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智谋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30086100000054

第54章

大岗急忙打躬施礼:“不敢。可是,我认为任何犯人都应当叫他明白被判处的缘由,糊里糊涂地行刑,效果不好,再说,还有其他理由使这个小女仆受到严惩。实际上她有三条罪,要是您——尊贵的将军不反对的话,我要向她当面宣判。”

“三条罪?你编的吧?”幕府将军问道:“她还犯了什么罪?”

“我来解释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岗转向那个可怜的小女孩,严厉地说:“第一,你打碎了一个我们最伟大的德川家康将军用过的圣洁的花瓶,这是你第一条罪;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幕府将军受了原来命令的约束不得不判处你的死刑,这是被迫拿一个人的生命去抵偿一个碎花瓶的陶土,这是你的第二条罪。”幕府将军狠狠地瞪了大岗一眼,但是法官假装着没有看见,继续说:“现在,弄得全江户城的老百姓,都纷纷抱怨咱们敬爱的幕府将军随意草菅人命,把个活人的性命看得还没一把陶土值钱。这使我们伟大的幕府将军处境很难堪,这是你的第三条罪,也是最严重的一条,还有什么比将军的威望更重要的哪!?”

幕府将军脸红了,但是仍然很严厉地说:“大岗,你这是暗示我,处死这个小女仆是愚蠢的。对吧?可是已经晚了,你知道在我们的历史上,没有哪个幕府将军更改过他颁布过的刑罚。现在,在我这方面已经没有考虑的余地了,她必须被处死。”

“当然,”大岗说,“这我知道,死刑是不能更改的。”

“看来,”幕府将军接着说,“你也像她一样是有罪的。你虽然指出了我的错误,但为时太晚了。你是阻止我避免错误的谋臣,却不能使我避免错误,是不能原谅的。”

“我有罪!!”大岗非常同意将军的指责,再次深深地鞠躬,“等这个小女仆偿还了打碎的花瓶钱以后,我就宣判:把我们两个都斩首示众!”

“偿还?你这是什么意思?”幕府将军莫名其妙。

“是啊,她打碎了花瓶首先必须偿还,这是法律规定的。”大岗十分认真地说:“她和我,都因为使您受到老百姓的责难,而应当立即处死。但要立即处死,花瓶钱就不能赔了。这个小丫头在受死刑之前,必须先赔偿花瓶钱!”

幕府将军皱起眉头说:“那是非常珍贵的花瓶,至少值一百文。一个女孩哪弄那么多钱啊?”

“她一次可以少还一些,慢慢地还清啊。”大岗接着说,“一年还一文钱,直到她把花瓶钱偿还完了。然后她和我一起上断头台!”

“一年一文,”幕府将军已经明白了大岗的真意,脸上泛起笑容:“那能一百年哪!她能活得那么久嘛?”

大岗笑了:“如果您允许的话,尊贵的将军,我就叫她试试。”

幕府将军哈哈大笑起来:“好吧,那我就命令你自己也试试看,看能不能活那么长。”

妙棋

明朝时候,有一次,朝内的大臣海瑞与嘉靖皇帝下了一盘绝妙的像棋,一盘棋没下完,竟使全国老百姓的沉重赋税减去了三分。

嘉靖年间,赋税繁重,有增无减,出现了“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悲惨局面。民怨沸腾,天下不安。而嘉靖皇帝迷信道教,梦想自己长生不死,永享人间的乐趣,对老百姓的疾苦却不闻不问,并且不准呈奏议论。一些忠臣良将只好小心翼翼,缄默其口了。

刚直不阿、敢于“为民请命”的海瑞,却不能保持沉默。但又考虑到嘉靖皇帝厌恶进谏,不能直截了当地把问题摆出来,那就取巧妙的对策了。

这一天,海瑞被嘉靖皇帝召去下象棋,海瑞的棋艺是好的,但这次棋路不顺,走得很别扭,因为他心里惦记着民间的疾苦,考虑如何想法能让嘉靖皇帝减轻老百姓的田税。

“将军!”随着一声清脆的棋响,嘉靖皇帝得意地喊道。这喊声提醒了海瑞,心头不禁一亮。他开始专注在两军对峙的棋盘上。他调整布局,巧运兵力,很快转入主动。轮到他“将军”了,他叫道“‘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

嘉靖皇帝只注意海瑞的“当顶炮”了,并没听清海瑞说了句什么话。

过了一会儿,海瑞又跳了个“卧槽马”,同时一字一板地喝道:

“‘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

这一次,嘉靖皇帝听清楚了,但仍不明白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是什么意思,反倒觉得念着合乎押韵,很有意思。等到他“将军”的时候,也学海瑞的腔调高声叫道:

“‘将军’,天下钱粮减三分。”

话音未落,海瑞连忙弃棋离席,跪倒在地,说:“微臣领旨!”

