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遇见潜意识的自己:直觉修炼课
30016500000010

第10章 “以偏概全”晕轮效应(1)

○晕轮效应正在悄悄地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

○每个男人心目中都会有女神的存在,至少,每一个男人心目中都曾经有过女神

○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其本质内容,其实就是潜意识会反复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力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相反,则会恨屋及乌。

晕轮效应的证明实验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测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被测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测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人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无独有偶,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为测试者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的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的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结果,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也论证了“晕轮效应”这个案例。尼斯贝特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漠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打分。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有的领导看到一些青年官兵的个别缺点,或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工作之余的衣着打扮看不顺眼,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而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好,就认为他思路清晰,办事果断、认真、有条理等。在教学中,一个教师对学生智力的看法很可能受学生本人相貌、举止、家庭背景以及一些无关的事情所影响。这种偏差不仅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判断,而且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晕轮效应的极端化就是推人及物了,从喜爱一个人的某个特征推及到喜爱他整个人,又进而从喜爱他这个人泛化到喜爱一切与他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爱屋及乌”。

在绩效考核中,晕轮效应意味着一个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高,就会导致他对该人所有的其他绩效要素也评价较高;反之,如果对被考核者的某一绩效要素的评价较差,则会导致他对该人所有的其他绩效要素也评价较差。

实质上,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心理弊病,评估者在员工绩效评估的过程中,把员工绩效中的某一方面甚至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某一方面看得过重,用员工的某个特性去推断其其他特性,造成“一好百好,一差百差”,以偏概全的评估偏误。当被考核者是那些对考核者表现特别友好或特别不友好时,晕轮效应是最容易发生的。

合理利用晕轮效应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因为他本人就是一副菩萨心肠,或者说,是性善论的支持者。与之相对的则是持有性恶论观点的人,认为人都是自私的,这些人则总是从恶意来判断他人的行为,即使是好事,他也会认为这是“别有用心”。此乃天性和后天的经历影响了自身的潜意识判断,他的精神状态在遇到需要辨别事物好坏的时候,会自动重复相应的潜意识,导致这种猜疑心越来越重,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展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这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附加给对方的现象,即“投射倾向”。人际知觉的投射倾向表明,人对他人的知觉包含着自己的东西,人在反映别人的时候常常也在反映着自己、而这种反映又往往是不自觉的。其实这就是开篇的时候笔者提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和解读,所以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完全不同的观感。如果你对自己的“投射倾向”不加注意,没有清醒地、理智地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没有锻炼出真诚直接的、不带有偏见的潜意识折射,就很可能制造出晕轮效应,出现各种偏见,从而影响自己的生活和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除了防止被投射倾向所误导,还要注意“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其实就是所谓“类化作用”,我们的心理会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按图索骥。比如,提起教师便想到“文质彬彬”,一说演艺圈,就觉得演员导演之间非得有点儿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而且总把商人和“唯利是图”挂起钩来,等等。这些就是我们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始于对某一类人普遍特征的归类,这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很容易产生偏差。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不同的,各如其面,而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却并非认识对象本人的事实,有时刻板印象还是由于偏见的合理化而来。因此,刻板印象与晕轮效应可以说是有不解之缘的,是导致失真的一个“误区”。我们要对他人产生确切、深刻的认识,千万别忘了人的丰富多样性,并不断地修正头脑中由于刻板印象所造成的假象。

不仅如此,刻板印象还可以和上文提到的投射倾向产生互动,产生更大的晕轮效应,这种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所打的标签,无疑是造成晕轮效应和其他各种不公平的一大原因。

再一个就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以貌取人”。这个其实非常有意思,而且生活中比比皆是。

最简单的就是国内导演们在拍电影和连续剧时候的角色人物设计,基本上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就连推理能力不强的邻居大妈都能说出一句“就×××那贼眉鼠眼的样子,后面几集肯定变成汉奸”。似乎坏人就应该有着坏人的样子,而好人基本上要不就带着一股憨厚劲,要不然就是一脸正气眉头紧锁,这其实就是最为常见的以貌取人了。

一项心理实验显示,当人们被要求在一堆他们不认识的照片中分别找出“好人”与“罪犯”时,总会受到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即表现出按外貌分类的倾向。前苏联心理学家鲍达列夫曾向72个人调查,他们是怎样理解人的外貌的。其中9人回答,方方的下巴是意志坚强的标志,宽大的前额是智慧的标志,3人认为粗硬的头发表示倔强的性格,14人认为人胖表示心地善良,2人认为肥厚的嘴唇是憨厚朴实的标志等等。这个调查结果是有趣的,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尽管这些生理特征是较为固定的或天生的,但不少人仍认为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这种“由表及里”的推断,含有很大的偏见成分。为此,只要我们在认识他人的问题上,确立不满足于表象,而注重了解对方心理、行为等深层结构,我们就能有效地摆脱外貌晕轮效应的影响。

