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来看,在中国如果银行业的垄断行为不被打破,或是继续被政府保护,那么银行业就很难做出实质性的改革,如果这样的话,一旦外国银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很多国内银行就会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
美国人为什么总爱用支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而美国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初涉异国他乡,对于如何让银行为自己服务这件事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国内,很多人与银行的关系都仅仅停留在存储的方面,人们到银行很多时候就只是存款或者取款。但是在美国,90%以上的收支和交易都是以支票代替钞票的。在经历了以贝壳、贵金属、纸币做通货的阶段,人类至今已然迎来了以支票或信用卡做通货的时代。在美国生活每时每刻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支票的影子,如此人们当然不可能忽略对于银行的需要。
刚到美国的中国人中很大一部分并不富裕,成为银行大主顾的可能很小。美国分布着多达5.8万家的银行在同时竞争(近期数据:美国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已经增加到7万家),他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位潜在的客户。所以,刚到不久银行里嗅觉敏锐的业务员可能就会登门拜访,其目的当然是拉生意。不得不承认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了服务质量,美国比较大的银行都有专门的国际部,那里有精通不同国家语言的业务员。听到业务员口中的乡音,你的戒备就被解除了一大半,而后你多半会被他的热忱和负责精神所感动,感动之余对条款的模糊之处也就不够注意,于是你选择了这家银行。不过请放心,信用是银行的生命,你的钱财出现被骗的可能微乎其微,况且一旦不满意,你立刻可以换一家银行。
银行免费给你开户,你有了一个银行账号。自此包括你所有的收入,还有从别处来的汇款都会直接进入你的账户。而与此同时你有必要花钱印几本支票本,因为以后你很大一部分开支,包括房租、水电费等都将以支票的形式支付。需要时填一张支票,写上收款者姓名(或单位),签上名,寄至收款人手中。收款人在支票背面签字,将支票交给为他服务的银行,通过银行间票据交换,你付的款项便会转到收款人账下。月末时,银行会把你一个月内开出的所有支票寄给你,这样你便会了解到你开出的支票和款项是否到达的情况,这样支票又起到了收据的作用。而且用支票来支付的话每一笔支出或收入的账目都会记录下来,于是违法的交易就只能用现款进行。例如非法雇佣外来移民,工资低于法定最低额等等。而在美国,毒品买卖金额巨大,现钞的选择是很不明智的,所以有时便用黄金来进行交易。
美国人的支票利用率如此之高,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细节,那么用支票付款和用现款付款到底有何不同?美国人信赖支票主要是因为支票相对于现款的优点。
首先,只要你的账户上确有存款,你便可以使用支票付款。而以现款支付的话,如果银行现款不足,即使有存款你却不能提出现款,这就会耽误时间妨碍办事。有人提出异议,普通人提现,银行现款不足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但是我国的一些银行就出现过由于现款不够,汇款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提取出来的情况,而用支票就避免了这种麻烦,并且开支票的时间要比提现点钞的时间短很多,对于时间观念很强的美国人来说,支票的方便快捷也是美国人偏爱支票的原因之一。
其次,支票也好,现款也罢,它们都是一种你有支付能力的证明,众所周知支票是要签字才有效的,它是认人的,你的钱只听命于你的支配。钞票则不然,钞票从谁的口袋里掏出来,就是谁的。不管是何种原因、何种方式,只要你的钞票进了别人的口袋,就变成了别人的。这就是偷钞票、抢钞票等事件发生的原因。而偷支票的事就很少,因为支票必须有主人的签名才有效,没签名的支票和白纸没有区别,毫无用处。
再次,我们知道,资金在运行中也可以产生价值,而存在银行的钱也因此会得到利息。用现款时,钞票在口袋滞留当然就不会得到利息。
而用支票时,钱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即使是一秒银行也是要支付利息的,因而现金支付损失的利息就相对要多。此外,用支票节省了点钞这一麻烦的环节,避免了钞票在流通中的磨损,节省了亲自到付款处去付款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支票的邮寄和交换的成本损耗远小于现款支付消耗的成本。相较于使用现款,大量使用支票可以大大节约交易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
