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
30831500000010

第10章 银行里的潜规则(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所谓的有钱人才光顾的“钱庄”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是活在当下的社会中,已经没有一个人能够逃避开银行对自己生活的“侵扰”。换句话说,也就是银行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人有了富足的钱,第一个想法就是将它储蓄起来,因为除了安全还有利息可拿。但是很多人忽视了一点,银行真的是免费为大众提供如此便利的福利部门吗?答案并非如此,因为在银行内还存在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信用卡“套”你没商量

之前曾流行过一句话:“一卡在手逍遥神州。”不管卡里有没钱,走到哪里都能刷卡是一件让人逍遥不已的事情。可是天下会有这样的好事吗?信用卡在你手里真的可以让你变得这般潇洒吗?答案并非如此。

我们先来看看五花八门的信用卡陷阱:

陷阱一:死卡照收年费。

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年费的产生与信用卡的激活情况并没有什么关系,换言之就是说在信用卡没有激活的情况下,银行一样会在一年后对该账户照常扣除年费。这就好比你到一家卖饼的摊位前闻饼也要花钱一样。

陷阱二:“休眠”卡透支了。

有一些马虎的用卡人将信用卡闲置了很久,于是乎就忘记了“休眠”卡年费照收的事。而一旦卡内的余额小于年费金额,银行便会按透支来处理,并且会在银行诚信系统中记录,持卡人信用就这样受到了不白之冤。

陷阱三:还了也计息。

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最近手上资金不太宽裕,于是就顺理成章地按最低额度还款了,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下面这件事:银行规定,如果持卡人按最低还款额还款,那么银行将仍然按照当月账单所欠全部金额计息收费,日利率为万分之五。

现在流行的“车奴”、“房奴”等众多“奴”中,“卡奴”也是其中一员,这个词来源于台湾省,从字面大家就可以理解其意思,即信用卡、现金卡的奴隶。据记载,源自美国一些机构的巨大压力台湾自上世纪80年代开放了信用卡这一业务,进入本世纪,超过350万的人们缴纳不出信用卡债务,其中很多破产者是由于刷卡过度而破产的。

信用卡问题已经成了社会问题,“卡奴”层出不穷,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年轻人负债累累,变相为银行打工,发展到最后,抢劫银行、自杀等类似的事件频频发生。为了不让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台湾省很多大学和相关部门的研究专家不得不轮番提出减免、降息等综合解决方案。

而现在“卡奴”这个群体正在大陆出现并增长,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大银行争先恐后地在高校内发放信用卡,“高校卡奴一族”尤为吸引人们的眼球。早在2006年一幕惨剧就曾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为了偿还信用卡的债务,一名学生不得不在学校里乞讨,而这两年矛头更是直指家庭层面。

不久前,南京玄武区法律援助中心曾接待了这样一位可怜的母亲。

她的儿子瞒着家里偷偷办了多达10张的信用卡,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透支了16万。“我该怎么办?不帮他还,难道看着他去坐牢?帮他还,我又去哪儿弄这么多钱?”无助的母亲不知所措,银行每日催款,儿子又躲在外边不回家,这位母亲几近崩溃。

最近这样的例子不断地出现。深圳曾报导了一起80后女孩一年透支信用卡上百万,被迫寻找非法组织“以卡养卡”,最后以同事报警、父母卖房还债解决问题结局的案例。

除这些个别极端的案例外,让人们担心的还有另一群人,国内某白领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近一半的都市白领都是“承担信用卡利息和负资产”,将近30%的人认为自己被信用卡“套”住了,领薪水的日子成了还款日,已是名副其实的“白领卡奴”。回顾这两年关于信用卡的新闻,这类题材几乎占了九成之多,原本出于善意的信用卡似乎已然成了人们的“催命卡”。

毕业之后“人间蒸发”

自2002年招商银行发行了第一张针对学生的信用卡之后,多家银行都纷纷效仿,瞄准了校园这块信用卡的“垦荒地”。“从银行商业的长远角度来看,这一块市场毫无疑问是深具潜力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学生信用卡的额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所以风险也便较小,而且对于长期、优质客户的发展和培养都有帮助,所以自然而然地受到银行热捧。

据了解,学生信用卡的额度在3000元左右,与一般有工作人的1万元左右的额度相比较来说学生信用卡的额度确实是比较小的,在银行攻城掠地、争先恐后努力扩大自己客户群的时期,学生群体自然成了“抢手货”。

