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萧劲光传
30311300000009

第9章 初到中央革命根据地(1)

一、进入闽西苏区

1930年初秋,萧劲光经过一个多月的车船劳顿到达上海。三年过去,上海依然一片白色恐怖,危机四伏,特务如织。他和妻子朱仲芷住进地处法租界的朱剑凡家中。

朱剑凡已年近半百,由于胃病的折磨,身体很不好。但他仍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人发起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的筹建活动。一个时期,他病得下不了床,依然坚持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和党内刊物,还通过上海市委组织部长李维汉正式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要求。由于全家老幼都支持革命工作,居所又地处法租界,朱剑凡家寓所门面的一个小酒店便成了共产党负责人秘密碰头、商谈工作的地点。当时中共中央机关的负责人,周恩来、邓颖超、李富春、蔡畅、聂荣臻、何叔衡、谢觉哉等,经常来这里,桌面上摆上一副麻将牌,就开始交流信息、研究工作。

在朱剑凡家里,萧劲光见到了周恩来、邓颖超、李富春、蔡畅等党内领导人。萧劲光汇报了学习情况,也听他们介绍了国内、特别是上海的情况。9月9日,中共中央向长江局发出指示信《关于加强红军中干部问题》。信中强调:为加强红军和苏维埃根据地的工作,军事干部必须派往三、四、五、八、二、六军去为第一等工作。党的干部也须照前信多派往下层去,多派往外县去,加强红色区域的领导。据此精神,党组织决定派萧劲光前往湖南,到湘赣苏区工作。具体联系人是曾经在安源工人俱乐部工作过的宁迪卿。萧劲光到长沙后发现,湖南的地下党组织已遭破坏,宁迪卿叛变了。关系接不上,叛徒还带着国民党特务到处抓人,长沙不堪久留。萧劲光只好又返回上海。党组织经过研究,又改派他去闽西苏区工作。

闽西苏区是张鼎丞、邓子恢、郭滴人等,于1928年领导闽西人民进行武装暴动后创立的。位置在福建省邻近江西、广东的龙岩、上杭、永定、连城等县一带。从上海到闽西,走水路、旱路都不太远。但在白色恐怖下国民党军阀层层设卡,走不通。萧劲光只得化了装与同行的李卓然一起带着中央军委负责人周恩来的亲笔介绍信,绕道香港,前往闽西苏区。

1930年12月,萧劲光、李卓然到达香港。是时,香港是英国的租界地,有自由港的地位,客流量大,各国人都有。按说应该好隐蔽,没想到第一次上街就遇到了麻烦。

那是到香港的第二天。他们在街上看到一个小书摊上摆着一本译成中文的苏联出的《政治经济学》,萧劲光就买了下来。在苏联学习时的许多书,回国时为躲避哨卡都扔下了,基本上什么书也没带回来。所以见到可能用得着的书,萧劲光就想买一点。结果在过一个卡子时,被英国巡捕截住了。巡捕还没有来得及盘查,萧劲光使了个眼色,李卓然机警地把萧劲光手中的书拿了过去。萧劲光是商人打扮,拿着这样一本书显然不太合适。巡捕搜了萧劲光的身,询问是干什么的,萧劲光坦然地回答“作大米生意”。巡捕上下打量萧劲光,见无破绽,转过来盘问李卓然。李卓然一边回答巡捕的盘问,“教师,书是准备讲课用的”,一边从容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白手帕使劲擤了一下鼻涕。接着,巡捕搜了李卓然的身,皱着眉头将李卓然手中的手帕打落地下,挥挥手,让他们过去。李卓然拣起地上的手帕,自然地抖了抖放进衣袋里。那是周恩来用密写药水写成的介绍信。

几天后,在党的地下交通员护送下,萧劲光与李卓然由香港经汕头、大埔进入闽西苏区。之后,李卓然奔赴赣南中央苏区,萧劲光留在了闽西。

早在大革命时期,闽西地区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群众基础比较好。1928年张鼎丞、邓子恢在这里创立革命根据地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于翌年5月进入闽西,在这里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土地革命,使闽西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至1930年6月,以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为基础的中央根据地基本形成,只是两块根据地还没能连成一片。但在这以后,形势急转直下,根据地建设受到了沉重打击。

