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话说中国——历代兵书
29372000000028

第28章 读史方舆纪要

大家好,在这一节里我将为大家介绍一部军事地理书籍《读史方舆纪要》。该书自成书后受到军事家们的推崇,被誉为“千古绝作”“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是研究我国军事史、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作者是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全书共130卷,舆地要览图36幅,沿革表35份,共280多万字。其中,“历代州域形势凡九卷,南北直隶十三省凡一百十四卷,山川源委凡六卷,天文分野一卷。”另外,末附《舆图要览》4卷。历代州域形势部分(卷一至卷九),主要是考证明以前各代州郡位置、形势及其与用兵得失和兴亡成败的关系,包括唐虞三代、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晋(十六国附)、南北朝、隋、唐上、唐下、五代(九国附)、宋上(辽夏附)、宋下(辽金元附)、明等朝代。方舆部分(卷十至卷一百二十三),以明代疆域和当时的行政区划为依据,记述各省的府、州、县区划和形势沿革、各地历代发生的重要战争及兵家有关论述,包括直隶、江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川渎部分(卷一百二十四至卷一百二十九),记山川源委,江河形势,漕河海运等,包括禹贡山川、大河上、大河下、淮水、汉水、大江、盘江、漕河、海道等内容。分野部分(卷一百三十),记天文星野,以与地理相匹配,“以备方舆之缺”(《分野序》)。舆图要览部分,由文字说明、图和表3部分组成。文字说明,总论天下大势,分论各省形势,记述州县及卫所数量、户口物产、兵员粮饷等情况。其中,图有舆地总图、京省舆图、九边总图、河海图、沙漠图等地图;表主要记府、州、县设置沿革、道里、山川险要、关城、卫所设置等。卷一论述舆地总图、京师、江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浙江等地形势。卷二论述江西、湖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形势。卷三着重论述九边总图、辽东、蓟州(内三关附)、宣府、大同、榆林、宁夏、庄宁、山丹、洮河、松潘、建昌、麻阳图、虔镇图。卷四着重论述黄河图说、海运图说、漕运图说、朝鲜图说、安南图说、海夷图说、沙漠图说。

《读史方舆纪要》包含哪些进步的军事地理思想?

《读史方舆纪要》作为一部军事地理著作,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军事地理学思想,首先强调地理因素对于战争的影响,指出“且孙子有言:不出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夫论兵之妙,莫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如孙子”。认为地利是行军的根本,只有懂得地利才能“动无不胜”。他还进一步阐述地理的重要性,指出从皇帝、朝臣到监官、县令,甚至老百姓都应该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

其次,提出平时就要十分了解地理,战时用向导作补充的军事思想。指出:“左陷大泽而不知,前入深谷而不悟,乃欲执迷之人而求其为向导,向导其可恃乎哉?何也?向导用之于临时者也。地利知之于平日者也。平日未尝于九州之形胜,四方之险易,一一辨其大纲,识其条贯,而欲取信于临时之向导,安在不为敌所愚也。”要求大将将战争中的地理情形了然于胸,并适当借助向导的帮助,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制胜把握。

第三,提出“形胜未可全恃”“设险以得人为本”的思想。他以函关、剑阁为例,来说明“形胜未可全恃”的道理:“函关、剑阁,天下之险也。秦人用函关却六国而有余;迨其末也,拒‘群盗’而不足。诸葛武侯出剑阁,震秦陇,规三辅;刘禅有剑阁,而成都不能保也。”认为不要过分依赖有利地形,还应重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

第四,强调利用地理条件要懂得随机应变。他指出:“地利之微,图不能载,论不能详,而变化于神明。不测之心,所谓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者乎!”认为虽然地形不会在一定的时间里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利用地形的方法却要随时改变,以适应战争形势的变化。

此外,在边备设防方面,还提出了重点设防、积极防御的思想等。

顾祖禹是何许人?

顾祖禹(1631—1692年),字端五,又字复初,号景范,祖居无锡县廊下(今羊尖乡)。顾祖禹自幼聪明,熟谙经史,博学多识。后家产毁于战火,不得已靠教书度日。康熙十三年(1674年),南方反清,顾祖禹只身前往福建,进入耿精忠幕府。三藩失败后,顾祖禹返回北方,在昆山徐乾学家坐馆教书。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顾祖禹参与编纂《大清一统志》,书成后拒绝在志书上列名,不愿意接受清朝一官一职,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顾祖禹病逝于无锡胶山,终年61岁。有《读史方舆纪要》《宛溪集》《方舆纪要州域形势说》《古本方舆书目》等书传世。

大开眼界

《读史方舆纪要》版本众多。书成后,“藏之家塾,以俟来者。”其稿本一直流传到今天,现藏上海图书馆。另外,还有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尤氏刊本,清光绪庚子年(1900年)广雅书局刊本,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新华三味书室节选“历代州域形势”刊本、清刊节选二卷本等。民国以后,又有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排印本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