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军军事训练要规范化、制度化
1952年初萧劲光就开始考虑在部队进行正规化军事训练的问题。
5月15日至25日,海军召开了成立以来第一次军事训练会议。由于临时决定萧劲光率团去苏联访问,会议由副司令员王宏坤主持。出席会议人员为各军区海军、基地、水警区的司令员和各舰队、海岸炮兵、防空兵等部队的首长,计五十余人。会上,按照既定部署,王宏坤代替萧劲光作了《有关海军建设的六个问题》的报告,总结了海军成立三年来部队军事训练的情况;海军参谋长周希汉传达、介绍了《关于一九五二年下半年海军军事教育训练计划》;邀请苏联专家到会,向大家讲授了关于海军正规化军事训练的内容、步骤、考核等七个方面内容的课程。会议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对海军各兵种训练适用的大纲、教材进行了调整、补充,对正规化训练的方针、原则、实施规程作了具体规定。考虑到部队组建早晚不一、军事素质基础不同,会议明确提出,各部队在训练中既要坚持原则,以训练大纲为依据进行系统连贯的训练,打牢基础,稳步前进,又要有灵活性,从本单位担负作战任务的实际出发,需要什么就先学什么,以适应作战、巡逻的急需。要逐步实现从突击训练向正规化训练转变。副总参谋长粟裕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指示。他充分肯定了海军关于开展正规化训练的做法,要求各级党委、首长加强领导,“把学习技术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迅速提高海军建设水平,担负起保卫海防的使命。
此次会后,海军各大单位都分头召开会议,总结了几年来部队军事训练工作的经验教训,系统地学习了相关的条令条例,探讨了实施正规化训练的步骤方法,为开展正规化训练进行了探索,做了准备。
同年12月,军委召开全军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联席会议,研究了部队在大规模文化教育结束后开展正规化军事训练的问题。为了贯彻这次会议精神,海军党委于1953年1月10日至27日召开了扩大会议。会上,萧劲光以《克服官僚主义作风,为建设一支海上战斗力量而奋斗》为题,作了报告。要求各级党委积极组织海军可以参战的力量,进行战斗训练,配合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和沿海兄弟部队,粉碎敌人可能的登陆进攻;军事训练要按照计划要求达到一定战术标准,按部就班,保持不间断。学校应贯彻以教学为中心,以技术学习为重点,但又必须保证政治教育计划的完成。报告明确要求海军各部队,除担负作战任务和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单位,均从当年6月份起开始进行正规化军事训练。会后,海军颁发了统一的军事训练计划,下发了《正规化训练动员令》。
关于正规化训练的指导思想,海军关于军事训练的文件中作了全面准确的表述: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学习苏联海军的先进经验,按照训练大纲、教范的规定,对部队进行系统、全面的业务技术训练,使官兵牢固掌握海军技术业务知识,学会单独和联合作战,达到业务技术、战术熟练和合乎实战的要求,胜利完成所担负的战斗任务。其具体标准、要求,即达到毛泽东亲自倡导的“五统四性”:统一的指挥、统一的编制、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加强组织性、纪律性、计划性、准确性。
各兵种部队正规化训练的内容,在训练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改、补充,日趋科学、完善。舰艇部队训练,按教范规定分为三大类,即共同科目、专业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所谓共同科目训练,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全体舰员掌握条令、条例、规章,以及损害管制、轻潜水、防化学武器、伪装、侦察、轻武器射击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所谓专业技术训练,就是通过教学和操作,使舰上航海、枪炮、水中兵器、通信、机电、雷达声纳和帆缆等各部门熟练掌握本部门的专业知识技能。战术训练,则主要是掌握战术理论原则和单舰(艇)、编队战术,及兵种合同战术;飞行部队训练的内容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两部分。通过理论教学,使飞行人员掌握空气动力学、空中领航学、空中射击学、航空气象学,及航空技术装备的构造、性能、工作原理,部队的作战方针、战术原则、兵种知识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主要是掌握驾驶和战斗技术,侦察、空战、空运、空中指挥,以及各机种之间、空地、空海之间的协同作战的战术技能;海岸炮、防空兵等兵种的训练大纲,也对正规化训练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在训练实施中,各兵种的训练内容根据本部队的军事基础和实际条件,分为若干个科目进行。如水面舰艇,从基础到专业训练通常分六个科目:第一科目为“战斗与日常的各种部署”,第二科目“单舰航行准备”,第三科目“单舰航行”,第四科目“单舰的炮火使用”,第五科目“编队航行与装备使用”,第六科目“多兵种合练与演习”。随后,根据情况增加训练难度。