“每到开学或者年底,学校就会有银行的人来推销信用卡,申请的手续很简单。”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小孙向记者这样叙述。来推销的银行工作人员,不仅会教他们怎么填写申请书可以比较快通过审批,有些人甚至还会帮助他们作弊。

“一般信用卡都要填写父母的电话号码,这些东西都很好作弊。”

小孙向记者讲述,他们填写的地址一般都是宿舍的,父母电话那栏填填同学的电话就可以了,只要应付过银行的审核就行,而这些便利都大大提升了大家办卡的热情。

据调查,包括未激活的睡眠卡,学生拥有信用卡的比率高达60%,甚至有很多的学生一人持有两三张卡。正是银行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推销方式给后来只增不降的不良贷款率埋下了伏笔。

“每年到这个时候,宿舍楼的催缴信就堆积如山。”传媒大学某宿舍楼传达室楼管向记者抱怨道。毕业生才刚刚离开学校,来自各大银行的挂号信便纷至沓来,可惜人都搬走了,到哪去找啊?

据介绍,这已不是第一年出现这种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到目前为止他们只能是或者退回给银行或者交给学校。而记者从一些毕业生中了解到,不论哪种方式都不可能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

“我手机换号,他们怎么可能找到?”一位毕业生显得“有恃无恐”,他申请表上所留的父母的联系方式都是虚假的,而离开学校后,他就换了新的电话号,他向学校提交的就业去向也并不准确,所以他自信地认为自己很难被银行找到,“即便是找到了,只是几千块钱银行不至于为此而起诉我吧!”

据了解,类似这种心态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而是传自前几届毕业生,临毕业前把卡刷爆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尤其是很多学生还欠着助学贷款,毕业之后离开了学校也断绝和学校的一切联系,连学校的助学贷款都不打算还了,这点透支根本不算什么。

专家提醒,实际上不还款的隐性风险依然存在,目前央行建立了个人诚信系统,系统将会记录下所有人的信用记录,如果出现信用卡欠贷的情况,就算数额很小,也都会对日后与银行的交际(比如买房时申请房贷等)产生不良影响。

资格审批形同虚设

比起校园推销,在已经工作了的人群中发卡人员的推广工作就更加方便简单了,一般情况下只需要稍微填写工作单位及资料就可以申请,于是发卡人员的身影遍布写字楼边、一些交通线路出口。

据了解,由于银行间信用卡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工作在信用卡推广一线的发卡人员肩负很大的压力,发卡量直接决定他们的收入情况。一些发卡员透露,银行对于发卡员的发卡数量都有规定,通常是60~80张不等,少发便从底薪中扣钱,反之,超出也会给予相应的奖励,一般一张卡在20元左右,推广期,为了快速提高数量,银行给予的奖励会高一些,而老牌的银行则偏低。于是迫于收入的压力,这些发卡员不得不整天在外“扫楼”,通常一天会去很多栋楼,不仅每栋楼均为10层以上,而且要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签。

由此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组织,这种组织由多个人分别拿到多家银行的授权,然后在地铁口、写字楼旁边以及商场中集中摆设摊位,可以集中办理多个银行的信用卡,并以理财专家的姿态向申请者解说:“办理3至5张的信用卡是比较科学合理、比较优秀的资产配置方式。”风险意识被发卡人员有意无意间淡化,使申请者过于放松心态,这种不良的方式直接导致不良贷款率的迅速上升。目前,甚至“断供潮”已经在部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上显现。一些学者分析认为,显而易见,近些年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银行纷纷放宽审批门槛、提高授信额度,在经济前景迷蒙的现今,大量吸收缺乏偿还能力的客户,这种做法的风险可能更大。

“我”的地盘听我的

银行为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付费本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北京市民齐清在银行存款1百元却被扣费40元左右的事情被媒体曝光之后,银行收费项目的杂乱,收费标准的不合理,以及对储户的意见置之不理、单方面定价等种种行为,最终浮出水面,并遭到民众的质疑。

银行收费不断增加,服务却没有任何改进,银行方面连储蓄卡也开始收取服务费,虽然在舆论的影响下为百姓管理钱财的机构渐渐处于劣势,但实际上,银行却并未停止以各种理由和手段收取费用的行为,上面提到的齐清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北京市民齐清在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然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的出名要归功于他让人无法理解的遭遇。1999年齐清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并在账户里存了100元,但从2006年3月开始,银行以小额账户管理费的名目每季度向他征收3元钱,直到2009年8月,齐清100元的存款仅仅剩下60多元。

