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萧劲光传
30311300000045

第45章 受命组建海军(1)

一、中南海,主席当面授命

1949年10月中旬,长沙。

衡宝战役的硝烟还没有散尽,萧劲光还没有完全从战争角逐和胜利的喜悦中摆脱出来,突然接到了中央军委的电报:速进京,主席召见,有要事相商。

毛主席召见!萧劲光不由心头一热。他是1945年8月离开延安奔赴东北战场的。至时,与自己敬爱的领袖和师长已分别四年多了。握着电报,在毛泽东直接领导下战斗、生活的情景:风雨如磐中长沙初识,在中央根据地共同迎敌,陪毛泽东在宝塔夕照下漫步……一幕幕往事象电影一样出现在眼前。

要事,什么要事?萧劲光来不及细想,当天就向主持军区和省委工作的唐天际、金明等人简单交待了工作,只带着一个秘书,匆匆登上北去的列车赶赴北京。

时隔一天,萧劲光就出现在中南海颐年堂毛泽东的会客室里。

见到萧劲光,毛泽东非常高兴,紧握着他的手说:“你来得好快呀!你们教训了‘小诸葛’,仗打得不错。”毛泽东询问了湖南省、长沙市党政方面的一些情况,萧劲光个人生活方面等情况。接着毛泽东话锋一转,说:“解放全国的任务虽然还相当繁重,但是组建空军和海军的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空军的筹建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决定让刘亚楼去当司令员。现在要着手筹建海军,中央想让你来当司令员,怎么样?”

赴京的火车上,萧劲光对毛泽东召见的“要事”作了种种揣测:调回军委机关?有新的作战任务?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要自己去组建海军。因毫无思想准备,听了毛泽东的问话,萧劲光便坦率地说:“主席,我是个‘旱鸭子’,哪能当海军司令?这么多年,我就坐过五六次海船,还晕得不行。海军司令还是让别人做吧!”

对这个回答,毛泽东似乎早有预料,所以不等萧劲光讲完,他就摇头了。继而笑道:“我就看上了你这个‘旱鸭子’。让你去组织指挥,又不是让你天天出海。”沉吟了一下,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有海就要有海军。过去我国有海无防,受人欺负,我们把海军搞起来,就不怕帝国主义欺负了。再说,我们要解放台湾,也要有海军。海军一定要搞,还要搞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长的海岸线,没有海军不行!要搞海军么,总得有个人去领头。二十多年来,我们和日本鬼子打仗,和国民党反动派打仗,都是钻山沟,钻青纱帐,主要在陆地上。现在要建设海军了,派谁去当司令员啊?谁搞过海军?讲到这里,毛泽东好像有意要萧劲光思考,停下来点上一支烟,又接着讲下去:要你当海军司令,军委是经过认真研究的。我们搞海军的基础很差,现在除了起义人员带来的舰船、装备,一无所有。你做过改造旧军队的工作,有经验,也了解我们部队的传统。还有,我们搞海军要争取苏联的帮助。你留过苏,懂俄语,了解苏联部队的情况,这些都是有利的条件。

萧劲光默默地听着,知道让自己任海军司令员的事中央已经过研究,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不住地点头。最后,毛泽东嘱咐萧劲光回到长沙后,继续抓好第十二兵团和湖南军区的工作。“湘西一带匪患很重,要很好解决,这你有经验。调海军的事,等军委的正式命令。”

12月初,党中央决定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和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双重身份亲率代表团访问苏联。临行前,他在自己的书房又一次召见了萧劲光。

毛泽东首先向萧劲光询问了莫斯科的时令特点、生活习惯及苏联军队等方面的情况,接下来征求他对海军建设的意见。毛泽东说,这次出国访问,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中苏两党两国的友谊。会谈中,将商讨苏联对我国的援助问题,其中也包括海、空军的技术装备。“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见、要求,都可谈谈。”

萧劲光这次有了准备,便比较系统地谈了自己对海军创建工作的一些思考。毛泽东听了很满意,连连说:“好,好,要考虑得更细一些,一步步落实。”最后,他特别强调指出,现在世界上愿意真诚援助我们的大国只有苏联。我们要积极争取苏联的援助,在海军建设过程中,要很好向苏联海军学习。

萧劲光从北京回到长沙不久,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从广西前线返武汉,在长沙作了短暂逗留。其间,他与萧劲光进行了工作上的交谈。林彪说,关于你调海军的事,还没有最后定下来,中央领导同志有不同意见。中央也打电报征求了我们四野的意见。四野领导原打算让你留在中南地区工作,任军区司令员。现在还有两种可能,一是去海军,一是留在中南地区,具体听通知。