关于军事训练的组织领导,经过在实践中改进、加强,也逐步形成了党委有人管,机关有人抓,落实有保障的比较科学的机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后,萧劲光在1956年12月海军军训会议上把对军事训练组织领导要求具体归纳为六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党委领导,首长分工。党委对训练的领导首先是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来保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这个方针的贯彻,其次是控制训练中各个环节和保持重点。支队以下部队的领导干部,主要是管作战和训练。有些支队的领导干部和高级机关的领导干部一样,分工很细致,司令员、参谋长可以分工不管训练而去管旁的工作,这真是天下奇闻!这等于司令员、参谋长在战斗中不去指挥战斗一样。我认为支队司令员和参谋长负责训练是责无旁贷的,应该在党委的领导下,把这个工作认真负责地管起来。今年政治部提出政治领导干部中一定要有一个人参加军训的领导工作,这种做法很好。今年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的结合是好的,特别是开展了技术能手运动,在练兵中实行了群众路线,对训练推动很大,这是我军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第二个环节是健全训练部门对训练的组织领导。训练部门是组织计划和具体实施训练的事业机关,必须加强。
第三个环节是发挥各级业务长的作用,健全业务长的工作制度。业务长是组织军事训练的重要力量,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有力助手。如果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就会使训练受到损失。
第四个环节是有计划地培养舰艇长。舰艇长一般在二、三年内不调动。如果确有调动的必要,必须经过舰队(基地)以上党委专案通过(航空兵根据这个原则确定)。海军的基本单位是舰艇,舰艇长是我们的最基层干部。舰艇长好,部队战斗力就强,训练也会搞得好。这不但是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且是我们建军的环节。
第五个环节是在舰艇的主要部门中保持一定比例的专业军士。舰艇上一些专业兵对舰艇技术的操纵使用,对训练新舰员有很重要的作用。应该有计划地保留一些人作为专业军士,适当地解决其待遇及生活问题,使他们较长期地在军舰上工作。
第六个环节是老兵复员和新兵补充不能超过一定比例。不能使部队因补充新兵过多而不得不从头开始训练,在原地踏步。
此外,对军事训练在军、政、文等全部时间中所占比例,物资、经费保障等,海军也都按照军委的要求,结合海军部队的实际情况,作了具体规定和部署。一般情况下,海军主要作战部队的训练时间均占整个时间的50%~60%。
1954年12月,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讨论研究实行三大制度(义务兵役制、军衔制和军官薪金制)、全国军区划分、部队军事训练等问题。彭德怀副主席在总结讲话中提出,搞好军事训练要实行“六个结合”:训与练相结合、平时训练与战斗任务相结合、军事训练与干部平时担任的任务相结合、军事训练与军事指挥相结合、军事训练与武器装备的保养相结合、军事训练与执行条令相结合。同时提出,鉴于部队作战任务逐年减少的实际情况,“今后要以部队训练成绩的优劣,作为评定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标准”。为贯彻会议精神,海军党委于1955年1月15日至18日召开了扩大会议。萧劲光在总结讲话中重点强调、阐释了彭德怀关于军事训练的指示:“今后我们就这样办。部队训练得好,战斗力就强,部队训练得不好,战斗力就弱。对于干部来说,也是如此”,今后“以部队训练成绩的优劣作为评定部队战斗力的标准。同样,以干部本人学习和领导部属军事训练成绩的优劣,作为评定干部的基本标准。”
经过两年多的正规化训练,到1955年底,海军部队军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通过不断修改、完善,海军关于正规化训练的制度规范也基本形成,为海军发展壮大、战斗力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以军事训练为中心
海军部队开展正规化训练后,萧劲光提出了一个新口号:“以军事训练为中心”。为了引起部队的注意和重视,他多次强调这一观点。1954年6月,海军举办高级干部集训班时,萧劲光在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以军事训练为中心’,这是我们的工作方针,要写入我们的文件。政治工作、后勤工作,部队各项工作,战争时期以保证作战为中心,在平时则应以保证军事训练为中心。”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海军各级党委、机关都高度重视训练工作,自觉围绕着军事训练这个中心,分配资源,部署工作,竭尽全力为部队军事训练的开展发挥服务保障作用。
