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通过这一年一度的最大规模的聚会,处于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穆斯林互相认识,彼此了解加深兄弟情谊。整个朝觐期间,和谐与和平是一个中心主题;与真主之间的和谐,与他人之间乃至与飞禽走兽草木虫鱼之间的和谐,包括自己心灵的和谐,是朝觐的主旨所在。
综上所述,念、礼、斋、课、朝五功,是相互联系,相得益彰的。其中念是心的功课,礼是身的功课,斋是性的功课,课是财的功课,朝是命的功课。总之,五功是一种心理建设,是一种思想训练,是一种人格陶冶。每个人通过履行五功,使信仰得到深化,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信仰、心灵、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功夫,只有“内功”练好了,人们才有可能很好地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才有可能使从政者勤政廉洁;司法者主持公道;才有可能使经济建设具有一种崇高的目标,而不会成为单纯的对物质的追求;才有可能使科技进步,为人类的福祉服务,而不致成为人类自相残杀的工具。
二、宗教文化的若干特点
从上面宗教文化的主要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伊斯兰的宗教文化有许多独特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简洁性。伊斯兰教的整个教义相对于其他宗教而言,显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在谈到有关真主的存在、真主的独一时,没有繁琐的哲学论证,没有玄而又玄的神学体系,只是启发人们把目光投向大自然,投向人类自身,从大自然的运动变化中,从自身构造的绝妙中,感悟、体认造物主的存在与独一。它的全部教义,用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来概括为:“除安拉外,没有什么主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任何一个人,只要接受这个信条,并当众表白一次,便开始成了一个穆斯林,而没有什么繁琐的“入教”手续和复杂的仪式。当年穆圣传教的年代,很多人当众念了这句话以后,就满怀希望,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捍卫伊斯兰、保卫穆斯林的战场,有的甚至成了“舍黑德”(殉教者)。伊斯兰教也没有什么教会组织,也没有专门的教职人员(如神甫、僧侣等)。每一个人,无论是学识渊博的学者,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都可以通过自己虔诚的功修和不断的努力,直接与真主沟通,求得真主的恩典,求得真主的宽恕,无需什么人做中介。
正是这种简洁性,成了伊斯兰教得以广泛传播,并成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不同民族所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美国记者托马斯·李普曼所指出的:“伊斯兰教早期以它提出的简单明了的美德吸引了不少人,对寻找宗教和社会秩序的人是一种诱人的慰藉。”“伊斯兰教是一种简单易懂、切合实际的宗教,没有教士职位或圣礼等烦琐事。可以为人理解的上帝直接同人说话,告诉他们如何生活。”英国学者杰·詹森也指出:伊斯兰教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信仰中没有牵强的抽象概念,没有复杂的礼节与仪式……它没有过分许愿,也没有过分要求。常情常理贯穿始终,因此许多世纪以来安于解答日常生活而持久”。
第二,宽容性。一提起“宗教”,人们想到的便是罪恶、惩罚、赎罪等等。的确,有些宗教主张“原罪”说,认为人生而有罪,必须不断赎罪。还有些宗教让人背上前辈人所犯罪过的责任。相比之下,伊斯兰教的教义体现了宽容性。它对人有一个独特的看法,即:人就是人,而不是天使,人是血肉之躯,有七情六欲,人本身被造化为脆弱的,人本身并不完美,所以难免有罪错。不过,人只要诚心悔改,重新做人,真主还是会宽恕的。据《古兰经》记载,人祖阿丹(亚当)和海瓦(夏娃),奉真主的旨意,原本居住在天园里,随心所欲地采用天园中一切恩典,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只是他俩被警告说不要接近一棵特殊的树,否则就会陷入不义之中。可是魔鬼(撒旦)设下诡计,引诱他俩吃了这棵树上的禁果。由于他俩冒犯了真主,真主把他俩从天园中贬到了大地上,过着生老病死的生活,并且还要接受“末日审判”。当他俩知道自己违背了天命,犯下了罪过,感到羞愧和耻辱,悔恨不已,并祈求真主安拉的宽恕,真主宽恕了他俩。(参见《古兰经》2:35—38;7:19—25;20:117—123)
这一看似不起眼的故事,却具深远的意义。它告诉人们,人就是不完美的,即便是住在天园里的圣人也会有贪欲。不过,人干一件错事,犯一点毛病,并不能定他(她)的终生。只要悔过自新,痛改前非,人还是可以得到宽恕的。(参见《古兰经》7:156)唯一项罪例外,那就是以物配主,多神崇拜。然而,以物配主者、多神崇拜者当他回归到真主面前,承认真主独一时,他的罪孽依然能获得宽恕。
