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界钟》阐释了女性应该恢复的权利有六项:一、入学的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权利。金一把女子应当享受的基本权利定之为: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由等六种权利。认为权利和个人的关系,就像"空气之于天地",至关重要,决不允许任何人侵犯。一旦被侵犯,就要"竭一身之力,以战斗之"。金一主张用暴力去争女权。他认为,在当时专制政体下,女权"终不可以向圣贤君主之手乞而得焉",必"自出手腕,拼死力以争已失之权利""苟不得此权利,则虽酿四万万胞男女之脑血、心血、颈血以购之",在所不惜。其结果,争女权自然直接与反清爱国革命相联系,从而使戊戌时期含有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精神、具有改良色彩的妇女解放思想获得了民主革命意义上的升华。
《女界钟》里还提出"国民之母"概念,金一认为,家庭就是"国之雏形","汝(女性)之身天赋人权完全高尚神圣不可侵犯之身也。汝之价值千金之价值也。汝之地位国民之母之地位也。"金一虽然根据天赋人权而希望男女平等,但对女性的最终定位还是未能脱离传统的性别角色,还不能摆脱性别意识的束缚。
在《女界钟》之后,对女权问题的阐释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秋瑾的"尽与男子一样的任务",张竹君"摸索新角色"以及何震的"拒绝做女国民(拒绝在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女性解放)"等等。
张竹君(1876-1964),出身官宦,医科毕业,创办医院,开国内女界创办医院之先。辛亥革命爆发,曾组织救护队前往武昌,受到起义军及民国政府的嘉奖。其后在上海疫病流行和灾害期间,张竹君救死济危,山东饥荒,又奔赴灾区组织开展赈济工作。在一·二八和八·一三淞沪战争中,虽年事已高,仍积极参与救护工作。张竹君虽然一生为医,但与同盟会关系密切,思想进步,致力于女权运动。
与秋瑾不一样,作为医生的张竹君更注意旧有习惯对女性身体的戕害,开始摸索女性的新角色。张竹君指出女性的缠足和化妆等严重伤害了女性的身体,倡导健康自立的生活,主张"吾侪女子汲汲讲求卫生,久久从事工业,以求自强,以求自养,而去其昔日之依赖"。张竹君所说的女性自立,就是打破"倚赖之根性"。所谓"倚赖之根性",是中国女性长久以来从社会培养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她批判女性"倚赖之根性",但也没有否定女性的性别角色。她认为"女子为人群之母",不过做"母亲"不是"女权"的目的,而是女性可以获得"女权"的理由。她认为女性拥有可以做"人群之母"的特性,所以不应该依赖男性,一定要做一个自立的"人"。她不只重视母性,还重视女性个人的存在价值。
她认为打破"倚赖之根性",就可以回复"天赋人权"。回复"天赋人权"后,可以摸索不根据性别的新社会角色,通过这样的摸索,获得真正"女权"。换句话说,张竹君是以做"母亲"的女性特色作为获取"女权"的前提。作为医生的张竹君,其对于"摸索新角色"之尝试,应当具备基于自立的、根据女性自身特点下的、积极参与社会进程活动的这些因素。
何震的女权观点是"拒绝做女国民(拒绝在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女性解放)"。
何震原名何班(1885-?),字志剑,江苏仪征人,世居扬州。1904年与当时的与章太炎齐名刘师培结婚,改名何震,入上海爱国女校,后东渡日本,鼓吹无政府主义。何震根本否定建设民族国家的目的。何震说道:"数千年之世界,人治之世界也,阶级制度之世界也,故世界为男子专有之世界。今欲矫其弊,必尽废人治,实行人类平等,使世界为男女共有之世界。欲达此目的,必自女子解放始。"她这样的主张,即以女性本身来解放女性为目的,而这种女性解放,是不在国家控制下的女性解放。
显而易见,何震的主张是虚无而不可操作的,女性的生存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而存在,不能脱离国家而存在。一个不能富强独立的国家,他的百姓也不可能富强独立,无论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不能漂浮在半空中营造自己所谓理想的生活。辛亥革命前,许多女性都参加了革命活动,而当中华民国成立后,妇女也并未得到他们想得到种种权利,"男女平等"的理想并没有随着民主革命的进程而顺利实现,妇女解放的道路还很遥远漫长。
4壮烈的先驱者
在清末民初有关女性解放的倡导者中,秋瑾是独树一帜的一位,秋瑾不但跳出了固有的女性角色的定位,"尽与男子一样的任务",而且,抛头颅,洒热血,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壮烈捐躯。辛亥革命前后十几年间,像秋瑾这样的投身民主革命的女性还不少,产生了不少知名的女革命者和一批最早的妇女活动家。孙中山对此曾予以高度评价:"女界多才,其入同盟会奔走国事百折不回者,已与各省志士媲美。至若勇往从戎,同仇北伐,或投身赤十字会,不辞艰险;或慷慨助饷,鼓吹舆论,振起国民精神,更彰彰在人耳目","此次革命,女界亦与有功。"
秋瑾(1875-1907),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号竞雄,又称"鉴湖女侠",祖籍浙江绍兴。秋瑾自小生性豪爽,喜欢踢打拳脚,舞刀弄棒。后依父母之命嫁给了豪富之子王廷钧,育有一子一女。光绪二十八年春(1902年),王廷钧花钱买了一个京官,秋瑾也随之到了京城。
