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婆媳关系随想
当一个人准备结婚的时候,他或她或许就应该做好了接受对方家庭的准备,因为从婚姻开始缔结的那一刻起,法律上他们两家就有了不可断割的关系。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是一家人,那么就应该像一家人的样子,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很多人都把家比喻成避风的港湾,相对于世间的风波涌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单纯,无论是长辈对晚辈的呵护,还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尊老爱幼,而对于家庭成员来讲,更多了一层血浓于水的感情。当然,并不是说一个家庭里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就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当儿子把媳妇娶进家门的那一刻起,两个女人便因为这一个男人而有了婆媳关系。中国历史上不乏专横婆婆的故事,如《孔雀东南飞》里面的刘兰芝的婆婆,因为对媳妇不满意,硬是让儿子把妻休了。南宋著名词人陆游的母亲,因不喜欢自己的儿媳,结果硬是把一对情深似海的夫妻拆散了。那时的婆婆真让媳妇胆战心惊。如果说媳妇有朝一日能够翻身解放,那是因为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娶了媳妇,自己也当上了婆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也可以同样对自己的儿媳颐指气使了。
由于社会已不同于以往,婆媳关系之间消除了许多封建主义的专制倾向。婆媳之间不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婆媳之间平等相待,晚辈尊敬长辈,长辈爱护晚辈,使整个家庭的气氛变得更加健康和谐。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婆媳之间还是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并不是一切都已风平浪静。
从生理角度来讲,婆媳同属女性,往往同性相斥,婆媳之间多了一份挑剔甚至敌视是很自然而然的。她们往往素昧平生,连一般朋友都谈不上,只不过因为是儿子的母亲和是丈夫的妻子这层关系,她们走到了一起。但毕竟有些生分,媳妇常常被婆婆看成"外人",婆婆在媳妇眼里也有点"多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婆媳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作为母亲,在儿子成家以后,总觉得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即便是儿子一如既往地孝顺自己,也常常会因为芝麻大点儿事与儿子斤斤计较。当媳妇的也会觉得丈夫常常不顾自己的感受,偏向于自己的母亲,甚至对母亲唯命是从,不像谈恋爱时对自己百般依顺。婆婆和媳妇各自有各自的不满,但最终都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对方。
其实,话说回来,婆媳之间实际上也不存在什么多少大是大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常常是鸡毛蒜皮的一点点小事,甚至是一句话、一个脸色、一个动作也会引起激烈的冲突,闹得不可开交。致使婆婆会捶胸顿足地说"我辛辛苦苦一辈子,却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媳妇也会声泪俱下地哭诉"我嫁到你们家就没享过一天福"。
如果婆媳之间老是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那么情况就会变得越来越糟。为什么就不能彼此让着点,或者说为什么就不能相互有些忍让和体谅呢。如果婆婆和媳妇双方都能真正地为这个家作想,为全家的幸福作想,她们应当减少一些生理和心理引起的意气用事,婆婆把媳妇当女儿一样看待,媳妇把婆婆当自己的母亲看待,就会减少彼此的很多计较。即使有矛盾,也不会太往心里去,毕竟,人无完人,又何必苛求婆婆或媳妇呢?
这样的话,家就会更温暖,人对家也更依恋。
2难免"婆说婆有理"
曾阿姨无论在单位,还是在邻里,与人都相处得不错,退休在家后,与媳妇住在一处,却常常磕磕碰碰。其媳妇在单位人际关系也不错,工作积极,常被评为先进。但在家里,也感觉与婆婆不好相处,婆媳两人都为此苦恼不已。究其原因,就是两人都争强好胜,凡事都觉得自己正确,别人不对,矛盾自然就难免了。
