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护理操作技术
30463900000035

第35章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操作技术

全胃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目的】

配制全肠外营养液,避免细菌污染营养液。

【用物】

无菌敷料罐、无菌持物钳、3%碘酊、75%酒精、棉签、剪刀、胶布、砂轮、笔、记录卡、注射器、三升袋、输液架、灭菌衣、灭菌帽及准备配制的药物。

【操作程序】

1.仔细阅读医嘱单,计划液体分组方法。

2.物品准备齐全。

3.洗手、穿经过灭菌消毒的衣帽、戴口罩、进配液室。

4.用75%酒精擦药液瓶外部。

5.将电解质、水溶维生素、微量元素、胰岛素等加入氨基酸液(或葡萄糖液)中;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液中;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液体配好摇匀,观察有无混浊及沉淀。

6.将三升袋放入操作台上,将含有各种添加物的氨基酸液或葡萄糖液通过三通路加入大袋中,并继续观察有无混浊及沉淀。

7.最后加入脂肪乳剂,并轻轻摇匀混合。

8.夹闭通路,取下三通管口

9.贴标签,记录药品名、配制时间、配制人等。

10.清理物品。

【注意事项】

1.抽取各种针剂的注射器应按稀释原则分开专用,不得随意使用,以免在针管内发生化学变化。

2.在整个配制过程中,不得将瓶内药液注空,以免空气进入袋内,造成污染。

3.严格按稀释原则和混合顺序操作,避免出现沉淀、变色、乳剂破坏等物理化学变化。营养液各成分配伍及与其他药物的配伍:①安美达含有名种微量元素,遇维生素C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变成紫色,并析出紫色沉淀。安美达与磷酸氢钾相混合可析出白色凝胶状沉淀。所以,安美达不得与维生素C、磷酸氢钾相混合。②水乐维他、维他利匹特对光、热、金属离子不稳定,不得与安美达直接相混合。③钙剂与磷酸盐可形成磷酸钙沉淀。所以应将钙剂加入葡萄糖内,磷酸盐加入氨基酸内。分别稀释后,将氨基酸与葡萄糖相混合,肉眼检查袋内有无沉淀生成。④脂肪乳的稳定性取决于溶液pH值。当pH<5时,脂肪乳丧失其稳定性,当pH>6.6时,则产生大量CaHPO4沉淀。由于氨基酸中阳离子代谢后产生H+,葡萄糖溶液的pH值均在3.6~3.95之间,且电解质溶液含大量的一、二价离子,溶液多呈酸性,有可能产生代谢性酸中毒。所以PN的pH值应在5~6之间。如果pH<5,应添加碳酸氢钠。

4.在向三升袋内灌入脂肪乳剂时应充分摇匀,使之与其他药液混合。

5.整个配制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配药室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消毒半小时,用专用纱布蘸75%酒精擦净操作台及周围柜架。有层流台者提前半小时开层流台。配制过程中不得走动。每次操作完毕打扫房间,擦层流罩玻璃及上下台面。配制人员应着隔离衣、拖鞋,戴帽子、口罩,方可进入消毒后的洁净间。

