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图解不生病的中医养生法
29413800000008

第8章 心不老,身体才能不显老

第一节 情志影响大健康

情志与肺腑

人们对外界事物的主管感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统称为“七情”。同时也将其纳入了五脏系统模式。具体说就是心志为喜,肝志为怒(惊),脾志为思,肺志为忧(悲),肾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这是从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并从其外在的功能活动表现形式角度立论。

当人突然受到某种强烈的情感刺激,或是羁绊于长久持续的感情创伤时,身体的情志活动超过了机体所能够承受或是自我调控的范围时,就会严重干扰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甚至直接影响到脏腑的生理功能,中医将其称之为“内伤七情”。

由于脏腑的虚实病变,也会通过情态表现出异常的反应。而偏激的情志活动和脏腑功能的损伤也存有某种特定的关联性。而且经过数千年的中医实践经验总结出来一个客观规律,《灵枢·本神》中记载:“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此外还有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说法。

情志可致病

中医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其实引发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七情便是其中之一,即所谓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所引发的疾病。因为脏腑和情志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肝为木藏,应春气,对应怒;心为火藏,应夏气,对应喜;脾为土藏,应长夏,对应怨;肺为金藏,应秋气,对应恼;肾为水藏,应冬气,对应烦。由此可见,脏腑功能以及身体的健康状况会随情志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因为七情太过,如产生某些萦绕心头难以排遣或化解的情感,从而造成体内阴阳气血逆乱,最终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这也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原因。即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百病生于气”的意思。《素问·举痛论》中记载:“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除了寒、热、劳同情志引发的疾病没有直接关系外,其余皆是情志偏极的病机特征。

第二节 情志致病的表现

中医认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即“气机”,具有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协调统一的特殊意义,并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气机和畅者则气血调和,脏腑生机盎然,身体不生百病。情志的异常变动,非常容易引发气机的逆乱,进而破坏人体内环境的和谐与稳定,有可能直接影响到脏腑的正常功能与活动。

喜则气缓:指过喜从而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甚至表现出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心神恍惚、嬉笑癫狂等状况。

怒则气上:指大怒刺激肝气,使之郁勃上冲,同时致使气血奔迫于上,出现头晕目眩、面赤耳鸣,甚至出现咯血、昏厥等症状。

悲则气消:指过度悲伤而损伤肺气,表现出形体憔悴,毛发枯萎,精神不振,生气索然等状态。

恐则气下:因过度恐惧而使气泄于下、肾气失固。恐惧是指在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不安全感,让机体一直处于应激的状态。如若不能自制惊恐,有可能使人出现大小便失禁、精滑遗泄等“气下”症状,或是出现坐卧不宁、骨酸痿软等症状。

惊则气乱:指猝然受到惊吓从而引发气机逆乱,还同胆气不壮、心神虚怯有关。严重者可能会影响肝、肾,并出现惊厥、失精等症状。

思则气结——由过度思虑,伤及心脾所导致的气机郁结。在进行紧张繁忙的脑力劳动时,会出现心悸少寐、没有食欲、脘腹闷胀等心脾两伤的状况。

此外,现代医学也认为,情绪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皆有重要的作用。对任何情绪的刺激超愈一定的限度,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主要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所以致使体内神经对所支配的器官的调节出现障碍,改变一系列机体变化及功能失调和代谢,使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与其他方面发生异常现象。

第三节 调摄情志的方法

调摄情志可养生

情志的调摄应根据个人的形神气质类型,运用虚静守神、移精变气、和情御神、自我意示、四气调神等诸多方法进行身心的自我修养与锻炼。因为每个人的形神气质有阴阳偏颇,所以可通过“节阴阳而调刚柔”的方式逐步实现《养生论》中“养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平和”的境界。

养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平和”的境界。

如何调摄情志

我国医学认为,思虑是神的一种功能,少思则神和,多思则伤神。因此情志养生提倡人们少虑省思。《养生谚语》中记载:“人之致思发虑,致一思,出一神,注一念,出一神,如分火焉。火愈分,油愈干,火愈少,神愈分,精愈竭,神愈少。”《黄帝内经》中也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的记述。由此可知神和人体的生死盛衰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传说中的老寿星彭祖认为,“人一生一世久远之期,寿不过三万日,不能一日无损伤,不能一日无修补。”所以摄生养神,要靠平时进行修身养性,而最好的修身养性的办法就是“闭目养神”,即省思少虑。这里“省思少虑”的意思是指与社会、与事业、与个人寿命不利的思、多余的思、无益的思,及暂时做不到的事情,不愉快的事情等等应该少虑省思。

而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思想修养、意志的培养和参加某些自我身心的锻炼,以克服不良的心理倾向,铸就一个稳定、坚强、健康的心理素质。修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保持正常智力。可以通过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及处理,维护和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操作能力,以保持正常的智力水平。

