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主要应推进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要有效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基本职能,必须有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作保证,将长期以来形成的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制度化。如对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参政议政的范围和渠道,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机制等,进一步形成规范的运作方式,使之成为制度。制度化就是要健全各项工作中的规章制度以及落实制度的方法、措施及步骤,逐步建立落实制度的机制,这是贯彻落实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客观需要和具体保障。规范化,是多党合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的保证。政治行为规范是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是社会政治生活秩序的基本要求。规范化是通过制度这个载体来实现的,规章、制度、章程是规范化的存在形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人民政协,政协章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等共同的行为规范。章程对政协性质、主要职能等作了明确表述,使其内容更加明确,形式不断完善,程序更加规范,是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程序化,是制度化的延伸、补充和具体化,是落实制度的重要保证。程序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地位,程序的完备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法治化程度和治理状况的重要标志。程序不仅规范着权力行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程序可以设定权力行使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对权力行使的参与、对未来的选择。长期以来,我们在制度建设中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重形式、轻操作的倾向,以至于一些好的制度因缺乏科学、规范的程序而无法操作。为此,必须增强程序意识,加强程序化建设,包括程序设置的合法性、民主性、科学性、公开性等。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三项基本要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支持,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制度化往往内含有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程序化对规范化、制度化具有独立功能,是规范化的保证、制度化的体现,而规范化是制度化、程序化的目标和外在表现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和制度保障。
二、建设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社会主义法治及其发展
法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执政方式。8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是在废除旧法律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新中国的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和许多重要的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法治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一是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是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法治首先是宪治,依法治国实际就是依宪治国;三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依法行政,执法为民,行政机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五是司法公正,为人民司法,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六是监督制约公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强化政府专门机构和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法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和践踏。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加强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82年颁布了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法治建设在普法、立法、法律实施和加强执法监督等方面全面展开,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三大把高度民主、法治完备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并提出法治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全过程。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将依法行政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实践的理论升华,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治国方式上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包括几方面的含义:第一,依法治国的实质是法治,治国的依据是宪法、法律和各项制度;第二,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体现了法治的人民性;第三,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在范围上具有广泛性;第四,依法治国的方式,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体现了法治的阶段性、秩序化要求;第五,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为民主提供保障,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法治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发挥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作用。9法治能够保证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总之,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1)健全的法治能够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增强社会活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活力的形成,与社会的整合机制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状态下,民主是能够调动所有主体积极性的社会整合方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制度化。只有依法治国,人民才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来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才能通过法定程序保证国家对重大问题的决定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只有实现了民主法律化,并且法律具备了应有的强制性权威,民主才能获得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始终充满蓬勃的创造活力。
(2)健全的法治能够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而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不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法治作保障,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有序经济,而这种秩序需要法律来确认并提供市场有效运行的各种规则和基本条件才能得以形成,比如确认、规范和巩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经济关系;提供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规则;确立及保障市场主体的地位和合法权益;解决经济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等等。因此,只有建立健全能切实得以实施的市场主体法律、市场行为法律、市场秩序法律、宏观调控法律、社会保障法律和制裁犯罪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可以说,没有法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增长,也就不能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法治。10
(3)健全的法治能够正确处理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谐社会能够运用制度和规则的力量来不断化解冲突,弥合裂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格局的变动带来了阶层的分化,社会阶层呈现出多元现象,由此带来了社会矛盾的增多和复杂化。法治以法律的规范性、强制性为特点,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确立利益主体,界定利益范围,指导利益分配,协调利益关系,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正。当社会成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恢复和修补;当社会主体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通过法律规定自其行调节或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端,从而将社会矛盾冲突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法治以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的最佳途径。只有法治才能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才能使各个阶层实现共赢共荣,公平合理地分享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支撑点。只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章可循,才能以文明、平和的方式消除社会不安全、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政治安定、社会安定、人心安定,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法治建设,实施依法治国,不仅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政治稳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法治建设现状距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一个法治国家,必须具有民主完善、保障人权、法律至上、法治完备、司法公正、制约权力、依法行政、保障权利等基本特征。面对新形势,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来看,法治建设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应该着重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努力。
(1)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治建设的基础是法律法规的完善,即国家的立法建设,没有立法,无法可依。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我们立法的领域、数量、质量等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还有差距。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将更加错综复杂,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进行协调,因此,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完善立法工作,一要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法制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建立国内统一市场的重要保证,法制不统一,就不能集中地反映国家的整体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的立法理念,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保障人权和公民权。人权原则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我们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写入宪法,意义重大而深远。要抓紧制定有关尊重、保障人权和公民权的法律法规,完善人权和公民权法律保障体系。三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质量。立法要切实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强立法工作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为立法奠定民主基础。四要对立法重点进行相应调整,更加重视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健全的社会,要善于通过法律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形成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实现立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