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叶木喊山讲民间诡事
3033600000101

第101章 雪娃娃

家乡以前有一种职业,叫做“赶马车”。现在这种职业早就消失了。

西北苦寒之地,很多地方不产蔬菜。所谓赶马车,就是在冬天的时候,收购一些白菜萝卜蒜苗子之类的蔬菜,用马车运到不产蔬菜的地方兜售或者直接换取皮毛和粮食。

赶马车是个苦活儿,有时候十天半个月都在路上,风餐露宿挨饿受冻都不在话下,但是赶马车的人最害怕的,是在赶路途中遇上大雪。

家乡多山,选一个高地站定,只看到山连山,山环山,山峰一直绵延到目光的尽头。一旦下了大雪,四周都是一模一样的山尖,川地里面白茫茫一片,赶马车的人很容易迷失方向,将马车赶到戈壁滩中。

所以,每逢下大雪,赶马车的老把式都格外小心,要规规矩矩的祭拜“雪娃娃”。

所谓雪娃娃,据说是一种山地灵气孕育而成的精灵。这种精灵亦正亦邪,每逢大雪天就会出现在旷野山间的雪地之中。

据见过雪娃娃的老人讲,雪娃娃一尺多长,全身如雪般洁白,只有两只圆溜溜的眼睛是黑色的。

赶马车的车队遇见雪娃娃,如果虔诚祭拜,奉上水果和糖果,雪娃娃就在雪地里面若隐若现的带路,将车队带到有村镇人家的地方。

如果车队对雪娃娃不加理会,甚至将其当做怪物野兽捕猎或者驱赶,车队就会阴差阳错的陷入积雪下的水潭倾覆或者迷失在戈壁滩中,酿成祸事。

所以赶马车多年的老把式对雪娃娃都很敬畏,将其视为神灵,有人还在路途中用石头搭建一些简易的小神龛,作为供奉雪娃娃的场所,来去都要烧一炷香。

村里以前有个赶马车的把式,名叫张三求。张三求在喊山八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喊山脑海中只是隐隐有个印象。

张三求赶马车很厉害,他人攒劲,骡马强,道路熟,货物好。每次赶马车一个来回,他都能比别人多挣几乎一半的钱,而且他赶马车的途中很少出过事情,所以村里人都愿意和他一起搭伙。

人们为了能和张三求搭伙奉承张三求,张三求逐渐就飘飘然了。那时候赶马车的人就像现在的生意人,马车赶的好挣的钱多,日子就过的好,所以张三求也生出几分傲气来。别人赶马车遇见雪娃娃庙一定要祭拜一下,张三求从来不理会。

有一次,张三求带着马车队去南山贩菜,路上突然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四野逐渐一片茫茫的洁白。张三求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经验,率领着车队朝着前方村镇艰难的前进。

就在车队缓慢前行的时候,领头的人突然惊呼:快看呀,雪娃娃!

众人急忙朝前方看去,只见马车雪地上隐隐约约有三四个一尺来长得小娃娃在嬉戏,这些小娃娃大冷天穿着粉红的肚兜,全身皮肤洁白,在雪地之中不太看得清轮廓,只有几双黑亮黑亮的眼睛在闪烁。

大家揉揉眼睛想要再看的时候,雪娃娃却突然消失看不见了。众人大惊,赶紧跳下马车,跪拜在雪地中祈祷。

张三求见状十分愤怒,喊道:雪这么大,你们还不赶紧赶路,跪在这个地方要等死啊!什么雪娃娃鬼娃娃,我看你们都中邪了!

一个老把式劝张三求说:张爷,赶马车的人都敬奉雪娃娃,这娃娃邪的很,我看您老还是下车,主持祭拜一下,供奉些糖果再赶路吧!

张三虽然也看到了雪娃娃模模糊糊的样子,但是他过于自负,不仅没有听从老把式的意见,反而出言讥讽这些人愚昧迷信。

众人听到张三的言语,觉得他过于自傲,有些人已经忍耐不住,开始窃窃私语,暗自反驳了。

张三求见状更加愤怒,大声说:既然有人愿意留在这里祭拜,那就消消停停的祭拜吧,反正我要赶路了!说完策马扬鞭,头也不回的朝着前方赶去。他边走还边举起防身的土枪,朝着刚才雪娃娃出现的地方鸣了数枪。

除了几个一直跟随张三求赶马车的人追随张三求而去之外,其他人都战战兢兢,在原地祭拜祈祷,向雪娃娃供奉了祭品,这才敢启程。

雪越下越大,后面的人开始还能追溯着张三求的车辙前进,但是到了后来,车辙逐渐被积雪掩埋,众人只好朝着雪娃娃最后出现的方向前行,到了傍晚时分,总算了走出了雪原,到了村镇。

而张三求带领的数辆马车,当天夜里却一直没有出现。

后来,有邻村的马车队在半路救了几个被冻僵的人,这些人就是张三求和张三求带领的马车队成员。原来,张三求他们在茫茫大雪中迷了路,将马车赶进了积雪下的冰河当中,差点丧命。

此后,张三求为人谦逊低调了不少,待人也和善多了,他每次赶马车出门,总要先祭拜雪娃娃。有人在他面前开玩笑打听雪娃娃精灵的事情,他马上就变得慎重严肃,轻易不吐露自己所见所闻,就这样,张三求的后半生过的还算平静顺利。

喊山有感:迷信不是民间故事的本意,但是人对自然要有所敬畏,懂得敬畏。当一个人飘飘然到不知敬畏的地步了,那他距离危险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