二是稳定思想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让人的整个身心都处在积极向上的一种状态,对所有事物也都充满了希望。一旦遭遇不幸时,也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不会使人长期处于悲观的心情中。

三是要发挥意志作用。这是人决定实现某种目的的心理状态,及意志健康的一种表现。同时在行动上也要有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

四是强调统一协调的行为。行动与思想是协调的、一致的、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有头有尾的。经常注意从这些方面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可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第四节 静神养生的方法

静神可养生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清静为天下正”,养神很重要,只有保持神的清静,才可以保证人体功能的正常运作。养神的方法有很多种,而以清静为主。此外,身心的清静有助于神气的潜藏内守,反之,如果身心躁动就会致使神气外弛甚至消亡,《素问· 痹论》就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嵇康在《养生论》中也说到:“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可见躁动对身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清静养神其实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减少对名利与物质的欲望。老子曾提出“少私寡欲”,《黄帝内经》也主张“志闲而少欲”,所以减少私心,可降低对名利、物质的追求欲望,同时也可以减轻思想上的负担,有利于内守神气的清静,保持身体健康。

清代著名的养生家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静神”的新含义,他在《老老恒言·燕居》中讲到:“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 曹庭栋提出的“静神”,即指精神专一,排除一切杂念,及用神不过。

静神方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可见,气从以顺,各从其欲,淡泊宁静,清心寡欲,情绪稳定,可帮助提高人体体质,使人健康长寿。同时对待事物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追名逐利,避免不良心理的冲突,以达到心神安定,气机不乱。

除了做到内心的宁静外,还可以通过调息法、数息法、存想法或默诵法来实现“精神内守”、“神凝气聚”。调息法为最常用的方法。做调息法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呼吸,做到深、慢、细、匀,可以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进行调息时,还可以闭目静养,将守神、呼吸与守窍协调结合,以使神息相依,神气合一,从而实现身心健康的效益。

第五节 乐观可养肾促健康

乐观心态能养肾

《黄帝内经》中说“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这里的意思即是表达乐观对人身体健康、长寿的重要性。

中医衰老学认为,肾精不足、阳气衰惫、心力减退、脾胃虚弱等,同衰老有着密切关系。因为随年龄的增长,会出现气血生化乏源、气滞而馁、元气匮乏、阴虚生火、津亏火燥等症状,而与之尤为密切的是肾中精气是否充盈。如果气脉畅通,则可以保持肾中精气充足。而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有直接助气血循行的作用,同时也有间接固肾气的作用。《证治百问》中说到:“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却病,可以永年。”

乐观心态可健身

到底何谓乐观长寿呢?《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黄帝内经》中也解释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黄帝内经》中还认为乐观和心神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其意为:乐为心主,出自膻中,心神舒畅,乐意外达。由上可知,乐观的精神状态可以让人体营卫之气运行正常,气血调和,生机旺盛,进而可达到身心健康。

清代有一首《祛病歌》,歌云:“人或生来血气弱,不会快乐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祛。心病还须心药医,心不快乐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将此称为“快乐祛病法”。此种方法是前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而来的。中医养生学也认为,乐观豁达和宗气的功能也密切相关,《延命金丹》中说道:“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妄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着迷惑,则心君泰然。”这说明心神正,宗气行,乐观方能现于外,心君才可以不受迷惑。

除此之外,现代医学也证实,长寿者常笑,且笑是最优美、最自然、最良好的自我保健运动。自古以来的老寿星,皆是笑口常开的乐观者。现代科学分析,笑可以短暂的锻炼人体内的膈、胸、腹、心、肺及肝脏,笑还可以放松机体全身的肌肉,有利于扩张肺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的疲劳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威廉·弗赖依博士曾说:“笑是一种原地踏步的运动,能使人延年益寿。”

第六节 调摄情志转移法

调摄情志转移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情绪,但我们应当学会并善于控制及调节出现的不良情绪,并且将其及时地消释和排除,进而让自己免受其刺激及危害。

《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所以及时排解不良情绪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转移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情绪和意志,以从不良情绪的苦痛中解脱出来。《续名医类案》有云:“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虑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这是在告诉我们,在使用转移法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及条件,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可通过培养个人爱好来转移注意力,从而达到调摄情志的目的。

外出活动可养性

我们知道古代很多仕途不得志的诗人,为转移自己仕途坎坷的悲观情绪,常常去祖国各地游玩,以排解心中的苦闷。中医养生学家也认为,当思虑过度、心情不愉快时,可以选择外出旅游或者是参加锻炼。李东垣《脾胃论》中说:“劳则阳气衰,宜乘车马游玩。”可见,出外郊游或是爬山都是一个不错的转移法。在青山绿水间,在蓝天白云下,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可以尽情地抒发情怀,忘却烦恼。

