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皮影碗碗腔戏班里没有女演员,只有一个男演员“包本”,即生、旦、净、丑的唱念集于一身,演唱比较单调;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女演员,从此丰富了演唱色彩,使原本明亮委婉的唱腔变得更加悦耳动听。
新中国成立后,曲沃县皮影碗碗腔剧团成立,在广泛吸收蒲州梆子、晋南眉户的腔调、曲牌的基础上,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剧种。1960年3月成立了曲沃碗碗腔艺术学校,招收表演、音乐、舞美三个班79名学生,3个月后演出折子戏《花园赠金》。同年8月,成立了曲沃碗碗腔剧团。皮影碗碗腔进行了一次大的艺术改革,首次由演员扮演角色。从此,皮影由真人代替,继承和发展了皮影戏中“皮人”的表演风格,形成了碗碗腔独特的表演特色。
登台后的碗碗腔虽然吸收了其它剧种的一些艺术形式,但将皮影戏的动作保留在舞台上,如旦角抒发情怀时,一手指前,一手指后,身体小幅度前仰后颠;生角走台步时,两臂微屈,宽袖前后摆动,侧身缓缓而行。在武打方面更是保留了皮影遗风。
曲沃碗碗腔剧目以“三小戏”为主,表现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戏占有较大比重。如《五花马》、《赵兰英进京》、《困铜台》、《清白居》、《昭君和番》等,另外也有表现历史故事和社会生活的《大西汉》、《花柳林》、《六月雪》、《双报恩》、《红灯记》、《白玉钿》和令人捧腹的小喜剧《三忘卖布》、《老少迷》等,加上现代戏《兰子卖母》、《圆梦》、《六斤县长》等,共有100多个剧目。碗碗腔不仅受到曲沃人民喜爱,并且逐步向晋中、晋东南部分县市流传。
曲沃碗碗腔在皮影小戏时期,一人兼打数件乐器,文、武场不分。主要伴奏乐器有铜碗、节子(简板)、马锣、唢呐及月琴、二股弦等。真人登台后,相继增加了板鼓、二胡、笛子、三弦、琵琶等,后又加了黑管、小号、扬琴及电子琴。基本板式有(慢板)、(流水)、(八)、(简板)等。碗碗腔中的板鼓,在演唱过程中,只按一下板头,结一下板尾,其余由铜碗和节子掌握节奏。其唱腔属板式变化体,分上下句行腔,七字句、十字句居多。征调式,无固定调高,以艺人嗓音条件定调。艺人演唱旦角时,采用真假嗓结合演唱法,亦成碗碗腔特色之一。旋律跳跃性虽大,却跌宕和谐,无生硬之感。
据资料记载,曲沃碗碗腔最盛时期曾经一年演出320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观众需求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在很短的时间内曲沃碗碗腔迅速衰落。上世纪80年代后期跌到低谷,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情况才得到好转。兴建了新的排练场,演出以承担政府的活动为主。目前曲沃碗碗腔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将更有利于对这个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朔州大秧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主要流行于朔州、山阴、平鲁、应县、左云等地。它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是由踢鼓秧歌和小秧歌演变而来的。
朔州大秧歌是融武术、舞蹈、戏曲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流行于朔州市及周边内蒙古南部的集宁、呼市、包头及河套一带,另外,在河北的张家口及陕西邻近山西的市县也曾盛行。早期为广场、街头的秧歌舞队表演的朔州秧歌历史悠久,在宋代加入了武术成分,清代后期又加入故事内容,现在以舞蹈和戏曲两种艺术形式活动于民间。
朔州地处边塞,自古民风尚武,很多村寨都设有专门教练武术的“武场”。为了增加娱乐性,练武者腰配花鼓,击奏发声,使拳术逐渐舞蹈化,于是产生了以舞见长的踢鼓秧歌。与此同时,当地还流行一种带有简单表演的、以民歌演唱为主的小秧歌。这两种秧歌常常集结在一起进行表演,两种表演方式相互影响渗透,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完备的表演形式,即载歌载舞的“土摊秧歌”。
