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古代处世精典
30119400000038

第38章 处世变通学(4)

中国同样十分重视开发轿车工业这块“处女地”。1984年秋天,中国副总理李鹏访德,并专程到德国大众狼堡总部参观访问。10月10日,作为中德双方最大的合资项目,中德总理亲自出席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签字仪式。两天后,当时的中国副总理李鹏陪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出席了在上海汽车厂举行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奠基仪式,并双双为奠基石培土。

如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中国任何一条公路上,都会有奔驰着的桑塔纳轿车。经过10年的发展,上海大众已成为中国最大、年产轿车超过10万辆的轿车生产基地。可以想象,发展如此迅速的上海大众,将会给德国投资者带来多大的收益。

与战场一样,商场的“能见度”往往很低,很难预料发展前景。也正因为如此,高明的投资者会“拨开迷雾见青天”,准确地预测发展前景,然后大胆投资。一如面对中国轿车工业这块“处女地”,德国大众“乘虚而入”,继在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尼日利亚之后,毅然在中国创建了又一生产基地。“德国大众的长远目标,就是要在亚太地区取得领先地位,把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整车及零部件的主要生产基地!”

不打自倒纵敌骄妄

曹丕篡汉建魏后不几年,就一命归西,传位给太子曹睿。曹睿即位后,三朝元老司马懿被封为太尉,总领内外大军。曹睿喜欢躺在父辈创立的基业上吃老本,一当上皇帝,即在许昌、洛阳等处大兴土木,建盖宫殿,大肆搜刮民财,供他享乐,没想到荒淫过度,酿成疾病,年仅35岁,已是骨瘦如柴,奄奄一息了。为安排后事,便召宗亲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到病榻前托孤,当时太子曹芳才8岁。曹睿让司马懿拉着太子曹芳近前答话,年幼的曹芳只是抱着司马懿的脖子不放,昏昏沉沉的曹睿见此情景,顺水推舟地说道:“望司马太尉不要忘先王之托,更不要忘记幼子今口对你的相恋之情,好生辅佐!”司马懿跪在病榻前,唯唯应承,是日,曹睿便撒手而去了。当下司马懿、曹爽扶太子曹芳上皇帝位,这就是魏明帝。

辅佐幼主之初,曹爽对司马懿还算恭敬,内外遇有大事,常向司马懿请示,两方势力也就相安无事。可这曹爽年轻气盛,自恃是魏主宗亲,今又是顾命大臣,渐渐露出总揽朝政的野心。但是他知道,不扫除太尉司马懿这个最大的障碍,是很难成事的,因为兵权统统在这位司马太尉手里。于是曹爽以明帝的名义升司马懿为太傅,明是更加尊重,实际上是夺去兵权,接着又将自己的兄弟和心腹都安插在重要的职位上,第一步棋他顺利走完了。司马懿虽然被夺去兵权。但他对军队还是很有号召力的,这一点他心中有数,但目前曹爽势盛,且又一时找不到对抗的借口,于是避其锋芒,暂且忍耐,以自己年迈体衰为借口,居家“养病”。

“百足之虫,僵而不死”。曹爽以明尊暗禁的手段夺去司马懿的兵权之后,对这个有重要影响力的三朝元老,他还是放心不下,便时刻窥视着他的动静。一天,曹爽派一个将要上任名叫李胜的官员去司马懿家,以探病为名去探探虚实。司马懿一贯老谋深算,他一听就知道来访者的用意。当那个官员到司马懿的府门要求拜见司马太傅,说是前来辞行的时候,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怒气冲冲地说:“辞行,辞行,有什么好辞行的,这帮走狗只恨我们不死。”

司马懿沉声喝道:“凡事不要冲动,他们不是来探我们的虚实吗?我就不妨将计就计,装成要死的样子,让他们信以为真,放松警惕,那时我们就好见机行事了。”

于是,李胜被带进司马懿的寝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副无精打采的脸庞,双眼无神,丫环正端着碗喂粥,另一个丫环则吃力地侧扶司马懿。司马懿如同行将入木的死人,嘴唇木然不动,丫环喂进去的几口粥都顺着司马懿的嘴角流了出来,弄得被褥衣服到处是脏物,两个丫环更是手忙脚乱。

当两个丫环侍候完毕,离开寝室之后,那官员毕恭毕敬地对司马懿说:“好久没来参见太傅了,没想到竟病得如此严重。”连叫数声,司马懿才老眼微抬,有气无力地问道:“你是何人?”来人答道:“我是河南尹李胜、现在天子任命我为荆州刺史,特来向太傅拜辞。”司马懿故意装作没有听清楚,一边喘息一边应道:“并州么?君……君受屈赴任此州,它地处北方,须好好防守。”那官员见他听错了,急忙说:“我是任荆州刺史,而不是去并州。”司马懿又故意错说:“啊,你是刚刚从并州来?”李胜提高嗓门说道:“是中原的荆州阿!”司马懿装作这回算是听明白了,一边傻笑一边说道:“啊!你是刚从荆州来的?”李胜对旁边的人说道:“太傅怎么病成这等模样?”左右的人答道:“太傅病久,现在耳朵也聋了。”李胜说:“请借笔墨一用。”左右的人拿来笔墨和纸张,李胜将自己的来意写在纸上,递给司马懿看。他看后,方才断断续续地说道:“我病得耳聋眼花,看来想好转也没大希望了。你这次前去荆州,望多多保重。”说到此,又旁顾左右丫环,用手指口,装作要喝的样子,等到汤真的送到嘴边,他又抖抖索索一半进嘴,一半撒落在衣服上,还咳嗽不止,显出一副不堪疲乏的样子。李胜见司马懿病成这副模样,也无心久坐,便匆匆离去。回去就急忙向曹爽报告说:“司马懿对我赴任的地点都听不清楚,说了半天才明白。”

