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古今骗术揭秘·江湖骗局
29474300000034

第34章 骗郑板桥书(2)

李生是嘉祥人,善于鼓琴。有一次,他在东郊看见有人挖到一架古琴,就用很少的钱买了下来,回来擦拭后发现有异光,按动琴弦,声音非常清列,李生高兴得像是得到了拱璧,他把古琴放到锦囊中,藏到了密室里。即使是最亲近的亲戚要看,他也不答应。有一次,新上任的中丞程某来拜访李生,李生本来就不善于交朋友,但因为是中丞先来拜访,所以他便殷勤款待。过了几天,程某又邀李生喝酒,李生再三推辞,终究难以拒绝对方的盛情而去赴宴。程某为人风雅绝俗,议论潇洒,李生很欣赏。几天后,李生很高兴地写信酬谢程某。从此两人你来我往,非常投机。早晨观花,晚上赏月,没有不在一起的时候。一天,李生在程某家做客,偶然看见有绣囊裹着琴放在案几上,便随手拨弄。程某问:“您也懂这个吗?”李生说,自己并不擅长古琴,只是非常喜欢这种乐器。程某惊讶道:“咱们认识这么长时间,怎么没听说过您有这样的绝技呢?”说完就打开火炉,烤热沉香,请李生小奏。李生从命,程某惊叹道:“您真是高手呀!我也愿意献上薄技,见笑了。”

说着鼓了一曲枟御风曲枠,其声泠泠,有绝世出尘的意味。李生被琴声倾倒了,说愿意拜程某为师。从此,两人以琴相交,情深意厚。一年中,程某把自己琴技都传给了李生,然而程某每次拜访李生,李生都拿出平常的琴,从来不肯把所藏的古琴拿出来。一天,两个人都有些醉了,程某说:“我作了一首新曲子,您愿意听听吗?”说完就为李生奏了一曲枟湘妃曲枠,幽怨若泣。李生忙称赞其高超的琴技。程某说:“遗憾的是没有好琴,如果有好琴,音调将会更美。”李生听后说:“我藏了一架古琴,是件稀世珍宝,今天遇到了知音,我怎么敢不拿出来呢?”于是他从密室中拿出琴囊,程某再鼓这架古琴,刚柔应节,工妙入神。李生听得如痴如醉,程某说:“我这点技艺真是辜负了这样的好琴啊!如果让我的妻子来鼓这架琴,倒是有一两声可以听得。”李生惊诧道:“您的妻子也精于鼓琴吗?”

程某笑道:“正是她把琴技传给我的。”李生说:“遗憾的是,您的内人在闺阁,我是没有机会听到了。”程某说:“我们为人非常开通,明天您带着琴去,让她隔着帘子为您演奏。”李生非常高兴,第二天就抱着琴去拜访程某。程某设宴迎接,席间他把琴拿进内屋,又出来坐下。一会儿,李生看见帘子内隐约有女妆,香流户外。又过了一会儿,弦声细作,李生听后不知道是哪首曲子,只觉得荡心媚骨,魂魄飞越。程某不停地劝李生喝酒,内屋的琴声又为舒缓的音调,李生神形并惑,一会儿就醉了,他想要回古琴回家休息。程某说:“您醉成这样,抱琴回去怕有危险,请您明天再来,我还让内人为您演奏。”李生觉得有道理就独自回家了。第二天,他又来程某家,程某的院子静得出奇,只有一个老头出来开门。老头说,这家人天不亮就走了,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又说让李生可以三天后再来。

三天后李生再去,在程某家等到天黑了也没有音信。他起了疑心,便把这件事告诉了县令。县令让人强行推开程某的屋子,里面已经空了,只有几个空床还在。李生失去了古琴,吃不下睡不好,就不远千里去程某的老家打探情况。程某的老家在湖南,三年前捐官做了嘉祥的中丞。李生拿着程某的姓名到他的家乡打听,原来这个地方并没有这样的人。但有人说,有个道士姓程,善于鼓琴,又传闻他有点金的法术,三年前忽然不见了,李生说的大概就是他。李生又详细地描述了程某的年龄和容貌,这也跟那个道士相符。这时,李生才恍然大悟:道士做官就是为了得到那架古琴,他跟李生交朋友时不谈音律,直接拿出琴献技,又用佳人的琴技诱惑他,前后用了三年的时间才把琴骗走。道士偏爱古琴的程度胜过李生。骗子行骗的动机有很多种,但道士的骗机还算是风雅的。