“土滩秧歌”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剧目,在明末清初,随着土摊秧歌在艺术上的发展和创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一一“攒合班子”出现了,这种班社把有名望的秧歌艺人聚合起来,用鼓板按节,丝竹随腔,于是离开土摊,登上舞台。朔州大地上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戏曲剧种一一大秧歌。
朔县大秧歌在音乐上吸收了梆子声腔,兼有板腔和曲子体制。唱腔由曲牌体和板腔体两部分组成,音乐色彩丰富,表演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情趣,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朔州大秧歌剧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现存剧目近四十个,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王二小赶脚》、《瞎子观灯》、《杀狗》、《泥窑》。
大同市朔城区大秧歌剧团,成立于1956年,曾演出传统剧目《泥窑》、《三贤》、《九件衣》、《乌玉带》、《生死牌》、《忠保国》等;新编历史剧《姜郎休妻》;现代戏《进货路上》、《兄妹泥》等。
《泥窑》是朔州大秧歌的传统代表剧目,由山西省朔州城区大秧歌剧团演出的《泥窑》,曾在1998年获得中南海大众文化奖;2004年获得中国第六届民间艺术节银奖;2007年参加“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晋京展演”,获得文化部全国文化遗产日奖。主要剧情为:西汉末年刘秀落难奔逃,尹生道兄妹仗义搭救,将其封于窑中,躲过了追兵围堵。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唱腔优美欢快,生活情趣浓厚。尤其是剧中兄妹二人一个铲泥、一个封窑,一个唱、一个和,十二段唱词,十二次抹泥,回回相似又不尽相同的表演和演唱,以及哥哥用一只鞋做泥抹,另一只鞋做泥托的生活化动作设计,风趣而别致,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晋北道情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流行于晋北二十余县及内蒙古南部、陕北东部、河北西北部等地。分神池、代县、应县三个艺术流派。
道情音乐约于金代流入晋北一带,以曲牌体说唱形式广泛活动于民间,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传教义。清代中叶,在地方戏风起云涌之时,晋北道情也正式被搬上舞台,以代言体演述故事,内容广泛触及社会生活,受到当地百姓的喜爱。
其音乐体制主要为曲牌连缀体,同时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乐元素。清末民初,职业班社林立,著名艺人辈出,为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的时期。著名的职业班社有杨侉子班、武为周班等,名艺人有李艾疙瘩、石六十八等。
晋北道情的代表剧目,主要内容表现宗教故事和劝善故事,如《韩湘子出家全图》、《庄周梦》、《郭巨埋儿》、《王祥卧冰》、《拾万金》等,还有一些生活小戏和移植剧目如《老少换妻》、《玉虎坠》《八义图》、《醉陈桥》等。
晋北道情唱腔曲调,相传有72大调,若干小调,今存套曲13种96曲,如《大红袍》、《皂罗袍》等。其伴奏乐器文场有笛子、四胡等,武场有渔鼓、简板、单皮鼓、大锣等。表演重文轻武,重唱轻做。历史上均为男演员扮戏,建国后始有女演员登台演出。
晋北道情是我国北方道情的缩影,是研究民间宗教音乐和戏剧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现在,晋北道情只有右玉县的一个剧团在勉强度日,举步维艰,其生存与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几乎临近消亡状态。
临县道情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临县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隔黄河,与陕西省佳县、吴堡县相望。这一地区在历史上道教盛行,至今保存着许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筑,有“十三观寺九厦院”之说。
