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又称“罗罗语”,它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我国彝语的使用人口约400余万,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4省(区)。彝语分为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个方言。
我国彝语有6个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即东部方言又分滇黔次方言、滇东北次方言和盘县次方言;北部方言又分北部次方言和南部次方言。还分25个土语。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和云南的大、小凉山地区,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其余3个方言都分布在云南。彝语的语音特点有:(1)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浊两套。许多地区的塞音、塞擦音还有带与不带鼻冠音的区别。(2)除少数方言外,元音一般分松紧,但只在某些声调的音节里构成对立,如北部方言只在33、44两调的音节里对立。(3)韵母一般由单元音构成,没有塞辅音韵尾,但泰国碧粟彝语有—p、—t、—k韵尾。云南、贵州部分地区有少数复元音、鼻化韵和鼻尾韵。(4)有3~5个声调,调型简单。
彝族
在语法方面的特点是:(1)以虚词和词序为主要语法手段。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名词和一部分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词前。数量词和形容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词后。多数方言的否定词作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时,在单音的中心词前、双音的中心词之间。但西部方言的否定词作状语修饰双音形容词时,一般在中心词前,也可在某些双音形容词之间。介词一般在宾语后,但在少数方言里,有的介词在宾语前,有的介词在宾语后。指示代词一般在名词中心词后,数量词前,但东南部方言宜良话(撒尼)的指示代词在一定条件下可在名词前,也可在名词后。(2)量词很丰富。在有的方言里,量词可以直接限制名词,起泛指或定指冠词的作用,如凉山彝语量词起不定冠词的作用;禄劝话量词起定冠词的作用。(3)少数方言有标志主语、宾语的助词。(4)各方言还使用某些屈折变化作为表示语法意义的辅助手段,如北部、中部、东南部3个方言谓语动词、形容词用重叠、变调手段表示疑问。一部分动词用辅音清浊交替表示使动和自动的对立。
彝语词汇有什么特点?彝语词汇的特点表现为:(1)各方言间约有40%的同源词。(2)单音的词和词根占优势。在单音的词、词根基础上构成的复合词较多,复音的单纯词很少。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中,并列结构的双音格和四音格联绵词很丰富。这种联绵词,一般由同义、近义或反义词素构成。前后两部分并立对称,词义一般较构成它的词素的综合意义更为概括。四音格是双音格的扩展形式,按结构分为4~6种类型,如禄劝话形容词四音格分为AABB、ABAC、ABCB、ABCC、ABCD这五种类型。(3)各方言词汇体系中,狭义的分名多于共名。分名分异根、同根两类。(4)云南、贵州各方言中汉语借词比凉山彝语多。
彝族有文字吗?
彝族原有一种音节文字(也有人认为是表意文字),1956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凉山彝族拼音文字方案。1975年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制订了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共确定819个规范彝字,1980年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彝区推行使用。
大开眼界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火把节传说有很多,据说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叭,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同阿体拉叭比武,即摔跤,可是阿体拉叭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款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叭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叭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叭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