1956年,全海军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的培养“三手”活动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和国民经济的恢复,至1956年,海军装备建设有了很大改善。这一年,海军部队接收新造舰艇62艘。其中,有中国自造的,也有从苏联进口半成品组装的。一年列编这么多舰艇,对海上战斗力建设来说,无疑是大好事。但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就是缺乏大批专业技术骨干。同时,航空兵、炮兵部队的装备也增加不少,也急需大量技术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列编舰艇尽快形成战斗力,在萧劲光提议下,海军党委决定,年内海军部队要以开展“创造技术能手”活动为中心,掀起学技术的高潮。同年3月30日,海军司令部、政治部按照党委决定,发出了《关于开展培养“海军技术能手”运动的联合指示》。《联合指示》在阐述了此次活动重大意义的基础上,要求海军部队在当年训练年度内培养出三万名“技术能手”(在院校、机关等单位,为“优秀学员”、“先进工作者”)。后来,根据总政关于创造优等射手和技术能手的指示,海军在“技术能手”训练中又增加了“神枪手”、“神炮手”的内容,合在一起,统称“三手运动”。
《联合指示》发出后,从上到下,各级机关、部队都迅速行动起来。海军政治部发出《致全海军青年的信》,号召全体青年用全部的智慧和力量,掌握技术,把海军建设事业更加迅速地推向前进。部队师、团单位都召开了军人大会或军人代表大会,动员广大官兵努力学习技术,争当“技术能手”;海军司令部、海军政治部有关部门组织人研究制定了“技术能手”(“三手”)的具体条件和评定办法;海军后勤部门、装备部门,也都从各自职能出发,想方设法为“三手运动”开展提供装备、物资保障。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广大官兵积极参与,海军“三手”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官兵业务技术水平普遍有了长足进步。翌年2月,海军召开军事训练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海军政治部主任段德彰对“三手”活动作了总结。他在报告中说:去年海军部队涌现出技术能手、优秀学员、先进工作者等总计近三万名,达到了海军党委年初的要求。同时,促进了训练任务的完成,提高了训练质量,基本上满足了新建部队对技术骨干的需求。
在开展“三手”活动的基础上,1958年,海军部队又普遍开展了“一专多能”和“技术全能”活动。使舰艇部队的许多干部、战士做到了“战位全能”、“专业全能”、“舱室全能”、“部门全能”。政工干部能组织军事训练,军事干部会做政治工作。彼此之间战时、平时执行任务、训练、值更,可以互相替代。
为了保障军事训练的顺利进行,海司海道测量部(航海保证部)等单位也开动脑筋,做了大量工作。到1956年,共完成水深测图125幅,出版各种海图359幅,对全国重要的港湾、锚地和航道均进行了初步测量和检测,为海军作战、训练和交通运输提供了可靠的航行保障资料,其中许多资料,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萧劲光坚持强调海军部队建设“以军事训练为中心”,海军机关各部门齐心协力抓训练,海军军事训练工作一直比较好,部队军事素质提高是快的。虽然在1960年前后在全军范围内进行的先是“反教条主义”后是“突出政治”的运动中,海军军事训练也受到了干扰冲击,但由于萧劲光和海军党委作了一定抵制,“文化大革命”前海军部队军事训练总体上是好的,较好地完成了海上、海空作战任务。在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和全军大比武运动中,海军部队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三、军事训练的最高形式
随着部队正规化训练的全面开展,萧劲光提出了举行实兵演习的课题。他在多次会议上讲到: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怎样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这是个新课题。我看第一位的是扎扎实实搞好部队技术、战术基础训练。在此之后,便是组织多兵种实施综合演练,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进行实兵演习。二战后的战争实践告诉我们,现代海战都是在海空、水面、水下三度空间进行,多兵种合同作战。所以,海上防御也必须是立体防御。他认为,有战术背景的实兵演习既是战术技术基础训练的深化和提高,又是对战术技术训练、官兵军事素质、实战能力的检查考核,是军事训练的最高形式。同时,也是正规化训练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