临县道情是由说唱道情演变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在晋西北的临县以及吕梁山沿黄河一带。后传至陕西北部。
说唱道情在宋、元时就有活动。最晚在清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开始将道情这种受群众欢迎的说唱形式与当地的秧歌等民间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演变成为戏曲剧种,成为晋西人民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
清末民初,临县道情发展到鼎盛时期,活动范围扩展到与临县交界的方山、柳林、中阳、离石以及陕北的榆林、延安等地。道情班社也一度发展到120多个。
临县道情传统唱腔为曲牌体,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道情的基本曲调,如“终南调”、“七字调”、“十字调”、“高调”等;另一部分手由民歌和民间曲牌演变而来的“闹五更”、“小放牛”、“唤妹子”等;再一部分借鉴吸收梆子唱腔的流水、介板、滚白等。在此基础之上,临县道情逐渐由民间说唱演变成为戏曲剧种,形成其演变调(由道歌演变成型的唱腔)和小调(当地民歌同道歌结合形成的唱腔)两大类。
临县道情伴奏乐器在说唱道情阶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场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钗、木鱼)组成。
临县道情的音乐保留了极其浓厚的民歌风格,曲调轻爽活泼,开朗明快。临县道情的表演轻快活泼,富有极强的生活气息,尤其是小旦在舞台上的快步、碎步行走,与轻快的道情音乐的协调配合,非常优美。曾经家喻户晓的、由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翻身道情》的曲调,就是取材于临县道情。
临县道情传统剧目内容有以反映道家内容为主的“韩门道情”戏、道家戏和明、清时广泛流行的“民间小戏”。其中韩门道情戏的代表剧目是:《经堂会》、《高老庄》;常演的道家戏有:《杭州买药》、《张良撇家》、《盘道》;反映民间生活的剧目有《度林英》、《送子》、《秃子闹洞房》、《唤妹子》、《菜园配》等。
1960年,临县道情剧团成立,先后创作、移植了大批现代戏。创作演出的著名剧目有:《柳树坪》、《夺印》、《李双双》、《游乡》、《圪杈湾》、《保姆》、《碛口古镇》、《掏鸦窝》等。其中《圪杈湾》获得吕梁地区戏曲调演一等奖;《保姆》获得山西省“小戏、小品、小剧种调演”一等、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碛口古镇》获得第十二届“杏花奖”新剧目奖。《掏鸦窝》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山西赛区第一名。
由临县道情剧团演出的《菜园配》,集中了临县道情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曲牌唱腔,并展示了各行当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曾于2007年参加“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稀有剧种晋京展演”,并获得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演“文化遗产日奖”。
《菜园配》主要剧情为:婆婆因担心失去寡媳秋香,婆媳间造成误会,后二人误会解除,婆婆最终同意了秋香与卖菜青年李琪的结合,使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上党落子
原名“黎城落子”,民间也称“黎城闹”或“闹戏”。1955年,山西省文化事业管理局将其定名为“上党落子”。它是流行在晋东南和晋南安泽、洪洞、乡宁、曲沃、夏县、闻喜,晋中榆社、左权,河北涉县等地区的戏曲剧种。
究其来源,上党落子应当是河北武安落子的一个支流。大约在清朝道光年间,河北武安落子艺人将武安落子带入黎城,后同当地语言,民歌相溶合,逐步发展为具有上党地区乡土风貌的剧种。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班社分别受到当地流行的歌舞吟唱、上党梆子、蒲州梆子的影响,因而在清光绪年间,上党落子又分做南路、西路两个艺术流派,在之后的流传过程中,两者在艺术上又相互进行借鉴和吸收、逐渐融合成为同一风格的剧种。
