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唐肃宗打发回家,不得已恋恋不舍地辞别凤翔起程,穿着一件青袍,连匹马也没有,就径直上路了。
一路上人烟稀少,阡陌纵横,断岩绝壁,遇到的不是伤兵,就是难民,到处都是呻吟和流血的人民。半路上,他又累又饿,终于走不动了,于是找了一个养马的军官借得一匹马代步。这时正是金秋十月,山路旁开着菊花,路上印着古代的车辙。杜甫想到自己四十六年的人生,虽然费尽了心血,却一事无成,还险些因为进谏而遭到肃宗皇帝的杀害。在肃宗皇帝身边为谏臣的三个月以及在监狱里的几十天中,杜甫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命运,这使他感到生命的无常,也不觉对肃宗充满了一种怨恨之情。就在这样的一种怨恨情绪中,杜甫不觉快走到家了。临近家的地方更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树上乌鸦哀鸣,草莽中野鼠四窜。夜深时经过战场,寒冷的月光照着死者的白骨,阴森可怖。杜甫想起哥舒翰的军队守潼关时一败涂地,害得秦地的军民死伤大半。这是多么哀伤的事情啊!
回到家中,杜甫想着路途的见闻,感慨万千。他在《北征》第二段中有着详细的描叙。
靡靡逾阡陌,人烟眇萧瑟。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
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杜甫回到羌村时,正是晚霞时分。林子里鸟雀喧闹。经过一年多的分离,如今活着回来,让家人很是意外。妻子久久地看着他,忍不住地抹眼泪。孩子们看见他,起初围绕在他的膝边,后来因为害怕他反倒走开了。邻居们听说他回来了,都趴满墙头,唏嘘感叹。夫妻俩久久凝望着对方。这出乎意外的重逢,让人觉得难以相信,如同在梦里一般。喜极生悲,百感交集,夜不能寐。
第二天一大早,邻居父老们就带着酒来看望这一度生死未卜的归人,他们一边倒出酒来一边难为情地说,不要嫌弃这酒味薄,因为战乱,黍地没有耕作,孩子们都东征去打仗了。杜甫想起这一路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与乡亲们的穷困,不觉生出很多悲哀。同时来了灵感,写下《羌村三首》,其中写到了他到家的几天与妻子儿女欢聚的最感人场面。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杜甫回到家,因为劳累,病了几天,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生活之中,但家中贫寒的现实生活也令他高兴不起来。妻子衣服补丁加补丁,夫妻相对痛哭,无情的松泉,也仿佛是在为人而呜咽。平生所最爱的娇儿,由于缺少食物,脸色惨白得如雪似的。一见诗人就啼哭,浑身都是污垢,脚上也没有袜子。床前两个小女儿的衣服,也都打满补丁,而且衣不过膝。心情很是沉痛。在《北征》第三首中,他将当时的场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
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
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
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
杜甫《北征》诗中的这段,写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写得真切生动,千百年读后仍然觉得非常感人,仿佛诗人就在眼前。这种卓越的写实才能,以及对家庭生活的细致入微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体验的深刻感受力。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与《北征》一样,都是现实主义的名篇,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是借路途的所见所闻来表现人民的苦难,用高度写实的技巧表现出了旅途中所见到的人民的苦难,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的关爱之情。
杜甫远离朝廷,看到了一幅更加深广的社会图景:白骨遍野、万物萧条,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由于深入到民间,并且亲身体验了这种痛苦,使他对人民在战争中的痛苦有了更加深刻而直接的感受。也深深刺痛了他那颗对人民的仁爱之心,并为他们的不幸而忧心忡忡。
杜甫的忧民情怀,是源自自身的感受而又推己及人的。杜甫中年以后的时光,大部分是在流离状态中度过的。他自己一方面过着悲惨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又为广大的民众而忧愤深广,甚至常常是在自己最困难艰苦的时刻,不由自主地想到天下的百姓,想到灾难深重的民族、祖国和人民。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不带功利的忧患情怀,使杜甫的诗篇富有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使诗人的形象在人民的心中永远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辉。
在中国文学史上,并不乏关心民瘼的诗人,那些伟大的或优秀的诗人们,常常表现出对人民的关心和热爱之情。但是像杜甫这样,从亲身经历而引发的对人民苦难的深切了解和关心,并不多见。杜甫的身同感受,是时代造成的。就杜甫的经历来说,是他的不幸,就他的文学成就来看,则不失为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