秋瑾住在北京时,值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她目睹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曾感慨地说:"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其身乎?"(徐自华《鉴湖女侠秋君墓表》,《秋瑾集》第184页,中华书局,1960年)后来她在《致王时泽书》中表明她在当时即已下决心献身救国事业,"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秋瑾全集笺注》第419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1904年4月,秋瑾毅然抛别一双儿女,自筹旅费到日本留学。她到东京后,先补习了日文,随后进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在此期间,她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继而又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两会都是以反抗清政府为宗旨,同年秋,她参与创办了《白话报》,并在第一期上发表《演说的好处》一文,鼓吹唤醒民众、推翻清政府统治。
不久,秋瑾参加了冯自由等组织的"洪门天地会"。年底,秋瑾回国,在上海爱国女校认识了光复会会长蔡元培,由上海返绍兴,在热诚小学校又见到徐锡麟,由徐介绍加入了光复会。1905年春,秋瑾复去日本,经黄兴介绍见到了孙中山,随后即加入了同盟会。在日本留学期间,秋瑾已经是一位很有声誉的革命活动家和宣传家。"每际大会……则抠衣登坛,多所陈说。其词悲感激切,荡人心魄。人之闻者,未尝不泣数行下,而襟袖为之渍也。"(徐自华《鉴湖女侠秋君墓表》,《秋瑾集》第184页,中华书局,1960年)
1906年春秋瑾回国,与易本羲等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回国学生。冬,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在办《中国女报》的同时,秋瑾把她的注意力投向军事方面。1906年12月,革命党人刘道一联合会党,在萍乡、浏阳、醴陵起义。光复会会员集议于上海,计划起兵响应,由秋瑾负责联络浙江会党。她回到绍兴,进入徐锡麟创办的大通学校,以大通为据点,联络金华、诸暨、义乌各地会党领袖。萍、浏、醴起义失败之后,秋瑾悲愤万分,决定在浙江举事。
1907年春,徐锡麟与秋瑾约定,拟在皖、浙两地年底定期举事。"光复军"原来定于7月6日(农历五月二十六日)起义,后改为7月19日(农历六月初十),但在6月,会党活动相继暴露,清政府大肆逮捕党人,徐锡麟于7月6日仓促起事,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不幸随即被捕遇害。秋瑾随之被捕。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日)清晨,秋瑾在绍兴城轩亭口就义,年仅33岁。
秋瑾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为了推翻黑暗的封建统治,秋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同时,秋瑾还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也留下了不朽的一页。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满江红》,《秋瑾全集笺注》第279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由于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秋瑾从小就不同于一般闺中女子,结婚以后,与满身铜臭的丈夫志不同、道不合。到北京以后,结识新派人物吴芝瑛,阅读了不少进步书籍,渐渐意识到要有一种新的生活,那就是独立、自主,要冲破封建婚姻的枷锁,要为国家做出自己的努力。而这样的理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就是自己的榜样:
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杰出。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醉摩挲长剑作《龙吟》,声悲咽。
自由香,常思爇。家国恨,何时泄?劝吾侪今日,各宜努力。振拔须思安种类,繁华莫但夸衣玦。算弓鞋三寸太无为,宜改革。(《满江红》,同上书第324页)
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首先女性要冲破旧有的束缚。不仅自己要走向独立,还要影响所有的女同胞也获得解放。秋瑾同陈撷芬等人在日本发起组织的"实行共爱会",就是希望通过这个组织,团结二万万女同胞,使女性爱国、自立、学艺、合群。共爱会是近代中国妇女首先成立的进步爱国组织,通过这个组织,秋瑾进一步实行她的妇女独立解放的主张。因"苏报案"而亡命日本的陈范携带的两名小妾,秋瑾她们帮助陈范的小妾脱离家庭、独立谋生。当陈撷芬迫于父命准备嫁给一个广东富商为妾时,秋瑾召集女留学生大会,鼓励撷芬反抗父命,迫使其父取消了这门婚事。等等。
为了进一步唤醒女性的觉悟,宣传新思想,秋瑾等在日本创办了《白话报》,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为中国妇女的解放大声疾呼。如《白话报》第2期发表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一文,就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一篇宣传男女平等的文章,该文首先揭露了女性从小生下来,就受人白眼,没长几岁,就开始缠足,嫁到婆家去,要挨打骂,文章接着说,男女原没有分别,男人是靠不了的,女子要有志气,要自己靠自己,要学习文化、要自立等等。