刚开始用支票的时候,常常有人担心支票会流弊。例如邮寄支票时支票丢失或者被人冒领;收款方收到空头支票。不必担心,这种疑虑会在使用支票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其实,一切信用往来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现款交易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一个从原始社会来的人对于用一张纸去买一批东西必然会感到惊奇,甚至会怀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一方会赖账,就好像收款的一方硬说钱没有收到,或者付款方一口咬定已经付款。但事实上故意赖账的情况虽然有,相对于小偷小摸的事的发生率也要小得多,这表明信用关系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遵守的制度,甚至已经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但是这种信用关系一旦遭到破坏,对于社会将是灾难性的。而信用脆弱又与所有权模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和国有企业三角债多数靠政府印钞票来解决的情况不同,私人债务就不存在三角债的问题。
为了规避制约问题,美国建立了一套体制用来防止可能出现的支票流弊。例如用支票买东西,支票持有者需要出示自己有照片的身份证或是汽车驾照来证明。一旦发现某人在使用支票上行为不轨,银行会立刻将事实记录在案。以后不仅任何一家银行都不会为他提供服务,甚至连求职买房他都很难办成,因此他也将失去在社会上立足的起码条件。
虽然说美国社会是自由的,但是它同样有严格的禁区。超越雷池一步,一辈子都会很难过。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档案很厉害,这些档案是本人可以随时了解的透明材料,如果发现内容不实,可以通过一定的手续来更正。算错账不是大错,违纪的条款也并不太严苛,开空头支票,也就是应支款比存款额大,并算不上严重违纪,罚十几块钱加以薄惩就可以了。但是假造签名冒领别人的钱,或者使用挂失的支票等,才是大的过失。
话说回来,支票也并不是能够将现款完全替代的。生活中总是存在着一些零碎的开销,就像在公共汽车上买票,用支票反而是极不方便的,所以无可避免总会有到银行提现款的时候。同时出于安全和避免利息损失的考虑,携带大量的现金是很不方便的,所以也会不得不经常去银行提款。于是为了方便储户提款和降低银行因雇佣大批职员造成的成本开销,大约在20年以前电子自动银行就应运而生了,它的基本功能是存取款以及查询交易记录。你在银行开户以后,得到一张只有自己知晓密码的银行卡。把银行卡插入电子银行,键入密码,当机器通过网络确认这两者相符时,你便可以每天从电子银行取出不超过500美元(或某一数目)的整数目的现金,当然也可以存入你收到的支票和现款,操作完毕后电子银行会打出一张详单。不仅仅在银行里有,在大的超级市场和闹市区的街头巷尾都分布着很多的电子银行,不需要有人值班管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以严格管理和防止垄断为目的,美国法律规定,银行跨州设立分行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但是电子银行却可以跨州设立。现在全美国有几套各个银行共同使用的联网机,即使你正在其他州旅行,也照样可以从自己的银行支取现款,在账户上会自动扣除仅相当于汇款的汇费的一两美元的手续费。由于电子银行的出现,取现款变得更加方便了,于是用现款的交易又取代了一部分原来用支票的交易。
然而假如美国人要到美国以外去旅行,电子银行就不好使了,这时候旅行支票则展示了它的优势。到银行去购买面额为20到1000美元的旅行支票仅需支付1%的手续费。支票上有两行空当都是用来签名的,当你从银行购得旅行支票的时候需要在其中一个空当上签名,然后当你用它付款时当着收款人员的面再在另一个空当上签字。收款人确认两个签字一致,支票的效用和现款是一样的。万一旅行支票遗失,有人想冒用支票也未必敢当着收款员的面伪造签名。而且支票是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挂失,已经挂失的支票如有人伪造签名冒领,银行将会对损失进行赔偿。
鉴于支票为美国人的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和为美国人节约了大量的费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所以,在美国支票一直以来都是特别受欢迎的一种支付方式。
预期收益只是镜花水月
“防不胜防啊!”是小品演员范伟的一句流行台词,而在生活中,当客户面对银行的很多业务陷阱,也难免会无可奈何地拍着自己的头发泄一句:“防不胜防啊!”记得曾经有一期《理财周报》批评了某些银行的欺诈条款,其中最容易被人忽视,又特别能够迷惑客户的条款就是把预期收益等同于实际收益,然而事实上二者之间并不能画等号。
许多理财产品,尤其是高风险领域产品的投资,在募集时期,银行往往把预计的到期收益率偷换概念为实际收益率来向投资者销售。于是如若产品到期后不能兑现承诺,风险就被通过让投资者自行承担等方式转嫁到了投资者的身上。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法我们不得不说真是巧妙得有些过分了。