清同治年间,潞城县潞河村有人组织合义班,将“打地圪圈”落戏搬上舞台。此后不久,黎城县微子镇新义班、李家庄福义班和长子县天成班等班社相继成立,活动于潞安、屯留、安泽一带。
黎城落子搬上舞台后,为与上党梆子争夺观众,于光绪十年(1884)从河北请来平调演员王四虎(又名韩宝台)任教,不仅使黎城落子的剧目得到了丰富,而且在音乐唱腔、服装、道具表演程式、以及文武场乐器等等方面,使上党落子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上党落子由过去只能演民间生活小戏转变为也能演朝代大戏。
光绪二十八年(1901),艺人王三和将蒲剧表演技巧带回上党地区,又吸收河北梆子《三岔口》等武戏技艺,使落子戏剧目更加丰富,音乐唱腔、表演艺术日臻完善,其活动范围扩展到上党多数地方及临汾、太原、芮城、永济、永和、大宁及河北涉县、武安、磁县、河南林县、陕西延川等地。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黎城、潞城、壶关、长子、屯留和晋南地区有抓班、兴胜班、平盛班等20多个班社,经常上演的剧目达100多个,剧种兴盛。
民国二十七年间(1938),王聪文在黎城组织落戏艺人编演反映抗日斗争生活的新戏,并向上级领导提出改革戏剧的计划。次年,在山西五专署专员戎伍胜(戎子和)和牺盟会长治中心区负责人王兴让的支持下,成立了主要编演现代戏的抗日剧团,创作、演出了《八路大战平型关》、《大战神头岭》、《天津卫》、《汪逆叛国》、《妇女杀敌》、《台儿庄》等10多个新戏。民国三十一年抗日剧团编入太南胜利剧团,继续排演配合抗日斗争、减租减息、生产自救的剧目《反扫荡》、《春耕运动》、《双转意》等。王聪文因改革戏剧成绩卓著,在民国三十四年5月举行的太行区文教大会上获得一等模范戏剧工作者称号。
民国二十九年至民国三十八年,先后组建的落子戏职业剧团有长治胜利剧团、屯留绛河剧团、黎城黎明剧团、潞城大众剧团、平顺农民剧团、壶关人民剧团等,排演了《血泪仇》、《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王秀鸾》、《赤叶河》及《石寸金》、《圈套》等剧。剧团除在农村活动外,还经常为部队进行慰问演出。
1950年,屯留绛河剧团改革落子戏的表演、音乐及化妆,移植排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临汾演出成功,名声大震。在这一改革潮流的影响下,高平、壶关、沁县、襄垣等县也相继成立了落子剧团。1954年冬,长治专区人民剧团第二分团以古装戏《茶瓶计》和现代戏《两兄弟》参加山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好评。
1956至1958年,长治专区赴京汇报演出团和长治市红旗剧团,先后赴京演出了落子《开渠》(赵树理编剧)、《漳河湾》(张万一编剧)等现代戏,赢得赞誉。
据统计,到1985年,上党落子的传统剧目计有200余出。经常上演并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的有本戏《司马庄》、《打鸾英》、《两狼山》、《下边廷》、《搜杜府》、《密松林》及小戏《斩子》、《骂殿》《三关排宴》、《司当庄》、《茶瓶计》等。
上党落子著名演员有:王三和、李福锁、胡玉珍、王淼荣、杨恒禄、张英英、韩宝玉、赵迷则、宋沙牛、郝聘之以及全国梅花奖获得者郭明娥等。
近年来,上党落子佳作迭出,其中著名的有:长治市上党落子剧团创作演出的《希望的田野》、《三观明月》、《枫叶正红》;长治市郊区落子剧团创作演出了《桃花村的故事》;潞城红旗落子剧团创作演出了《大路通天》、《唐宫悦》、长子县落子剧团创作演出了《名花贤》、《都遗恨》;黎城县落子剧团创作演出了《芙蓉恨》;平顺县落子剧团创作演出了《梨园逢春》、《真假公主》等等优秀剧目,分别获得山西省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杏花奖”、现代戏展演及长治市戏曲展演奖等多项奖励。
洪洞道情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流行在晋南洪洞一带,原称“道腔”。1961年,田汉根据元代戏剧评论家芝庵所着《燕南芝庵论曲》等资料记载“三教所唱,各有所尚,道家唱情,佛家唱性,儒家唱礼”的依据,建议改称“道情”,洪洞道情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