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饱不均对胃有很大的伤害,饥饿时胃中空空,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很容易伤害胃壁,导致急、慢性胃炎或溃疡发生。暴饮暴食会使胃壁过度扩张,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这也容易造成急、慢性胃炎或溃疡,甚至发生急性胃扩张、胃穿孔。
戒酗酒无度
酒精会使胃黏膜发生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而形成溃疡。长期饮酒还损害肝脏,会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的发生也与酗酒有关,这些损害反过来又会加重对胃的伤害。
戒嗜烟成癖
吸烟会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黏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前列腺素是一种胃黏膜保护因子,它的减少会使胃黏膜受到伤害。吸烟又会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所以嗜烟成癖是引起各种胃病的重要诱因。
戒浓茶咖啡
浓茶和咖啡都是中枢神经兴奋剂,能直接刺激或通过神经反射,使胃黏膜发生充血,引起分泌功能失调,破坏黏膜屏障,促成溃疡病发生。另外,刺激性强的食物要注意适量食用。
戒进食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进食时狼吞虎咽,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势必增加胃的负担。研究还发现,细嚼慢咽时唾液分泌增多,起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避免不良刺激物对胃黏膜的损害。
戒睡前进食
睡前进食不仅影响睡眠,而且会刺激胃酸分泌,容易诱发溃疡。
戒不讲卫生
现已查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炎、溃疡和胃癌发病的元凶,它可以通过餐具、牙具、接吻等相互传染。因此,讲究卫生,不用他人餐具、牙具,可以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从而预防各种胃病。
戒滥用药物
不少药物久服会损伤胃黏膜,导致糜烂性胃炎和出血性胃炎以及胃溃疡的发生。其中,常用的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有三类:一类是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等;一类是激素类药如强的松、地塞米松;还有一类是抗菌药如红霉素等。注意应用这类药物时,要严格遵医嘱慎而用之,以避免对胃造成损伤。
§§§第19节慢性肾小球肾炎
病因分析
肾炎为对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为急性肾炎迁延不愈所致。有的患者过去有急性肾炎史,症状已消失多年,误认为已经痊愈,其实炎症仍继续缓慢进行,经若干年后,症状又复出现,而成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有的患者的肾脏炎症从开始即为隐匿性,患者无明显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但炎症呈缓慢发展,经若干年后变成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尿,由于病理改变各种各样,症状表现不一样。严重者可能出现尿毒症。
治疗措施
1.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2.有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龋齿时应及时诊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这些都是可能导致本病复发或活动的诱因。
3.浮肿明显、大量蛋白尿而肾功能正常者可适量补充蛋白质饮食。无水肿及低蛋白血症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6克(每瓶牛奶约含6克蛋白质,每只蛋约含6克蛋白质,每50克米饭约含4克植物蛋白质)。
4.有水肿、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者,应进低盐饮食,每天摄盐应少于5克(1钱),约一粒蚕豆大小。
5.避免服用含非那西丁一类的解热镇痛药及其他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6.经常检查尿液,如尿中红细胞每高倍视野超过10个,要卧床休息。
§§§第20节支气管炎
秋天昼夜温差大,正是支气管炎的易复发季节。这是因为慢支患者呼吸器官功能衰退、免疫球蛋白下降,受凉和过度疲劳减弱了上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机能,病毒和细菌乘虚而入,导致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这是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和加重的原因。临床研究认为,支气管炎复发的原因:
一是体质弱,稍受寒冷刺激即可发病;
二是室内外污染空气的刺激;
三是感冒引发;
四是细菌、螨、尘等致敏因素;
五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为此,医生建议从秋天开始加强预防,对防止或减少减轻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
1.积极预防感冒。防风寒,慎起居,作息规律,注意随冷热变化及时增减衣服,睡觉注意盖好被子;不和感冒患者接触。一旦感冒或已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2.加强耐寒锻炼。坚持用冷水洗脸、洗鼻子、擦四肢及全身;早晨或雨后到空气清新的地方深呼吸;平时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增强上呼吸道及气管黏膜对冷空气刺激的适应能力,提高耐寒力和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3.保持居室空气清新和适宜的温湿度。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温为18℃~24℃,湿度为40%~50%。
4.注意饮食调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温软易消化,忌过甜、过咸,多吃蛋、豆类、瘦猪肉及新鲜蔬菜,多吃梨、苹果等,适当补充维生素,特别是补充维生素A,可增强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抵抗力。
5.戒烟忌酒。
§§§第21节支气管哮喘
主要特点