第三,人道性。在有些人看来,宗教提倡清心寡欲,因而宗教是压抑人性的,是非人道的。尤其是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教会压制科学,压制文艺,迫害科学家,迫害艺术家以后,更加深了人们的这种看法。某些宗教,某些宗教组织和人士,在某些时候所做的事情,并不能代表所有宗教或所有宗教人士。伊斯兰教固然要求人们节制私欲,奉献主道,但伊斯兰教绝不压抑人性、人欲,而是给人性和人欲以合理的定位,既不纵欲,也不禁欲,而是合情合理,适可而止。比如,在伊斯兰教里,没有神职人员,没有和尚、尼姑,没有修道院。人们既可以通过礼拜和工作信奉真主,又可以享受人间的各种幸福。有一段“圣训”讲,先知穆罕默德有几位弟子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其中一位给穆圣讲:我封一辈子斋,永不开斋;另一位讲:我永远整夜礼拜,决不睡觉;还有一位讲:我终身侍主,永不结婚。穆圣的回答是:“你们说了这样那样的话,以真主起誓,我是主的使者,我是你们中最敬主守法的人,但是,我封斋,也开斋;我礼拜,我也睡觉;我也结婚。谁违背我的道路,谁就不是我的教民。”不要说非穆斯林,即便是穆斯林也误以为越是苛求自己,压抑自己,越能表现自己的虔诚。而伊斯兰看来,吃饭、睡觉、结婚等等,都是人的天性,违背这个天性,不但不是一种善功,反而是一种对不起真主,对不起家庭,对不起社会的愚蠢之举。再比如“五功”虽是天命义务,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例如旅行者的拜功就可以缩短或并礼,拜功前的大、小净也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若怕水净使病情恶化,可作“土净”。斋功也是,病人、孕妇、产妇、哺乳期妇女、经期妇女、旅行者暂可免斋,事后补齐即可。这里充分考虑到了病人的康复,孕妇的健康,胎儿和婴儿的营养,经期妇女和旅行者的方便,处处闪现着人道主义的光芒。至于天课,穷人不但没有义务,反而能得到它的周济。《古兰经》一再重申:“真主要你们便利,不要你们困难。”(7:185)
第四,和平性。和平能给人带来安宁,和平能使人实现幸福,和平,成了人们的一个古老的愿望。和平与发展也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主题。自古至今,每个宗教、每种文化都想以自己为标准,都想让别人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而实现和平。结果,和平的口号虽响彻大地,而战争的阴云却笼罩上空。伊斯兰教也自然希望别人信仰它、皈依它,但是,它绝不提倡用武力或其他强迫的手段使别人加入穆斯林的行列。《古兰经》明确地说道:“宗教无强迫。正道与迷途已经分明。”(2:256)“真理是从你们的主降示的,谁愿意信就让他信吧,谁不愿意信就让他不信吧。”(18:29)信与不信全在自己,没有威胁,没有利诱,没有强人所难,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伊斯兰”是阿拉伯语“伊斯俩目”的音译,其含义本身就是“和平”,同“战争”、“仇恨”、“恐怖”相对。它有三层含义:一是人与真主之间的和平。人通过“六信”与“五功”,表示对宇宙的主宰——真主的顺从,从而实现与真主的和平。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平。伊斯兰教认为,全人类不分民族、种族、语言、肤色,都是阿丹的子孙,都是真主大家庭中的一员,理应和平共处,《古兰经》反复号召人们“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4:36),要人们仁慈、互爱,厌恶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和战争。三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平。大自然是真主创造的,是供人开发利用的,人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人应该顺从主制定的自然法则,遵循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相依为命。这就是完整意义上的伊斯兰的和平。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伊斯兰的“圣战”概念,有着较多的误解。认为伊斯兰的传播靠的是“圣战”,靠的是武力,穆斯林也被当今西方的媒体描绘成好战分子、恐怖分子。实际上,“圣战”一词,源于阿拉伯语“吉哈德”。其本意是“尽力”、“奋斗”,也就是说,为了传播伊斯兰教,穆斯林应该去尽心尽力。其中包括:当伊斯兰受到威胁,穆斯林受到进攻时,挺身而出,奋起抵抗;(《古兰经》2:190)当人们需要了解伊斯兰时,积极宣传、介绍伊斯兰;当人们误解或歪曲伊斯兰时,给予耐心地解释和纠正。但要求方法要得当,态度要优美。《古兰经》说:“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如果你们要报复,就应当依照你们所受的伤害而报复。如果你们容忍,那对于容忍者是更好的。”(16:125—126)不难看出,伊斯兰的“圣战”是有极其严格的条件的,是不能滥用的,也是不能歪曲的。“圣战”是迫不得已的,其目的也是为了捍卫和平。如果有人滥用了“圣战”,其责任在他自己。这也不能成为误解“圣战”的理由。
全面、准确、完整地分析出伊斯兰宗教文化的特点,是不容易的,各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角度各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也就大不一样,这本不足为怪。正是由于不同观点、不同方法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才启发了人们的心智,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学术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古今中外的学术文化发展史,无不体现了这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