几天后,中央军委的电报就到了。电报是发给四野首长的,同时抄第十二兵团、湖南军区:“为统一管理指挥各地人民海军及现有舰艇,调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刘道生同志为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并允许由原兵团直属队抽调部分机构与干部,以作为海军直属机构之基础。”但萧劲光任海军司令员的命令,没有同时发出。据四野有关部门说,毛主席明确表示,要等他访苏回来最后定。

显然,毛泽东对创建海军非常重视,对海军司令员的人选十分慎重。1949年初,渡江战役尚未打响,他就指示陈毅由华野率先创建了海军部队。半年多来,虽然一边指挥打仗一边运筹建国,他却一直记挂着组建海军的问题。毛泽东出国前,就解放台湾、海军创建问题与其他中央领导、几个野战军首长进行多次交谈。到苏联后,他仍然思考着海军的筹建问题。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与苏联军界的接触、了解,毛泽东更坚定了由萧劲光任海军司令员的决心。1950年1月13日,他从莫斯科给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副主席发来电报:“可即任命萧劲光为海军司令”。据此,15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出命令:“(一)为了统一管理现有各地海军人员及舰艇,及建立人民海军,特任命萧劲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二)现在大连创办之海军学校,及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今后即直接向萧劲光司令员报告工作。”

是时,刘道生为第十二兵团暨湖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接到电令,萧劲光便与刘道生一面着手移交第十二兵团和湖南军区的工作,一面选定拟调海军工作的干部和部队。任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政委的黄克诚,热情又大度。他对萧劲光、刘道生说:“组建海军领导机关,是我军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省委、军区全力支持。你们尽管挑,需要谁就调谁去,需要抽调多少部队就抽调多少部队。”经慎重考虑,为了不致使第十二兵团、湖南军区的工作受太大影响,萧劲光决定抽调机关二分之一左右的人到海军。最重要的是科以上干部人选。萧劲光对刘道生说,懂海军的没有,就选文化稍高点的吧!黄克诚说到做到,凡是萧劲光他们选定的,全都同意。选调工作进展顺利,干部名单也定下来了。考虑到建设海军需要大量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萧劲光决定在长沙征召一批青年学生参军。于是,在湖南军区大门口挂起了“海军司令部招兵处”的大牌子,并在市内多处贴出告示。一时间,前来看告示探根底的,报名参军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1月底,萧劲光向黄克诚等移交了第十二兵团、湖南军区及省、市的工作,把随调部队工作交刘道生处理,带领着第十二兵团供管处长景宜亭等数十人,先行离开长沙。

二、一个全新的课题

旧历年底的长沙火车站,薄雾笼罩,冷风嗖嗖。但依然人头攒动,出站、进站的人络绎不绝。

马上要过年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春节啊!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罢,进京的列车缓缓开动。萧劲光望着车窗外接续闪过的楼房、街道,感情是复杂的。

故乡熟土,浓浓的乡音,风雨战火一别将近30年,而今刚刚返回,却又要匆匆离去了。和平解放的长沙,剿匪、清霸,建章立制,有多少工作要做啊!按说,还应该回一趟赵州港,向年近古稀的大嫂告别。那些年来,照顾母亲,张罗一家老小的生活,都是大嫂在操劳。大哥不在了,在自己鼓励下从延安回湖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侄儿,一年前被国民党杀害。大嫂太累、太难了!而这次到长沙近半年的时间,却仅与大嫂匆匆见了一面。原想能与大嫂一起过个春节的……战事急需海军,新中国急需海军!而自己,这主席亲自授命的海军司令员,对海军还一无所知——迄今为止的几十年里,除当年在苏联留学时到波罗的海舰队的军舰上参观过一次训练外,与海军再没有任何接触。海军部队到底应由哪些兵种组成?海军需要哪些武器装备?外国海军的现实状况如何?海军的战略战术原则是什么?组建海军应该先从哪里入手……一个全新的课题!尤其眼下,时间紧迫又无基础条件……无论如何不能耽搁了!

火车到武汉,萧劲光下车了。在这里的长江江面上,分散停泊着几十艘大大小小的舰艇。它们是华东军区海军主要的战斗力量。因为台湾国民党空军不时派飞机到东南沿海轰炸,海军舰艇撤到了这里。时间紧迫,不能按部就班。海军领导机关的工作机构八字还没一撇,司令员先下部队了———萧劲光决定由景宜亭带人先行进京,自己留下看看部队,在这里做点调查研究。若干年后,萧劲光曾开怀地笑道:我这个海军司令上任是先到基层,在军舰上报到的。