萧劲光就是这时抵达闽西的。按照党组织的安排,他担任了新成立的闽粤赣军事委员会的参谋长(邓发为军事委员会书记)。不久,又兼任了闽西彭杨军事学校的校长。由此,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萧劲光开始了独立指挥部队作战的军事生涯。

二、接受革命根据地战斗洗礼

萧劲光热爱军事工作,在苏联系统地学了军事;通过大革命时期的经历,也深深懂得军事工作的重要;更为重要的是,他用军事服务党的事业、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目的十分明确。但是,他独立指挥作战的第一步非常艰难。

闽西苏区四面受敌,根据地被迫缩小,而根据地的正规部队只有由二十一军改编的新十二军(军长左权,政委黄甦)的千余人。就是这千余人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新入伍的根据地青年和收编的投降、俘虏人员,官兵军政素质差,军事水平低。正视这一现实,萧劲光一边指挥部队迎击突袭苏区的小股敌人,一边调查研究,了解、熟悉情况。同时,拿出相当大的精力开办教导队、办学(1931年1月,闽粤赣特委、军事委员会决定萧劲光兼任闽西彭杨军事学校的校长),亲自担任教官,训练连排基层干部。具体做法是,根据战事的需要,把部队中政治坚定、作战勇敢,有发展前途的人选出来,集中到学校突击训练,学习基本战术技术,学习带兵方法,进行实战演习。为了培养大家良好的军人习惯和气质,萧劲光按照苏联军校正规的训练方法,对教员、学员着装作出统一规定,要求学员军容整齐划一,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此前,红军部队服装上没有统一的标识。萧劲光就学着苏联服装的样子,用两块小红布缀在衣领上,作为部队的红领章。这一做法,先在彭杨军校实行,后来被推广到部队中。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学习方法简单,周期也很短,一般两三个月(后来,长的达到五个月)。有时战斗打起来,学员也拉出去参战。战斗结束,大家再回到学校坐下来谈作战的体会感受,总结战斗经验。教员教得认真,学员学得刻苦,理论和实践结合、训练和实战结合,使基层军官在不长时间里都有较大提高。

1931年3月底,闽粤赣省委在机关所在地虎岗召开省委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于同年1月份在上海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这次会议名义上是继续反“左”倾冒险主义的立三路线,实际上接受了比立三路线更左的王明路线。在地方上,提出以深入土地革命为中心,实行查田、查阶级的过“左”政策;在党政军中,全面开展“肃反”清除所谓“社会民主党”分子;在军事上,否定原来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代之以王明一伙提出的所谓“新原则”、“正规原则”。这一切,最后落实到军事决策上,就是一点:保卫龙岗、虎岗,巩固以龙岩、永定为中心的闽西基地。

萧劲光不赞成这次会议的精神和决策。他认为,闽西是中央根据地的一部分,应该以中央根据地的大局为重。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围剿”,进攻的主要目标是赣南的朱、毛红军,闽西的红军应该以配合朱、毛红军为战略方针,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根据地的“围剿”,而不是攻坚、硬拼,单纯保卫闽西根据地。但既然军事委员会决定了,萧劲光执行是坚决的。他主持将闽西仅有的红军主力新十二军从根据地北线调到南线的龙岩、永定一带。先是指挥部队攻打坎市,结果未能拿下,部队反受挫。继而又集中全力攻打大池、小池,拼实力、拼消耗,仍然未能打下来,部队再次蒙受较大损失。此后又与钟绍奎部等当地的军阀、土匪及叛离苏维埃政府的傅柏翠多次交手。由于确定了以“保卫龙岗、虎岗”为目的的战略方针,实际上拴住了部队的手脚,使部队不可能远离苏区去放手打仗,发展苏区,只能被动应付,单纯防御,虽然战斗有胜有负,但大都得不偿失。闽西这一军事指导方针持续了三四个月,直到7月份后,即第三次反“围剿”开始才停止。若干年后,回顾这段历史,萧劲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