比如曾阿姨最近就在孙子的教育上老和媳妇儿闹矛盾。小孙子已经上小学了,每天放学回来,曾阿姨总是要监督孩子做这做那,认为孩子从小就要打好基础。到了周末,媳妇总喜欢带着孩子上公园或别的地方玩,曾阿姨就觉得媳妇只知道带孩子玩,不管孩子的学习。可媳妇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么一些东西,也要适当地放松,有张有弛,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况且孩子还小,该玩的时候就要玩。可曾阿姨认为孩子玩多了就会把心玩野,就安静不下来,就不会好好学习。并且还以自己的几个孩子做例子,认为自己的儿子小时候也调皮,就是因为自己管得严、管得好,儿子今天才有出息,不然,肯定连大学都考不上。可媳妇却觉得,他们家的孩子,包括自己的丈夫都过于书生气,并不是说书生气有什么不好,而是说在当今社会中,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可曾阿姨却反驳,"连书都读不好,还能做什么"。
曾阿姨虽然很重视孙子的学习,但有的方面却很溺爱孙子。媳妇总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收拾自己东西之类的事。可曾阿姨什么也不让孩子做,认为这些事儿大人都不够做,没必要还让孩子做,别让孩子累着了。媳妇不同意,认为孩子虽然小,但要从小养成参加劳动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不要像小公子似的,什么也不干,以后长大了,一点生活能力也没有,不就成了废物了。曾阿姨却认为,这些简单劳动有谁不会?长大了,该干的时候自然会干,媳妇觉得不是会不会的问题,孩子应该具有自觉劳动的意识。媳妇不满意婆婆溺爱孩子,婆婆却觉得媳妇有些不近人情。
有一次,孩子在学校打了架,回来向奶奶哭诉,曾阿姨二话没说,就拉着孩子去找对方的家长理论,还和对方的家长吵了一架。媳妇下班以后,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对孩子说,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要学会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请老师解决。曾阿姨在一旁听着又不高兴了,说,孩子这么小,自己怎么解决,做家长的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别人欺侮呢。媳妇说,孩子之间有点打闹也是很正常的,只要没有伤着哪儿,说不定,明天上学,两个孩子又在一起玩耍了呢。曾阿姨说,你不心疼孩子,我还心疼呢。
在孩子饮食习惯的培养上,婆媳两人意见也不一致。媳妇觉得孩子什么都可以吃,没有什么吃不得的。而曾阿姨却不这么看,她觉得要给孩子吃有营养的,其他的东西最好就不要吃。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曾阿姨就非常仔细,每顿都要专门给孩子另外做饭菜,饭要煮得特别软,菜也要煮得烂熟。媳妇就觉得没有必要,说可以和大人一块儿吃就一块儿吃,一方面是嫌麻烦,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孩子的牙齿和肠胃。可曾阿姨觉得媳妇带孩子没有经验,只图省事,却不管孩子吃得舒不舒服。特别是当媳妇带孩子出去吃东西又凑巧把肚子吃坏了,这下,曾阿姨更觉得媳妇不会照顾孩子。
有一次,婆媳两人为孩子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事情是由孩子在班上做清洁引起的。快过节了,学校要组织大扫除,每个班的卫生都由每个班的学生自己做,因为是大扫除,所以还包括擦窗户之类。孙子中午回家便嚷着让奶奶给他找抹布,奶奶问用来干啥,孙子说,他们要大扫除,他们大组负责教室的窗户。曾阿姨知道孩子的教室在一楼,窗户不高,但还是需要踩上课桌才够得着。心里不禁埋怨老师,觉得这有些危险,不该让孩子来做。但又没有办法,于是决定自己到学校去帮孩子擦窗户。晚上媳妇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婆婆居然跑到学校去帮孩子做清洁,这未免太溺爱孩子了。可婆婆居然还说,幸好她去了,孩子组上的其他家长也去了的。媳妇觉得有必要和婆婆好好谈一谈。可是,婆婆觉得她没有错,要是万一孩子擦窗户时摔着了怎么办?谁负得起这个责任?媳妇觉得要让孩子逐渐学会怎么保护自己的行为安全,而不是大人去包办一切。如果那样的话,孩子永远都生活在大人庇翼之下,永远也不可能展翅飞翔。可曾阿姨觉得,媳妇纯粹是无理取闹,自己去帮孩子做一次窗户卫生,就对孩子产生那么大的不好影响了?