曹爽听罢大喜过望,连续说道:“此老要是死了,我就无忧无虑了。”于是便放松警惕,大着胆子去为所欲为了。

再说司马懿一看李胜离去,立即起身对两个儿子说:“李胜回去肯定向曹爽报告我的病情,曹爽一听也必定放松对我们的戒备,以后我们也好见机行事了。”时隔不久,他们果真借机擒杀了曹爽。

司马懿父子三人被剥夺了军权,处于守势,本以无力正面与对手争锋,可对方却还没有彻底失去对自己的戒备,在这种情势下,如果让对方看出丝毫不满和反抗的迹象,则容易引起警觉,而更加置于死地而后快。为松懈对方的戒备,免遭祸殃,最妥当的办法是极力设法制造假象,迷惑对方、麻痹对方。为达到此目的,司马懿不惜屈辱自己装作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样子,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不打自倒”的程度,不但有效地避其锋芒,而且使对方产生了劲敌已自生自灭,无须顾及的错觉,终于达到了保护自己,等待时机的目的。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进取与退避同样是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的。诚然,企业经营进取是根本的,故而企业经营者必须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要以百倍的勇气,充足的实力向强手展开竞争,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不断推出新产品,努力开拓市场,力争企业不断前进。然而,进取的道路是曲折的,有迂回也有倒退。任何企业不可能永远前进,也不可能处处前进,有进必有退,要在进中有退,退中有进,这才是成就大事者必备的品质,必须熟知的策略。这也就是说,以退为进,它也是企业经营者的一种策略,一种智谋或方法。当你所经营的产品出现市场疲软难以销售的时候,当你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或发现为另一种新产品所代替的时候,当与你的竞争对手实力对比条件悬殊难以取胜的时候,聪明的经营者,则应采取退让的方法。如经营规模的缩小,某一竞争市场的退出产品的下马等。这种退让不是消极的退让,而是为进取创造条件,是下一个进取的前奏。企业经营者如果不懂得以退为进的策略,该退而不退,则势必会在盲目前进中碰壁。

英国有一位名叫威尔逊·哈勒尔的人,60年代初来美国定居,他开办了一家制造清洁喷液的小公司,经营一种名叫“配方409”的清洁喷液。这种清洁液占据美国一定的市场,并获得专利。

美国另有一家公司——宝碱公司,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生产的“象牙肥皂”闻名全国。最近,该公司又生产出“新奇”清洁液,为了占有市场,他们展开了强有力的促销活动,采取了声势浩大的广告攻势。他们因为自己底子厚、资金充足而满怀信心地要击败哈勒尔的小公司。

哈勒尔经分析认为,对方实力雄厚,决不能正面交锋,决定暂且退让,停止促销活动,主动放弃一部分市场。同时,他又判断出:宝碱公司因为自信而不会密切注意自己的行动,于是他利用灵活多变、行动迅速的特点,与宝碱公司展开游击战。宝碱公司一见哈勒尔主动让出许多市场,觉得对方已被挤垮,便不把这个小公司放在眼里。可是,哈勒尔明里退却,暗地里却巧妙地改进“配方409”的包装、颜色来迷惑对方,同时又密切注视对方的行动。起初宝碱公司的“新奇”清洁液,经试销其销路很好,公司总部便得意洋洋,当即决定大批投放市场。当“新奇”清洁液即将大量涌入丹佛市时,借丹佛市测试市场的机会,哈勒尔突然展开了一场“削价战”,把“配方409”以优惠价大量倾销,促使爱便宜的消费者一次购足大约来年的用量,待宝碱公司“新奇”清洁液大量涌入丹佛市场时,因为消费者已购足了“配方409”,“新奇”清洁液再很难出售了。宝碱公司只好把“新奇”撤回总部。

夹缝里求生存

春秋争霸,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诸侯中的大国,它们之间争霸,是为了统率各诸侯国,以取代天子的位置;第二层次是诸侯小国中的强国,它们既是诸侯大国争取的对象,亦即大国交兵的对象,又盼望爬上大国的行列,与诸侯大国一样号令天下;第三层次就是诸侯中的小弱国,它们不仅听任大国宰割,而且小诸侯国中的强者也不时会对其进行骚扰,由于它们的弱小,在诸侯争霸中,它们往往起不了什么作用。倒是小诸侯国中的强国,对大国的争霸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求生存和发展,也是这些诸侯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宋国就是这类国家中的一个,宋国是商朝的后裔,周初时分封殷的后代微子启而立国。它地处豫、鲁、皖交界处,是中原各国通往东南吴越的交通要道,因此,一直为各大国争霸所看重,深受战争的危害。为了在大国争战的夹缝中求生存,宋国在对外政策上改变一度旗帜鲜明的做法,采取调和策略,先后两次发起弭兵会议。

