技艺、教部阵、训将、忠义、任贤、拊循、军刑、军赏。

卷二:将谋、将勇、将勤、将让、将信、将廉、约己、戒骄、责己、受善、致身、一众、选能、料敌。

卷三:远略、战权、部分、号令、军容、誓师、阴阳、禁祥去疑、矫言定众、假托鬼神、粮响、屯田、谨粮道、因粮于敌、地形、诡谲。

卷四:恩信、果断、持重、迅速、贵和、尚暇、尚静、尚秘、尚忽、尚整、冶力、治气。

卷五:用众、用寡、正兵、奇兵、车兵、骑兵、步兵、进兵、退兵。

卷六:客兵、主兵、形人、虚实、击虚、避实、立营、军号、斥堠、间谍、乡导、督战。

卷七:救援、攻营、袭人、致人、伏兵、防伏,游兵、疑兵、招抚、受降。

卷八:禁暴、逐利、乘胜、应卒、因势、出困、严备、内应、安众、愚众、虚声、先声。

卷九:击强、击众、度险、薄险、守险、奇险、筑险、间道、误敌、怒敌、饵敌。

卷十:疑敌、骄敌、懈敌、饥敌、待敌、薄敌、离敌、追敌、蹑敌、诳敌、火攻。

卷十一:水战、山战、隘战、野战、夜战、暑战、雨战、风战、烟战、分战、迭战、死战、逆击、必战、邀击、横击、夹击、反击。

卷十二:首尾击、击后、掩击、突击、制突、先击强、先击弱、用弩、备边、御戎、平蛮、御倭、平羌、平盗、定乱、居功。

《草庐经略》阐述了哪些军事观点?

《草庐经略》内容广泛,涉及多方面的军事思想和战法应用,其基本观点是:(1)战争的目的是遏乱安民,军队要为仁义而战。(2)军事训练关系到国家命运,国家必须严格重视,丝毫不能马虎。(3)任贤使能,但在提拔任用前要仔细考察,不能盲目任用,还要注意其才能。(4)提出对将领的要求,认为将领要以忠义为立功建绩之本,要有谋有勇,勤于任事,推功、让能、避誉,言而有信,廉洁奉公,与士卒同甘苦而心忘其贵,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护其短,力戒骄心,善于集思广益,舍生取义勇于献身,团结部属使之万众一心。(5)在用兵作战方面,提倡扬长避短、灵活作战,反对愚将式的“狃近利而遗远略”。

《草庐经略》里有哪些进步的军事思想?

《草庐经略》是明代后期在军事理论方面很有成就的一部兵书,它对历代用兵经验进行总结,分别进行阐述,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许多思想对于今天的军事家们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在战争观方面,它主张兴“仁义”之师,“禁暴安民”。认为战争的目的不是“以杀为务”,“要在平走安歇”,它特别强调军队要以民为本,不要惊扰百姓。

在训练方面,它从战略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讲操练,因此它格外看重“操练”,将其列于全书之首,不仅将“操练”列于全书之首,而且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从古国家巨弊,莫巨乎平时武备废弛:卒闻有警,招募而即使之战也。”强调只有做好平时的训练工作,才能够驰骋战场,杀敌立功。在训练的内容方面,它认为必须从各个方面训练士兵,不光练步伍阵法,还必须练艺,练耳目,练心,练胆气,而且训练要注重实效,以临阵杀敌的“正法”为训练的重点。

大开眼界

《草庐经略》一般著录为无名氏撰。有的题为明黄之瑞撰,依据可能是黄之瑞纂辑的《草庐经略舆图总论》。还有人提出为黄启瑞撰的观点,但因为资料有限,也不可考。从书名上分析,作者将这部兵书定名为《草庐经略》,有以隐居茅庐的诸葛亮自命的意思,所以,他应该是一位隐士。《草庐经略》的具体成书年代也已经不能够考证,不过从书中记载的内容推断,它应该成书于明万历初年。理由是:(一)作者将明朝称为“国朝”,将朱元璋称为“高皇帝”,将明朝初年称为“国初”;(二)书中记述了嘉靖以来的抗倭战争,总结了戚继光、俞大猷的抗倭经验;(三)书中收录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中的内容和戚继光的用兵实例;(四)书中虽有“平蛮”“平羌”专篇,但没有提到万历以来明与后金的战争。所以《草庐经略》的成书应该在隆庆以后,万历中期以前,大约在万历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