揭秘:道士得知李生有架古琴,特意买了当地的官衔,有意接近并取得他的信任,前后用了三年才把琴骗走。此骗术是借知音的身份来骗取对方的致爱之物。骗趁航少年内地河道,每日必有航船往来。载货之外兼亦附客,其中男女混杂,时有暗昧之事。谈者言有某姓少年,附航至某处,舟中先有一少妇,虽寻常装束而眉目流转,姿态动人。少年偶与之语,情愿款洽。中夜火灭,舟中客尽睡,妇暱而就焉,遂相欢好。东方将白,始各分衾。翌日舟泊岸,客纷纷收拾行囊。妇忽大呼失金簪环,欲舟人为之搜索。良久得诸少年之铺盖中,遂取以还妇而缚少年挞之。挞已解缚,少年自摒挡卧具,亦大呼谓失去银钱八十元。诸客咸呵之曰:“汝窃人物者,乃有此巨资耶?”少年泣不已。或询少年所携银钱有图记否。

少年谓均盖有某号图章。于是各人互搜身畔。至妇处,得银钱八十余枚,然并无图记。少年嘿然,不敢相认,携行李径去。

盖妇窥知少年行囊富厚,故诱与之私,及乘间窃得银洋,即暗中将图章抹去又加数元于内,俾数不相符。人虽知其意而毫无凭证,无从强指为窃。其骗术亦巧矣哉。

(白话故事)

河道上每天都有航船来往,这些航船除了载货之外也载客,其中男女混杂,时常有暧昧的事情发生。有人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位少年搭船回家,船上有一位少妇,虽然穿得很朴素但眉目流转,姿态动人。少年偶然间跟她搭话,两个人竟然谈得非常投机。晚上灯火熄灭后,船上的客人都睡了,少妇跟少年悄悄地发生了关系,天亮后才各自回去。第二天停船靠岸,客人们纷纷收拾行装。忽然少妇大叫,说自己丢失了金簪环,恳求船上的人为她搜一遍。不多会儿,大家便在少年的铺盖中找到了少妇的金簪。船上的人把金簪还给少妇,并把少年捆绑起来责打。众人打完后为他解开绳索,少年收拾自己的行装也大呼起来,说自己丢了八十元银钱。大家都呵斥他说:

“你是偷东西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钱呢?”少年大哭起来。有人问少年:“你带的银钱有记号吗?”少年说他的银钱上都盖有某票号的图章。于是大家互相搜身,搜到少妇的行囊时,找出八十多元银钱,但并没有图章。少年知道那些银钱是自己的但不敢相认,只好带着行李走了。后来有知情的人透露:少妇看见少年行囊富厚,故意引诱他,乘机偷了银钱,悄悄地把图章抹去,又往里面加了几元,使总数跟少年的银钱不符。少年虽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但没有证据,不能强行指明少妇是贼。这种骗术也是非常巧妙的啊!

揭秘:少妇得知少年行囊富厚就以色诱骗少年,乘机将金簪环放在少年的铺盖中,并偷走银钱。天明时,少妇先大呼丢失金簪,大家从少年的铺盖中找到金簪,使少年声名扫地。等少年发现银钱丢失,少妇已把银钱的图章抹去并加进去几元,少年看着自己的银钱却不敢相认。此骗术是以色相窃骗钱财。1 80骗趁轮少妇某少妇附长江轮船至某处。自住房舱,而令仆妇住于散舱内。藉省费也。俄一少年来与对门居。二人开门辄相睹。妇故有姿,少年惑焉。入夜,妇合门卧,忘未下键。少年俟人静,潜推门入。妇见之,疑为盗,正欲声呼。少年遽合门,出银元二百枚,曰:“从我则以此畀汝。今彼此皆不识姓名,为一夕之欢。明日至岸,各自东西。何害乎?”妇心动。遂从之。次日少年在己房中,忽大哭若甚惨者。船中买办及诸客并集视,诘其故。少年曰:“吾携金二百元,为吾养命之源。今忽无故失去,吾无面目可归,惟有死耳。”买办曰:“汝夜中门键乎?”

