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叶木喊山讲民间诡事
3033600000202

第202章 茄子秘闻

我们村里以前有个朱大娘,死的时候刚过五十岁,村里人都说,朱大娘是被人活活吓死的,而且,每次说起她的事,人们的神情都充满怜悯,叹息不已。

朱大娘年轻的时候,是个性情开朗的俊俏姑娘,经人做媒,嫁到了村里一户家法森严的大户人家家里。

那时候的女性,没什么地位,无非就是三从四德,绣花织布,操持家务。农村的大户人家不比城里的大户人家,小姐太太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朱大娘也一样。

和所有的女人一样,朱大娘怀孕的时候,嘴巴特别馋,喜酸爱辣,什么都想吃。

有一天,朱大娘给碾麦场上的麦客送饭,回家的时候经过了一片菜地。菜地里种着茄子辣椒,长得十分旺盛。朱大娘看着紫莹莹的胖茄子,突然想起了油蒜茄子的美味,嘴里口水直流。

如果说在平时,打死朱大娘她也不会到别人的地里去摘茄子,但是那天馋虫上脑,家里又恰好没有茄子,朱大娘就像着了魔一样,跨过地埂,到茄子地里摘了七八根茄子放在了装饭的篮子里。

朱大娘摘完茄子,赶紧走出了茄子地打算回家做油蒜茄子解馋,谁知这时候身后却突然传来了一声口哨声。

朱大娘吃了一惊,赶紧回头一看,只见村里的二流子张狗蛋正似笑非笑的看着她。朱大娘心里咯噔一下,如同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凉水,一下子清醒了。

这张狗蛋阴阳怪气地说:哎呦,大户人家的太太也做贼,真是没想到啊!

朱大娘这时候彻底明白自己做了什么事情了,几根茄子事情小,但是她不能偷着摘啊,这要是让丈夫家里人知道了,自己很有可能会被冷落甚至休掉,而要是旁人知道了这事情,自己丈夫一家的脸上也会被摸黑蒙羞。

朱大娘丈夫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把面皮看得比性命还重要,要是知道自己家的女人小偷小摸,肯定不会姑息。

朱大娘心里紧张,想对张狗蛋说几句好话,却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张狗蛋看着朱大娘的囧样,嘿嘿冷笑着说:不要紧张,他姨,这茄子地又不是我家的,只要你听话,帮我张狗蛋一些小忙,我是不会为难你的。

朱大娘说:什么小忙,你想做什么?

张狗蛋笑着说:我还没想好,你先回去吧,等我想好了在说,你放心,只要你帮我的忙,你做贼的事情我肯定不会告诉任何人。张狗蛋说完,就扬长而去了。

朱大娘站在原地,就像被雨打懵的蛤蟆一样,痴痴呆呆好半天,才提着篮子回了家。她想吃油蒜茄子的想法早就灰飞烟灭了。

朱大娘回家后,吃不香睡不好,自己偷茄子这件事情,变成了一块石头压在了自己心上。她怕自己出门遇见张狗蛋,门也不敢出了。

家里人见朱大娘一天到晚愁眉不展,多次问她是不是不舒服,朱大娘哪敢说出真相,总是敷衍过去。

有一天,朱大娘正在家里养胎,听见院子里有人在和婆婆打招呼。她起身在窗台上一看,只见张狗蛋的老婆拿着针线走了进来,边走边对婆婆说要请朱大娘给自己指拨一下怎么绣蝴蝶。

朱大娘坐在炕上,这婆娘进来后也不客气,挤眉弄眼的说:他姨,我男人说你欠了他一点钱,说是在茄子地旁边借的,你看你平时也不出一个门,他只好让我来你家要,你看你方便不方便啊?

朱大娘没有说话,默默从自己炕柜里取出了自己的私房钱,交给了这女人。这女人眉开眼笑说:哎呦,谢谢他姨了,我男人说了,你在茄子地里做的事情他对谁也不说,你就放心吧。

这女人说完,拍拍屁股就走了,朱大娘发着呆坐在窗前,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朱大娘本以为张狗蛋会就此罢休,但是她想错了。张狗蛋就是一个无底洞,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打发老婆来勒索她,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

这张狗蛋拿捏的很好,也不把朱大娘逼狠了,每次要一点钱,过一段时间约摸着朱大娘攒到钱了,再来要,朱大娘变成了他的摇钱树。

朱大娘也不是没有想过不给钱,但是张狗蛋两口子都不是善茬,冷言冷语阴阳怪气,威逼利诱软硬兼施,总能逼得朱大娘拿出钱来,朱大娘活在恐惧中,有好几次都想一死了之,但是养了孩子后,她又下不了决心了。

就这样过了多年,朱大娘未老先衰,不到五十岁的人已经头上满是白发,额头上也爬满了皱纹,终日闷闷不乐,她终于病倒了。

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夜,朱大娘自感自己不行了,把丈夫、孩子和那块茄子地的主人喊道自己病床前来。她看着自己周围的一圈人关切的目光,泪如雨下。

朱大娘说:我不行了,但是我有一块心病,今天要给你们说说。接下来,朱大娘就把自己如何偷摘茄子,如何被张狗蛋两口子多年来勒索威胁详详细细讲了一遍。讲完之后,她头一歪,就咽了气。

朱大娘的丈夫和孩子痛哭流涕,满怀悲愤,茄子地的主人也痛惜不已,捶胸顿足地说:他姨啊,你怎么这么糊涂呢,不就是几个茄子吗,乡里乡亲的,你也不看张狗蛋是什么货色,你怎么就信了他呀!

朱大娘就这样死了。她的事情逐渐传遍了全村,但是茄子地的主人从头到尾都不承认朱大娘偷了自家茄子,有好事的人打听,他就会反问人家:是我让她去摘的,你说,这算偷吗?问的别人哑口无言。

朱大娘的家人虽然没有找张狗蛋算账,但是这事情一传来后,村里人看到张狗蛋就在他面前背后吐唾沫,指指点点骂他,张狗蛋的亲爹死后,村里人都没有人去帮忙埋,是张狗蛋自己请了几个短工抬到山上去的。

张狗蛋的媳妇,不管走到哪儿,别人都会客客气气把她请出来,她一凑到人堆里想聊天,人群就一下子散了。张狗蛋自己做了短事,把自己的路给断了。

喊山有感:人生处处不敢随便啊!朱大娘不敢面对过错,这和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生活现状有关系,或许还可以辩解,但是张狗蛋趁人之危,拿捏人的痛楚,却实在是让人厌恶!这样的人,就应该被孤立起来,让他走投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