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
30527700000009

第9章 奇葩奇葩处处哀(9)

沈卓然约女教授到街口的一个鹿港小馆吃饭,要了两碗馄饨,一条清蒸鲈鱼,一客牛肉河粉。餐馆名称像是台湾品牌,环境布置得小巧温馨。聂娟娟从一坐下便显得颇为不安,且一再劝告沈卓然少点一点菜,“就点您一个人的吧,我吃不了……”果然,想不到的是聂娟娟除了用筷子搛了三个小小的馄饨吃下去以外,任何其他东西不吃不喝,还说她已经一再说过,她的饭量就是这样。说是她从来不吃鱼,她从来不吃牛肉,吃了鱼与牛肉就会得肠胃炎。说是她的吃饭很讲究,不吃韭菜,不吃胡萝卜,不吃香菜与芹菜,不吃红皮洋种鸡蛋,不吃大葱,不吃荞面,不吃花椒,不吃凤爪与鸭掌鸭舌……说得沈卓然又敬又乱又疑惧。唯一的此次与聂教授的共用午餐实际上不怎么用午餐,使沈卓然产生出一系列语义学上的困扰来。许多东西不吃,这能叫作“讲究”吗?不可能饱的食量,能够叫“饭量”吗?这能叫作正常吗?“我就是这样”,当真“就是这样”吗?一个女性,学历很高,运气很糟,生活很孤独,这样的怪人为什么首长要介绍给他?但是与她说话确实很有趣,比与亦怜无话可说有趣,比突然听到亦怜赶尽杀绝的商务条件有趣。

与亦怜一起,他始终觉得不无陌生。而与娟娟一起,他脑中马上涌出了“奇葩”两个大字。她的奇奇怪怪的一切,使他大开眼界,学而后知不足,识而后知不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尤其是对女性,他自己真是太无知,太坐井观天了……就拿三个馄饨来说吧,第一,这是什么用意?她说她是一米六六身高,不矮呀,一顿午餐三个馄饨,是正常人饭量的八分之一,这里面有什么内涵或者背景,有什么动机什么暗示表白?难道这是一种克己?谦让?复礼?分寸?第二,这是不是一种特异功能?他这个年纪的人应该还记得,一九四八年“中华民国”的国统区报纸电台纷纷报道重庆女子杨妹九年来未曾进食的故事,马上各地都有细妹子跟进,纷纷声称自己从小不吃东西或基本上不吃东西。整个一个国统区,正过着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的日子,碰到了你不吃我也不用餐的大好梦境,全民为之轰动,连国民党当局也为之激动,组织了专家组去调查,据说调查结果是在杨妹****上发现了粪便,粪便化验中发现了粮食残渣,科学家们做出了不食少女杨妹实则进食的结论。同时人们不死心,有专家分析说,杨妹进食远远少于常人,本是不争的事实,此点对于食品匮乏的我国,仍然有很大的意义。设想一下,如果全国百姓自觉节省口粮菜肴三分之二或五分之四点二,粮食供应形势立马好转,匮乏立马转变为富庶,其乐何如哉!

莫非聂娟娟是当代中国的杨妹升级版?沈卓然更感觉有乐儿啦。唉,一辈子沈卓然过得太憋囚,他应该接触更多的人,他应该接触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女子,他应该一心

