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传播产业建设
30960300000021

第21章 企业文化建设

(第一节)企业竞争激烈凸现文化作用

当今,企业文化的概念,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企业家所关注。无论是声名显赫的跨国公司,或是本省本土的民营企业。都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因此,真正认识企业文化的深切内涵,真正体会到用优秀文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企业家面前的重要任务。

纵观我国我省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发展的历程,企业竞争呈现出以下阶段性特点:

第一个阶段是产品竞争。在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全省处于商品短缺时代,在这个阶段中,企业只要能够生产出适销对路、为消费者所欢迎的产品,就具备了竞争力,因此这一产品竞争阶段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句话:“我做得出,你做不出。”只要哪个企业能拿出好的产品,它就具有竞争力。

第二个阶段是服务竞争。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以后,不少企业意识到,只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购买国外的流水线,就可以快速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但是光靠产品,仍难以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承认。于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从产品竞争发展到服务竞争。服务竞争阶段的特点,同样可以归纳为两句话:“我做得到,你做不到。”大家都能够生产出质量不错的产品,但是哪一个企业的服务更到位,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它就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第三个阶段是文化竞争。当历史进入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从服务竞争上升为一个新的阶段:文化竞争。文化竞争阶段的特点,同样可以归纳成两句话:“我做得好,你做不好。”如何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上,从做得到发展到做得好,这就要考验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文化内涵。而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实践证明,文化在企业竞争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优秀企业,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在这些企业的长期发展中,企业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的各种管理行为中,都充满着文化的因素。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我们现在所说的企业文化,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它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又是企业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随着企业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不少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开始认识到,在企业管理和竞争中,除了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以外,还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文化因素。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不少企业管理家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而作为一种现象,指的是用企业文化理论来概括、提炼和指导企业的文化建设,形成某一企业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状态。

(第二节)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并且把这种精神观念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和企业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中。

在一个具体的企业中,企业文化大致体现在下列七个方面;

10.2.1企业的历史传统。

一个企业从它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形成自己的文化。而在企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所形成的这种传统,会产生长远而持久的作用,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企业的文化传统也会影响到该企业中各层次、各部门的员工。

10.2.2企业价值观和理念

所谓企业价值观,就是一个企业在自己的经营管理中,首先要明确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哪一种行为是我们所崇尚,鼓励员工去做的,哪一种行为是企业反对的,员工不应该去做的。这种价值观和理念是一个企业的文化核心,它能够凝聚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从而使企业员工的行为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反映出一个企业的行为和员工行为的机制取向。

10.2.3企业的管理风格、管理特色

每一个企业,由于各种因素,决定了它的管理风格和管理特色是有差异的。我们在实践中经常会感到,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就是体现在企业的管理风格和管理特色上。有的企业对员工的行为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这体现出一种管理风格和管理特色,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化特征。

10.2.4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行为规范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全体员工的行为来体现的。人们认识一个企业,不仅要看该企业在媒体上和各种场合怎样说,怎样进行宣传,更重要的是要看它怎样做。这就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用自己的优秀行为在实际中体现出企业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让社会公众感受到本企业的优秀文化。

10.2.5企业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活动

文化是无形的,但是在企业里却要通过有形的意识和活动把它体现出来。很多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都有类似的文化意识的活动,以此来宣传和强化企业的文化内涵。例如有的企业每天早上要开晨会;有的企业定期要举行升旗、唱公司歌曲等仪式;有的企业会在员工生日时送上一个小礼品等等。用企业文化的理论来分析,这些都属于企业独特的文化意识和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有形的意识,让员工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内涵,强化企业的文化内涵,使企业更有凝聚力。

10.2.6企业的物质设施建设

一个企业的物质设施建设,同样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化追求。这里说的物质设施建设,并不是说企业的办公楼有多高大、内部装潢有多豪华,而是指透过厂区环境、办公环境、工作场所的布置等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例如,企业管理部门是封闭在各自独立的小房间内办公,还是在一个敞开的大空间里面办公,实际就体现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文化的不同。敞开式的大空间办公格局,更有利于营造一种互相竞争、努力工作的氛围,更有利于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良好工作习惯。这就是企业物质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

10.2.7企业的社会形象

我省企业以前很少考虑自己的社会形象问题,而今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高度关注自己的市场体现,高度关注社会公众对自己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反映。因此,是否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而良好的形象必须要有优质的企业文化作为其内涵。

(第三节)创建企业文化的四大步骤

对于每一个企业家而言,在了解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之后,最关心的就是如何在自己的企业中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按照下列四个步骤来进行:

10.3.1精神文化的提炼。精神统帅行为

优秀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提炼出本企业的优秀理念,然后才能从核心上体现出企业的个性。

10.3.2制度文化的创新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文化的建设一定要有制度保证,而且这种制度保证要有利于制度文化的创新,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理念,不断推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的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文化的创新中,要考虑是否适合本企业文化,是否能对提升本企业的文化发挥作用,用优秀的制度来保证文化建设的实施。

10.3.3行为文化的倡导

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实在行为之中。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积极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并且身体力行。行为文化的倡导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企业要有全新的管理行为,在自己的管理行为中处处体现出本企业的文化特点,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品位;而员工要有全新的工作行为,来具体实践企业的文化。

10.3.4物质文化的构件

企业的物质形态,往往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化特点。这种物质形态表现在整洁的厂容厂貌、现代化的工作设施和环境、具有先进理念的办公环境等等,在企业的硬件中反映出企业的文化追求,使员工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第四节)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每一个企业都要注重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获得消费者认知,让广大消费者能够在众多的商品和服务中,认识本企业和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并且进一步产生认同感和实现购买。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一定要让消费者对本企业产生良好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应该看到,企业的每一项行为,不仅仅是商业行为,它同样是一种社会行为;企业不仅是一个商业组织,同时它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因此企业的每一项决策,除了从商业角度来考虑是否能够盈利之外,同时也要考虑它的社会影响。企业的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活动,也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社会公众对企业产生良好的印象。所以企业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实际是一种企业和社会双赢的行为,也是企业运用自己的优秀文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