公元前579年,宋国执政者华元利用同楚国令尹子重、晋国中军元帅栾书的关系,从中促成了第一次弭兵会议。当年夏天,晋、楚两国卿大夫在宋国都城西门外盟誓,盟辞上写道:“从此以后,晋楚不要以兵戎相见;必须同心同德,互相怜恤灾患。若有别的国家危害楚国,晋国要起兵讨伐;楚国对晋也是如此。两国应让聘使往来,使道路永不堵塞,并共同讨伐不朝周王的国家。谁背叛了这次盟誓,要受到神灵惩罚,国家灭亡。”这次弭兵,维持了3年的和平。

公元前546年,宋国的执政者向戍在诸侯中再次发起停战运动。他先到晋国去,找到中军元帅赵武,赵武和诸位大夫商议对策,向戍说:“战争向来使百姓遭到残害,使各国的经济蒙受损失,更是弱小国家的巨大灾难。现在有人提出了消除战争的倡议,虽然不一定能实现,但也要答应他。如果我们不答应,楚国将会答应他。到那时,楚国以此号召诸侯,我们将势必失去盟主的地位。”于是,晋国人便答应了向戍的请求。向戍又到楚国,楚国人完全赞同。接着,向戍到了齐国,齐国人开始不赞成,陈子文说:“晋楚两国已经答应,我们怎能阻挠?再说人家要消除战争,而我们不赞成,这就会使我们的百姓因抱怨而产生二心,将来还怎么能使用他们呢?”于是,齐困人也答应了向戍的建议。向戍又到秦国去征询意见,也得到了秦国的赞同。随后,各大国通知自己的属国到宋国盟会。

当年5月至7月,盟会在宋国举行,有13个诸侯国的卿大夫或君主先后到会。弭兵会召开后,在与会国之间停止了十几年的战争,尤其是晋、楚两个大国之间,在40年内没有发生军事冲突。弭兵之会对宋国乃至中原诸侯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宋国执政者发起停战倡议,发动和平攻势,实际上是为了在大国争霸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市场经济中,面对如林的强劲对手,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从夹缝中冲出去,开拓市场,开辟新路,再展宏图,不失为一种高明的谋略。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就是运用这一谋略,夺得了国际石油市场的一席之地。

1981年,国际市场需要润滑油基础油,大连石油化工公司看准这一行情,不惜工本,按照国际标准生产出8种牌号的润滑油基础油,打入国际市场后,名声大振。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激烈,油价下跌,继续坚持出口,公司将一年要亏损1100万元。面对危机,公司经理黄春萼认为,参与国际交易,我们是后起者,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要挤进去不容易,我们应想办法站住脚。如果一遇风浪就退出来,那么,想再占领市场就会更困难。他决心带领公司同仁从夹缝中冲出去。为此,他亲自到欧美一些国家做市场调查,搜集信息,寻找合伙对象,开辟新市场。

在美国北部,黄春萼找到美国著名的鲁布左尔石油公司国际销售部总经理,开门见山地说,希望你们能买我们的产品。“洋”经理说,你凭什么让我们把别的公司的产品辞掉,而买你们中国的产品?黄春萼胸有成竹地列举了大连石化公司的二大优势:第一,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保证,有很高的信誉;第二,我们可以长期合作,保证长期供货;第三,我们公司有自备码头,保证交货及时,并有良好的服务,产品资料齐备,保证信守合同。最后,黄春萼不紧不慢地告诉这位总经理,贵国莫比尔已经购买了我们的产品。

莫比尔石油公司在美国享有盛名,是世界第六大工业公司。这位经理听说莫比尔公司已购买了大连石化公司的产品,立即放下架子,同意洽谈生意,并对大连石化公司的产品作了质量评定。经检验,大连产润滑油基础油全部指标达到规定要求。他们很快向世界各地分公司发放了准予购买大连产中性油的许可证。就这样,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开辟了新的市场,中国石油产品终于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以柔克刚——太极如意法

借壳寄身龟息大法

公元617年5月,一直在韬光养晦的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见时机成熟,毅然起兵反隋。

当时东、西突厥再度强盛,太原又地处突厥骑兵经常出没袭扰的地方,为解后顾之忧,李渊用十分卑恭的口气亲自给突厥写信求和,并以厚礼相赠,希望得到援助。突厥始毕可汗却回答说,李渊必须自立为天子,突厥才会派兵马来援助。

见强大的突厥希望李渊成为天子,李渊属下将士包括文臣谋士,无不欢呼雀跃,纷纷劝李渊赶快做把龙椅,登上皇位。李渊当然也在做称皇称帝的美梦。但此时,他却异常冷静,考虑得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