6.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

全胃肠外营养液的输注

一、持续输注法

患者已做中心静脉穿刺并接好可来福接头。

【目的】

将肠外全营养液通过中心或外周静脉在24小时内持续匀速地输入患者体内。

【用物】

已配制的全营养液、输液盘(内置无菌敷料罐、无菌持物钳、3%碘酒、75%酒精、棉签、止血带、敷贴或胶布、笔、记录卡)、输液架、输液泵,必要时备留置针穿刺用物。

【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

2.将用物携至患者床边。

3.将三升袋挂于输液架上,排输液管空气。

4.用碘酒、酒精消毒可来福接头,取下三升袋输液管上的保护帽,接上可来福接头。无静脉通路者按留置针注射法穿刺。

5.安装好输液泵,计算输液速度,将输液泵调节至24小时匀速输入营养液。

6.按下输液泵开始键,开始匀速输入全营养液。

7.签名。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8.整理用物,回护士站,洗手。

9.输液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可来福接头、封管。

【注意事项】

1.此法适于感染或代谢亢进需不断补充营养的患者。

2.为使机体适应高糖、高浓度氨基酸的输入,防止代谢紊乱的发生,营养液的浓度应逐渐增加。

3.在无输液泵时可采用重力滴注法,为避免气栓的发生,可延长输液管的长度使管道平面低于心脏平面。

4.输液管道每天更换1次。

5.营养输液系统保持密闭状态。不用于抽血、输血、注药及测中心静脉压。

6.导管皮肤出口处每3天做1次棉拭子培养。

7.每天更换导管皮肤出口处敷料,可依次用碘酊、酒精、碘伏涂擦再用无菌纱布覆盖。

8.每次营养输液结束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再推注3~5mL 0.05%~0.1%的肝素钠液或用可来福接头。

9.有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时,应及时拔除导管并做导管端细菌培养。

二、循环输注法

【目的】

逐渐减少输注时间。将全肠外营养液在12~18小时内输入患者体内。

【用物】

已配制的全营养液、输液盘(内置无菌敷料罐、无菌持物钳、3%碘酒、75%酒精、棉签、止血带、敷贴或胶布、笔、记录卡)、输液架、输液泵、必要时备留置针穿刺用物。

【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

2.携用物至患者床边。

3.将三升袋挂于输液架上,排空气。

4.安装好输液泵。

5.用碘酒、酒精消毒可来福接头,取下三升袋输液管上的保护帽,接上可来福接头。无静脉通路者按留置针注射法穿刺。

6.计算输液速度在输液的开始或结束时各有1小时为逐渐增减量时间,其余速度衡定。维持速度的计算是由每天液体总量除以所期望的时间减去1小时。逐渐增减量时其输注速度是维持速度的一半。每天缩短一定的时间,直至12~18小时。

7.按下输液泵开始键,开始匀速输入全营养液。

8.签名,整理用物。回护士站。

9.输液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可来福接头,封管。

【注意事项】

1.此法适用于已稳定地接受肠外营养液及需长期接受其支持的患者,如短肠综合征。

2.患者心脏功能能适应大容量液体的输入,没有葡萄糖不耐受。

3.为避免血糖突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的并发症,输液速度应逐渐增加或逐渐减小,并监测血糖变化。

4.葡萄糖和液体输注困难时,可延长输注时间。

5.因多次操作深静脉管道,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6.其余同持续输注法。

输注全肠外营养液患者的管理

一、深静脉导管皮肤出口处敷料的更换

【目的】

保持深静脉插管的无菌状态,防止发生导管性败血症。

【用物】

换药碗、换药镊、碘酒、酒精、敷料。

【操作程序】

1.戴口罩,携用物至病床边。

2.揭开原有敷料,用松节油去除胶布印迹。

3.以碘酒、酒精涂擦导管入口处,检查局部有无发红、肿胀、分泌物等。

4.将浸有碘伏的小纱布盖于导管入口处,用特制的敷贴覆盖,敷料四周密封。

5.整理用物,回护士站。

【注意事项】

1.敷料每周更换一次。遇气温高、出汗多、敷料打湿应及时更换。

2.除去原有敷料时注意勿牵拉导管。

3.每次更换敷料时注意导管出口处皮肤有无红肿等炎症表现,固定缝线是否松动、脱落,导管是否老化、折断,位置有无移动。

二、输液管道的更换

【目的】

防止静脉通道的污染,防止空气进入血液循环。

【用物】

密闭式输液系统、输液盘、敷料罐内置无菌纱布、无菌镊、胶布。

【操作程序】

1.洗手、戴口罩。

2.携用物至患者床边。

3.取下原输液管道接输液瓶的针头。瓶口用碘酒、酒精消毒后插入更换的输液管针头。

4.排空气。

5.分离原输液管与静脉导管,捏紧静脉导管,防止空气进入。

6.用碘酒、酒精涂擦静脉导管端,将更换的输液管接上静脉导管。

7.旋紧接头,外层用无菌纱布包裹后以胶布固定。

8.整理用物,回护士站。

9.换下的管道中营养液残液做培养。

【注意事项】

1.此操作最好由两人完成。

2.换输液管时一定要捏紧静脉导管,防止空气进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