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话说中国-建筑殿堂
29374200000005

第5章 圆明园遗址

参观完了颐和园,我们一起去圆明园看看吧。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和颐和园是邻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开始修建,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它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杰出造园传统,既体现了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体现了江南水乡园林的妩媚多姿,而且它还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合为一体,这样,在整体布局上就让人感到更加和谐与完美。虽然是人工修建的,但是看上去却像浑然天成一般。圆明园除了以园林著称外,它还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无数的紫檀木家具,国内外稀世文物陈列其中。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圆明园以其宏大的地域超常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物、文化收藏的丰富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不幸的是,在1860年10月,这一世界名园却遭受到英法联军野蛮的劫焚,1900年又经历了八国联军的野蛮破坏,无数珍宝被他们抢掠一空,然后又在园中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园林最终变成了废墟,到如今名园只剩下残柱、残瓦等遗迹了。

为什么叫“圆明园”?

这座园子是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时,康熙帝将该园赐给了他的第四子胤祯,并御书“圆明园”这三个字的匾额,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雍正皇帝对“圆明园”作了详细的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谐奇趣是哪个地方,它有什么用途?

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秋季竣工的第一座欧式喷泉大殿。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堂式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

大开眼界

清华园原址是熙春园的一部分,于康熙年间修建。到了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成东西两个园子,西边的园子叫“近春园”,东边的园子还叫“熙春园”。咸丰登基以后,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咸丰十年(1860年),在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兵火殃及到了近春园,使得园内七八幢斋堂轩榭败破荒芜下来,后来被称为“荒岛”。清华园已有233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华园内曾有皇帝御题匾额11块,它是目前西郊仅存的少数圆明园时代的建筑。1910年,用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即位于清华园内,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