嘉靖皇帝愣住了,在场侍候的太监、妃子也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皇帝问海瑞这是怎么回事。海瑞回答说:

“万岁刚才不是说‘天下钱粮减三分’吗?臣一定照办!”

封建时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科玉律,都得照办。嘉靖皇帝无奈,只好下令把全国老百姓的赋税减轻三分。

皇帝面前打赌

西特诺猜是泰国民间传说里的一个智慧人物。一天,西特诺猜回到家里,妻子对他说:“咱们今天要揭不开锅了,家里连半丹令的银子也难找到!”

西特诺猜安慰妻子说:“别担心,我有办法!”

第二天上朝之前,西特诺猜这个智多星便开始了他的计划。他对这个官员耳语几句,对那个官员嘟囔几声。然后,他痴痴呆呆地继续坐着。

这时,百官之中人声鼎沸,这个人走到那个人跟前说几句,那个人又跟另一个人说几句,官员们逐渐聚成一小堆一小堆地议论起来,而这些小堆又逐渐聚成一个大堆。原来这些官员想串通起来整一整西特诺猜,因为西特诺猜和他们每一个人都说了同样的话,这就是:

“我可以洞察你的内心,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可以说出来,真的,咱们可以打个赌!”

最后,那些官员就对西特诺猜说,他们愿意打赌,如果西特诺猜猜对了,每个人马上可以给他一丹令银子,不过,这次打赌得在皇上面前进行。

西特诺猜立刻表示同意。

打赌开始了,西特诺猜说:“我十分清楚在座的诸位尊贵大人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能把你们心里想的说出来。如果认为我说得不错,你心里想的和我说的完全一样,那就请诸位按定下的规矩,马上每人给我一丹令……”

西特诺猜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在座的诸位大人心里所想的,我了如指掌,那就是:你们的思想十分坚定,你们的整个一生都要忠于皇上,永远不会图谋背叛和造反。你们每个人是不是有这种想法?哪一位不是这样想的,请提出来!’。

文武百官听到此话,一个个浑身出汗,呆若木鸡,都不敢反驳西特诺猜的话。谁要是蠢到对这几句话提出异议,那就等于向皇上宣布自己的不忠。

因此,百官只好对西特诺猜的智慧甘拜下风,按照定下的条件,每人给他一丹令银子。

司马懿暗使杀人计

三国时,曹芳即位,为魏明帝。当时,司马懿和曹爽同执朝政。

司马懿是三朝元老,为曹家天下立下了不朽功勋,羽翼众多,在朝廷举足轻重;曹爽是先帝直系,皇亲国戚,自幼出入宫廷,很得明帝宠幸。他蓄养了五百多门客,何晏、邓扬、李胜、丁谥、毕范、桓范等六人为智囊团,参与机密大事的策划。

一天,何晏对曹爽说:“主公现如今手握军政大权,正是施展抱负的时候,可惜只是多了一重牵肘,无法专意推行,现在如不及时巩固势力的话,今后万一发生困难,恐怕就为时晚矣。”

曹爽听后,嘿嘿一笑,道:“先生之言我已明理,可司马公和我同受先帝之托,万万不可使司马公难过的。”何晏上前一步说:“难道主公不想想,令先翁(曹真)当年是给这老头气死的吗?”