最后一个因为晕轮效应而常常出现的现象是“循环证实”。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对他人的偏见,常会得到自动的“证实”。其本质内容,其实就是潜意识会反复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力。比如,你对某人存有怀疑之心,认为他不努力工作或者不把你当真朋友,时间一长,自然会为人所察觉。察觉之后,对方必然会产生离心和戒心。而对方这种情绪的流露,又反过来会使你深信自己当初对他的看法是正确的。这就是心理学概念中的角色互动和双向反馈。

由于一方感情的偏失,导致对方的偏失,反过来又加强了一方偏失的程度。如此循环证实,势必陷入越来越深的偏见中去,在晕轮效应的迷宫中迷而忘返。这就提醒我们,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对某个人怀有成见的时候,应当首先理智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自觉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

笔者早先去银行工作,总觉得负责带我的大堂经理故意找我的茬儿,一会儿嫌我动作慢,一会儿勒令我加班,总之搞得我对她很有成见,私底下叫她“死胖子”。而且这个晕轮效应是越来越大,我对她的印象真的是越来越差。直到后来过节,大家互发短信贺年,然后又聊了聊工作上的一些事,才觉得其实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矛盾,也没有什么利益上的冲突,晕轮效应的迷宫也就因此而解。

如果你的女神是别人种的花

每个男人心目中都会有女神的存在,至少,每一个男人心目中都曾经有过女神。这里所谓的女神,指的是那种让男性爱到非理性、狂热地步的女子,他们会狂热地把一个女子的地位上升到了凌驾于世间其他女子之上的无与伦比之境。其他人,他可以给出高分,可以承认她的魅力和美丽,但是却总能找到或多或少的不足。但是女神,则是会在故事的一开始就把男主角秒杀一万遍的神话。在她们的身上,缺点被男主角自动解说成了优点。

这种非理性、狂热的爱恋,其实就是一种加强化的潜意识,这种感觉笼罩整个人的身心,颇似神魂附体的样子。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就曾经为自己的“女神”爱到赴汤蹈火的地步,最终吃下决斗身亡的苦果。

这种女神的出现,不是真有如此完美的女性,其往往都是“晕轮效应”的作用。在心理学中,“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其他品质的现象。

我们的这位天才诗人普希金,在他的创作事业如日中天时,无数的女子迷恋他,但没有哪一位像娜塔莉娅那样使他魂不守舍。他爱上了年方十八的娜塔莉娅,在他那颗感性的心中,在被晕轮效应无限扩散的影响中,娜塔莉娅成了不可替代的完美象征。在1828年第一次求婚遭到拒绝之后,1830年普希金再次向娜塔莉娅求婚,最终实现了他抱得美人归的梦想。

其实,这桩婚姻从一开始就孕育着一颗不幸的种子。按照现代人的解释,普希金与妻子之间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对于普希金来说,诗歌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娜塔莉娅来说,诗歌如同乏味的公文一样,她根本不感兴趣。每当普希金把写好的诗作朗诵给她听时,她都会不耐烦地说:噢,你的诗歌我已经听够了,请不要再打扰我的耳朵了。

婚后的普希金,还陷入了经济上的困境。他身边这位美若天仙的妻子可不是盏省油的灯,为了满足她的虚荣心,普希金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为了维护婚后体面的生活,普希金不得不靠借贷来度日。他几乎欠身边所有人钱,酒店老板、裁缝、书商甚至他的仆人都成了他的债主,在他结婚的头四年里,他一度欠下了高达6万卢布的债务。

债务压得普希金抬不起头来,应酬使他丧失了宝贵的写作时间。他感到了精神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陷入了困境。普希金在给好友纳肖金的信中痛苦地写道:“对生活的操心使我没时间感到寂寞,我已经没有单身汉时的自由自在的用来写作的时间了。我的妻子非常时髦,这一切都需要钱。而钱我只能通过写作来获得。而写作需要幽静,单独一人……”

娜塔莉娅虽是没有什么工作的家庭主妇,但除了陪普希金睡觉、生孩子之外,其他职责一概不问。这时的普希金,依然深爱着他的妻子,他依然觉得自己的妻子是可爱的,美好的,虽然不喜欢自己的诗作是一个小小的瑕疵,但是仍然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