在武汉江面上停泊的舰艇,有护航舰、炮舰、登陆舰和各种小艇,总计30多艘,建制上是2个舰大队(后改称支队),即第一、第二舰大队。萧劲光在大队负责人萧平、陈绍海的陪同下看望了舰上的官兵,听舰、艇长介绍了舰艇性能、武器装备、人员编制等情况,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大家对当海军的想法。显而易见,我们现有的舰艇老、旧、性能差,但官兵们的精神面貌、工作热情是令人鼓舞的。萧劲光在舰艇上一边看一边与官兵们交谈,一边思考着下一步工作。他在武汉待了十多天,2月中旬方抵达北京。

这时,先行到达北京的景宜亭等人已经有点着急了。行前萧劲光明确交待,先遣人员分为三个组,两个组分别去青岛、天津,大部分留在北京找房子,接待各地陆续调来的部队,着手准备成立海军领导机关的事宜。然而,成立什么样的机关?主要力量放在哪里?大家谁都无数,准备工作自然也无从下手。

这正是萧劲光多日来一直在反复考虑的两个问题:其一,海军是一个军种,还是一个兵种?海军机关是一个战略决策单位,还是军委、总参谋部的一个业务部门?其二,海军机关设在哪里?是设在北京,还是设在沿海的某一个城市?

对这两个问题当时有分歧。有人认为,海军只是一个兵种,没有必要成立单独的领导机关,只要成立一个数十人的班子,作为总参谋部的一个业务部门就可以了。至于驻地,有人主张设在北京,认为这样便于军委内部协调工作;也有人认为海军机关应该靠近海,可以设在天津、青岛或沿海其他城市。

萧劲光是善于动脑的。他深深懂得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海军建设全局和今后的长远发展,绝不可轻易下决心。他首先找来资料,分析研究了苏联和美国海军的情况,并与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道生等领导几次商讨,统一认识。尔后,萧劲光亲自到总参谋部向代总参谋长聂荣臻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世界上的大国,苏联、美国的海军都有独立的体系和领导机构,他们的领导机构都设在本国的首都。中国也是大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辽阔的海域。从新中国海军肩负的使命和长远发展考虑,海军应该是一个军种而不能是一个兵种,海军机关应该是一个机构健全的战略决策单位,而不能只是军委、总参谋部的一个业务部门。从海军本身的业务范围来说,海军的使命、装备建设与政务院的诸多部门,如外交、交通、水产、科委及许多工业部门,都有密切关联。为方便联系,及时洽商、解决问题,海军机关也应该设在北京。

聂荣臻非常重视萧劲光的意见。鉴于问题的重大和毛泽东对海军组建工作的关心,他专门往莫斯科挂长途电话,向尚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汇报了萧劲光的意见。毛泽东明确回答:萧劲光意见是对的。海军是一个军种,海军机关是一个战略决策机构,应单独成立司令部。关于海军机关的驻地,毛泽东不容质疑地说,当然要设在北京。

聂荣臻及时向萧劲光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这样,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明确下来,筹建海军领导机关的工作便逐步展开。

1950年3月初,毛泽东结束了历时两个多月的访苏回到北京。萧劲光向毛泽东电话问候的同时,提出“请主席安排时间,汇报海军筹建工作”。毛泽东欣然回答:既然时间紧迫,那你就来吧!

3月中旬,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听取了萧劲光关于海军筹建工作的详细汇报。

萧劲光首先汇报了自己对海军机关机构设立和驻地的考虑,接着又介绍了筹建工作的进展情况。谈到房子问题,萧劲光半开玩笑地说:“主席,我现在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连个立足的地方也没有哇!”毛泽东当即问道,“你们机关有多少人?”

萧劲光回答:“司、政、后、卫,几个大部加在一起,900人。”

毛泽东说:“人不多嘛。海军是个战略决策机构,要设在北京,要有长期打算。没房子,可以自己盖。这样吧,你们写个报告,我来批钱。”

没有房子,在当时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至时,北京已解放一年多,原有的公房差不多全被先进城的部队和党政机关住满了。萧劲光带领人员从湖南来到北京后,便与从其他地方调来参加海军组建工作的人一起,租住在前门外一带的便宜客栈和民房里。至于办公地点,更为分散:一部分人驻在麻线胡同,一部分人驻在西观音寺,一部分人驻在东四(海军机关组建后,这几个地方分别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驻地),工作十分不便。毛泽东批经费后,先是在贡院东街一块不大的空地上建了两栋小楼作为办公地点,1953年以后,才请梁思成教授,主持设计建造了至今尚在沿用的海军机关办公楼。之后,以此为基础,陆续建成了在公主坟西南侧现在的海军大院。

三、海军机关成立“大典”如是举行

1950年2月底前后,调海军机关的第一批部队陆续抵京报到。

他们是,第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司令部(含通信队)380人,政治部(含宣传队)266人,兵团卫生科及供管处全部314人,军政干校700人。此外还有警卫团两个步兵团、一个机炮连。机关部队加在一起,总共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