去寻找奇葩,发现奇葩,研究奇葩,呵护奇葩。他当然不可能全无邪念,但他毕竟还有文明人的规则与道德意识,他不会做出不体面的事。人活着是为了知道,我知故我在,比我思故我在更靠谱。人应该识遍五颜六色,尤其要知道一点奇奇怪怪的葩华。你不是元首,你至少应该知道几个元首与他们的妻子女友,比如克林顿的绯闻与卡扎菲的女子卫队,杰克逊与他的女佣。你不是科技专家,你也应该知道牛顿、爱迪生、霍金和乔布斯。你不懂飞行航海,你也应该知道麦哲伦、哥伦布、戴维斯、麦克康奈尔。你不是杨妹,但是你已经听说了科学家的最新理念,人们的进食应该减少到三分之一,现在,一位一顿午餐只吃三个馄饨的量子物理学家、教授、女知识分子就与他坐在一起,侃侃而谈,娓娓动听,谈天说地,妙语如花,而且大致上是不吃不喝,反正她的不吃不喝不会给沈卓然带来任何损失,不会改变老沈的产权证与定期存款姓名,而只是带来节约俭省;她是空前的节能低耗减排型社会人士,何乐而不为呢?朋友,就是朋友罢了,而且,女性就是女性,他老沈可以不去抚摸聂娟娟的身体,他老沈可以不去与聂教授拥抱接吻、摩擦舐吮,他仍然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愉快,一种舒适,一种补充,一种对于寂寞与孤独的排遣。即使是牛皮哄哄也仍然不失层次,不失素质。你好,杀猪捅屁股,门道独特的聂娟娟奇葩女士,什么时候我也听听量子物理学,听听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天空上的两朵乌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做高端人,先识女教授。我老沈的有生之年,有生之年攒劲噢!

聂娟娟很喜欢给老沈打电话,她的电话常常给沈先生以又惊、又喜、又乱、又疑、又晕、又累、又好玩的出其不意的感觉。夏天,她早晨五点四十分来了电话,很惊人。幸好,老沈的习惯接近农民,他五点三十分就起床了,十分钟后接到聂娟娟电话,他甚至觉得是天意,天不灭沈,一睁眼就热热闹闹忽悠上了。她在电话里大谈她的儿子,说他在硅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说是他被邀到比尔·盖茨私宅去做客,像我们的领导人的待遇一样。还有,她的儿子,一个电脑软件天才,被一个厚嘴唇的马来西亚女孩、一个嘴唇更加宽厚而且皮肤如黛黑绸缎的海地女孩、一个墨西哥裔拉丁女孩还有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加州一米八身高的女孩所同时追逐。聂娟娟大笑,说我儿子真有桃花运,“英特纳雄耐尔”就这样来实现。又有一次说是她儿子打算给她汇十万美元过来,被她严重制止。她说:“老沈,你想想,我要十万美元做什么?我一个人,我有十平方米的房子就够用了。我骨质疏松,我经常失眠,我喜欢唱歌,我不看电影,从小就不爱看,我现在每顿饭只吃四分之一两至半两粮食,我不吃红皮鸡蛋,只吃白皮,更不吃鸭蛋,我最多吃一个鹌鹑蛋,最好是吃半个。吃水饺我只吃一个,吃小笼包子我只吃三分之二个,吃馄饨我只吃一个半。上次是你请客,我不得不吃三个,吃太少了会让你失望。吃完了我差点撑死。我不喝牛奶,我不喝豆浆,我不喜欢豆子气味儿,我从来不吃冰棍更不吃冰激凌,我绝对不能吃梨也不吃榴莲,榴莲有一股鲜屎味……喜欢吃什么,我喜欢吃栗子,每次只吃三分之一粒,我也喜欢喝棒子面白薯粥,每次喝一调羹……”

又有一次,聂娟娟在电话里说,“我要请你吃饭,我们这边有一个淮扬菜馆,他们的狮子头我能一次吃掉五分之一。砂锅鱼头够我这样的人二十六个吃饱,你能不能找几个好朋友,一起来吃鱼头?淮扬菜的排骨黑里透红,咸里发甜……还有雪菜炒干丝。”这使老沈大惑不解,您吃得如此惊人的少,谁好意思让您请客?您推荐的菜要那么多人才能吃完,我上哪里找这么多食友去,其实若真是我的食友,最多仨人也就吃光了,您为什么要说够二十六个人用?看来,此言差矣,此言怎讲?谢谢了,您……

类似的话,再说一遍,老沈就感到了自己脑部的供血不足:热情、天真、寂寞、孤独,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是渴望友谊还是虚张声势,是没话找话还是借题发挥……人是多么有趣的动物啊,女人更是多么有趣,多么神妙的物种啊。女人的话语,不似歌曲,胜似歌曲,不似魔咒,胜似魔咒;女人的旋律,不是后现代,远远后于后现代;女人的邀请,不是演戏,而已演戏;女人的大笑,谁知道是舒适还是苦大仇深?女人的哭泣,谁知道是怨怼还是高潮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