秋瑾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女报》,虽然出了两期就被迫停刊,但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她所宣传的主张,都达到了她那个时代的人们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她在《中国女报》发刊辞里面指出:
世界有最凄惨、最危险之二字曰:黑暗。黑暗则无是非,无闻见,无一切人间世应有之思想行为等等。……予念及此,予悄然悲,予怃然起,予乃奔走呼号于我国同胞诸姐妹,于是而有《中国女报》之设。
文章阐明了创办《中国女报》的目的:
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通全国女界声息于朝夕,为女界之总机关,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为醒狮之前驱,为文明之先导,为迷津筏,为暗室灯,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秋瑾全集笺注》第372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中国女报》第2期刊登了秋瑾的《勉女权歌》,唱出了妇女"爱自由"更要"恢复江山"的共同心声。歌词写道:
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
旧习最堪羞,女子竟同牛马偶。曙光新放文明候,独立占头筹。愿奴隶根除,知识学问历练就。责任上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同上书第341页)
秋瑾曾创作了带有自传性质的弹词《精卫石》,通过主人公逃脱封建家庭,赴日留学、参加革命后与男子并肩战斗这一生活历程,鲜明地表达了妇女解放的主张,给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妇女指明了正确的生活道路,提供了学习的楷模,这在当时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秋瑾以她短暂而悲壮的一生,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在中国妇女解放斗争史上,都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人民将永远怀念她,历史将永远记住她的英名。
和谐--女性的梦想和追求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妇女受压迫、受奴役的历史,中国妇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她们不仅从家庭走向社会,而且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方面,还是在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她们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进程进入了更加重要的阶段。男女平等已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妇女组织迅速成长,并越来越多地融入国际妇女发展和妇女运动的进程,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得到越来越多的决策者、研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认同,并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结构重组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教育、医疗、劳动就业和文化事业的改革;对基本人权特别是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普遍关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发展,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提出等等,所有这些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陆续出现的重大转变,不仅关乎男女两性的生存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性别平等进程,既为性别平等创造了条件,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构建平等和谐社会需要营造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平等和谐的文化建设应提倡男女两性的相互尊重、良性互动、和谐相处的性别关系。下面从女性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乃至恋爱、婚姻、家庭等角度对女性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剖析,希望能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发展而倡导一种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借此消除贬低女性人格和社会价值、侵犯妇女平等权利、限制妇女平等机会的不平等的性别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