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和谐社会论纲
29619500000024

第24章 和谐社会的政治生态(4)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依法行政就是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依照法律履行职责权限。这不仅意味着权限法定,即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权力都来自宪法与法律的授予、确认和许可,法律以外的行政行为不受法律保护;而且意味着行为合法,即行政机关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都要符合法律精神和法律条文要求;同时要程序合法,即在行政执法、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法律规定,并贯彻信息公开等原则。此外,还要实行责任行政,即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行为如果违法,不仅其行为无效,而且要对其造成的后果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在依法治国中担负着最大量、最繁重的任务,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其执法行为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法律秩序与社会的和谐。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和人民群众法治观念的增强,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坚持宪法原则,依宪行政。各级政府出台的一切政策都要遵循宪法,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冲突;各级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活动,形成依法行政、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二要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确保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和法定职责行使权力,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合理配置行政权力,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依法界定和规范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实现政府职能的科学化、法治化。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严格行政执法。

(3)维护公平正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司法具有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就治国而言,司法是社会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就是把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纠纷和冲突,限制在法律秩序的范围之内,和平解决社会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公正原则在司法活动中转化为司法公正原则,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核心。建立和完善独立、公正、高效的司法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因此,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一要坚持司法独立行使职权。司法独立是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宪法规定的司法独立,即司法部门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国家审判权、检察权,行政机关能依法行政,监督机关能依法实行监督,不受其他组织、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干预,以便维护法律的权威,确保司法的公开和公正。司法独立必然要求司法部门与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在权限上分立,并相互制衡。司法系统要在机构设置和层级管理上完全独立,实现司法系统自下而上的建制和自上而下的管理,全面推进法律职业化建设,实现司法者的独立。同时进一步健全司法系统工作机制,使司法者权责明确,拥有实现其社会职责的社会地位、权威和尊严。二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立的政治原则,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保障,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司法改革才能稳定、有序地深入进行下去。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主要是方针、政策的领导,其目的是支持、监督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保证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实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对司法机关拥有监督权力,这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司法机关应自觉地把工作情况置于人大的监督之下,认真负责地向人大报告工作。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应以立法监督和工作监督为主,并健全和完善监督方式。

(4)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决定和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法治状态和法治水平,是法治的内在动力。如果公民法律意识强,就会崇尚法律、尊重法律,就能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因此,搞好法治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增强公民法律意识,一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法律至上是法治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制度形态和法律精神,在观念上意味着法律的权威、地位高于一切。法律至上是社会实现法治的首要标志,它不仅体现于公民的法律观念之中,更要体现于制度构建上,以确保公民法律至上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为此,要求法律在社会调整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全体公民都应严格按照法律办事,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法律对国家政治权力的配置、保障和控制,不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具有凌架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二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这是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基本途径。我国开展的全民普及法律知识教育,使法律知识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公民在掌握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法律理想,培养了法律意志与法律情感,端正了法律评价,坚定了法律信仰,因而大大提高了法律意识。在法治宣传教育中,不仅要进行法律权利的宣传教育,还要进行法律义务的宣传教育,做到在依法行使自身权利的同时,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总之,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它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等同步进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通过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科学的立法、严格的执法、公正的司法和全方位的监督,进而达到全社会普遍的守法,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形成全社会和谐共存的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培育公民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发展的基本领域

1、公民社会及其发展

公民社会是国家(或政府系统)和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的总和,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其基础和主体是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11如果说,现代政府是现代政治制度的代表,它主要通过强制机制达到社会公益的目的;现代企业是现代经济制度的代表,它主要通过志愿机制达到私益的目的,那么,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公民社会,它不以赢利为目的,不以行政命令为手段,只是为公民提供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和方式,并在团体成员的互动中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并通过沟通机制即对话、协商、平衡,来调节相关各方的关系,达到不同利益之间的协调。

公民社会具有以下的一般特征:一是非官方性,公民社会的主要载体是民间组织,公民社会以民间组织形式出现,而不代表政府或国家的立场。二是独立性,公民社会拥有自己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无论在政治上、管理上,还是在财政上,它都相对独立和自治于政府和企业,而不是完全依附于政府和企业。三是自愿性,参加公民社会的成员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因此这些组织也被称为自愿性组织。这些组织是由成员基于共同利益或信仰而自愿结成的,成员进出自由。它的兴旺发达是公民社会充满活力的标志。四是参与性,公民社会的活动主体是个人和团体,他们自主地开展活动,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满足着追求物质利益和进行交往的需求,依靠自己的理性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做出评判。五是非营利性,公民社会的利润不分配给所有者和管理者,只可用于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六是公益性,公民社会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服务于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12

这些特征决定了公民社会内含的基本价值观。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公民社会的理论基石,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基本权利。公民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它尊重公民个人的尊严和权利,认为国家和社会的存在应以保护和增进个人权利和利益为旨归,所有的政治目标都应当从人的幸福生活、全面发展出发,服务于人。多元主义——公民社会强调个人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社团组织的多元化,提倡多元、宽容、互惠与合作精神。信任与参与——以共同利益、志趣或信仰为基础的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体,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机会与途径。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强调和倡导一种互惠、信任、宽容、参与的文化,强调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公开与开放——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公开和开放,公共领域的公开和开放是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前提条件,公民社会强调和坚持公共领域的公开和开放。民主与法治——民主与法治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公民社会追求和信奉的价值观。民主与法治对公民社会的意义,在于从法律上确保公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反对国家对公民社会内部事务的随意干预,使公民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领域,确保公民社会的自主权。13

在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历程相当曲折,作为其主体的民间组织有长期的发展历史,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管理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实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上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为核心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以前的民间组织大都消失,只有少数特殊团体作为民主党派保留下来,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则作为群众组织发展起来。到20世纪60年代,社团的数量和类别都十分有限,主要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和工商联等9类群众组织,全国性社团不到100个,地方性社团只有6000个左右。14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和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民间组织开始快速增长。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对各种民间组织进行了清理和重新登记,确立了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1998年国务院对条例进行了较大修订,同时颁布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这两个条例确立了政府管理民间组织的基本框架。15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自治化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国家与社会初步分离,国家让渡了部分管理权给社会,以形成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在大部分生产、经营、民事和文化、艺术领域中,国家不再履行直接的管理职能,而把这些职能交给相关的民间组织,促使民间组织不断涌现。个人的独立地位相对加强,个人的私利在中国具有了合法性,在制度上得到了保障和鼓励。人们的利益与需求日益多样化,私人生活领域正在逐渐扩大,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界限日渐明晰,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日趋成形。

2、公民社会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政治经济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进程,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公民社会可以发挥政府和市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