而银行从齐清卡中扣除的小额账户管理费,是指在活期账户上的资金余额小于银行所规定数额的情况下,银行会定期收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我国国内四大银行中,建行所规定的资金数额为400,日均余额低于400的活期账户,建行每季征收3元的费用,中行则是对没办卡而且日均余额小于400元的存折同样征收3元的费用,农行、工行对于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收取标准上,他们所做的只是将收费门槛抬高到500元。在股份制银行中,除兴业、光大、华夏银行免收此项费用以外,其他银行则同样在一定时期内对小额账户征收1~3元不等的小额账户管理费。

然而,小额账户管理费的征收并非银行单方决定收取的唯一费用,除此之外还有短信提醒费、信用卡透支全额罚息、ATM跨行取款手续费、网银跨行转账费、存折挂失费、清点零钞费、重置密码费、柜台打印对账单费等多项不同名目的费用。

银行为人们提供服务收取费用,本来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的。但是,银行收费种类从2003年的300多种直到扩展到今天的3000余种,银行收费名目的发展迅速让人惊讶,显然银行“收费项目增加速度”远远高于“服务内容和质量提高速度”,为此很多储户对此提出了质疑。

据银监会统计,自2009年以来,各大银行中间业务年收入平均约增长30%。在这“喜讯”的背后,是银行各种费用的大幅上升。2009年6月底,中国工商银行上调了20项个人金融业务收费标准,平均涨幅超过一倍,而如今多家银行也纷纷将跨行取款的收费标准上调,其涨幅也都达100%。正是在这种银行收费种类和收费价格一路飙升的背景下,储户存款越存越少的荒唐事件正在上演。

面对公众的怨声载道与舆论的指责,国家相关单位迫于压力起草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下发到各商业银行和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征求他们的意见。

可是当这份文件下发之后又引发了更大的质疑,因为从这个意见稿中所规定的内容:同城同行存取款、转账业务;通过POS、ATM、转账电环等电子终端进行的境内跨行查询服务;密码重置服务相关费用纳入账户、密码、电子证书等挂失费处理项目,不得单独收费等等,而这7项服务之中,有很多是部分银行并没有收取的费用,禁止收取本就不存在的费用,这本身就是忽视群众呼声的一种表现。

更值得让人注意的是,这份稿件的下发对象竟然是各地商业银行和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却不是向涉身其中的储户和银行共同征求意见。

有学者认为,银行收费问题向银行本身去征求意见,这本身就是不公正的。

实际上,早在2007年3月7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就曾经组织召开了以银行业务四项服务收费标准为课题的研究工作座谈会。在那次会议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张君对于银行收费的问题就曾经发表过自己的意见:“调整收费标准应该以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主,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银行服务的‘公共产品属性’。”业内人士分析,根据这一精神,或许对于这次的意见征求,银行也许会作出令弱势群体满意的意见反馈回答。

但是,这种“上级对下级”的外在约束,以及银行从道德的方面出发的自我约束,并不能直接致使银行改变收费制度,银行最终的决策也许并不能让储户满意。有些人说出了事情的根本,那就是银行在中国是处于垄断地位的,人们对于垄断行业总是无能为力的,在中国银行储户只能被迫接受银行“我的地盘听我的”的各种收费要求。

所谓垄断在经济学上来讲就是:一般指极少数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在一个或多个阶段内,为唯一的卖家。在这种垄断情况下,垄断者可以在市场上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意调节商品价格与产量,而不用过多地去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

而在中国,现在银行业虽然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而且很多外国银行也正在并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是从整体上来讲银行业基本上还处于垄断地位,储户在银行储蓄完全处于弱势地位,根本没有能力和银行讨价还价,更难以影响到银行对储户的收费标准。

相关经济学家认为通过行政性或强制性手段来维持高于合理水平的价格,或是人为压抑公众的消费需求是垄断存在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垄断的利润极其可观。就好比在中国,当很多零售商对一些通讯产品“挥泪”甩卖的同时,电信部门却仍可以泰然处之,这就是垄断市场给部分企业带来的好处,而就目前来讲,银行就处于垄断地位,在与银行PK的过程中,无论群众的呼声有多高,只要垄断的局面不被打破,那么,这些呼声都不过是一场闹剧,不会对银行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然而垄断的存在又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从本质上讲寡头垄断可以说是几大企业通过牺牲消费者的利益和经济进步来赚取巨额利润,所以寡头垄断的存在很显然会阻碍市场竞争的展开,而竞争恰恰是有利于保持价格低廉的有效方法,也是促使企业不断变革以避免被挤出市场的外在作用。而没有竞争的存在,很显然经济的发展变化遭遇阻碍,而且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