曹爽听后,猛然醒悟,心想司马懿既容不得老子,哪还会把我放在眼里?随即进宫朝见魏明帝,先把司马懿称赞一番,最后奏请明帝将司马懿调做太傅。

当时朝廷编制,太傅位于三公之列,是掌管文官的。而太尉是掌管兵权的。曹爽此计,是把司马懿明升暗降,剥夺了他的兵权。

魏明帝准奏之后,兵权尽归于曹爽。曹爽大喜,立即走马换将,任命自己的弟弟曹义为中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骑将军。各管三千御林军,随便出入宫廷。又任命自己的门客何晏、邓扬、丁谥为尚书,毕范为司隶尉,李胜为何南尹户。至此,军政大权尽在曹爽掌握之下。

司马懿见此情况,推病不出,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亦在家闲闷。

曹爽大权在握后,骄横专权,气焰不可一世,渐渐连明帝都不放在眼里了。

是年秋天,李胜升调为青州刺史,曹爽叫他去司马懿处辞行,实为探听消息。

司马懿接到通报,知道是曹爽的人来访,就对两个儿子说:“这是曹爽对我不放心,派人来打探我的动静,你们回避好了。”

随后将头冠摘去,披头散发拥被坐在床上,叫侍女搀扶着,请李胜入见。

李胜进来拜见后,大吃一惊:“一向不见太傅,只知偶患小疾,谁知病到这般。今下官调做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是在南方吧,挺远的。”

李胜说:“我是去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了,说:“什么,你是从并州来的?”

李胜大声说:“是山东的青州。”

司马懿听了,说:“是从青州来的?”

李胜心想,怎么病得这么厉害?侍女告诉他,“太傅已病得耳朵都聋了。”

李胜说:“拿笔来。”随后写了给司马懿看。

司马懿仔细看了李胜递过来的纸片,笑着说:“啊,是去青州,你看我的耳朵都聋了,听不见了。”

随后,大咳,又把手指指口,侍女将他扶起,端汤碗给他喝,司马懿嘴直哆嗦,将汤泻了满床。哽咽了一会儿,司马懿示意李胜到近前来,说:“我老了,病又这么重,恐怕也活不了几天了,我的两个儿子不成器,还请先生多多训导照应,如先生见了曹大将军,千万请他多多照顾我这两个儿子。”说罢,又摔倒在床上,喘息起来。

李胜拜辞回去,来曹府将情况报与曹爽,曹爽高兴万分,说:“此人若死,我就放心了!”从此后,对司马懿再也不加防范。

司马懿等李胜走后,从床上跳下,对两个儿子说:“至此曹爽对我再无戒心了,你们要加紧习武,等待机会,我们东山再起。”

不久,魏明帝去城外拜谒祖先,满朝文武百官随行,曹爽等也一齐护驾前往。

大队人马出城后,司马懿立即召集昔日部下,举行兵变,他率领家将一马当先,令二子占领了武器库,并威胁太后,下旨封闭各城门。占领全城后,又率兵出城占据了曹爽的军营,杀死曹爽及其党羽,夺回了兵权。

让驴子“读书”

一天,纳斯雷金前去拜见塔麦兰国王,国王让他饲养马和驴。为了取悦国王,纳斯雷金大加赞扬了每一头牲口。最后,他指着一头漂亮的驴夸赞说:“多漂亮的驴啊!陛下,我敢保证,它一定能学会读书。”

“好,好!”国王说道,“我相信你的话,那么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来教会它读书吧。”纳斯雷金心里明白,要是他不能教会驴子读书,国王会怎样处置他,他稍加思索便答道:“可以,陛下。”

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纳斯雷金拿着书,牵着驴来找国王。他把一本书放在驴子面前,它就开始用舌头一页一页翻起来,突然,驴子停下来,抬起头大声嘶叫。

“哈……”国王和大臣们见了都大笑起来。接着国王好奇地问:“你怎么会让驴子念书的?”

纳斯雷金说:“陛下,是这么回事:第一次我把草放在第一页和第二页之间。只有翻开第一页才能吃到草。第二次,我把草放在第三页和第四页之间,这样,它只有翻开第三页才能吃到草。以此类推,今天书里一点草也没有放,驴子当然要恼火地大叫起来。”

火牛阵大破敌军

此计用于军事上,主要指的是诱敌深入而断其门路。首先要给对方以方便,让对方因方便而能“上楼”,而后我方撤去“楼梯”,让对方陷入困境。

战国时齐人田单曾以此计,收复齐国。

田单本是齐国安平地区一个管理市场的官,燕军攻打齐国时,田单带领全族人从安平逃到即墨城。因为即墨城守城官战死,大家看田单足智多谋,就推举田单为将,率领大家守城抗燕,并伺机反击。