支气管哮喘俗称气喘病,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阵发性气急、胸闷,由于支气管痉挛收缩,故呼气困难特别明显。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呼吸困难都是支气管哮喘。如在心力衰竭时,由于肺泡内充满了渗出的液体,使气体交换发生困难,患者也可有呼吸困难。左心衰竭多在夜间突然发生,叫做心源性哮喘。其他如由于炎症、肿瘤或异物等阻塞喉头或支气管,也可引起呼吸困难,一般不称为哮喘。支气管炎伴有哮喘的,则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
病因分析
引起支气管哮喘的过敏物质,称为过敏原。过敏原很复杂,既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其中以外源性的较多,如花粉、尘螨、真菌孢子及鱼、虾、蟹、牛奶、蛋类等蛋白质。还有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等。内源性的常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情绪波动,甚至月经来潮等因素所致。还有不少患者的过敏原,目前尚不清楚。
临床症状
支气管哮喘典型发作前,常有鼻或眼睑发痒、喷嚏、流涕等黏膜过敏先兆。急性发作时即有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咳嗽、多痰等症状出现。患者被迫取坐位、额部冷汗、异常痛苦,严重时有紫绀。发作将要停止时,会咳出较多稀薄的痰液,随之气促减轻、哮喘停止,恢复到发作前状态。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者,称为“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常大汗淋漓,张口呼吸,两臂前撑、两肩高耸,呈极度呼气性呼吸困难,明显紫绀,甚至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
治疗措施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需用止喘药治疗,在发作的间歇期,应设法增强体质和脱离过敏原。
常用止喘药有茶碱类,如氨茶碱、喘定等。氨茶碱可以口服,也可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是最常用的止喘药。异丙肾上腺素、舒喘灵等β受体兴奋剂,是另一类平喘药,这类药作用快,如用气雾给药,则效果更好。
特别提醒
不过这类药物对心脏有刺激作用,用得过多可以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特别是异丙肾上腺素喷雾剂,一周最好不超过1瓶。
还有一些有间接止喘作用的药物,像有稳定肥大细胞膜作用的色甘酸钠、酮替酚等,也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可用于预防哮喘发作。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必要时可应用。哮喘发作的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可有良好的止喘效果。但激素须在医师指导下正确使用,长期用激素治疗,可配合健脾补肾中药,以减少激素的用量。此外,哮喘发作多有继发感染,应适当加用抗生素治疗,如对花粉或尘螨过敏的,可用花粉或尘螨脱敏治疗。
哮喘患者在生活上应尽量避免接触、食用导致过敏的物质,并防止受凉,应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发病年龄较早,如在12~15岁以前发病的,可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增强体质和适宜的治疗,使疾病缓解,甚至终身不发,发病年龄越晚,则缓解的机会越少。
§§§第22节肺炎
肺炎是由细菌感染等引起的肺实质炎症,少数也可由物理、化学、过敏因素等所致。细菌性肺炎最常见,多数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咳脓痰、胸痛、气急,少数可有痰血,甚或伴神志恍惚、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等中毒表现。老幼患者以及继发于其他疾病时症状常不典型。肺部检查常可闻湿性罗音。血液化验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X线透视可见肺部的炎症改变。治疗方面需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并辅以化痰止咳疗法。
治疗措施
1.发热时应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进行适当的室内活动,恢复期则可逐步增加室外运动。
2.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和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蛋、鱼等),不宜进食太油腻的食物。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戒烟、酒,避免接触油烟等刺激性气体。
4.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夏天起居环境要保持凉爽,防止虚脱中暑。
5.急性期每3~5天复诊1次,恢复期每隔1~2周复诊1次;如有高热不退、神志恍惚或气急加重、口唇发绀等症状,要随时来院复诊。
§§§第23节肺结核
病因分析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类主要通过吸入带菌飞沫(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散发)而感染。接种卡介苗可提高机体对结核杆菌的特异免疫力,从而减少发病。本病分五型,成人以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典型肺结核起病缓、病程长,患者有低热、乏力、纳差、咳嗽和少量咯血。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格检查时被发现。老年人发病亦常不典型。胸部X线检查是目前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痰结核菌检查亦有助于确诊。治疗方面,必须严格按医嘱完成抗结核化疗,治必彻底,否则会影响疗效或导致复发。
治疗措施
1.按医嘱坚持全疗程(一般需9个月)规律(天天服药)用药。什么时候停药应由医生根据病情、胸片、痰菌检查结果而定。
2.除吡嗪酰胺分3次口服外,其他药物主张一日一次顿服;利福平最好于清晨空腹时服用。
3.服利福平后小便呈橘红色属正常现象,若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肝区不适、耳鸣、重听、口周发麻、视觉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4.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有发热、咯血时应卧床休息。
