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决定了新闻媒体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形成鼓舞人们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真正地发挥耳目喉舌作用。然而,在新闻实践中,正面典型宣传报道出现的问题并不鲜见。提高新闻典型报道效益,解决出现的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走向事物的反面。真实,辩证,是避免产生问题的前提与基础
“感召力”,这是正面宣传报道尤其是正面典型报道中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没有哪个记者愿意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苍白无力。然而,透过对这些年来各类媒体上所发的一些典型报道的分析,我们则发现,一些作者过分追求轰动效应,典型被写成了“完人”,把原本一个很真实的典型弄得完美高尚反而失真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感召力的动力之源,然而,正面典型报道中的许多纰漏正是出在这个常识性的问题上。如一篇关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典型报道,写他搞研究如何如何一连多少天不睡觉,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2003年在武汉有一群学生与袁院士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学生们提及此事,赞美他痴迷于科学研究忘我工作的高尚境界,他连忙澄清:“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又如,有个典型报道,说某个学雷锋标兵,“当班长时带出了一个雷锋班,当连长时带出了一个雷锋连,当团长时又带出了一个雷锋团……”云云,典型拔得太高了,离开了他们脚下那块生长的土地,典型就成“神”了,一个典型一旦被捧到“神”的程度,就难以令人置信了。强调正面宣传报道为主,追寻典型报道的感召力,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典型还不尽“理想”、“嫩”一点、“单薄”一点,也不能去人为拔高,一切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这才是产生感召力的源泉。
二、靠贬低他人抬高典型的做法,只能弄巧成拙
我们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现象:某个先进人物在不被宣传报道前,人们对他还很佩服,很尊敬,很友好,而一经报道,马上就被疏远、被孤立,讽刺、挖苦等接踵而来。一些典型在吃足了苦头之后,见到记者就害怕,见到记者就躲着,不愿意接受采访。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在于记者报道时有意无意伤害着先进人物和他们周围的人。例如,为了写出先进人物的高尚灵魂,就在他周围勾勒出对先进人物的不理解、不信任、不配合,搞刁难、压制、讽刺、挖苦甚至打击报复等一批落后的“小人”,以此来衬托典型人物的高大形象;为褒扬一个典型集体,把周围的集体给贬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这种打击别人,抬高典型的做法,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仅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也极大地伤害了典型人物周围人们的感情,容易引起人们感情上与典型的疏远甚至对立。人民群众是成就与造就一切典型的“沃土与摇篮”,我们在典型报道中必须科学地把握好典型人物与周围人物的相互关系,既写出“红花”的艳丽动人之处,又真实地反映出绿叶的盎然生机与默默护花的风格,以防登峰造极,自酿负效应。
三、以偏概全,追求完美,只能败坏正面典型报道的名声
用美学的眼光看问题,残缺有时也是一种美。宣传报道典型,只要是真实地为典型画像,有时即使暴露了典型身上的某种缺点,不仅不会掩盖典型的光辉,反而更能使人们看到一个立体、真实、可亲可信的典型形象,从美学角度说,典型则变得更有审美价值了。
笔者在《解放军报》上读了一篇典型报道至今印象深刻。报道的这个典型7年曾取得8项科研成果,5次获得军队科技一、二、三等奖,33岁便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对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科技界的新典型,通讯中毫不遮掩地讲了“科研迷李小奇的古怪个性”。报道亮了这个科研典型的“丑”,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因为他真实、立体、血肉丰满,真实地反映了科研人员“认死理”、“脾气倔”等个性,没有搞以俊遮丑,以偏概全,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成才环境,因而产生了良好的报道效果。《宁波日报》2002年报道过一个女检察官典型,就写了她好几个并不“美丽高大”的细节,如她在机关搞的一次民意测验中,居然还有一票评她为不合格;她喜欢用爱心去关怀、帮助、感染失足与犯罪的青年,可在个别青年身上却尝到了苦果,甚至有人提醒她不要“太柔情”,把法律忘到了一边。但正因为这些“小缺点”却从不同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铁肩柔情”的女法官,她走进了人们的心田,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先进道德与母爱美德的融合,法与情的矛盾对立统一,人们从心底里喜欢她、佩服她,因而也愿意学她。不搞以俊遮丑的妙笔生花,去营造十全十美的“高大全”式的典型,是许多典型产生动人心魄魅力的奥秘之所在。保尔和张海迪都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孔繁森对第二次到西藏工作也有思想斗争,人们发现典型有缺点,不仅没有否定他的先进性,反而觉得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觉得这个人是完整的,这个典型是可信的。
四、强扭角度,牵强附会,损害典型报道典型宣传的可信性、指导性
正面典型报道所反映的人和事必须符合事物产生、发展与变化的客观规律,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就必然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效果。
有的新闻报道的组织者和作者为了达到典型宣传的“时效性”和现实指导性,对典型随意打扮,怎么漂亮就给典型穿什么衣裳,为了宣传需要,宣传报道典型时,或强扭角度,或移花接木牵强附会,这突出地表现在:有些人物与群体,某个方面的工作比较突出,是某个方面的典型,报道中却横撇竖捺,偏要将它折腾成个全面开花的典型;某人昨天是个科技创新的典型,今天又是个实践“三个代表”的典型,明天又是个扶贫帮困的典型;有的先进集体典型,事情就那点事,反映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只要新闻价值取向指向哪里,作者把老典型抓来,给它“洗漱”一番,换上一身新装,再进行一番“梳妆打扮”和“涂脂抹粉”,新典型就可以“问世”了。这样的典型报道,会带来一连串负面影响,它使典型变得虚幻,失去了真实的光泽,使经验失去应有的指导与导向作用,使成果失去应有的价值,也使典型变得难当,人们也怕当典型。
事实说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特定的质的规定性,典型也不例外,作为宣传报道典型的新闻媒体,作为对客观存在的一种能动反映,不能随意改变事物的规定性,任何人为的拔高、变角度,搞牵强附会,都是违背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唯有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进行正面典型的报道与宣传,才能避免出现负面影响,收到好的报道效果。
(原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