曰:“未也。”曰:“是必被盗矣。不审银元有识乎?”曰:“有之。每元咸有某钱庄印,若得之则易认也。”买办乃谓诸客曰:

“为救此人之命,愿诸君许其搜寻。”于是诸客皆出货物请验,皆无有。最后至妇房中,妇神色已变,欲验,坚不可。买办因强启其笥,则二百元完然在笥中。妇掩面大哭,少年得原银,返藏诸笥。时适轮船将抵埠,从容携行李登岸去。

(白话故事)

有位少妇搭船回家,为节省路费,她自己住在船舱中,让仆人们住在散舱里。一会儿,有一位少年在她的对舱中住了下来,两人一开门就碰面了,少年立即被少妇的姿色迷住了。当晚,少妇关门睡觉,却忘了锁门,少年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推门进去了,少妇以为是强盗,正要喊人,少年关上门拿出二百元银钱,说:“如果你从了我,这些银元就是你的了。

咱们彼此不认识,只为了一夜的欢愉,明天上岸咱们各奔东西,又有什么关系呢?”少妇心动并且从了他。第二天,少年在船舱中大哭,神情悲惨,船上的买办及客人们都围过来,问他原因。少年说:“我带的二百元银钱是我的全部积蓄啊!现在忽然不见了,我没脸再回去了,只有一死。”船上的买办说:

“你晚上锁门了吗?”少年说:“没有。”买办说:“肯定是被人偷了,你的银元有记号吗?”少年说:“有!每元上都有某钱庄的印章,如果我看见了一定认得。”于是船上的买办对船上的客人说:“为了救这个人的命,希望大家允许在船上搜寻一遍。”大家听后都拿出自己的行囊请少年检查,结果都没有。

最后到了少妇的船舱中,少妇吓得脸色苍白,大家要验她的货物,她坚决不肯,买办强行打开她的箱子,看见二百元银钱都在里面。少妇掩面大哭,少年要回了银钱,这时船到了码头,他从容地拿着行李上岸走了。

揭秘:少年骗少妇,既骗色又骗财。少年先用带有印章的银元骗得少妇美色,天明后又说丢了银元,在众目睽睽之下靠着银元上的标号,将银钱从少妇的手中取回。此骗术是以财骗色,又以欺诈的手段索回钱财。1 83骗岸上行李有儒生赴岁试者。舟抵岸,行李迁起尚未议定脚价,姑坐行李上守之。忽有衣冠而来者,对之长揖曰:“兄台何自来耶?”生忙回揖,细认,彼此皆不识。来人曰:“误矣。”揖谢不安而别。生退坐,仰跌倒地,方知行李已为人抽去。

(白话故事)

有位儒生去京城考试,船到岸后,还没商定搬运行李的价钱,他就坐在行李上守着。忽然有一个穿着华丽的人对他作揖,说:“兄台您这是刚从哪里回来呢?”儒生连忙回礼,但他仔细看了一眼对方,才发现两人并不认识。那人说:“对不起!

我认错人了。”说完就走了。儒生后退坐下,结果却摔了个仰面朝天,他才知道行李已经被人抽走了。

揭秘:两个骗子合伙骗一个人的行李。先有一人假装认错人,与儒生纠缠分散其注意力,另一人乘机把行李偷走。此骗术是以转移对方注意力为手段,窃夺其财物。购古书被骗富人詹某,胥吏子也。或讥其不学,乃出资市书。不数年所积渐富,然牙签锦轴藉以饰观,并未寓目也。同邑某羡书贾之获殊厚,乃于郡中觅得抄本书百卷,以五十金得之,冀售善价而詹竟不阅,却其书。某窘,乃商于詹之戚全某,全固稍通文墨,为詹所信任者。问某:“需价几何?”曰:“得三百金足矣。”全曰:“然则当售八百金耳。以四百金与我,尚有白金分给其司籍者。书当假我一观,缓七日来取。”某唯唯。及期,全令易一人将书去,并授其言且曰:“如我教,价可得矣。”其书詹本未阅,置而不疑。越日全至詹处,翻阅诸本,检得是书,佯诧曰:“此籍何来?”詹曰:“亦欲售者。”全曰:“索价几何?”曰:“未之问也。”全曰:“速与议价,迟恐为识者所得。”詹问:“是书何所奇?”全曰:“书成某代,素无刊板,世惟二部。一藏内府,一在民间。前朝某相国悬万金求之不得,不意今入贾人之手。”因于架上取枟四库书目枠检示詹,果如所语。詹喜曰:“余费金巨万,藏书虽充栋,恰愧无秘本。今始得矣。”未几某往取书。詹问值,某曰:“事不谐矣。此书系郡宦家藏,为其子弟所窃。昨已有人踪迹至,急欲收归,不能售也。”詹曰:“既不欲售,何来吾家?余有例,来书不售者,照价罚其半。是书价几何也?”某乞免。詹靳不许。某曰:“若此势必成讼,事将不可解矣。”时全亦在旁,从容言曰:“窃书之人,谅不敢归。今姑厚赂来人,但言无踪迹可耳。”詹令某往商,价固勿论。某再往返,始言非千金不可,全劝给八百金而成。詹既得书,全曰:“此官家书。若泄于人,必滋讼累。”

