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下半年东南商报编委会提出了差异化竞争的策略,将国内、国际、文体新闻、专副刊做大做强。于是就把文化娱乐新闻版块做为试点,打造主流娱乐新闻品牌。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商报在宁波读者心目中的娱乐新闻品牌已初步确立。在最近商报进行的读者问卷调查中,文娱新闻版面位居读者喜爱的版面之首。
找准目标读者群体针对性地开发市场
打造品牌,首先要解决的是版面给谁看的问题。现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办报人必须据此对读者进行细分,寻找到适合自己版面的目标读者群,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潜在市场,编辑适销对路的稿件。于是,本报深入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把文娱新闻的目标读者群定为40岁以下的中青年,同时照顾其他年龄段读者。这是因为这些人所受的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他们对明星的关注度也比较高,明星逸事是他们茶余饭后聊天的热点;其次是他们对演出、影视、音像、读书有着很强的爱好;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购买力强,能吸引来更多的广告商,从而为报社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把握文娱新闻制作的度创新版面语言形式
文娱新闻做得好,就是雅俗共赏;如果做得不好,就变成了低俗。对此,作为编辑者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并把大众化和世俗化与人文品位统一起来,培养受众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既要传播信息,提供娱乐,更要在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体系上深思熟虑。报社要求在报道明星的问题上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并规定在对明星隐私披露时,一定要理性——既不侵犯名人的隐私权,又满足公共兴趣。在尊重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饱含人文关怀,还受众于主体位置,尊重受众、了解受众、引导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进行科学取舍,不一味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如李雪健身体有恙进医院治疗,可关于他已经去世的谣言,出现在网络和一些媒体上,而新华社、当地媒体及许多主流媒体并没有这个消息。于是编辑就给当地媒体打电话核实,证实李雪健还在治疗。2006年12月14日娱乐新闻版在报道《〈黄金甲〉今晚甬城上映》一文时,明确提出了此片在北美上映时被评为限制级,提醒少年儿童不宜观看,在报道新闻的同时饱含了人文关怀的内容。
对明星的一些有伤社会风化、有损社会利益的行为,报纸同样要切实履行舆论监督的功能。如2006年11月9日东南商报刊登的《炮制绯闻挑拨粉丝,娱乐圈枪手帮明星炒作》、2006年11月30日见报的《不买专辑不见面、签名不摘墨镜、助手恶对媒体,潘玮柏重庆耍大牌》,2007年4月见报的《蔡依林不肯和歌迷合唱》等对明星的不良行为进行了无情地披露。
与此同时,在图片采用上也有原则,设底线。明星穿得太少不用、抽烟的不用、印有不雅文字的不用等,因为这些图片会对青少年造成视觉污染,产生误导。如2007年4月,编辑用了一张叶一茜穿着V型衫的图片,值班总编果断将图片撤下来并说明缘由:“这张图有点暖昧,容易让读者产生联想,会弱化文章内容。”
在版式创新上,商报的核心理念就是打造视觉中心,以图片带版面,以标题带新闻,不但使报纸的形式语言与内容紧密呼应、使版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有重有轻,既有层次又不显零乱,让读者在视觉上较为舒坦、开阔。对报道内容的创新,则强调把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融合。如2006年12月8日见报的《高校“傍明星”,网友斥“堕落”,李湘也当“教授”了》,不仅从学院、李湘本人及网友的角度对新闻事件做了解读,还提出了本报的两点疑问:一是负面新闻不断的李湘能不能为人师表;二是她的专业素养够不够为学生解疑释惑。另外文章还对五种教授名称——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名誉教授、一般教授等进行了解释,让读者通过阅读增长知识。
针对一些娱乐新闻事件配上评论,亮明本报的观点,引导读者对事件本身做出正确的判断,也是创出特色的一个妙招。2006年11月27日报道《谈“天使基金”李亚鹏泪洒央视,读完这则报道,也许您也可以献上一份爱心》时,本报加了编后感言,向李亚鹏和王菲的善举表示敬意。2006年12月13日报道《宋祖德向张钰当众求爱,两个话题人物联手炒作玩出新花样》时,本报的独立评论明确指出:张钰联姻宋祖德本是臭味相投使然,如果炒作者的恶意炒作就能把电影的票房垫高,实在是对全国电影观众的侮辱。事实证明,报纸在报道娱乐新闻的同时为读者提供观点视角的这种做法,不但提升了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而且得到了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采编沟通编读互动追求独家及原创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势下,独家新闻越来越难求,在信息资源相对匾乏的宁波,要做出独家新闻需要采编岗位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中记者主动出击寻找独家原创,以及采编沟通合作是有效途径。
目前,商报编辑在上午通过搜索网站、报纸,将当天国内外发生的娱乐大事、别的媒体的重头报道浏览一遍,能够本地转化的,让记者落实;了解记者有些什么料,指导记者写稿(或放弃某稿)。当记者稿件的方向出现偏差时,编辑及时纠正,使记者始终处在采集的现场,编辑在后方及时整合。一年来,证明这样的编采沟通行之有效。如关于相声大师马季丧礼的报道。马季逝世当天,编辑在第一时间就告知了记者这个消息。不过记者搜罗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宁波和马季之间的渊源故事,无奈只好转载网稿。不过马季遗体告别当天,本报记者赶到北京。编辑在后方补充提供最新的动态消息,指导记者按送别群众的情绪为主线,表现送别群众和弟子对马季的缅怀之情。次日(2006年12月25日)见报的《数十年艺峰叠起笑洒人间鞠躬尽瘁,一刹时巨星陨落魂牵万众地恸天悲数万人泪别马季先生》等数十篇独家稿件及照片,受到读者好评。
实践表明,有效的良性互动使报纸提供的服务和读者的需求更加接近,同时提升了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度。2007年1月10日,乐坛奇才舟舟与其父亲胡厚培应邀来到东南商报热线室,通过电话、商报网络版和QQ等形式与读者交流,舟舟父亲向读者介绍了舟舟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读者反响热烈。2007年4月7日,儿童剧《丑小鸭》在逸夫大剧院演出,东南商报与主办方联合邀请300名张隘小学(民工子弟学校)孩子欣赏演出。一位读者说:“举办活动,与读者互动,既调动了读者的积极性,又拉近了与读者距离,培养了感情,效果非常好,希望贵报能把这一特点保持下去。”
(原载《宁波报业》2007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