第七节 心理暗示保健法

暗示作用

在心理学界,对研究心理暗示最多的专业就是神经语言程式学。心理暗示的核心思想即是通过改变人的情绪,对心理产生暗示,以达到改造人的思想与行为的目的。它的前身是带有神秘色彩的“催眠术”,然而它们的心理内核都是“心理暗示”。

祖国医学早记载了运用暗示疗法的范例,《素问·调经论》中指出:“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简单理解就是,医生先在病人要刺针的地方,不停地进行按摩,然后拿出针给病人看,并告诉病人会将针扎得很深。以此病人一定会集中注意力,使精气深伏于体内,邪气因散乱而外泄,这也就达到了针刺的疗效。

暗示方法

中医认为,暗示指用语言或非语言的,简单的或复杂的,含蓄而间接地或直接地方式,对别人心理及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暗示发生时,我们只能够看到生理和化学反应,但其实最先做出反应的是人的心理反应或精神反应,生理和化学反应是基于这个反应之上所发生的。

暗示不同于说服,它是通过语言让病人不经过逻辑思维进行判断,直觉地接受医生灌输给自己的观念,其作用在于情绪方面,而说服的作用在于理智。暗示方法多采用语言,当然也可以用手势、表情或采用暗示性药物,或其他暗号来进行。

在进行暗示治疗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每个人所受暗示性各不相同。这和每个人的性格、心理特点,及高级神经活动特点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和年龄有关。而每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文化程度,并不能决定其是否能够接受心理暗示。

二是在施治前,应先赢得病人的充分信任和合作。

三是在每次施治过程中,都要尽可能的取得成功。因为如果没有成功,就会动摇病人的信心,从而影响到病人对施治者的信任,再做第二次治疗时,就会困难很多,同时也会减少成功的希望。

第八节 怒大伤身,但制怒有方

《黄帝内经》中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怒为肝之志,怒动于肝,则气逆而上,气逼血升,血随气出,故甚则呕血。肝木肆横,乘袭脾土,所以症见飧泄。”所以生气是百病之源,并会引起以下八大危害:

1.

伤脑:人在气愤到极点,会使大脑思维突破常规活动,常常会做出鲁莽或者过激的举动,而反常行为又会反过来刺激大脑中枢,使大量血液涌向大脑,增加大脑血管压力从而导致脑出血。这时血液中含有最多的毒素,最少的氧气,可能令脑细胞死亡。此外,生气还会加速脑细胞的衰老。

2.

伤神:生气时,人的心情无法平静,难以入睡,导致神志恍惚、无精打采。

3.伤肤:总是生气会使人容颜憔悴、双眼水肿、皱纹出现。而且生气会使血液大量涌向头部,血液中的氧气减少,毒素增多,而毒素又会刺激毛囊,致使毛囊周围产生程度不等的炎症,从而出现色斑。

4.

伤内分泌:生气可使内分泌系统紊乱,增加甲状腺分泌激素,时间久了则会引发甲亢。伤心气愤时人的心跳会加快,伴随出现心慌、胸闷等异常现象,更甚者可能会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5.

伤肺:情绪冲动时,会令呼吸急促,可能出现过度换气的状况。而经常伤心气愤则会导致气逆、肺胀、气喘咳嗽,而肺泡的不停扩张,使其没有时间进行收缩,肺部得不到应有的放松和休息,从而危害肺的健康。

6.

伤肝: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它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加强脂肪酸的分解,使得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也相应地增加。此外,还可能导致肝气不畅、肝胆不和、肝部疼痛。

7.

伤肾:常生气,可令肾气不畅,容易导致尿闭,或是尿失禁。

8.

伤胃:生气会致使交感神经兴奋,直接作用于心脏与血管上,减少胃肠中的血流量,减慢其蠕动速度,导致食欲变差,久而久之使肠胃消化功能紊乱,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胃溃疡。

制怒方法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中医认为,怒皆由气生,气和怒像两个孪生兄弟。因此,我们应学会制怒。首先遇事要学会冷静对待,因为发怒往往让人无法冷静思考问题,常造成鲁莽行事的结果。所以遇事一定要学着冷静,人在冷静的时候,大脑才可以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从而想出应对策略,将问题圆满解决。

再者,一定要将心中的怒气及时发泄出来,如果郁积越深后果就越严重。因此,心中若有不平之事,应及时向朋友倾诉,或者大声通哭一场发泄掉心中郁积之事,总之不要闷在心里,致使久郁成疾。

另外,中医还认为,肝主怒,所以在制怒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肝功能。如果是因为肝气郁结而导致发怒时,可舒肝解郁,用逍遥散进行治疗;如果是因为肝火上炎导致发怒时,可清泻肝火,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如果是因为肝阳上亢导致发怒时,可滋阴潜阳,采用镇肝熄风汤治疗。

也可以通过按摩进行制怒。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在生气后,马上按摩脚背上的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趾关节后方凹陷处),可以使上升的肝气向下疏泄,此时太冲穴位会有疼痛感,进行反复按摩一直到此穴位不再疼痛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