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很多理财经理在推销时都会口若悬河地向投资者说明收益率。错把预期收益率当成是实际收益率向投资者推荐,而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很容易便被误导,而且在被误导的同时,可能他们还会在心中勾画着一幅幅美好的前景图,做着美梦。有时候谨慎的投资者可能会要求推销者将这些口头上承认的到期确实会获得的预期收益率一同编入合同里,在这个时候,很多理财经理会尽其所能地利用各种办法进行回避。
此外,理财产品的费用、申购与赎回等程序也会把相关客户们折磨得极为惨痛。虽然目前市场上很多家银行都表示:银行在提供部分类型的理财产品服务时是免费的,只是针对像信贷资产、结构性产品等一些类型的产品收取相关的费用。然而像一些结构性产品陷入挂钩基础资产上涨而产品只得到低收益或零收益的怪圈的情况却依然让人们猝不及防。挂钩黄金的产品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农行新开始运行的“金钥匙汇利丰”黄金挂钩理财A款产品为例,其从运行开始经过3个月后收益率却低于预期收益率2.7%。
据部分相关人员介绍,如果金价在投资期内出现突破产品设置的区间的情况,即使仅仅突破一次,到期后也只是收回本金,除此之外购买所能得到的额外收益也仅仅是非常微小的收益。若银行当初确定的区间原本就很狭窄,那么到最后投资者获得零收益或低收益的风险也就越大。因为对于这类产品银行都对其突破上限的情况制定有停止运行的计划,也就是说即使挂钩标的物上涨,其中的利益收获投资者都不一定能够享受到。所谓无商不奸,而银行的这种做法对于投资者来说,不得不让我们汗颜,很多银行为我们编制的预期收益的大馅饼都不过是镜花水月。
诚然,衣食住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大家对于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们再来看一下银行的所谓“零利率”
车贷又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银行在宣传车贷时都高喊零首付、零利率,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谁也不会傻到做亏本的生意,更别说精明的银行,银行会通过收取不公开费用或与商户进行合作来赚取客户的钱。据相关人士透露,在车贷中就存在收了这个费用就提高那个费用的此消彼长的做法。一般来讲关于从车贷中牟利,银行基本上有下面三种做法。
第一,与商家合作,等客户享受了银行“零利率”贷款后,基本上市场上购车打折的优惠就没有了;第二,目前市场的车贷手续费是在车价的4%至7.5%之间,但是当银行提供“零利率”的优惠后就会提高手续费;第三,如果购车贷款有利息,那么是按银行基准利率收取,如果是免手续费的,那多半利息会高于银行基准利率。
通过上述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消费者怎么精打细算,到最后衡量一下就能发现,不管自己多精明,只要自己所购的产品和银行的利益挂钩,那么银行是绝对不会做赔本买卖的。而银行长期以来吆喝的对消费者的各种回报都是无法兑现的镜花水月,看上去很光鲜,可是却让人永远也得不到。
银行和政府的“亲密接触”
一般来讲,政府方面寻求与金融部门的合作无疑是一种顺应国情、顺应民情的宏观调控的需要。自从有了“金融”这个专属名词开始,它就已经成为了经济世界中的核心。现在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银行方面,还是政府方面又或是老百姓都已经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金融活,满盘皆活。”
也正因为如此,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政府和银行方面的亲密接触变得越来越频繁,而在二者合作之后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是否会像我们之前说的“金融活,满盘皆活”呢?我们不妨以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与石家庄市政府的合作为例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早在2000年11月21日,国家开发银行就曾与河北省政府牵手,首例银政合作协议也由此诞生。根据这份协议规定,国家开发银行在这次合作中,先后为河北省的211个市政项目提供500多亿的授信金额。这些资金的注入,无论是从经济环境建设方面,还是调整产业结构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了2002年12月13日,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与石家庄市政府正式签署了总额为80亿元的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协议的达成不仅标志着这个地区的“银政联盟”时代的开始,同时也是全国“银政合作”的浓缩体现。
随着这笔80亿资金的注入,石家庄市政建设无疑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早在这笔授信资金打入账户的8天前,石家庄市政府就已经与河北省建设银行展开了全面的金融合作。而像这种银行与政府积极谋求合作的亲密接触不仅存在于一些国有商业银行与政府之间,一些股份制银行也开始启动了与市政的金融合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