婆媳双方谁也说不服谁,各自按照自己觉得正确的思想和方式来教育孩子。不但弄得婆媳两人常常不愉快,连孩子也弄得无所适从,不知道听谁的好。
3善待婆婆也是善待自己
芬是个小学老师,丈夫林是个公务员。林的父亲去世得早,是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的。林从小学习成绩好,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机关做了公务员。林的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林早就有把母亲接到城里来的想法,无奈芬没有什么表示,这事就一直拖着。到芬带孩子的时候,因为芬娘家父母忙着带自己家的孙子,帮不上女儿的忙,于是,林考虑把母亲接过来,自己母亲帮着,总比外人放心吧。芬起初也不是太愿意,但考虑到带孩子花销大,请保姆不合算,所以就勉强同意让林的母亲过来。
芬第一次见着农村来的婆婆,不知怎的,总也亲热不起来,婆婆也明显感觉到媳妇对自己的生分。芬从心底里不乐意婆婆,芬觉得这个家是她和林的,和林的母亲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从结婚到现在,婆婆既没给他们一分钱,也没给过一样东西,相反,婆婆以后还要靠他们供养,芬觉得十二万分不愿意。
孩子很快满月,又很快到了百日,芬看着一天到晚忙这忙那的婆婆,心里没有感激,反而觉得婆婆不会做事。比如弄的饭菜不合自己的口味,洗的衣服似乎也没有洗干净,屋子收拾得不整洁,带孩子也不仔细,总之,对婆婆就是不满意。其实,芬的一切不满不外是源于担心婆婆在这里住久了,就不愿回农村老家了。
丈夫历来有些惧内,听老婆说了母亲诸多的不是,他也只好顺从老婆把母亲送回老家去。在母亲面前还不敢说是媳妇的主意,只说芬可以自己料理家务了,房子又太窄不方便,等以后房子大了再接母亲过来住等等。母亲当然明白媳妇的心思,也知道儿子懦弱的天性,能说什么呢,于是就神情暗淡地走了。虽然她很想带孙子,也很想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从此,母亲再也没有来过儿子这里,直到老死。
有人说,女人是男人的一所学校,好的女人会培养出好的男人,不好的女人也会培养出不好的男人。虽然不能据此判断芬就是一个坏人,但在对待老人这个问题上,不仅势利,而且自私,不仅不近情理,更有违人之常情。人都是父母生养的,不能因为母亲穷,对自己没有物质的帮助,或者因为母亲是农村妇女,没有文化,就可以对母亲不理不睬、视若路人,甚至连路人都不如。更可悲的是,林也似乎遗忘了自己是母亲生养的。芬和林都不缺知识,也不缺文化,但他们缺的是人最起码的亲情。
说实话,人人都有步入老年的那一天,试想自己也老了,动作也慢了,说话也听不清了,想干点事情也力不从心的了,也不能挣钱作贡献了,那时候儿女们也丢下你不管,离你而去,孤零零的你又作何感想呢?将心比心,善待老人,也就是善待自己。今天自己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将来儿女们也会同样报答你,也会无微不至地照顾你。想象不出你今天对老人不闻不问,甚至遗弃,将来的一天,你的儿女们会对你好到哪里去。
中华民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孟夫子早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要好好对待自己的老人,推而广之,对普天下的老人都要好好对待。不仅要好好爱护自己的孩子,推而广之,对普天下的孩子也要好好爱护。如果人人都能这样,社会就和谐美满了。孟夫子的境界虽然一般人不容易达到,但孝敬自己的父母,供养自己的老人,这应该是做儿女的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
4婆媳关系新培养
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因为演绎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一种新型的婆媳关系而备受注目,电视剧里面的媳妇毛豆豆也因此成了一种理想媳妇代表。因老公余味的父亲离婚又再婚,故毛豆豆一结婚就有两个婆婆。两个婆婆一个古怪、一个前卫,一个为难她,一个哄着她,最终豆豆以自己的真心、耐心、爱心使婆婆变成了自己的亲人,而自己也得到婆婆的无比疼爱。
一般来讲,人都是与人为善的,也没有谁非得要跟谁就是过不去。做媳妇的并不是一开始就要跟婆婆作对,当婆婆的也并不是注定要挑媳妇的刺儿。但由于婆婆与媳妇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经历不同,生活习惯脾气性格各异,比较难于沟通。加上生活在一起后,两者在家庭开支,小孩抚养,家庭管理,甚至争夺儿子(丈夫)的感情等方面常常产生冲突,双方又缺乏母女间的血缘之情,容易心存芥蒂,且不易化解。
婆媳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只要相处在一起,必定就有矛盾。
为了处理好婆媳之间的关系,首先,作为媳妇的一方,不妨把婆婆当作自己的母亲一样看待。自己的母亲无论怎样数落自己,当女儿的一般都不会往心里去的,因为知道母亲是疼自己、爱自己、是完全为自己考虑的。如果用这种态度来对待婆婆的唠叨和意见,其敌对、反感情绪肯定会大大降低。其次,要给婆婆女儿般的温暖,比如,给婆婆添置一点冬衣,过生日的时候,不忘买一些礼品,乍暖还寒的时候不忘嘘寒问暖,凡事多同婆婆商量,也多从婆婆的角度考虑,让婆婆逐渐消除对你的"外人"的看法。
作为婆婆的一方,也应该努力把"媳妇"当作女儿看待,对媳妇抱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年轻人就是年轻人么,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过得去就过去吧。千万不要想,我年轻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用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去要求媳妇,那样的话,不仅徒劳无益,也徒生烦恼。一方面是对儿媳只作宏观的要求,另一方面来讲,对于晚辈的儿子儿媳,难免会在生活的某些方面遇到困难,比如,工作太忙无暇接送孩子上学之类,作为长辈来讲,只要身体或生活条件允许,在孩子们困难的时候助他们一臂之力,孩子们定会心存感激的。
无论是晚辈的媳妇还是长辈的婆婆,她们之间倘若能以心换心,假以时日,一定会收获意外的感动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