田单出任将领之后,担心自己是外乡人,怕大家心不齐,就想出一个计策。他命令全城人吃饭时,一定要在院子中间设供桌,空中飞的鸟看见院子中的食物,就飞下来吃,田单就乘机说:“这是天上的神灵在帮助我们。”假借神灵来指挥全城兵士百姓抗击燕军。

田单为了坚定军心,又想出一个办法,他派人夜里偷偷来到城外散布说:“田单最怕燕军捉到齐军的俘虏,把俘虏鼻子割掉,挂在军前,那样即墨城的兵,会不战就降。”燕国人听说后,就把俘虏的齐人都割掉鼻子挂起来,即墨城中的军民见此情景,宁死也不想投降。又散布说:“田单最害怕燕人挖掉齐人的祖坟,那样齐人就会全部投降了。”燕军听说后,就挖掉即墨城外面的齐人祖坟。把死人拖出来放火烧了,守城的齐人看到了,悲痛欲绝,个个要求与燕军决战到底。

田单看到士气高昂,认为作战的时候到了。就发动士兵修筑工事,修好之后,让士兵都隐藏起来,让老弱病残和妇女登城守卫。又派使者带着收集的黄金送给燕将,告诉“齐军要投降了”。燕军一听非常高兴,开始对齐军的防备松懈下来。田单又收集了千余只耕牛,在牛的两角绑上尖刀,身上画上龙纹,把芦苇灌上油脂系在牛尾巴上,然后把城墙打开几十个大洞,趁夜黑人静之时,给牛尾巴点上火,把牛一下从洞口中全放出去。牛疼痛难忍,一窝蜂疯了似地直冲向燕军阵地,田单又命几千名壮士跟在牛后面,乘势追击,成为火牛阵。燕军惊慌失措,一下乱了阵脚,大败而逃。

结果田单率领齐人把燕军全部赶出了齐境,收复了齐国的失地,把齐襄王也从莒国接回齐都。

田单的计谋是先以假像给对方以方便,尔后使对方就犯,再用计制敌,正是上屋抽梯的做法。

李斯进宫

秦朝末年,秦二世荒淫无度,赵高助纣为虐,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丞相李斯力谏秦二世,均不见效。反而因此被赵高怀恨在心。为此,赵高决心使用上楼抽梯之计,将进谏的李斯置于死地,好实现自己位居丞相之位的梦想。

一日,李斯有恙,赵高假意前往探视。二人谈起秦二世时,赵高叹了一口气说:“甬谷关以东盗贼纷起,可皇上却大量从那里抽人服役,修建阿房宫,这不利于国家啊!”

李斯说:“作为臣子,吾等都应从国家社稷出发,多为皇上出善谋啊。”

赵高赶紧吹捧李斯:“您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又居丞相高位,敢于犯颜劝谏,可这件事,你为什么不劝劝皇上呢?”

李斯沉吟道:“我何尝不想劝谏皇上呢,可近年来,皇上连朝政都不管,身居深宫,我怎么能有机会见到他呢?”

赵高故作同慨状,说:“我虽侍候在皇上左右,可我的话皇上根本不听,只听你们当丞相的,我仔细候着,等看皇上空闲时,我一定通知您进宫求见。”

李斯说:“那全仗赵大人的一片厚意,你我为了大秦江山,当尽臣子之责。请赵大人务必见机召老夫进见皇上啊!”

可赵高离开丞相府后,再无音信,眼看边关军情紧急,李斯夜不能寐,天天在宫门口请求进见秦王。

深宫内,秦二世醉眼朦胧,怀拥美女,举杯痛饮,赵高侍候在旁,与二世同乐,殿内舞女婆娑挥袖;乐池内,笙箫婉约。

秦二世喝得兴起,走下龙床,进到舞池,与宫娥共舞。

正当秦二世玩得高兴的兴头上,赵高叫人通知李斯,对李斯说,皇上现在正有空闲,请丞相赶紧求见。

在宫门外的李斯得此口信,十分高兴,赶紧将奏章递与殿门的锦衣卫士,要求进见秦二世。

舞罢一曲的秦二世正拥着一绝色美女狂饮,闻听李斯求见,十分恼火,“丞相真败我雅兴,不见!”

锦衣卫士将奏章退与李斯,李斯仰天长叹:“老天啊,大秦江山危在旦夕!”随即闯宫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