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话说中国——民间语言
30622400000004

第4章 藏语

美丽神奇的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即藏语。根据语言发生学分类法,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语依地区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藏语和汉语是我国历史文献最丰富、影响最大、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语言学家们用这两种语言来概括汉藏语系,足见藏语在确立汉藏语系中的价值和历史地位。

藏语与汉语的差别很大,但两者在语言发生学的分类上有亲缘关系,这是不容置疑的。在词汇上,汉藏两种语言的同源词都比较多;在语音上,汉藏两种语言都有以声韵母为单位的独特的语音结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汉语没有藏语那么多的复辅音声母;在语法上,汉藏两种语言都具有以虚词和词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共同框架,但是在词序上有宾述和述宾的差别。

藏语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和锡金。地处我国西南部的域外语言,如巴尔蒂、普里克、拉达克、斯比蒂、洛盖等,与我国藏语相差不大。藏语不仅为藏族使用,西藏的错那县的门巴族80%以上都使用藏语,西藏的部分回族、珞巴族和青海省河南蒙旗的蒙古族也使用藏语。此外,纳西族以及甘青一带与藏族杂居地区的回族、汉族和撒拉族等,也有一部分人兼通藏语。藏语的构词方式主要是复合法。复合词多由两个词根组成,并且有几种词素音位变化,也有些复合词由三个词根组成,但凑成四个音节。

藏语的语音有哪些特点?现代藏语语音有以下特点:(1)藏语(拉萨话)有28个声母、17个单元音韵母、2个复元音韵母、4个声调。(2)浊辅音声母趋于清化,局部地区所保留的浊声母都是来源于古复辅音声母中的浊辅音、基本辅音。(3)复辅声母趋于简化和消失,只在局部地区保留带前置辅音的二合复辅音。(4)单元音韵母增多,特别是鼻化元音。(5)元音有长短区别,并与声调有互补关系。(6)有鼻化和非鼻化两类真性复元音韵母。(7)辅音韵尾趋于简化,从而引起带辅音韵尾韵母的简化。(8)有较完整而稳定的声调系统。

藏语有什么语法特点呢?

藏语在语法上主要利用词序和虚词来表达句子成分的各种关系。藏语动词有式和时体的语法范畴,以屈折形式来表示。藏语的虚词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句子成分之间各种关系、时体和语气等意义的助词;另一类是单独或与时体和疑问助词一起表示动词的时体和语气的辅助动词。句子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主语后,谓语前;如果是双宾语,间接宾语就在直接宾语前。形容词、数词、指示代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之后。人称代词、名词作修饰语时需加领属助词,在中心词前。动词和形容词的修饰语在中心词前。

大开眼界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第一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畅饮。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就会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也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对方则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说是汉朝张骞出使两域路过西藏,向当地的部落首领献帛,古代汉族以帛为贽,象征纯洁无瑕的友谊。这样一来,藏族部落就以为这是一种表示友好、祝福的礼节,而月是从中原兴盛之大邦传来的大礼节,所以就直沿用至今。还有—种说法,说是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带回西藏的,当时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