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本草纲目》中的五色蔬果养颜经
29574100000030

第30章 枇杷果——眼睛熠熠迷煞人

《本草纲目》载“气味甘、酸、平、无毒”。

“水果美丽物语”

枇杷又名“蜜丸”、“琵琶果”,与樱桃、梅子并称为“果中三友”。枇杷柔软多汁,风味甘甜,肉质细腻,每年三四月为盛产的季节,枇杷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是营养的保健水果。成熟的枇杷味道不错,营养颇丰,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当中胡萝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为第三位。

枇杷富含纤维素、果胶、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钾、磷、铁、钙及维生素A、B、C。丰富的维生素B、胡萝卜素,具有保护视力、保持皮肤健康润泽、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的功用,其中所含的维生素B17,还是防癌的营养素呢!因此,枇杷也被称为“果之冠”,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也可预防癌症、防止老化。

中医认为,枇杷味甘、酸,性平,有润肺止咳、止渴和胃、利尿清热等功效,用于肺痿咳嗽、胸闷多痰。除果实外,枇杷叶及枇杷核也是常用的中药材,枇杷叶亦是中药的一种,以大块枇杷叶晒干入药,有清肺胃热,降气化痰的功用,常有与其他药材制成“川贝枇杷膏”。但枇杷与其他相关的植物一样,种子及新叶轻微带有毒性,生吃会释放出微量氰化物,但因其味苦,一般不会吃足以致害的分量。枇杷核则用于治疗疝气,消除水肿,利关节。

“挑出来的健康”

1、选购时,以个头大而匀称、呈倒卵形、果皮橙黄,并且茸毛完整、多汁、皮薄肉厚、无青果为佳。

2、如果放在冰箱内,会因水气过多而变黑,一般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即可。

3、因含多酚类成分,剥皮后,容易褐化变色,浸于冷水、糖水或盐水中,可防变色。

“吃出来的美丽”

酿蜜浸枇杷

原料:

枇杷24个,肥肉100克,糖冬瓜100克,甜冰肉100克,白芝麻50克,糕粉50克。

调料:白糖300克。

制作方法:

1、先将白芝麻炒香、研幼、冰肉、糖冬瓜切幼丁、加入糕粉一起搓匀成为水晶馅候用。

2、将枇杷去净皮,用刀在上面切平,去核,将水晶馅酿入枇杷肚里。用干生粉封口。

3、起镬下白猪油,将枇杷略炸一下,捞起。

4、用清水600克(1斤2两),白糖300克(6两),煮成糖水,用炖钵盛起枇杷投入糖水内,用木炭炉、文火煲之。

红色体验:

酸甜香嫩滑,别有风味。

“美容招牌餐”

豆茸酿枇杷

原料:

枇杷300克、甜豆沙150克。糖猪板油30克、松子仁10克、红樱桃7.5克。

调料:

白糖75克、糖桂花5克、淀粉15克。

制作方法:

1、削去批把顶端,剥去皮、挖去核及内膜,口朝上放入盘中。

2、将糖猪板油丁掺入豆沙中拌和,分别酿入枇杷内,再在每只枇杷口的周围插上松子仁5粒,中间缀以红樱桃末,上笼旺火蒸15分钟,取出整齐排入另一盘中。

3、锅上火放清水,加白糖,糖桂花烧沸,用水淀粉勾芡,浇在枇杷上即成。

红色体验:形似梅花,口味香甜,批粑汁多细腻,豆沙油润味美。

酿枇杷

原料:

大枇粑20颗、瓜子仁5克、百果糖料25克,细豆沙50克、蜜饯红瓜5克、糖桂花2克。

调料:

白糖100克、湿淀粉15克。

制作方法:

1、选用塘西“大红袍”枇粑,摘去柄,削个小口,底部修平,再用削扁的竹筷在小口处去核,用眉钳挖去核膜,剥去外皮,放入漏勺中,在沸水中略烫捞出,用清水漂凉,削口朝下沥干水。

2、将百果糖料、细豆沙及白糖25克拌匀后制成馅,分成刀份,分别从小口处酿入枇粑内,放在腰盘中,每颗批粑上面用瓜仁5~6片插成花瓣形,再将红瓜切末,放在小口中心作花蕊,盘子上蒸笼蒸2分钟,取出滗去水分。

3、炒锅洗净放清水150克,加白糖75克煮沸,用湿淀粉勾芡,淋在枇杷上再撤上糖桂花即成。

红色体验:

枇杷果子肉厚,甜中带酸,百果馅料清香味美,真可谓“状若金丸,食似仙果”。

冰糖枇杷

原料/辅料:

枇杷?1000克,鲜荷叶半张,樱桃?15克,豌豆25克,冰糖?250克。

制作方法:

1、枇杷剥去外皮,除去核和内筋,放入清水内浸泡(以免变色)后捞出,再放入开水锅内氽过,然后用冷水漂上。

2、食用时,在一净锅中放1000克水,并下入冰糖烧开溶化后过罗筛,将锅子洗净,倒入糖水和枇杷,烧开再装入汤盅内或用10个小碗装,撒入红樱桃和青豆即成。

美容智囊:

色彩金黄,香甜可口。

“美颜小食”

枇杷菊花粥

原料/辅料:

枇杷叶9克,菊花6克,梗米60克。

制作方法:

1、枇杷叶、菊花用布包好;

2、加水2000毫升,煎至约1500毫升,再入粳米煮粥服食。

美容智囊:

清泻肺热。

“美吃小贴士”

枇杷叶清肺化痰,梨生津止渴,大枣补气养血,蜂蜜美容养颜,莲子肉滋阴健脾。经常饮用本汁可以养颜丰肌、健体润肤、乌黑头发。

枇杷富含粗纤维及矿物元素,很有效的减肥果品。

未熟的枇杷切勿食用。

病人忌食,脾虚滑泻的人应少吃或不吃。

肺痿咳嗽、胸闷多痰、劳伤吐血者及坏血病患者尤其适合食用。

脾虚泄泻者、糖尿病患者要忌食。

杷与小麦同食易生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