5.多食鱼、肉、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少食含脂高的食物;必须戒烟,饮酒亦应节制。
6.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口鼻,所用食物、餐具要与家人的分开,不要和婴幼儿并头睡在一起。
7.居室常开窗通风,患者的被褥等物品应常在阳光下曝晒。
§§§第24节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的全称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俗称大脑炎。
传播途径
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蚊子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媒介,它叮咬了乙脑患者后,乙脑病毒进入蚊体,并进行繁殖,在蚊体内过冬,甚至经蚊卵传代。这种受感染的蚊子再叮咬健康人,便传播乙脑病毒,使人得乙型脑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鸡、鸭、猪、马、牛、羊,它们虽不会得乙脑,但会贮存乙脑病毒,如果蚊子吸吮这些动物的血液后,再叮咬人,就可传播乙脑病毒,使更多的人得此病。
乙脑是由蚊子传播的,所以在蚊子繁殖的7~9月,便成了乙脑发病的高峰。3~6岁的小孩容易患此病。成人大多数受到过这种病毒的侵袭,在体内已经有一定的抗体,可以抵御乙脑病毒的再侵袭,故不易发病,老年人及免疫力差的人却可能患此病。
临床症状
人们受到带有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多数人只产生一个短时间的病毒血症,并不发病,这在医学上称为隐性感染。少数人经蚊子叮咬后,约10~15天会突然发病,轻的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重的嗜睡昏迷,可因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等致命。暴发型的乙脑,甚至可以在1~2天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乙脑初起时,很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些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在7~9月乙脑的流行季节,这些症状应引起重视,若发热不退、嗜睡、头颈活动有阻力,应及早送医院检查。医生遇到这样的患者,往往要考虑作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化验。脑脊液化验是诊断乙脑的关键性措施。腰椎穿刺对人体一般并无损害,如果必要,应该毫不迟疑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治疗措施
目前,对于乙脑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办法。但在疾病的早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治疗,可以挽救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也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后遗症。
乙脑疫苗注射后,可以使人产生抗体。对于那些未受过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儿童,注射乙脑疫苗是很有效的一种预防方法。同时要指出,蚊子是传播乙型脑炎的媒介,所以灭蚊、防蚊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家禽、家畜的体内可能贮存乙脑病毒,蚊子叮咬后也可以传染给人,所以城市中不宜养鸡鸭,农村中也应该做好禽舍、畜厩的卫生和灭蚊工作。
§§§第25节“流脑”和“乙脑”的区别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乙脑”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简称。两者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但它们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后果等都不相同。
区别
“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的化脓性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实质,但以脑膜的病变为主。“流脑”经呼吸道传染,每年二、三、四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乙脑”则是乙脑病毒引起的大脑实质的病变,它虽然也涉及到脑膜,但是以脑实质的病变为主。“乙脑”经蚊子叮咬而传染,每年七、八、九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
“流脑”患者常会发热、头痛、呕吐、头颈强直、皮肤上有淤点,脑脊液混浊,其中含蛋白与白细胞甚多,培养或涂片检查可以发现脑膜炎双球菌。“乙脑”患者常有高热、头痛、嗜睡、昏迷,但头颈强直不明显,皮肤上无淤点。脑脊液尚清,含少量蛋白与白细胞,但无细菌存在。
特别提醒
“流脑”采用磺胺药、青霉素等治疗效果较好。如能及时诊断治疗,很少有后遗症。“乙脑”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少数患者可能会有神经、精神障碍的后遗症。
§§§第26节“流脑”与“感冒”的区别
病因
流脑的全称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冬、春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只有少数成人发病。脑炎双球菌通常寄生在患者和健康带菌者的鼻咽部,当这些人说话、咳嗽、呼吸、打喷嚏时,病菌随着飞沫飘散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在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就会感染发病。
感冒症状
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常见病,冬、春二季发病率也很高。发热、畏寒、头痛、咽痛、流涕、咳嗽是感冒的主要症状。
流脑症状
流脑的初期症状,主要表现是发热、头痛、咽痛、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流涕、咳嗽等等,很像感冒,因此,往往不被人所重视,常有人视流脑为感冒,延误了治疗。流脑重症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头颈强直,皮肤有出血点,大、小便失禁,昏迷,抽搐等。
§§§第27节治感冒中成药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