詹遂秘之。后有泄其谋者,谓:“枟书目枠本无是书,全盖阴易一页,嵌钞本名,伪撰提要以欺骗之。计亦巧矣。”

(白话故事)

富人詹某是位高官的儿子,有人讥笑他没有学识,他便出钱买书。没过几年,他所积聚起来的书就非常多了,但他的书仅仅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的,他自己并没有看过。跟他同县的一个商人羡慕书商所获的巨大利润,他就在城中找了一部一百卷的抄本,用五十两银子买了下来,希望卖个好价钱,但詹某并不把这部书放在眼里,拒绝买下。商人进退两难,就找到詹某的亲戚全某商量这件事。全某很有学问,一向被詹某所信任。全某问商人:“你想卖得什么价钱?”商人说:“能卖三百两就够了。”全某说:“如果这部书能卖到八百两银子,你就给我四百两,行吗?你这部书先借给我看一看,七天后你再来拿。”商人连连答应。七天后,全某让商人把书拿走,并告诉他说:“你必须按照我说办,你才可能得到你要的价钱。”商人又拿着这部书到了詹某家中,詹某把书放在一边,看也不看。

过了几天,全某到詹某家翻阅书籍,看见这部书,假装惊讶道:“您是从哪里得到这部书的?”詹某说:“有个人打算卖给我。”全某说:“他要多少钱?”詹某说:“还没有问呢。”全某忙说:“您要赶紧跟他谈论价钱,迟了怕会被识货的人买走。”

詹某问:“这部书有什么奇特的?”全某说:“这部书成书年代很早,向来没有印本,世间只有两部抄本,一部藏在内府,一部流在民间。前朝的一位相国悬赏万金相求却没得到,没想到今天落在书商的手里。”说着从架上取出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枠给詹某看,上面记载的果然像他所说的那样。詹某高兴地说:

“我花费了上万两银子买书,虽说藏书充栋却没有秘本,今天总算是得到了。”不久,商人去取书,詹某问起价钱,商人说:

“这事真不凑巧。这部书是一位官宦人家的藏品,被他的子弟偷出来了,昨天人家要收回,所以不能卖了。”詹某说:“既然你不想卖,为什么来我家?我这里有规矩:送来书却不卖,要照原价罚一半。这部书值多少钱?”商人乞求詹某高抬贵手,詹某还是不放。商人说:“这事不好解决,咱们只能去官府了。”当时全某正好在旁边,他对商人说:“偷书的人必定不敢回去了,你先贿赂他们,就说这部书已经找不到了。”詹某让商人去找那些人商量,暂时也没定价钱。商人跑了好几次后,说对方非得要一千两银子,全某在旁边降到八百两,双方才成交。詹某得到这部书后,全某说:“这是官家的藏书,如果让外人知道了,一定会告到官府。”于是詹某把这部书藏到了密室里。后来有泄密的人说,枟四库提要枠上根本就没有关于这部书的记载,全某悄悄地把枟书目枠中换了一页,假装说这部书是古抄本,又撰写了假的提要欺骗詹某。这种骗术也很巧妙啊!

揭秘:全某跟商人一起骗詹某,詹某本来是为了附庸风雅而买书,自然不知道书的价值。全某利用这点及詹某对他的信任行骗。全某假意抬高这部书的价值,又换了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枠中的一页,让詹某用重金买下了仅值五十两的书。此骗术是以伪造珍本书籍来骗取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