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小张村大解放
31051700000021

第21章 继承创新 文化化人(3)

历史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因为人世在更替不息,物质在连绵存续,原有的人和物都不复存在,其所酿就的历史最终只是文化的积淀和发展。而文化又是人的人文精神,是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村庄的灵魂。所以我们小张村这个进行历史文化建设的举措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可以称谓是百年之举,千年之兴的起始和奠基工程。

历史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是有其继承性的。现在是过去的发展、过去更能警示未来。所以我们要尊重我们村的历史,更不能割断历史。我们要重视历史教育,只有把历史教育上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只有把村史教育上升到我们村的基本任务的高度,才能使我们的村民和后代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才能不使其缺乏对历史的认识和判断、甚至产生误区和扭曲。

进行历史文化建设是建设先进文化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本义所在,因为建设先进文化必须要在继承一切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创新出先进文化来。所以我们要以史为鉴,审视现实,要不断反思,反复斟酌。是对的要照着办,是错的要纠正,干的不足的要继续干,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要创新性的干,这就是我们继承历史传统、继续阔步前进的态度和法则。

在这种逻辑思维的支使下,希望大家一齐来开展好我们村的历史教育。在进行中间对老远的事,限于村内缺乏资料,我们可以学民族的、国家的以及省县的共性历史,但我们可以对现代,特别是当代我们村的历史作为重点,进行积累整理研究,以发扬成功的经验,接受失败的教训,寻找出正确的前进道路。在历史的发展中,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的限制,一个人在人生中,一个村在历史的运转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曲折的弯路,甚至形成悲剧,但我们只要是向着光明攀爬,向着自己真正的心灵归宿,即使是弯路和悲剧,我认为它仍然是很美的,只是那种卑下和荒谬的弯路和悲剧,才是真正可憎可恶的。

以上我讲的就是要通过历史文化的教育,来促进先进文化的建设。这也就是我们在竖起抗日英雄纪念碑之后,今天接着又竖立村史碑的要义所在。

现在我还要讲一个与今天会议有关的村内外和谐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问题。

我们村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解放后考学校和参加工作外出的人员粗估也有一百余人,连上他们的家属子女、也有好大几百人,他们占县城,住运城,上省城,闯京城,尽显我们小村人的丰采。他们不忘故乡恩,原计划在外人员出资立碑建广场、搞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活动。事情前期进行得很顺利,后期因故受到影响,事情有些拖拉。在前后两任支村委班子的协调下,特别是在原理事会的李福合、柴锁柱同志的坚韧努力下,终于使几乎不再可能完成的事情,又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满意成果。这里我由衷地对在外的工作人员和在村的热心的干部、党员和村民表示深深的谢意!我们村在外的人达数百人,相当于迁出一个小村庄,这些人保留和节省了我们村内的财富资源,又扩大了村外的财富资源,这大大有利于我们村里的发展,更何况在外的人他们受教育又多,又各有专长,对我们村的发展更有直接的好处。在外的小村人,他们是从小村的水土中长大的,这个根是永远也忘不掉的,他们的故乡情像刀砍流水,永远也切不断的。在村的人对青梅竹马一块长大而外出的人永远挂在心间,他们像是一个蔓上结的两个瓜,一个亲自掰不开。所以我们应该内外互相沟通,互相支持,热诚和谐,携手共进,来努力创造我们内外小村人的美好生活。愿我们小张村文明之花灿烂盛开。

谢谢大家!

四、我村民在当代解放事业中创新了我们村人的自由解放新文化

我们在总结了我们村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英勇精神之后,深深感悟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这一真理的深刻性和玄妙性,对我们村民中蕴涵的高尚的精神宝藏更有了新的认知和信服,于是我们就产生了藉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再全面总结一下我们村民在现代革命和建设中值得记载的表现,特别是一些经典历史事迹。我们在进行总结时,又碰到了必须探索思考的问题,一是总结庆祝解放60周年,必须要总结进行解放斗争的过程,这就自然牵涉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十年,这实际上就要总结近一百年来的我们村民的斗争历程。二是我们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也必不可免的要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村民的历史。经过总结,我们也敏感地顿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也是我们村民不断进行制度解放、自身解放的改革奋斗过程。因而我们依据时序,总结了反对封建,抗击日寇,推翻蒋阎反动统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私有制,又进行改革解除制度束缚等五大历史阶段的解放,从而才寻找到了我们村民以人为本的人的自身的解放规律。以人为本没有穷期,从而又有升华,最终认识到我们村民才是我们自己解放自己的主人,才是自己解放自己的英雄。

于此,我们有感而发,我们又编撰《小张村大解放》一书,以引导村民自觉总结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以体悟自己的自身解放,又创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自由解放新文化”。

五、我村民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作自己的精神旗帜

我们村民经过了几十年的民主革命,又经过30年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特别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已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更是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以,我们村民打心眼里都拥护邓小平理论,拥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邓小平根据中国国情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及适应初级阶段制定的相关的政策、方针、路线和道路,认为更是适合我村民的共同愿望,且经过实践又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得到显着的利益,所以更成为我村民的共同理想和要求。我们村民在走改革道路的几十年中,也锻炼了我们村民的创新的时代精神和热爱祖国建设现代化的民族精神,也树立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光荣和危害社会主义为耻的道德观。这些都是我们村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所以我村民都自觉地把这一系列成果,视为核心价值体系,视为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本质,从而当成了自己的精神旗帜。作为我村民精神旗帜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是我们村人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和主旋律,它有统领社会思潮的功能,它代表着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正确方向,我们要坚持这种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并要包容多样化,使其有利于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当然我们也要旗帜鲜明地抵制和批判不利的和有害的因素。从而推进和保障我们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六、先进文化教育制度化,以推进我村民的精神现代化

为了促使我村民的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不断增强和提高,为了促使我村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能够与时俱进的进步和创新,我们村党政领导和全体村民都自觉地乐意地学习先进文化,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并在实践过程中,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体系,从而引领我们自己不断前进。

为此,我们村首先建立学习机构机制,即建立了党校、团校、技校,确立地址,确定领导,选定学习内容,选聘讲课人员,并制订了学习制度,每月固定学习一次,必要时另加课时。

通过这个基本学习制度的实施,以引领我村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克服曾存在的价值观混乱、羞耻感缺失、潜规矩盛行等有危害性的严重问题,真正做到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全体村民的思想阵地,做到村民物资丰富的同时精神也不空虚,以推进和实现我们村民的精神现代化。

七、发展公共事业,以满足我村民的精神需求

除了上述建立学习教育的机构、机制和制度的同时,发展公共事业,也是我们村满足村民需求的一个主要措施和路径。

我们村现在还保存完好的一座古老戏台,据传是明代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又经翻修,它雄姿依然,挺拔美观,经常吸引着专业剧团和我村及邻村的家戏(业余剧团)登台演出,舞台效果良好。我们村民现在已意识到这座具文物性的建筑,更要切实保护,精心利用。